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on Evaluation Methods for Lateral Stability of High-Speed Trains 被引量:5
1
作者 YAO Jianwei SUN Lixia HOU Fuguo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139,共8页
Taking a high-speed train in China as an example,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aring with the test data,the three current methods including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 Taking a high-speed train in China as an example,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aring with the test data,the three current methods including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field testing criterion are studied to evaluate stability of high-speed trains.A new s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lateral stability of high-speed vehicle based on the codes of UIC 515and UIC 518.From the viewpoint of taking the most unfavorable track conditions into account and improving the safety margin,the new method uses the root mean square of bogie lateral acceleration as a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high-speed trains.Numerical exampl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not only considers the forced vibration caused by track irregularities in the actual practice,but also takes the instability self-excited vibration into account,so it can realize early warning of bogie slight unstable oscillation,meanwhile the method itself does not involve complex algorithms which has the possibility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Lateral stability Critical speed evalu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ochasti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or 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of the Voltage Stability Considering Wind Power 被引量:6
2
作者 BAO Haibo WEI Hu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11-I0011,共1页
The traditional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mostly based on the deterministic mode1.and ignores the uncertainties of bus loads,power supplies,changes in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so on.However,the great expan... The traditional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mostly based on the deterministic mode1.and ignores the uncertainties of bus loads,power supplies,changes in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so on.However,the great expansion of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s such as wind and solar energy in a power system has increased their uncertainty,and仃aditional techniques are limited in capturing their variable behavior.This leads to greater needs of new techniques and methodologies to properly quan tify the voltag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s stochastic response surface voltage stability 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wind power generation imerior point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压覆石膏矿采空区勘探与稳定性评价——以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为例
3
作者 汪传胜 宋涛 +3 位作者 李健 葛斐 刁谦 孔玉柱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石膏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塌陷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压覆石膏采空区分布及其稳定性,通过In SAR监测对面积1.64 km^(2)的研究区在2017~2021年间的地面沉降特征进行分析并圈定了沉降异常... 石膏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塌陷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压覆石膏采空区分布及其稳定性,通过In SAR监测对面积1.64 km^(2)的研究区在2017~2021年间的地面沉降特征进行分析并圈定了沉降异常,投入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6.24 km和验证钻探261.10 m实施地下采空区勘探,综合多源信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推断解释了采空区7处;确定6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2处不稳定采空区和5处基本稳定采空区。实践证明,在InSAR监测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勘探隐伏采空区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具有可靠的效果和良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采空区 稳定性评价 高密度电法 沉降监测 邳州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测量楔形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
4
作者 张航 胡海瑞 +3 位作者 朱杰清 胡彬 葛云峰 陈钱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7,共11页
