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启动时间和完全故障的双阶段休假排队系统的流体模型性能分析
1
作者 徐秀丽 张怡通 +1 位作者 王勋 刘洺辛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2-1109,共18页
基于风力发电路灯的能量转化机制,该文构建并分析了具有启动时间和完全故障策略的M/M/1排队系统驱动的流体模型.首先,对驱动系统进行模型描述,运用矩阵几何解方法得到驱动系统的稳态概率分布.其次,引入流体模型的净输入率结构,并利用概... 基于风力发电路灯的能量转化机制,该文构建并分析了具有启动时间和完全故障策略的M/M/1排队系统驱动的流体模型.首先,对驱动系统进行模型描述,运用矩阵几何解方法得到驱动系统的稳态概率分布.其次,引入流体模型的净输入率结构,并利用概率分析方法得到流体库存水平在稳态条件下的微分差分方程组,进而运用Laplace-Stieltjes transform(LST)方法得到稳态条件下库存量的均值及空库概率.根据性能指标构建系统的费用函数,在数值分析中给出系统参数对性能指标和费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模型 阶段休假 启动时间 完全故障 库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双流体模型的水平管道内稠油输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羽佳 王淑彦 +3 位作者 邵宝力 袁子涵 谢磊 马一玫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5-793,共9页
针对介观尺度下蜡晶颗粒聚团在管壁形成宏观尺度下石蜡层的现象,采用过滤双流体模型研究水平管道输送伴有固态沥青质的稠油的液固两相流流动和传热特性.对比均匀结构曳力模型和亚格子曳力模型的模拟结果,获得了颗粒相时均体积分数、颗... 针对介观尺度下蜡晶颗粒聚团在管壁形成宏观尺度下石蜡层的现象,采用过滤双流体模型研究水平管道输送伴有固态沥青质的稠油的液固两相流流动和传热特性.对比均匀结构曳力模型和亚格子曳力模型的模拟结果,获得了颗粒相时均体积分数、颗粒相压力和过滤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等参数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壁面温度对稠油温度分布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均匀模型Gidaspow model相比,过滤模型能够揭示蜡晶颗粒非均匀流动结构对液固两相流的变化规律.Filtered modelⅡ的结果更加接近于试验结果,Filtered modelⅡ的结果随着蜡晶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当蜡晶颗粒相体积分数增加到12%时,加入壁面修正的亚格子模型的误差仅为4.1%.而ZAMBRANO等人模拟结果与试验压降的误差为12.9%.亚格子尺度模型能够详细地再现沥青质颗粒聚团的介观尺度流动行为,为稠油输送过程中的蜡晶聚集以及流动过程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过滤流体模型 水平管道 液固两相流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体模型的气力卸船机水平管道气固两相流研究
3
作者 温国正 张建辉 +1 位作者 李奇送 葛娟 《港口装卸》 2024年第2期1-3,13,共4页
应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对水平管道内气力输送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在进行研究前,对欧拉双流体模型进行验证,与其他学者提出的压降预测公式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100 t/h气力卸船机的水平气力输送管道进行气-固双流体模... 应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对水平管道内气力输送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在进行研究前,对欧拉双流体模型进行验证,与其他学者提出的压降预测公式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100 t/h气力卸船机的水平气力输送管道进行气-固双流体模拟,研究不同固-气比对压降以及速度的影响,得出管道在不堵料的情况下固-气比存在极大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输送 流体模型 压降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流体模型研究不同煤种对煤气化激冷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云 顾兆林 +1 位作者 冯霄 郁永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3-87,共5页
利用双流体模型 ,对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的合成气和灰份传热与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 ,分析了不同煤种———黄陵煤和华亭煤对气化炉下降管性能的影响 ,并和生产数据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 ,采用激冷流程的德士古气化炉更适合灰份质量分数... 利用双流体模型 ,对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的合成气和灰份传热与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 ,分析了不同煤种———黄陵煤和华亭煤对气化炉下降管性能的影响 ,并和生产数据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 ,采用激冷流程的德士古气化炉更适合灰份质量分数较低的煤种 .计算结果也表明 ,煤的灰份不利于合成气在下降管内的冷却降温 .由于灰份的存在 ,使合成气在下降管的出口温度提高了 ,显示出灰份浓度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降管 流体模型 煤种 气化炉 激冷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陈列柜风幕数值模拟的双流体模型及其改进 被引量:6
5
作者 余克志 丁国良 陈天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40,共5页
