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爆炸流场与结构间相互作用分析的Euler-Lagrange耦合模拟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浦锡锋 王仲琦 +1 位作者 白春华 周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介绍了1种把Eulerian计算过程和Lagrangian计算过程耦合起来的数值技术,编写了计算程序,把爆炸流场作用过程和结构动力学响应过程的计算结合起来,实现了爆炸流场对结构加载和结构动力响应及对爆炸流场反作用过程的模拟。利用Eulerian过... 介绍了1种把Eulerian计算过程和Lagrangian计算过程耦合起来的数值技术,编写了计算程序,把爆炸流场作用过程和结构动力学响应过程的计算结合起来,实现了爆炸流场对结构加载和结构动力响应及对爆炸流场反作用过程的模拟。利用Eulerian过程的流体弹塑性有限差分计算程序MMIC(multi-materials in cell)模拟爆炸流场发展过程,利用Lagrangian过程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计算程序模拟结构响应。应用Euler-Lagrange耦合技术分析了爆炸作用下飞片的变形、破坏和对靶体的侵彻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流场与结构各自的运动发展及相互间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侵彻 euler-lagrange耦合技术 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水问题的Euler-Lagrange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浦锡锋 王仲琦 +1 位作者 白春华 周刚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9-163,共5页
针对结构入水过程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把Eulerian计算过程和Lagrangian计算过程耦合起来的数值技术,编写了计算程序,把结构对水作用的过程和结构动力学响应过程的计算结合起来,实现了结构与水之间流固耦合作用过程的模拟.其中水、空气的... 针对结构入水过程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把Eulerian计算过程和Lagrangian计算过程耦合起来的数值技术,编写了计算程序,把结构对水作用的过程和结构动力学响应过程的计算结合起来,实现了结构与水之间流固耦合作用过程的模拟.其中水、空气的运动利用Eulerian过程的流体弹塑性有限差分计算程序进行模拟,结构的运动变形利用Lagrangian过程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计算程序模拟结构响应.通过板入水问题的计算结果与商业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对流固间相互作用处理的正确性.本文计算程序可用于一般入水问题的结构响应-流场运动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水 数值模拟 euler-lagrange耦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丁宝根 方羽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成为引领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又进一步推动着数字技术发展。以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度及时空... 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成为引领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又进一步推动着数字技术发展。以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探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深入分析其差异性和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在样本期内,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数字技术系统相对滞后,当下耦合协调的重点是提高数字技术发展水平问题。(2)东部地区的领先优势明显,广东的耦合协调度最高,目前空间差异的重点仍在不同区域间的资源协调及合作,区域合作关系较密切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度也较高。(3)我国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发展形成了技术推动力和高校需求拉动力的作用机制,不同子系统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数字产业较为薄弱、数字基础设施仍需完善、高校创新能力欠缺、教学环节数字应用不足等,不同区域障碍因子存在差异。据此,需要采用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工具为数字技术发展增效提速,根据地区间距离远近采取不同方式发挥核心地区辐射扩散效应,从管理模式、评价模式和教学模式3个方面探索高校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 耦合协调 基尼系数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产出视角下质量管理实践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评价
4
作者 杨栩 王玉凤 苏屹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147,共12页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建构耦合评价体系,借助201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综合指标现状、逐期增长量与时间因素,对质量管理实践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其时空特征、变动规律与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质量管理...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建构耦合评价体系,借助201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综合指标现状、逐期增长量与时间因素,对质量管理实践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其时空特征、变动规律与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质量管理实践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至2019年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处于中等及以上耦合协调水平;第二,质量管理实践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地区差异显著,呈现由北至南、由西到东的递增趋势,且地区间差距并未缩小;第三,质量管理实践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体现为“稳定型”“波动型”“现状型”“增长量型”四种变动模式;第四,质量管理实践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与子系统的实际水平、增长量间不存在显著同向变动关系。应从八大经济区域内部着手,打造“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耦合协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质量管理实践 技术创新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性替代与高阶耦合: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赶超新路径
5
作者 刘建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作为新型制造范式,智能制造的复杂制造体系与关键核心技术的长周期、高壁垒、原创性和前沿性等特征,对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协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区别于传统“竞争性替代”的“协同性替代”概念。... 作为新型制造范式,智能制造的复杂制造体系与关键核心技术的长周期、高壁垒、原创性和前沿性等特征,对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协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区别于传统“竞争性替代”的“协同性替代”概念。“协同性替代”基于系统论,强调通过对不同技术元素、体系或系统的创造性整合,发挥复杂技术体系的系统耦合效应和综合价值效应,以复杂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链整体技术跃迁来打破国外单点技术封锁。“协同性替代”不排斥“竞争性替代”,在相对自由竞争和产业技术相对离散、单一的局部产业领域,竞争性替代是常态,然而,在科技壁垒丛生的国际竞争背景下,在智能制造这样的复杂技术体系中,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必须依靠子技术体系相互耦合的协同性替代。协同性替代能够实现技术赶超的关键,是子系统之间的高阶耦合,而非系统内的低效循环和向下兼容。要有效推进协同性替代,需要以协同创新思维重塑创新激励制度和产业链治理机制,夯实智能制造复杂技术体系内部耦合与协同创新底层工作以形成攻关合力,基于产业链整合构建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链式分工协作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寻求高阶耦合机会,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上攻能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有效保障国家技术战略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关键核心技术 国产替代 高阶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县大棚西瓜水肥耦合栽培技术