基于传统接触式测量无法满足楔形危岩体施工快速高效安全需求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非接触测量的方法获取与分析楔形危岩体参数,通过得到的参数分析楔形危岩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楔形危岩体为例,在工程地质野外... 基于传统接触式测量无法满足楔形危岩体施工快速高效安全需求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非接触测量的方法获取与分析楔形危岩体参数,通过得到的参数分析楔形危岩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楔形危岩体为例,在工程地质野外精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三维激光扫描野外测量,获取了楔形危岩体高精度点云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临空面所在的平面,确定楔形体所在边坡的坡角和坡高。运用局部点云拟合的办法确定法向量,将得到的法向量通过计算求出结构面产状。结合Alpha Shapes方法计算得出危岩体体积,利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楔形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天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楔形危岩体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1.131(基本稳定)、0.896(不稳定)和0.917(不稳定)。本研究将非接触测量与智能识别运用到楔形危岩体的稳定性评价中,整体用时102 min,大大提高了稳定性评价效率并降低了工程施工的风险,为今后危岩体稳定性的快速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危岩体 稳定性评价 非接触测量 智能识别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燕州城山城遗址出土脆弱铁质文物的病害评估与防治
5
作者 王贺 晏德付 +1 位作者 张然 赵代盈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7-64,共8页
利用紫外荧光照相、X光探伤、广域X射线荧光扫描成像和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辽宁省燕州城遗址出土7件铁器的保存和病害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铁器锈蚀严重,表面均含有一定量的氯元素,绝大多数锈蚀产物含有四方纤铁矿(β-FeOOH)、... 利用紫外荧光照相、X光探伤、广域X射线荧光扫描成像和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辽宁省燕州城遗址出土7件铁器的保存和病害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铁器锈蚀严重,表面均含有一定量的氯元素,绝大多数锈蚀产物含有四方纤铁矿(β-FeOOH)、纤铁矿(γ-FeOOH)等不稳定锈蚀。采用脆弱铁质文物保护的稳定技术对7件铁器进行了综合病害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州城山城 脆弱铁质文物 病害评估 稳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和欧氏距离判别法的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6
作者 喻鲲鹏 张海行 +3 位作者 黄攀衡 余游 贺彬 陈顺满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2,共6页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选取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边坡高度、边坡坡度、基坑深度、排水设施、临近荷载、临近荷载坑边距、日最大降雨量、支护方式和施工方式共10个影响因素,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某基坑边坡未确知测度理论模型,结...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选取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边坡高度、边坡坡度、基坑深度、排水设施、临近荷载、临近荷载坑边距、日最大降雨量、支护方式和施工方式共10个影响因素,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某基坑边坡未确知测度理论模型,结合欧氏距离判别法确定边坡的稳定性程度。结果表明,在强降雨且排水设施和支护方式均差时,基坑边坡稳定性差;无降雨且排水设施和支护方式均好时,基坑边坡较稳定;排水设施和支护方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显著。现场监测数据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证明未确知测度理论和欧氏距离判别法评价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未确知测度理论 欧氏距离 评价模型 边坡稳定性 测度函数 排水设施 支护方式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最优无量纲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兴奇 高晓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9,共6页
针对综合评价过程中无量纲化方法选择盲目性较强的问题,文章首先引入综合评价结果优良性的度量指标,优化综合评价结果稳定性和区分度的度量函数,建立无量纲化有效性的统计检验方法;其次,以无量纲化有效为主要约束条件,分别以稳定性最高... 针对综合评价过程中无量纲化方法选择盲目性较强的问题,文章首先引入综合评价结果优良性的度量指标,优化综合评价结果稳定性和区分度的度量函数,建立无量纲化有效性的统计检验方法;其次,以无量纲化有效为主要约束条件,分别以稳定性最高、区分度最高以及稳定性和区分度均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三类最优无量纲化模型,分析大平移尺度和小平移尺度约束条件对最优无量纲化模型的影响;最后,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6种常用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最优无量纲化模型,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大平移尺度约束下几种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最优无量纲化结果均不同于现有无量纲化方法,小平移尺度约束下的最优无量纲化与均值化较为接近,但不完全相同;经过不断优化后的稳定性函数和区分度函数能更科学地度量综合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区分度大小,无量纲化有效性的统计检验方法能准确判断指标间的量纲差异是否被有效消除;综合评价方法、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不同时所对应的最优无量纲化结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方法 最优无量纲化模型 稳定性 区分度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代雅建 崔健 郭常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7,共12页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基于主导因素综合法开展了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可划分为3级,空间分布上以相对安全区为主,其次为次不安全区和安全区。按照空间位置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等不同成因划分为23个亚区,并指出了每个亚区安全程度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结果反映了锦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确定了影响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规避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主导因素综合法 区域构造稳定性 地质灾害易发性 安全评价 规划区 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作用下考虑结构面劣化的边坡块体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丙丽 韦兆恒 +3 位作者 任建喜 张路青 蔡智云 李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7,共13页