采用双流体模型对立式陈列柜风幕进行数值模拟,其中内外风幕采用传统的k-ε紊流模型,陈列柜外的环境空气采用非紊流模型.两种流体之间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交换采用经验关系式处理.对两种常见的质量交换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改进的双... 采用双流体模型对立式陈列柜风幕进行数值模拟,其中内外风幕采用传统的k-ε紊流模型,陈列柜外的环境空气采用非紊流模型.两种流体之间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交换采用经验关系式处理.对两种常见的质量交换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改进的双流体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大多数工况下,与传统的k-ε紊流模型和改进前的双流体模型相比,双流体模型的改进方案与风幕温度的实测值更加吻合.同时分析了双流体改进模型有效性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列柜 流体模型 风幕 紊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垂直流动沸腾的双流体模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祥东 汪荣顺 石玉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采用双流体模型计算了液氮在垂直管内的上升流动沸腾过程,考察了壁面热通量和液体流量对流动及传热传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上升流动沸腾中重力压降占主导地位;根据截面液体温差的变化可判断沸腾模式的转变;壁面热通量与液相流量... 采用双流体模型计算了液氮在垂直管内的上升流动沸腾过程,考察了壁面热通量和液体流量对流动及传热传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上升流动沸腾中重力压降占主导地位;根据截面液体温差的变化可判断沸腾模式的转变;壁面热通量与液相流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沸腾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模型 流动沸腾 压降 空泡份额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体模型的立式陈列柜风幕风口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余克志 丁国良 陈天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0,共7页
根据立式陈列柜风幕广泛采用的蜂窝板风口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双流体模型的风口模型。风口的双流体模型以流动状态划分两种流体,即分别以陈列柜内原有空气和通过风幕流入的空气来区分两种流体。通过风幕流入的空气的容积分数取为蜂窝板的... 根据立式陈列柜风幕广泛采用的蜂窝板风口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双流体模型的风口模型。风口的双流体模型以流动状态划分两种流体,即分别以陈列柜内原有空气和通过风幕流入的空气来区分两种流体。通过风幕流入的空气的容积分数取为蜂窝板的面积系数。两种流体之间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交换采用经验关系式处理。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与传统简单风口模型相比,风口的双流体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更为吻合,是很有价值的风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风口模型 流体模型 风幕 陈列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气水二相流的双流体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谭立新 许唯临 +2 位作者 杨永全 李建中 魏文礼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1,共4页
从解决平均二相流基本方程的封闭问题出发 ,分析了水利工程中气水二相流的特点 ,介绍了据此提出的可用于水利工程稀疏气泡流计算的双流体模型 ,并对明渠气水二相流进行了算例验证。
关键词 气水二相流 流体模型 稀疏气泡流 明渠 封闭问题 平均二相流基本方程 水利工程 掺气水流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流体轨道模型模拟四角喷燃模型炉内三维湍流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力 周力行 +1 位作者 李荣先 张健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8,共9页
目前炉内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数值模拟中多半采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和单流体无滑移模型 ,这些模型都难以完整地给出三维空间内颗粒速度 ,浓度 ,湍流度分布的信息。本文采用双流体 轨道模型 (颗粒相连续介质 轨道模型 )对一个四角喷燃模... 目前炉内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数值模拟中多半采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和单流体无滑移模型 ,这些模型都难以完整地给出三维空间内颗粒速度 ,浓度 ,湍流度分布的信息。本文采用双流体 轨道模型 (颗粒相连续介质 轨道模型 )对一个四角喷燃模型炉内三维湍流两相流动及煤粉燃烧进行了模拟。此模型基于欧拉气相方程组、欧拉颗粒连续方程组和动量方程组以及拉氏颗粒能量方程和质量变化的方程 ,并使用k ε kp两相湍流模型 ,EBU Arrhenius湍流燃烧模型 ,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 ,煤粉颗粒的水分蒸发 ,热解挥发模型和焦炭燃烧的扩散 动力模型等。热态模拟中 ,为了减小伪扩散造成的影响 ,采用了扭转坐标法 (将坐标扭转一定的角度使之与煤粉射流方向一致 )。为了检验数值模拟 ,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测速仪 (PDPA)对于冷态模型炉内湍流两相流场进行了测量 ,得到了两相速度 ,湍流脉动及颗粒浓度的分布。分别对冷态模型炉内两相流动和热态模型炉内三维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进行了模拟 ,冷态两相流动的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预报的两相流场是合理的。热态模拟的结果给出了两相速度 ,气相温度 ,组分浓度及壁面热流 ,显示出靠近出口处气相速度和温度分布不对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轨道模型 湍流两相流动 煤粉燃烧 四角喷燃炉 四角燃煤粉炉 煤粉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段塞流中双流体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志勇 王树立 彭杰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1年第1期3-7,13,共6页
