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固三相湍流流动的E/E/L模型与模拟 被引量:23
1
作者 闻建平 黄琳 +2 位作者 周怀 于宝田 胡宗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采用基于双流体模型与粒子分散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用于描述气液固三相湍流流动的Eulerian/Eulerian/Lagrangian模型 (简称E/E/L模型 ) .在Euler坐标系中考虑了气液两相 ,利用双流体模型来表述气液两相的相互关系 ;同时在Lagra... 采用基于双流体模型与粒子分散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用于描述气液固三相湍流流动的Eulerian/Eulerian/Lagrangian模型 (简称E/E/L模型 ) .在Euler坐标系中考虑了气液两相 ,利用双流体模型来表述气液两相的相互关系 ;同时在Lagrange坐标系中考察了颗粒的运动 ,并把颗粒对气液两相的影响耦合于双流体模型中 .以流化床内气液固三相湍流流动为例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所提出的模型及其模拟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L模型 气液固三相湍流流动 化工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euler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体流率循环流化床内气体-颗粒团聚物流动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沈志恒 陈巨辉 +2 位作者 M’BOUANA N.L.P 王帅 陆慧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25-29,共5页
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颗粒动理学方法模拟颗粒相流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气相湍流流动,同时采用以颗粒团聚物直径为定性尺寸的气?固曳力计算方法,数值模拟高固体流率循环流化床内颗粒的湍动流化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颗粒团聚... 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颗粒动理学方法模拟颗粒相流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气相湍流流动,同时采用以颗粒团聚物直径为定性尺寸的气?固曳力计算方法,数值模拟高固体流率循环流化床内颗粒的湍动流化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颗粒团聚物影响的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出床内颗粒湍动流化的宏观规律。颗粒间摩擦应力对固相应力贡献较小。模拟结果获得的空隙率和颗粒浓度分布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同时,预测出颗粒团聚物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体流率循环流化床 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 团聚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塔中离子液体-空气两相流的CFD-PBM耦合模拟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琰 董海峰 +2 位作者 田肖 张香平 张锁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99-2706,共8页
针对咪唑类离子液体介质,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与群平衡模型(PBM)耦合的方法,引入由实验结果拟合获得的适用于该介质的气液相间曳力系数模型,对内径0.203 m、高2 m的鼓泡塔中离子液体-空气两相流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 针对咪唑类离子液体介质,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与群平衡模型(PBM)耦合的方法,引入由实验结果拟合获得的适用于该介质的气液相间曳力系数模型,对内径0.203 m、高2 m的鼓泡塔中离子液体-空气两相流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表观气速下塔内气液两相速度场分布、气含率和气泡尺寸分布等流体动力学性质。与现有的相间曳力系数模型Schille-rNaumann模型模拟结果对比,采用本文模型得到的气含率与实验值吻合更好,气泡尺寸分布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鼓泡塔 计算流体力学 eulereuler模型 群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格子中的格子Boltzmann方程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广武 胡守信 金希卓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给出偏格子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应用Chapman Enskog展开和多重尺度技术 ,通过选择平衡态分布函数的高阶矩和偏张量的形式 ,得到偏网格上的Euler方程 .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euler方程 偏格子 三能级模型 平衡态分布函数 格子Boltzmann方程 流体流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式膜组件结构的CFD优化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熊长川 李卫星 +1 位作者 刘业飞 邢卫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41-4350,共10页
采用Euler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对不同结构的柱式膜组件内的流体流动进行了计算模拟。研究了曝气孔数目(开孔率为1.92%保持不变)与膜组件高度对膜组件膜丝填充区域内的气液两相分布、壁面剪应力、湍流黏度以及液相速度场的影响。计算模拟... 采用Euler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对不同结构的柱式膜组件内的流体流动进行了计算模拟。研究了曝气孔数目(开孔率为1.92%保持不变)与膜组件高度对膜组件膜丝填充区域内的气液两相分布、壁面剪应力、湍流黏度以及液相速度场的影响。计算模拟数据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计算模拟表明:通过减小曝气孔直径,增加曝气孔数目的方式能够促进气液两相流场与液相速度场的均匀分布,以及壁面剪应力与湍流黏度的增强;增加膜组件的高度,有利于增加单支膜组件膜面积的同时充分利用曝气擦洗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对膜丝壁面进行高效的气擦洗。综合考虑膜组件的安装运输、膜丝通量分布以及能耗等因素,对于直径250 mm的膜组件采用曝气孔的直径为6.32mm,数目为30个,长度在2~2.5 m之间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式膜组件 计算流体力学 euler方法 多孔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