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关雪莲 马清水 +3 位作者 张宇 柴丽娜 万善霞 于建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9-33,共5页
笔者研究了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和扶芳藤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在秋冬季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在秋冬季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 笔者研究了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和扶芳藤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在秋冬季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在秋冬季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反复变化,表明它们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变化是可逆的。大叶黄杨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在初秋有小幅上升,之后基本上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另外在一定的低温范围内,其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扶芳藤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2种植物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秋冬季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它们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则不相同。2种植物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从秋季到初冬变化很小,当室外平均气温接近冬季最低时,脯氨酸含量才大幅度增加,之后又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扶芳藤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3种扶芳藤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航 杨柳青 +2 位作者 雍玉冰 廖飞勇 刘佳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60,共13页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3种扶芳藤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为园林植物的抗旱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爬行卫矛Euonymus fortunei var.radicans、金边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3种扶芳藤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为园林植物的抗旱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爬行卫矛Euonymus fortunei var.radicans、金边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Emerald Gold’为材料,设置4种保水剂梯度(保水剂与基质的质量比分别为0.3%、0.6%、0.9%、1.2%)和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保水剂量下3种植物的生长形态指标(株高和新芽数量)、光合生理(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水分生理(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逆境生理(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响应特性。【结果】1)在干旱胁迫下,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扶芳藤、爬行卫矛、金边扶芳藤3种扶芳藤植物的株高,其株高增加了3.6~6.0 cm,其新芽数量增加了4~7根,延长其存活时间10~20 d。2)与CK相比,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不同保水剂含量对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有显著性差异,高保水剂量比低保水剂量对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提高更有效。3)保水剂能显著提高相对电导率和相对含水量,低保水剂量植物对干旱胁迫最先响应,受害程度相对严重,而高保水剂量植物响应较晚,且受害程度较轻。4)保水剂能显著降低丙二醛的含量,能显著提高植物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渗透物质的含量,能显著提高植物SOD酶活性。5)扶芳藤在0.6%保水剂量时的保水效果最好,爬行卫矛和金边扶芳藤在0.9%的保水剂量时的保水效果最好。【结论】在干旱胁迫下,一定质量比的保水剂能增加3种扶芳藤的株高生长和新芽数量,有效提高3种植物的抗旱性,延长其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植物 保水剂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盈 刘馨元 +3 位作者 刘恬言 刘允恬 刘玥璇 成燕琴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5-89,共5页
研究旨在探讨扶芳藤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效果,为扶芳藤作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正交试验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扶芳藤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扶芳藤总黄酮提... 研究旨在探讨扶芳藤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效果,为扶芳藤作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正交试验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扶芳藤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扶芳藤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滤纸片浸渍法评价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扶芳藤总黄酮浓度为0.015~0.04 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RSD<2%),精密度、稳定性良好;扶芳藤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用70%乙醇作提取剂,料液比1∶40,60℃超声提取2次,每次90 min,提取率为17.85%。扶芳藤总黄酮对革兰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5~25 mg/mL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抑菌作用增强,在相同浓度下对不同菌株的抑制作用大小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优化的提取工艺绿色便捷,稳定可靠,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疲劳活性研究
4