采用一维瞬态双流体模型描述了倾斜管道中气液两相段塞流的流动情况。提出了段塞单元的简化水力模型。认为段塞流是由一系列段塞单元构成 ,该段塞单元由液相段塞区和膜区两部分组成 ;通过对段塞单元的分析 ,采用新方法来计算段塞频率、... 采用一维瞬态双流体模型描述了倾斜管道中气液两相段塞流的流动情况。提出了段塞单元的简化水力模型。认为段塞流是由一系列段塞单元构成 ,该段塞单元由液相段塞区和膜区两部分组成 ;通过对段塞单元的分析 ,采用新方法来计算段塞频率、段塞单元及液相段塞的长度 ;根据其流动特点推导出表征气液两相间相互作用及气液两相与管壁间相作用的关联式。本文在处理相间曳力系数时摒弃以往采用经验常数的方法 ,而是在稳态段塞流动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新型的曳力系数表达式从而达到封闭模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瞬态 流体模型 段塞流 两相流 管道输送 动量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平衡原理的双流体模型在液氮流动沸腾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祥东 周丽敏 +1 位作者 汪荣顺 杨燕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82-1286,共5页
将双流体模型与群体平衡原理耦合为一套新的双流体模型,并建立适当的封闭方程及边界条件,该模型以传统双流体为基础,纳入了群体平衡原理及MUSIG模型,并考虑了碰撞、聚合、相变等因素对汽泡直径及数量密度的影响.通过结合适当的封闭方程... 将双流体模型与群体平衡原理耦合为一套新的双流体模型,并建立适当的封闭方程及边界条件,该模型以传统双流体为基础,纳入了群体平衡原理及MUSIG模型,并考虑了碰撞、聚合、相变等因素对汽泡直径及数量密度的影响.通过结合适当的封闭方程及边界条件,该模型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对两相流参数的多维分布和变化进行有效预测,为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流动沸腾 流体模型 汽泡直径 群体平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ha双流体模型修正的UGS环空带压异常物理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相祯 闫行 +1 位作者 闫怡飞 李鹏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6-156,共11页
为探究储气库(UGS)环空带压异常物理特征,考虑UGS井筒结构和传热特点,建立基于Waha双流体模型修正的UGS力学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管柱泄漏后A-环空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采用过冷减压试验和数值计算对UGS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对... 为探究储气库(UGS)环空带压异常物理特征,考虑UGS井筒结构和传热特点,建立基于Waha双流体模型修正的UGS力学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管柱泄漏后A-环空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采用过冷减压试验和数值计算对UGS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储库产量、径向面积和气液比等因素对环空带压的影响。以UGS-Q5井带压异常数据为例,通过相对误差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泄漏气在A-环空内发生环状流动,井筒垂直结构有利于气体流动;在持续注入过程中,井筒泄漏导致油套环空带压增长趋势明显,并随着储库产量、径向面积和气液比增加而不断增加;建立的UGS环空带压异常物理特征分析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工程实用性,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计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ha流体模型 地下储气库 环空压力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翻板闸门流体激振的双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银淼 朱位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99-1403,共5页
针对水工闸门的流激振动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振动强度难以预测的问题,通过双模型试验获得结构振动响应特征,即通过变态相似的水力学模型试验获得流体激振载荷功率谱密度,借助严格比例的结构模型试验获得液固耦合下的结构分析点的传递函数... 针对水工闸门的流激振动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振动强度难以预测的问题,通过双模型试验获得结构振动响应特征,即通过变态相似的水力学模型试验获得流体激振载荷功率谱密度,借助严格比例的结构模型试验获得液固耦合下的结构分析点的传递函数,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闸门过流时的振动随机响应特征.在某大型翻板闸门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通过模型试验与随机响应计算,预测实际流激振动的随机响应特征量;门顶过流时该闸门的振动响应集中在低频段,不会产生共振现象,同时该闸门对波浪载荷作用将是敏感的,必须给予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板闸门 模型试验 液固耦合 流体激振 波浪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体模型的喷管内泡状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英杰 魏英杰 张嘉钟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6,共6页
基于双流体模型,引入两相间的热量传递方程,采用变步长的Runge-Kutta法,对喷管内泡状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入口处气泡半径、两相间速度差异及温度差异对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入口气泡半径越大含气率在喷管内变化越剧烈;两... 基于双流体模型,引入两相间的热量传递方程,采用变步长的Runge-Kutta法,对喷管内泡状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入口处气泡半径、两相间速度差异及温度差异对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入口气泡半径越大含气率在喷管内变化越剧烈;两相间速度差异在距入口很小范围内迅速减小,入口气相速度较高时,流场压力略有升高;两相温差变化受对流换热系数影响较大:对流换热系数越大,气相温度趋近于液相温度越迅速,初始温度差异对流场影响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模型 热量传递 泡状流 缩放喷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颗粒群双流体模型应用于底部排气弹减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邦翔 郭锡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2-456,共5页