6
作者 苏永全 叶文权 杨永岗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1期88-91,共4页
围绕高台县大棚西瓜栽培,针对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详细阐述从品种选择到采收各环节的操作要点,总结了高台县大棚西瓜水肥耦合栽培技术,旨在提高西瓜产量与品质,实现节水、减肥、增产、优质、高效,为当地种植户提供实用技术指导,以及为... 围绕高台县大棚西瓜栽培,针对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详细阐述从品种选择到采收各环节的操作要点,总结了高台县大棚西瓜水肥耦合栽培技术,旨在提高西瓜产量与品质,实现节水、减肥、增产、优质、高效,为当地种植户提供实用技术指导,以及为寒旱地区西瓜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县 大棚西瓜 水肥耦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水平与动态演进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向蓓姗 赵峰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从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的互动机理出发,选取2013-2022年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其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收敛模型刻画了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①数字经... 从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的互动机理出发,选取2013-2022年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其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收敛模型刻画了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①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②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展现出“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且区域发展差距有扩大化倾向;③耦合协调度在任何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只有东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建议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实施因地制宜策略,以促进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市场 企业创新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在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慧娣 杨昱 +5 位作者 徐祥健 邓圣 夏甫 韩旭 肖瀚 姜永海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1,共7页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染物去除性能)设置不同情景,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拟合推导出污染物去除率r与抽出-注入量Q、含水层渗透系数K、污染物去除效率η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指导该技术在实际场地应用时的关键参数设置。以山东某石化污染场地为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修复2 a后耦合修复技术和单一修复技术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5.2%~80.1%和12.9%~14.7%,表明耦合修复技术在渗透性较差、水力梯度较小的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污染场地 污染地下水修复 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 修复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逻辑与风险防范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汉杰 麦心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变量。考察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逻辑建构与技术风险并存的现象。从关系域、问题域中把握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延异互构、属性...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变量。考察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逻辑建构与技术风险并存的现象。从关系域、问题域中把握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延异互构、属性对接、价值耦合的内在逻辑,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基础、弥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落差”、推动数字技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程等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内嵌与整合,解析数字技术有效衔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直击数字技术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应然与实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赋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耦合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在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伟馨 武玥 +6 位作者 郭文 许琳琳 李佳欣 张凌燕 彭微 李淑荣 孟佩俊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1417,共7页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因子,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分析检测已成为现代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因子,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分析检测已成为现代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凭借其高效分离能力与超痕量检测优势,已成为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核心技术。系统综述近年来HPLC-ICP-MS在砷(As)、汞(Hg)、铬(Cr)和铅(Pb)形态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为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技术创新、生态毒理学评估、健康风险评估与卫生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未来,HPLC-ICP-MS技术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和在线富集技术,实现多元素/形态的高通量同步精准检测,必将在重金属环境污染动态评估、食品全链条安全监测及个性化精准医疗等关键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提供创新性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 重金属 元素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金属铬中痕量元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亚宁 田悦鸣 +3 位作者 陈靖 张艳 房丽娜 高颂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7,共9页