作者 张苑 程玥 +1 位作者 谢宗固 司红彬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9-95,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扶芳藤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其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试验以扶芳藤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对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设计,考察了扶芳藤的抗疲劳效果。将50只小鼠随... 试验旨在优化扶芳藤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其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试验以扶芳藤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对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设计,考察了扶芳藤的抗疲劳效果。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扶芳藤合剂)、疲劳模型组以及扶芳藤黄酮提取物低、高(200 mg/kg和40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进行小鼠抗疲劳试验。结果显示,扶芳藤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55 mL/g、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73 min、超声功率175 W,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5.94%,与预测值基本一致。扶芳藤黄酮能够有效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血清中乳酸(LD)和尿素氮(BUN)含量,增加小鼠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表明,扶芳藤黄酮的抗疲劳和抗氧化效果较好,可作为缓解动物疲劳和氧化应激的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黄酮 抗疲劳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蘸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扶芳藤插穗生根的影响
5
作者 王金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42-44,共3页
本试验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速蘸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速蘸时间5 s,浓度500、1000、1500和2000 mg/L),研究其对扶芳藤插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率方面,各浓度处理的扶芳藤插穗生根率均为100%;根长方面,速... 本试验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速蘸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速蘸时间5 s,浓度500、1000、1500和2000 mg/L),研究其对扶芳藤插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率方面,各浓度处理的扶芳藤插穗生根率均为100%;根长方面,速蘸2000 mg/L萘乙酸的平均根长最长,为1.2 cm,CK的平均根长次之,为1.1 cm;根量方面,速蘸2000 mg/L萘乙酸的插穗生根数为156条,其平均根量最多,为8条。综上,速蘸2000 mg/L萘乙酸对该林木插穗生根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中扶芳藤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硬枝扦插 速蘸 萘乙酸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扶芳藤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74
6
作者 赵黎芳 张金政 +2 位作者 张启翔 石雷 鲁韧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7-442,共6页
扶芳藤 (Euonymusfortunei(Turcz .)Hand . Mazz)作为北方城市园林的新优攀援藤本和地被植物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品系的抗逆性筛选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采用聚乙二醇 (PEG -60 0 0 )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 ,测定其生理指标 ,研究水分胁迫对扶... 扶芳藤 (Euonymusfortunei(Turcz .)Hand . Mazz)作为北方城市园林的新优攀援藤本和地被植物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品系的抗逆性筛选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采用聚乙二醇 (PEG -60 0 0 )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 ,测定其生理指标 ,研究水分胁迫对扶芳藤不同品系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旨在摸索出这些生理指标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模拟干旱时间的延长 ,扶芳藤幼苗叶片中相对含水量 (RWC)逐步下降 ,保护酶活性上升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急剧上升 ,并且抗旱性强的品系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扶芳藤 保护酶 渗透调节 抗逆性 卫矛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种质资源及变异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潘青华 宋婉 +1 位作者 鲁韧强 续九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2,共5页
通过对扶芳藤野生资源及主要栽培种 (品种 )进行调查和收集 ,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年生长节律、繁殖习性、攀附特性、叶形、叶序及叶色季节性变化、花序及种子形态变异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 ,得出扶芳藤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质资源... 通过对扶芳藤野生资源及主要栽培种 (品种 )进行调查和收集 ,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年生长节律、繁殖习性、攀附特性、叶形、叶序及叶色季节性变化、花序及种子形态变异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 ,得出扶芳藤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质资源丰富、种内变异类型多 ,且生长期长、易繁殖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并根据其主要特征将扶芳藤种质资源初步划分为 1 9个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种质资源 变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扶芳藤抗氧化物 被引量:13
8
作者 赖红芳 林翠梧 +1 位作者 陈海燕 黎贵卿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9-871,共3页