降雨是诱发边坡失稳,发生崩塌、落石、滑坡的一个主要诱因,降雨作用下结构面强度会发生劣化,导致边坡块体失稳塌落,引起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基于离散元数值分析方法,考虑降雨作用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构面... 降雨是诱发边坡失稳,发生崩塌、落石、滑坡的一个主要诱因,降雨作用下结构面强度会发生劣化,导致边坡块体失稳塌落,引起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基于离散元数值分析方法,考虑降雨作用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构面强度参数劣化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建立抗剪强度劣化模型;结合坐标投影原理提出考虑降雨作用下结构面强度劣化效应的块体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降雨强度与降雨历时对岩质边坡块体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稳定性系数与降雨强度及降雨历时的关系,提出降雨作用下考虑结构面劣化的边坡块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表明,不同含水率作用下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劣化不仅受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影响,还与孔隙水压力有关,针对单滑面和双滑面型块体构建了考虑结构面降雨劣化的稳定性分析数学模型,提出的以降雨时长、降雨强度和块体稳定性关系曲线的共同评价体系可为边坡块体稳定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和工程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作用 含水率 结构面劣化 坐标投影法 数值分析 块体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置运行平稳性的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国刚 王海超 黄文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了找出并评价石化装置支配性风险因素,实现安全生产风险源头控制和管理,满足石化装置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的高效性要求,通过建立石化装置事故风险影响模型,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方法(DEMATEL)从“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视角分析发... 为了找出并评价石化装置支配性风险因素,实现安全生产风险源头控制和管理,满足石化装置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的高效性要求,通过建立石化装置事故风险影响模型,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方法(DEMATEL)从“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视角分析发现人、机(物)等风险因素都受管理因素支配。进而,基于工艺稳定性、工艺稳定性修正、非计划停工3个指标建立石化装置平稳性模型,对装置运行平稳率进行追踪统计,并通过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石化装置运行平稳性模型可以量化追踪事故风险支配性因素的控制效果,可展示石化装置不同阶段下的风险特点,可作为装置事故风险预警指标和安全管理绩效指标,可提高装置的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ATEL 支配性事故风险 石化装置 安全管理 装置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量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志泽 伊斯拉依·达吾提 +1 位作者 艾比布拉·伊马木 万江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5-2449,共15页
以末次收获辣椒(Capsicum annuum)后的新鲜秸秆为原料,通过预干燥将含水量调整为73%(H)、65%(M)、55%(L),添加剂使用1.0×10^(6)cfu·g^(-1)植物乳杆菌(W1)、1.0×10^(6)cfu·g^(-1)植物乳杆菌+0.15 g·kg^(-1)纤... 以末次收获辣椒(Capsicum annuum)后的新鲜秸秆为原料,通过预干燥将含水量调整为73%(H)、65%(M)、55%(L),添加剂使用1.0×10^(6)cfu·g^(-1)植物乳杆菌(W1)、1.0×10^(6)cfu·g^(-1)植物乳杆菌+0.15 g·kg^(-1)纤维素酶(W2)、0.5×10^(6)cfu·g^(-1)植物乳杆菌+0.5×10^(6)cfu·g^(-1)枯草芽孢杆菌(W3)、1.0×10^(6)cfu·g^(-1)植物乳杆菌+4%糖蜜(W4)、0.15 g·kg^(-1)纤维素酶(W5),以不加任何添加剂(W0)为对照组,常温青贮60 d后研究不同含水量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水分及添加剂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含水量、添加剂及其互交作用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含水量为M时青贮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乳酸(LA)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RFV)最高,pH、NH3-N/TN最低,青贮效果最好,其次是L含水量;添加剂使用W3、W4时,青贮的干物质(DM)、CP、WSC、LA含量及RFV高于其他添加剂,而pH、NH3-N/TN低于其他添加剂。结合感官评价、综合价值评定、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体外试验对辣椒秸秆青贮进行综合评价表明,MW3综合效果最好,其次为MW4。综上,辣椒秸秆青贮适宜含水量为M,添加剂使用W3或W4效果最佳,可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稳定性 辣椒 发酵品质 体外产气法 相对饲用价值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隶属度矩阵的岩体质量优化分级及支护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福佳 刘艳章 +3 位作者 秦绍兵 于佳兴 张迪 叶涛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巷道围岩质量分级是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合理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提高分级结果的准确性,是提升支护效果和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途径。以RMR法为基础,以某一测点的分级因素指标值为例,构建RMR法各分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再结合熵值法... 巷道围岩质量分级是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合理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提高分级结果的准确性,是提升支护效果和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途径。以RMR法为基础,以某一测点的分级因素指标值为例,构建RMR法各分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再结合熵值法确定分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加权隶属度矩阵,构造优化后的评分公式,进行指标优化评分和围岩质量分级,然后根据围岩质量分级结果及松动圈监测结果设计支护参数,利用FLAC3D进行模拟计算以巷道围岩塑性区体积和顶底板收敛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优化前后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指标评分和围岩等级更加准确,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更加合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地提升围岩的稳定性,并将优化后的支护设计参数应用于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可有效解决巷道围岩分级因素指标值位于分级边界或分级跨度大的问题,为矿山岩体质量分级与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属度 熵值法 岩体质量分级 围岩稳定性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复杂陡倾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改进AHP-TOPSIS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仲锐 祝文化 罗振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2,共9页
