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鸦椿果实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及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康钦钊 叶章楷 +2 位作者 曾佑琴 谭玉柱 陈胡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2-1483,共12页
研究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Dippel.)干燥成熟果实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和半制备HPLC分离技术,对野鸦椿果实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分离所得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 研究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Dippel.)干燥成熟果实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和半制备HPLC分离技术,对野鸦椿果实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分离所得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HepG2细胞模型对这些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探究。最终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6β-羟基白桦脂酸(2)、木鳖子酸(3)、2-氧代坡模酸(4)、坡模酸(5)、熊果酸(6)、23-醛坡模酸(7)、1-氧泰国树脂酸(8)、annurcoic acid(9)、马斯里酸(10)、山柰酚(11)、柚皮素(12)、芹菜素(13)、木犀草素(14)、圣草酚(15)、没食子酸甲酯(16)、原儿茶酸(17)。其中,化合物2、9、12~15为首次从野鸦椿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6、10、13对HepG2细胞有抑制作用。化合物5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促进细胞内活性氧的积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化学成分 三萜 结构鉴定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自然分布的野鸦椿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怡然 张秀英 +3 位作者 陈熙 张艳 郭惠珠 蔡邦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6,共8页
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自然分布于福建省6个样地的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Kanitz]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基于重要值、孢子密度、种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rensen相似性... 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自然分布于福建省6个样地的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Kanitz]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基于重要值、孢子密度、种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rensen相似性系数以及Q型聚类分析对各样地AMF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福建省的邵武市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SW)、建瓯市东游镇(JOD)、建瓯市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JOW)、尤溪县西城镇(YX)、清流县温郊乡(QL)和武平县万安乡(WP)6个样地的AMF分别有6属10种、6属15种、7属16种、9属14种、8属17种和7属15种,6个样地共鉴定出AMF 9属28种;JOD、YX、QL和WP样地的AMF优势属均为球囊霉属(Glomus Tul.et C.Tul.),其中,JOD、YX和QL样地的AMF优势种为大果球囊霉(Glomus macrocarpum Tul.et C.Tul.),WP样地的AMF优势种为地管孢囊霉(Funneliformis geosporum C.Walker et Schuessler);SW样地的AMF优势属为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 R.N.Ames et R.W.Schneid.),AMF优势种为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 R.N.Ames et R.W.Schneid.);JOW样地的AMF主要属(常见属)为管孢囊霉属(Funneliformis C.Walker et Schuessler),AMF主要种(常见种)为地表多孢囊霉[Diversispora versiforme(Karsten)S.M.Berch et J.A.Fortin]。YX样地的AMF平均孢子密度最大,在50 g风干土中平均有118.9个孢子;JOD样地的AMF平均种丰度最大(7.2)。6个样地AMF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27~1.87,以JOW样地最大、QL样地最小。各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为0.48~0.76,其中,WP样地与YX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最大(0.76),表明这2个样地的共有AMF种类占76%;且WP样地与其余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均较大(大于或等于0.6),其AMF的属数、种数、种丰度、孢子密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较高。通过聚类分析,供试的6个样地被划分为3组,其中,JOD、WP和JOW样地归为1组;YX样地单独成组;SW和QL样地归为1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自然分布的野鸦椿根围土壤中AMF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差异较大,而福建南部样地(武平县万安乡)的AMF种类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丛枝菌根真菌(AMF) 重要值 多样性分析 聚类分析 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赏植物野鸦椿的价值与繁育技术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志贤 林永珍 +1 位作者 叶思群 谢宏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4期29-31,共3页
野鸦椿是我国药赏两用的珍稀野生植物。从阐述野鸦椿的价值出发,探讨了播种、扦插、组培等繁殖方式,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野鸦椿 价值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温处理野鸦椿种子发芽试验初探
4
作者 范新绿 《林业勘查设计》 2019年第4期115-117,120,共4页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案开展野鸦椿容器育苗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淋种催芽对野鸦椿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野鸦椿淋种催芽的适宜水温60℃-70℃,最佳水温是70℃,发芽率达83.6%。随着淋种催芽的水温降低,其发芽率也随着降低。水...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案开展野鸦椿容器育苗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淋种催芽对野鸦椿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野鸦椿淋种催芽的适宜水温60℃-70℃,最佳水温是70℃,发芽率达83.6%。随着淋种催芽的水温降低,其发芽率也随着降低。水温太低,种壳难以软化吸水,播种发芽率不高;而水温达到80℃,种壳易开裂,种胚容易损伤,其发芽率最低,只有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淋种催芽 容器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