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柃幼苗(Eurya emarginata)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0-114,共5页
以滨柃两年生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高,滨柃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都逐渐下降,胞间CO2(Ci)浓度在盐胁迫... 以滨柃两年生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高,滨柃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都逐渐下降,胞间CO2(Ci)浓度在盐胁迫下先降低后增加。SOD、POD和CAT活性随着NaCl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比对照都有所不同程度的升高;NaCl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Pro)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均较对照增加且升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柃 NACL胁迫 生理特性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大陈岛2树种生物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伟 马秀 +2 位作者 张舒 孙伟韬 宋仁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利用大陈岛的地面实测数据,以优势树种木麻黄和滨柃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枝、干、根、叶及全株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为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生物量的精确估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PSS 25.0软件对木麻黄和滨柃各项生物量与树高(H)、胸径/地径(D... 利用大陈岛的地面实测数据,以优势树种木麻黄和滨柃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枝、干、根、叶及全株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为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生物量的精确估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PSS 25.0软件对木麻黄和滨柃各项生物量与树高(H)、胸径/地径(D)、冠幅(G)以及胸径-树高的组合因子D^(2)H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选取在0.01水平显著相关的前3个测树因子作为自变量,以线性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4种数学模型进行回归拟合,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2个指标,筛选出每个树种各项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结果显示,木麻黄树种以胸径D为自变量,以幂函数为数学模型得到的各项生物量模型最优,其各项模型的R^(2)均在0.928以上,RMSE都在0.291以下;滨柃树种以胸径D为自变量,以幂函数为数学模型得到的各项生物量模型最优,其各项模型的RMSE均在0.413以下,枝、干、全株生物量模型的R^(2)均在0.911以上,根、叶生物量模型的R^(2)均在0.824以上。本研究构建的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模型表现出较高的拟合精度,能够为2树种各项生物量提供准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陈岛 木麻黄 滨柃 生物量估算 测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柃扦插繁殖技术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荣 胡迪科 +2 位作者 郑炳松 黄有军 夏国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4,共3页
设计了穗条长度、生长调节剂(IBA与NAA按1:1混合)浓度、扦插基质多种处理对滨柃(Eurya emarginata)扦插穗条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处理的穗条生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扦插基质V(泥炭):V(蛭石)=2:1,穗条长度3 cm,生长调节... 设计了穗条长度、生长调节剂(IBA与NAA按1:1混合)浓度、扦插基质多种处理对滨柃(Eurya emarginata)扦插穗条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处理的穗条生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扦插基质V(泥炭):V(蛭石)=2:1,穗条长度3 cm,生长调节剂(IBA与NAA按1:1混合)浓度150、300 mg/L的处理扦插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84.2%和83.4%。穗条长度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扦插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对穗条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穗条长度以短穗(3 cm)穗条成活率最高,达到(63.44±9.65)%;生长调节剂以浓度为150 mg/L的处理扦插成活率最高,达到(67.47±4.96)%;基质对滨柃扦插成活率、穗条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柃 扦插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柃叶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7
4
作者 何雅琴 史晓洁 +4 位作者 陈国杰 赖敏英 曾纪毅 魏凯 邓传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18-2429,共12页
植物叶功能性状能反映植物对不同环境的响应及适应策略。以福建省福州市平潭海坛岛、大练岛、大怀屿的滨柃(Eurya emarginat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滨柃16项叶功能性状及14项环境因子,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滨柃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 植物叶功能性状能反映植物对不同环境的响应及适应策略。以福建省福州市平潭海坛岛、大练岛、大怀屿的滨柃(Eurya emarginat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滨柃16项叶功能性状及14项环境因子,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滨柃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滨柃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2.26%—25.78%,其中叶体积变异程度最大(25.78%),叶含水量变异程度最小(2.26%)。不同海岛滨柃大部分叶功能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说明滨柃叶片功能性状多样性丰富,其对异化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2)不同海岛的土壤因子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3)通过系统聚类可将30份滨柃聚为两类,海坛岛和大练岛为一类,大怀屿为一类,结果与海岛类型和地理分布相吻合;(4)冗余分析表明,滨柃的叶功能性状主要受郁闭度、土壤全钾、土壤有效磷、海拔、速效钾及碱解氮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滨柃叶片功能性状可通过一定的性状变异和性状组合,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弥补生境的不足,较好地适应海岛恶劣环境,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滨柃对不同海岛生境的响应特征及其在海岛的生态策略,对探究滨柃的资源利用策略、揭示其对环境异质性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柃 叶功能性状 生态策略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柃实生苗生长规律与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茂瑾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0期22-23,56,共3页
为丰富福建沿海造林树种,在惠安赤湖林场开展滨柃(Eurya emarginata)种子育苗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滨柃形成幼苗大约需要45d时间,8—9月高生长较快,10月之后开始明显下降,到12月基本停止。选择长10~20cm的插穗,用质量分数为100... 为丰富福建沿海造林树种,在惠安赤湖林场开展滨柃(Eurya emarginata)种子育苗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滨柃形成幼苗大约需要45d时间,8—9月高生长较快,10月之后开始明显下降,到12月基本停止。选择长10~20cm的插穗,用质量分数为100×10-6的吲哚丁酸溶液浸泡3h,能较大幅度提高生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柃 育苗 生长规律 扦插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