金属铬是各种高温合金、不锈钢等的重要原材料,准确测定金属铬原材料中痕量元素含量对于高温合金、不锈钢等材料的研制及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铬基体、酸介质等会引入多原子离子、氧化物离子和双电荷离子等质谱干扰... 金属铬是各种高温合金、不锈钢等的重要原材料,准确测定金属铬原材料中痕量元素含量对于高温合金、不锈钢等材料的研制及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铬基体、酸介质等会引入多原子离子、氧化物离子和双电荷离子等质谱干扰的问题,基于价键理论应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技术(ICP-MS/MS),建立了ICP-MS/MS测定金属铬中12种关键痕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金属元素Al、Fe、Cu、Zn与NH_(3)以配位方式形成配合物,非金属元素P、As与O_(2)以共价σ键方式形成氧化物,通过测定相应产物离子的质谱信号有效消除了金属铬中Al、Fe、Cu、Zn、P、As的质谱干扰。通过测定,方法检出限低至0.10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0.90%~5.2%,加标回收率为90.0%~107%,测定结果与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一致。将价键理论进一步扩展应用于ICP-MS/MS测定金属镍等其他高纯金属材料中痕量元素,准确好,可靠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 金属铬 痕量元素 反应池技术 高纯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发展影响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机制——碳达峰背景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章维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2-86,共5页
碳达峰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物流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物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的步伐,推动了物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这种经济政策的转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耦合发展,进而影响了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本文实证分析碳达... 碳达峰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物流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物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的步伐,推动了物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这种经济政策的转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耦合发展,进而影响了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本文实证分析碳达峰背景下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发展影响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发展作用对于本地与周边地区的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发展作用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正向作用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物流业 耦合发展 绿色发展效率 产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技术与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分析——以黄河流域为例
13
作者 薛阳 赵会 薛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95,共5页
本文基于2011-2022年黄河流域62个城市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该区域绿色低碳技术与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及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绿色低碳技术与物... 本文基于2011-2022年黄河流域62个城市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该区域绿色低碳技术与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及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绿色低碳技术与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偏低,92%的城市仍处于严重失调阶段;2011-2022年,黄河流域耦合协调网络强度显著增强,形成了初步的“组团化”发展趋势;空间关联网络中,以鄂尔多斯、榆林、东营、包头等城市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以济南、太原、郑州、西安等城市为代表的省会城市,以洛阳、淄博为代表的环省会周边城市是网络中的“中心行动者”;其他城市则更多扮演“边缘合作者”角色。此外,洛阳、银川、济宁等城市多靠近重要的交通干线和经济走廊,在网络中还发挥显著的“桥梁”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空间邻接关系是耦合协调空间关联网络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差异却呈现抑制作用,人口密度差异对空间关联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技术 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分析
14
作者 王笑丛 刘成龙 张健勋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作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绿色储粮技术正在被大力推广,评估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给与需求是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重心坐标法、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 作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绿色储粮技术正在被大力推广,评估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给与需求是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重心坐标法、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水平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主产区应用水平最高,主销区应用水平增长最快,产销平衡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水平较为薄弱。东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应用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水平变化呈优化趋势,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耦合协调度重心向东偏南方向迁移,与之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科技支撑和粮食企业平均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储粮技术 供需关系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如何突围:量子科技崛起背后的多源流耦合逻辑
15
作者 张维冲 李维 祝娜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128,85,共10页