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微波法提取扶芳藤抗氧化物质的最佳工艺。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X1)、乙醇用量(X2)、提取时间(X3)、提取温度(X4)4个因素的影响。微波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49.4%、乙醇用量44 mL、提取时间9 m in、提取温度4... 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微波法提取扶芳藤抗氧化物质的最佳工艺。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X1)、乙醇用量(X2)、提取时间(X3)、提取温度(X4)4个因素的影响。微波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49.4%、乙醇用量44 mL、提取时间9 m in、提取温度4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说明微波方法可较好地应用于扶芳藤抗氧化物质的提取,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一个能较好预测实验结果的模型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微波 抗氧化 响应面法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紫藤等7种藤本植物光能利用特性及耐荫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80
9
作者 王雁 马武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采用镝灯人工光源,于温室内对盆栽的紫藤、美国凌霄、地锦、五叶地锦、山荞麦、扶芳藤、金银花进行了光-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的测定,对比分析了7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 采用镝灯人工光源,于温室内对盆栽的紫藤、美国凌霄、地锦、五叶地锦、山荞麦、扶芳藤、金银花进行了光-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的测定,对比分析了7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Φ)、CO2补偿点和RuBP羧化酶的相对活性,并对7种藤本植物Pn、Φ与植物耐荫性的相关关系及7种藤本植物CO2利用能力与耐荫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7种藤本植物的光能利用特性不同。扶芳藤、金银花、五叶地锦的LCP和LSP都低,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山荞麦LCP较低,但LSP却较高,对有效光能辐射的利用范围较宽,对弱光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的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喜光性;地锦、紫藤、美国凌霄LCP高,同时LSP也较高,均为喜光藤本植物。(2)植物LCP高低是评价植物耐荫性能力的最直接指标,7种藤本植物LCP与Pn呈正相关,与Φ呈负相关;与CO2补偿点呈微弱的负相关,与RuBP羧化酶相对活性呈正相关关系。(3)7种藤本植物的耐荫能力由强到弱顺序为扶芳藤、金银花(五叶地锦)、山荞麦、紫藤、地锦、美国凌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紫藤 藤本植物 光能利用特性 耐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扶芳藤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成林 王庆高 +1 位作者 朱智德 佘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89-1991,共3页
目的:观察扶芳藤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A组):开胸,前降支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B组):结扎前降支40min后剪线松开行再灌注40min。扶芳藤大... 目的:观察扶芳藤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A组):开胸,前降支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B组):结扎前降支40min后剪线松开行再灌注40min。扶芳藤大剂量组(C组):再灌注前5min给予扶方藤3.6g/(kg.d),余同I/R组。扶芳藤中剂量组(D组):再灌注前5min给予扶方藤1.8g/(kg.d),余同I/R组。扶芳藤小剂量组(E组):再灌注前5min给予扶方藤0.9g/(kg.d),余同I/R组。以心肌凋亡细胞原位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的程度,以链霉菌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I/R组凋亡心肌细胞明显增加,凋亡细胞阳性指数高。扶芳藤组凋亡细胞呈散在分布,凋亡细胞阳性指数较I/R组低,而且剂量越高,凋亡细胞阳性指数越低(P<0.01)。再灌注后I/R组Bcl-2和Bax的表达量均有所上升,但以Bax蛋白表达更明显。与I/R组比较,扶芳藤组Bcl-2表达显著增高,而Bax蛋白显著降低,尤以大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扶方藤可以减少Bax蛋白的表达,升高Bcl-2,从而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扶芳藤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扶芳藤扦插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司剑华 雷云丹 +1 位作者 段晓明 盛海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890-15892,共3页
[目的]研究扶芳藤扦插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5种基质配比,分别为M1(50%泥炭+50%珍珠岩)、M2(40%泥炭+60%珍珠岩)、M3(50%泥炭+50%栗钙土)、M4(40%泥炭+60%栗钙土)、M5(100%泥炭)对扶芳藤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引起... [目的]研究扶芳藤扦插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5种基质配比,分别为M1(50%泥炭+50%珍珠岩)、M2(40%泥炭+60%珍珠岩)、M3(50%泥炭+50%栗钙土)、M4(40%泥炭+60%栗钙土)、M5(100%泥炭)对扶芳藤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引起的扶芳藤愈伤率、生根率、根长、单株根系数目、新生枝数及新生枝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质M1中扦插的扶芳藤生根率、愈伤率最高,分别为87%和88%;根长最长,为68.0 mm;平均新生枝数最多,为4.6条,效果最佳。基质M5中扦插的扶芳藤,其单株根系数目最少,为43.1条;新生枝生长量最高,为12.7 cm;基质M4最差。[结论]基质M1与M5比较适合扶芳藤插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基质 扦插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模式对岩溶区中药材扶芳藤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泽普 韦广泼 +3 位作者 蒙炎成 周冠颖 苏天明 韦海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49-1653,共5页
