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桉属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的化学成分
1
作者
薛俊娟
李波
+2 位作者
王雷清
崔玉磊
廖琼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6,共11页
为研究桉属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的化学成分,探究所得化合物的潜在生理活性,本研究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1个...
为研究桉属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的化学成分,探究所得化合物的潜在生理活性,本研究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1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比旋光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分别鉴定为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ehletianol C(1)、dihydrobuddlenol B(2)、二氢去氢双松柏醇(3)、波棱素(4)、vitrifol A(5)、(−)-丁香树脂酚(6)、(−)-南烛木树脂酚(7)、异落叶松脂素(8)、erythro-1-(3,4-dimethoxyphenyl)-2-O-(2-methoxy-4-omegahydroxypropylphenyl)propane-1,3-diol(9)和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dihydroconiferyl alcohol(10);3个间苯三酚类化合物:multifidol glucoside(11)、lysidiside A(12)和2,4,6-trihydroxy-1-butyrophenone-2-O-β-D-glucopyranoside(13);3个黄酮类化合物:(S)-柚皮素7-O-葡萄糖苷(14)、(−)-2,3-trans-dihydrokeampferol-3-O-α-L-rhamnoside(15)和根皮素(16);5个芳苷类化合物:garcimangosone D(17)、脱氧土大黄苷(18)、glochierioside F(19)、citrusin C(20)和苄基-β-D-葡萄糖苷(21)。化合物1~21均为首次从细叶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19和20为首次从桉属中分离得到。利用DPPH法探究所得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6、7、9、10、12、13、15和16的抗氧化活性IC50为13.42~65.97μg/mL,均弱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其中化合物3、6和10活性相对较强,与维生素C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桉(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
间苯三酚
黄酮
木脂素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尾细桉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2
作者
郑德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171-172,共2页
通过选用黄心土、细河沙和细河砂+黄心土(1∶1)3种不同基质和用800、1 000、1 200 mg/L 3种不同浓度的IBA生根剂配制开展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IBA生根...
通过选用黄心土、细河沙和细河砂+黄心土(1∶1)3种不同基质和用800、1 000、1 200 mg/L 3种不同浓度的IBA生根剂配制开展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IBA生根剂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浓度试验中以1 000 mg/L浓度处理的插条成活率最高,基质和IBA生根剂浓度配制处理中则以黄心土作基质用1 000 mg/L IBA处理为较好的基质和生根剂组合,扦插平均成活率达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细桉
扦插
成活率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桉属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的化学成分
1
作者
薛俊娟
李波
王雷清
崔玉磊
廖琼
机构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
山东省高等学校中药生产与质量控制新技术研发中心
黄河流域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临沂大学医学院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4762)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M037)。
文摘
为研究桉属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的化学成分,探究所得化合物的潜在生理活性,本研究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1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比旋光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分别鉴定为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ehletianol C(1)、dihydrobuddlenol B(2)、二氢去氢双松柏醇(3)、波棱素(4)、vitrifol A(5)、(−)-丁香树脂酚(6)、(−)-南烛木树脂酚(7)、异落叶松脂素(8)、erythro-1-(3,4-dimethoxyphenyl)-2-O-(2-methoxy-4-omegahydroxypropylphenyl)propane-1,3-diol(9)和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dihydroconiferyl alcohol(10);3个间苯三酚类化合物:multifidol glucoside(11)、lysidiside A(12)和2,4,6-trihydroxy-1-butyrophenone-2-O-β-D-glucopyranoside(13);3个黄酮类化合物:(S)-柚皮素7-O-葡萄糖苷(14)、(−)-2,3-trans-dihydrokeampferol-3-O-α-L-rhamnoside(15)和根皮素(16);5个芳苷类化合物:garcimangosone D(17)、脱氧土大黄苷(18)、glochierioside F(19)、citrusin C(20)和苄基-β-D-葡萄糖苷(21)。化合物1~21均为首次从细叶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19和20为首次从桉属中分离得到。利用DPPH法探究所得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6、7、9、10、12、13、15和16的抗氧化活性IC50为13.42~65.97μg/mL,均弱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其中化合物3、6和10活性相对较强,与维生素C接近。
关键词
细叶桉(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
间苯三酚
黄酮
木脂素
化学成分
Keywords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phloroglucin
flavanonols
lignans
chemical constituent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尾细桉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2
作者
郑德泰
机构
福建省长泰县岩溪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171-172,共2页
文摘
通过选用黄心土、细河沙和细河砂+黄心土(1∶1)3种不同基质和用800、1 000、1 200 mg/L 3种不同浓度的IBA生根剂配制开展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IBA生根剂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浓度试验中以1 000 mg/L浓度处理的插条成活率最高,基质和IBA生根剂浓度配制处理中则以黄心土作基质用1 000 mg/L IBA处理为较好的基质和生根剂组合,扦插平均成活率达91.67%。
关键词
尾细桉
扦插
成活率
基质
Keywords
eucalyptus urophyllaxe
,
tereticornis
cutting
survival rate
medium
分类号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桉属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的化学成分
薛俊娟
李波
王雷清
崔玉磊
廖琼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尾细桉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郑德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