为了准确评价地下陡倾采空区的稳定性,提出1种地下复杂陡倾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AHP-TOPSIS)法,该方法基于各影响因素之间关联性分析,选取地质因素等3个一级指标与地质构造等14个二级指标建立采空区评价... 为了准确评价地下陡倾采空区的稳定性,提出1种地下复杂陡倾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AHP-TOPSIS)法,该方法基于各影响因素之间关联性分析,选取地质因素等3个一级指标与地质构造等14个二级指标建立采空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AHP法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通过TOPSIS理论对采空区稳定性等级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将改进AHP-TOPSIS法与其他常用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AHP-TOPSIS法得到陡倾采空区呈现稳定状态,与现场实际工程相符,改进AHP-TOPSIS法相比于其它方法具有可靠性与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为陡倾采空区稳定性的准确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倾采空区 稳定性评价 改进AHP-TOPSIS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种植早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雯婷 张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种植修复现已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深入研究使即刻种植和即刻、早期负载得以运用,满足了患者对缩短种植修复疗程、获得更美观效果的需求。相比传统延期种植技术,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即刻种植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如... 种植修复现已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深入研究使即刻种植和即刻、早期负载得以运用,满足了患者对缩短种植修复疗程、获得更美观效果的需求。相比传统延期种植技术,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即刻种植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维持或提高种植体初期和长期的稳定性,以提高即刻种植修复的成功率。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主要受种植体、患者自身状况、手术过程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总结和分析即刻种植稳定性、骨愈合的影响因素及常用评价方法,可为后期即刻种植修复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和种植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稳定性 骨愈合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多源信息融合稳定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泽群 钟文 +4 位作者 杨华泽 周伶杰 林圣杰 毛基腾 赵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904,共11页
针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因素概率分配过程和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力学响应指标、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几何形态5类信息源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7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人工矿柱(... 针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因素概率分配过程和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力学响应指标、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几何形态5类信息源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7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多源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确立了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D-S证据理论的识别框架及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通过引入正态隶属度函数及改进的K-L距离对指标因素概率分配和权重分配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多源信息融合的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模型。选取某分段空场嗣后充填开采矿山5个典型人工矿柱(充填体)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源信息融合稳定性评价等级分别为AP-2、AP-3和AP-5(Ⅱ级)>AP-4(Ⅲ级)>AP-1(Ⅳ级),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前期位移、声发射现场监测分析评价和数值模拟分析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评价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科学有效性。该模型为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人工矿柱(充填体) 多源信息融合 稳定性评价模型 D-S证据理论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工程土石方堆存场稳定性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立龙 潘剑 +2 位作者 刘行 张帆 王显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0-1203,共14页
运河工程一般具有土石方开挖量巨大、堆存场等级高、堆存土石方力学性能差等特点,且堆存场易受气象、水文和地震等因素影响,安全风险高,因此开展合理的堆存场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现有评估方法相对单一、规范性不足等问题,提出... 运河工程一般具有土石方开挖量巨大、堆存场等级高、堆存土石方力学性能差等特点,且堆存场易受气象、水文和地震等因素影响,安全风险高,因此开展合理的堆存场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现有评估方法相对单一、规范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运河工程土石方堆存场稳定性综合评估方法,以加强和规范堆存场建设安全管理,有效避免次生灾害。以平陆运河马道枢纽LSGT 34#(邱屋二期)堆存场为例,验证了该综合评估方法合理、有效,为保障类似堆存场安全及后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工程 堆存场 稳定性分析 土石方利用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边滤波石质文物逆向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张理想 邹红宇 +5 位作者 黄蕾 张景科 刘建辉 李黎 陈卉丽 韩秀兰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60,共15页