采用最优混合设计(416-B)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农家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不同配比对岩溶石山区中药材扶芳藤生长及产量的效应,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产量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获得中药材扶芳... 采用最优混合设计(416-B)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农家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不同配比对岩溶石山区中药材扶芳藤生长及产量的效应,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产量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获得中药材扶芳藤最佳产量的营养模式。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岩溶石山区扶芳藤最佳施肥量方案为:农家肥及N、K2O、P2O5肥分别为4940.7、247.0、123.5和148.9 kg/hm2,扶芳藤最优产量为10473.27 kg/hm2,同时得到最佳经济效益每公顷达42682.8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优化施肥模式 养分吸收 产量 岩溶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藤本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24
13
作者 项延军 李新芝 王小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为研究藤本植物在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藤本月季(Rosahybrida Climbing Roses)、云南黄馨(Jasminummesnyi Hance)、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5种... 为研究藤本植物在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藤本月季(Rosahybrida Climbing Roses)、云南黄馨(Jasminummesnyi Hance)、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5种藤本植物在不同低温处理下植物叶片的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植物的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SOD活性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表明,这3种变化指标可用于5种植物叶片的抗寒性测定;在这5种植物中,扶芳藤较抗寒,云南黄馨、藤本月季、中华常春藤抗寒性居中,南蛇藤抗寒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南蛇藤 藤本月季 云南黄馨 扶芳藤 抗寒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扶芳藤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涛 段大娟 +1 位作者 左卫华 谢秀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73,130,共4页
以盆栽2 a生扶芳藤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4种土壤相对含水量(20%、40%、60%、80%)条件下枝条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高,枝条及叶片生长生长量、叶片质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强。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以盆栽2 a生扶芳藤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4种土壤相对含水量(20%、40%、60%、80%)条件下枝条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高,枝条及叶片生长生长量、叶片质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强。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和80%时,其枝条、叶片生长量较大,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强,第1次高峰出现在11:00,第2次高峰出现在15:00。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枝条生长量、叶片质量、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土壤相对含水量在20%和40%时,净光合速率第1次高峰提前,均出现在9:00,峰值较低;第2次高峰分别出现在13:00和15:00。土壤相对含水量在20%时,枝条、叶片仍能缓慢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水分协迫 生长及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扶芳藤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瑞青 周柳强 +4 位作者 曾艳 谢如林 黄美福 谭宏伟 李伏生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扶芳藤产量,增幅为58%~87%;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扶芳藤对氮素的吸收,而增施磷、钾肥,扶芳藤吸收磷、钾素的增幅不高;每生产1000kg鲜扶芳藤需吸收N 4.088~5.672kg、P2O51.573~1.802kg、K2O 2.544~4....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扶芳藤产量,增幅为58%~87%;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扶芳藤对氮素的吸收,而增施磷、钾肥,扶芳藤吸收磷、钾素的增幅不高;每生产1000kg鲜扶芳藤需吸收N 4.088~5.672kg、P2O51.573~1.802kg、K2O 2.544~4.517kg;扶芳藤对养分的吸收基本保持平缓均衡的趋势,在养分供给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均衡施肥,就能保持扶芳藤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养分吸收 营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资源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潘青华 孙浩元 +1 位作者 路丙社 鲁韧强 《河北林果研究》 2003年第3期250-255,共6页
详细介绍了扶芳藤的形态特征、天然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扶芳藤的用途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扶芳藤 攀援植物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行卫矛下胚轴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尚爱芹 孙振元 赵梁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41,F0003,共7页