[研究目的]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与创新生态系统快速演化的背景下,颠覆性技术作为推动产业变革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突破与扩散机制亟需深入探究。尤其在技术潜伏期与快速扩散阶段,亟须厘清多因素如何耦合影响技术演化进程,以揭示新兴... [研究目的]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与创新生态系统快速演化的背景下,颠覆性技术作为推动产业变革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突破与扩散机制亟需深入探究。尤其在技术潜伏期与快速扩散阶段,亟须厘清多因素如何耦合影响技术演化进程,以揭示新兴技术崛起的内在逻辑,助力政策制定与企业战略布局。[研究方法]将多源流理论引入技术创新研究领域,构建颠覆性技术演化的多源流耦合模型,系统探讨问题流、技术流、市场流、政策流与知识流五大源流如何协同作用,推动技术突破与扩散。以量子科技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验证模型适用性,重点剖析动态反馈机制与“机会之窗”在技术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结论]多源流的有效耦合是实现技术突破与扩散的核心机制,动态反馈机制与“机会之窗”的临界点共同决定技术扩散的节奏与规模。所提出的多源流耦合模型突破了传统研究对单一因素的依赖,为理解颠覆性技术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量子科技 多源流理论 多源流耦合模型 技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驱动下中国光刻机技术多元耦合网络涌现机理
16
作者 郭本海 顾浩然 +1 位作者 龙卓茜 安文龙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7,共16页
破解光刻机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自主可控发展,通过政策驱动产业技术多元耦合网络涌现至关重要。结合相关政策文本划分政策驱动模式,初步构建中国光刻机技术多元耦合理论模型,并以相关专利数据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中知识流动模型以及... 破解光刻机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自主可控发展,通过政策驱动产业技术多元耦合网络涌现至关重要。结合相关政策文本划分政策驱动模式,初步构建中国光刻机技术多元耦合理论模型,并以相关专利数据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中知识流动模型以及网络耦合理论构建多元耦合网络涌现模型,仿真分析不同政策驱动模式下中国光刻机技术多元耦合网络涌现过程,深度解析多元耦合网络涌现机理。结果表明:政策发展进入创新耦合期,光刻机核心技术研发主体在混合驱动模式下与核心企业紧密耦合涌现高耦合度、高知识传递效率的强关系稠密网络特质;配套技术供应方在集群驱动模式下涌现紧密合作网络关系,其合作强度相较于核心技术耦合域与商业导向耦合域更具协同优势;混合驱动模式相较于龙头驱动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网络耦合度,其中主体创新补贴与网络耦合度呈倒“U”型关系,且在高创新补贴、低协作激励状态下,网络整体耦合程度下降显著。所总结机理对于优化中国光刻机技术突破的顶层设计,进而提升中国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机技术 政策驱动 多元耦合网络 涌现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UF/FO耦合技术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的工艺研究
17
作者 李晓亮 耿安朝 +3 位作者 张延昊 盛忠祥 肖飞鹏 李旭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37,共6页
通过分析船舶生活和海上油气平台污水的产排特点,利用自主研发的非浸没式超滤技术作为正渗透的预处理,利用海水作为正渗透的驱动液,构建了NSUF-FO耦合工艺装置,对某海上油气平台生活污水进行小试试验,经过调试及连续数月的运行跟踪,该... 通过分析船舶生活和海上油气平台污水的产排特点,利用自主研发的非浸没式超滤技术作为正渗透的预处理,利用海水作为正渗透的驱动液,构建了NSUF-FO耦合工艺装置,对某海上油气平台生活污水进行小试试验,经过调试及连续数月的运行跟踪,该耦合技术对海上生活污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截留性能,去除率均达到94%以上,产水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制》(GB 4914-2008)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2018)中要求,可将海上产生的80%~90%生活污水处理后直接排放,少部分浓水运回陆地处理。该耦合工艺将NSUF自清洗功能和FO技术对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深度处理的优势结合,克服了传统工艺上的单一性,不仅有效缓解了FO设备需要频繁进行膜清洗情况,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污水处理效能,为我国船舶及海上油气平台生活污水的膜法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浸没式超滤 正渗透 船舶生活污水 海上平台生活污水 耦合技术 废水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18
作者 刘煜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3期231-237,共7页
绿色技术创新和生态福利的协调高效发展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如期实现的有效途径。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我国30个省(区、市)2012-2022年面板数据,研究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Moran's ... 绿色技术创新和生态福利的协调高效发展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如期实现的有效途径。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我国30个省(区、市)2012-2022年面板数据,研究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指数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模型研究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水平不断上升,由拮抗阶段逐步过渡到磨合阶段,地区差异方面呈现东部最大、中部次之、东北和西部地区较小的状态;②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局部Moran's I指数呈现“高-高”型、“低-低”型的分布特征;③耦合协调度的类型状态呈稳态分布,较难实现层级跨越,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后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生态福利绩效 耦合协调 Moran′s I指数 空间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周兵 李艺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共20页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技术创新 耦合协调 新质生产力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博文 黄秀 +2 位作者 高光晔 袁姗姗 邢志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81,共19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商品化仪器问世已近50 a,已成为元素分析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材料、地质、冶金等各个领域。回顾ICP-OES仪器的发展历程,并针对ICP-OES的观测、降本增效、样品引入、降低干扰等技术以及对在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商品化仪器问世已近50 a,已成为元素分析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材料、地质、冶金等各个领域。回顾ICP-OES仪器的发展历程,并针对ICP-OES的观测、降本增效、样品引入、降低干扰等技术以及对在环境、食品、地矿、金属、无机非金属、化学化工样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近些年,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MIP-AES)等其他一些分析方法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它们具有成本相对低、测试通量大等优势。然而,这些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方法研究最终仍通过ICP-OES进行验证,这充分说明ICP-OES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未来,ICP-OES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仪器小型化、车载化、智能化等相关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仪器发展 技术发展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