石质文物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以大足石刻卧佛前的目犍连菩萨像为研究对象,基于双边滤波算法,将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导入PCL平台,实现文物表面噪声点的去除,建立包含裂隙结构面在内的菩萨像三维精细化实... 石质文物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以大足石刻卧佛前的目犍连菩萨像为研究对象,基于双边滤波算法,将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导入PCL平台,实现文物表面噪声点的去除,建立包含裂隙结构面在内的菩萨像三维精细化实体模型。基于强度折减原理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菩萨像现存状态展开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双边滤波法去噪后的菩萨像模型平均偏差为-5.0~4.0 mm,标准值为1.1 mm,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完整保留了文物表面特征;2)重力荷载下,菩萨像颈部受压,项部受拉;头部裂隙的出现导致内部应力发生重分布,峰值拉应力由项部移动至裂隙端;3)菩萨像头部位移变化与折减系数呈正相关,当折减系数为1.28时,头部位移敏感度急剧增大,向临空面倾倒;4)菩萨像破坏面沿裂隙端、颈部向内部延伸,塑性区体积、最大剪应变增量逐步增大,在两区域形成抛物线贯通破坏面。该研究方法为小型、具有复杂几何特征的石质文物稳定性分析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石质文物 双边滤波 强度折减法 HOEK-BROWN准则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因素分析与评价方法及未来展望
18
作者 程寒 唐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2,67,共7页
近年来,传统导热流体的传热已经不能满足电子设备、制冷制热设备、汽车工业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纳米流体的极速发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有希望的途径。纳米流体具有高效率、高传热性能等优点,但其在稳定性方面存在巨大缺... 近年来,传统导热流体的传热已经不能满足电子设备、制冷制热设备、汽车工业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纳米流体的极速发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有希望的途径。纳米流体具有高效率、高传热性能等优点,但其在稳定性方面存在巨大缺陷。为使纳米流体在实际应用中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许多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分子模拟。通过汇总和分析大量文献,首先分别从表面活性剂、pH、温度、颗粒质量分数、基液性质等方面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探究,其次简述了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多种评价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纳米颗粒 稳定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小窑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迎斌 李科心 +1 位作者 赵环帅 易四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20,共8页
在煤矿采空区地表进行城镇建设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内矿业城市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有效途径。为了给城镇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和保证拟建建筑的安全,首先必须对采空区场地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建筑、结构、地... 在煤矿采空区地表进行城镇建设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内矿业城市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有效途径。为了给城镇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和保证拟建建筑的安全,首先必须对采空区场地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及采空区处理等治理措施。其中,小窑采空区往往因其开采面积小、顶板垮落不充分而成为悬顶区,悬顶区在地表建筑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发生突发性的采空塌陷地质灾害,从而危及地表建筑及人员安全。极限平衡法是小窑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建立采空区顶板压力、建筑基底压力、上覆岩层自重及岩体摩阻力四者之间的平衡方程而得到临界埋藏深度。但对于小窑采空区临界埋藏深度计算公式中基底压力p和埋深H参数概念的理解尚存在分歧,从而造成在评价工作中计算结果和评价结论的不唯一。针对该公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建立了与不同概念理解相对应的两种修正计算模型。研究对比分析后,建议采用以适用性更强的第二种修正计算模型为准,并明确了参数p和参数H的基本概念,即参数p的意义为建筑物基底平均压力,参数H的意义为自建筑物基底起算的采空区埋藏深度。在此基础上,又分别针对裸露型基岩场地和覆盖型基岩场地的情况,对第二种修正计算模型的采空区临界埋藏深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和扩展,从而为更好地指导小窑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平衡法 小窑采空区 临界埋藏深度 修正计算模型 地基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雯 焦智辉 郭纪元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31-235,共5页
以新引进的10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灰色关联系数法,通过综合评价指数对产量、产量性状及生态适应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马铃薯的筛选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21—2022年,青薯9号、陇... 以新引进的10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灰色关联系数法,通过综合评价指数对产量、产量性状及生态适应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马铃薯的筛选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21—2022年,青薯9号、陇薯15号、甘农薯9号和陇薯10号具有丰产稳产性,V7、丽薯6号、大西洋和陇薯7号产量较低。通过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发现,青薯9号、甘农薯9号2个品种生态适应性最强,表现稳定。综合评价表明,甘农薯9号、青薯9号、陇薯15号和陇薯1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合理、生态适应性强、品质高,是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质马铃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稳系数法 灰色关联系数法 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