In this paper,a protocol for efficient shoot regen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rom hypocotyl explants of Euonymus fortunei var.radicans.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shoot regeneration such as different combinat... In this paper,a protocol for efficient shoot regen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rom hypocotyl explants of Euonymus fortunei var.radicans.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shoot regeneration such a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types of medium and inoculation ways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for transform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ypocotyl explants were horizontally cultured on a basic medium composed of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5 mg·L-1 BAP and 0.01 mg·L-1 NAA for in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ventitious shoots.Ninety-four percent of regeneration frequency and 5.1 shoots per explants were obtained after 30 days of culture.Regenerated shoots proliferated efficiently on a shoot multiplication medium consisting of MS medium containing 1.0 mg·L-1 BAP and 0.1 mg·L-1 NAA.Microshoots were rooted on a rooting medium made up of MS medium enriched with 0.5 mg·L-1 IBA and 0.5 mg·L-1 IAA.After hardening,90% of plants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shoot primordium originated from subepidermal cells of hypocotyl explants and directly developed into adventitious shoots without callus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卫矛 直接器官再生 组织学观察 离体培养 木本观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春油麻藤等3种藤本植物抗旱性生理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柯 王小德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d后,测定常春油麻藤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并以中华常春藤He...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d后,测定常春油麻藤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并以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为对比材料,比较分析常春油麻藤的抗旱性。研究表明,随着PEG 6000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藤本的叶片含水量和失水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指标数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重度胁迫下,常春油麻藤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扶芳藤和常春藤,而细胞膜透性却上升幅度不大。3种被测藤本中抗旱性排序为:扶芳藤>常春油麻藤>中华常春藤。常春油麻藤主要通过提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和保护酶活性来抵抗干旱胁迫,保护细胞膜结构,提高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抗旱性 聚乙二醇(PEG6000) 生理指标 常春油麻藤 中华常春藤 扶芳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同时测定扶芳藤中的Cu、Pb、As、Cd 被引量:3
19
作者 赖红芳 林翠梧 +1 位作者 莫利书 龚琦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用硝酸进行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扶芳藤样品中Cu、Pb、As、C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GBW 10016)和标准物质茶叶(GBW 8505)评价了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方法对试样中各元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3... 用硝酸进行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扶芳藤样品中Cu、Pb、As、C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GBW 10016)和标准物质茶叶(GBW 8505)评价了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方法对试样中各元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3.35%-7.59%,回收率在87.6%-101.4%。该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合于扶芳藤中Cu、Pb、As、Cd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扶芳藤 微波消解 CU PB As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含药血清对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鹏 高宏君 +6 位作者 尤剑鹏 梁泰生 顾新伟 张建强 梁方芳 黄福 武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扶芳藤含药血清对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包括对照组(正常大鼠胰岛细胞予正常大鼠血清培养)、缺血预处理组(获取胰腺前阻断腹主动脉再开放,胰岛细胞予正常大鼠血清培养)、... 目的探讨扶芳藤含药血清对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包括对照组(正常大鼠胰岛细胞予正常大鼠血清培养)、缺血预处理组(获取胰腺前阻断腹主动脉再开放,胰岛细胞予正常大鼠血清培养)、扶芳藤治疗组(正常大鼠胰岛细胞予大鼠扶芳藤含药血清培养)、扶芳藤组和空白组(正常大鼠分别予扶芳藤提取物或蒸馏水灌胃,用于制备大鼠血清)。采用双硫腙(DTZ)染色法观察并计算胰岛数量;采用吖啶橙(AO)/碘化丙啶(PI)染色法,计算胰岛细胞存活率;采用胰岛素释放实验计算刺激指数(SI)来评价胰岛细胞功能;采用谷胱甘肽(GSH)及一氧化氮(NO)试剂盒测定胰岛细胞内GSH、NO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经DTZ染色后胰岛细胞呈特异性猩红色,各组间胰岛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胰岛细胞活性均逐渐降低,分离培养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扶芳藤治疗组细胞存活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及扶芳藤治疗组的SI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及扶芳藤治疗组胰岛细胞的GSH含量均升高、NO含量均降低、iNOS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扶芳藤能通过提高GSH、降低iNOS表达及NO产生,提高胰岛细胞存活率,增强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扶芳藤 中药 缺血预处理 原代培养 胰岛细胞移植 糖尿病 壮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