依据稀颗粒群假定下的双流体简化模型 ,采用NND和MacCormack方法 ,本文对底部排气弹底部减阻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非平衡气 -粒两相流中颗粒相浓度变化对底排弹减阻性能的影响。和实验比较 。
关键词 稀颗粒群 流体模型 底部排气弹 减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流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模拟混合层流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夏 周力行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将考虑壁面粗糙度的双流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加入到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中,模拟了平面混合层两相流动。结果表明,考虑壁面粗糙度的模型的模拟结果与不考虑的结果相比,给出的纵向平均速度更小、纵向脉动速度更大,与实验值更接近。对于大颗... 将考虑壁面粗糙度的双流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加入到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中,模拟了平面混合层两相流动。结果表明,考虑壁面粗糙度的模型的模拟结果与不考虑的结果相比,给出的纵向平均速度更小、纵向脉动速度更大,与实验值更接近。对于大颗粒,这种影响尤其明显。这些趋势与颗粒轨道模型的模拟结果定性上一致。这表明,窄通道内大颗粒和壁面的碰撞对颗粒流动特性有更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层流动 壁面 流体 碰撞模型 脉动速度 两相湍流 颗粒轨道模型 动特性 粗糙度 大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两相燃烧双流体大涡模拟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力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前大多数两相燃烧的大涡模拟(large-eddy simulation,LES)是欧拉-拉氏模拟,这比欧拉-欧拉或双流体模拟耗时大得多.本文提出气固两相燃烧双流体大涡模拟的数学物理模型,包括双流体框架内大涡模拟过滤的控制方程,两相亚网格(sub-gridsca... 目前大多数两相燃烧的大涡模拟(large-eddy simulation,LES)是欧拉-拉氏模拟,这比欧拉-欧拉或双流体模拟耗时大得多.本文提出气固两相燃烧双流体大涡模拟的数学物理模型,包括双流体框架内大涡模拟过滤的控制方程,两相亚网格(sub-gridscale,SGS)应力模型和亚网格气体燃烧模型.对亚网格应力本文建议用作者提出的两相亚网格动能方程模型,考虑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气体(挥发分和CO)燃烧建议用作者提出的二阶矩(second-ordermoment,SOM)亚网格湍流-反应相互作用模型.对颗粒的热解挥发和焦炭燃烧模型也在双流体模型的框架内加以应用.这些子模型已经分别通过和实验对照加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模型 大涡模拟 气固两相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双流体配位模型状态方程的简化
18
作者 蒋文华 刘华 韩世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2057-2061,共5页
对高聚物双流体配位模型状态方程进行了简化,忽略了其中的Q项,以简化的状态方程对4个纯高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和聚丁烯-1),2种纯溶剂(苯,环己烷)和2个高聚物/溶剂混合体系(聚异丁烯/苯和聚异丁烯/环己烷)进行... 对高聚物双流体配位模型状态方程进行了简化,忽略了其中的Q项,以简化的状态方程对4个纯高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和聚丁烯-1),2种纯溶剂(苯,环己烷)和2个高聚物/溶剂混合体系(聚异丁烯/苯和聚异丁烯/环己烷)进行关联,结果表明,简化的状态方程与原方程同样具有很好的关联精度和温度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状态方程 流体配位模型 高聚物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等离子体非平衡区的双流体模型
19
作者 王心亮 叶丹 顾璠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在爆轰等离子体中存在一个由化学反应放热非平衡导致的非平衡电离区。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重粒子质量,使得在电离区中电子与重粒子的能量与动量交换效率较低,这也加剧了这种非平衡特性。建立了爆轰等离子体非平衡电离区中的电子和重粒子... 在爆轰等离子体中存在一个由化学反应放热非平衡导致的非平衡电离区。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重粒子质量,使得在电离区中电子与重粒子的能量与动量交换效率较低,这也加剧了这种非平衡特性。建立了爆轰等离子体非平衡电离区中的电子和重粒子的双流体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研究爆轰等离子体中的非平衡现象。以氢氧爆轰为例计算不同氢氧摩尔比和初始压力条件下,爆轰非平衡区中重粒子参数和电子参数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非平衡 流体模型 爆轰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冷损双流体模型及主元分析-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制冷陈列柜冷风幕优化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志坤 谷波 +1 位作者 黄彬彬 顾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2-776,782,共6页
利用冷损双流体(RLTF)模型对立式敞开型陈列柜冷风幕及其四周气体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确定其冷损量及影响因素,建立冷损量的目标函数,通过主元分析-支持向量机(PCA-SVM)算法对目标函数寻优,并经过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 利用冷损双流体(RLTF)模型对立式敞开型陈列柜冷风幕及其四周气体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确定其冷损量及影响因素,建立冷损量的目标函数,通过主元分析-支持向量机(PCA-SVM)算法对目标函数寻优,并经过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陈列柜的冷损量下降了19.6%,单位展示面积的每日耗电量(TEC/TDA)减少了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风幕 冷损流体模型 主元分析 支持向量机算法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