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林九号桉叶精油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田玉红
周琪
颇俊华
孟陆丽
李梓
-
机构
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柳州华力家庭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193-5196,共4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991065)
-
文摘
研究了广林九号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Guanglin 9)]叶精油的抑菌活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滤纸片法评价其抑菌活性,以平板稀释法测定了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广林九号桉叶精油的主要成分有:1,8-桉叶油素(40.844%)、α-蒎烯(24.221%)、α-松油醇(4.661%)、反式-松香芹醇(3.735%)、龙脑(2.762%)、乙酸α-松油脂(3.592%)和松香芹酮(1.978%)。广林九号桉叶精油对测试的菌种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但对细菌和霉菌的抑菌效果有所差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橘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20、20、10、10、5 mL/L。
-
关键词
广林九号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guanglin
9)]叶
精油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
Keywords
eucalyptus urophylla × eucalyptus grandis(guanglin 9)
essential oil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分类号
TQ654.2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
-
题名尾巨桉愈伤组织蛋白质含量和氧化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敏燕
沙月娥
欧阳乐军
张润桃
梁卓玲
甘四明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81-2583,2587,共4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102705)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057912038)
+2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40014690)
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2011C3104010)
湛江师范学院人才引进专项(ZL1302)
-
文摘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9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优化的激素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随后培养中愈伤组织分化出绿色、黄绿色、白色和褐色4种类型,绿色和部分黄绿色的为胚性愈伤组织,后两种为非胚性愈伤组织。分别测定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蛋白质含量从高到低为绿色、黄绿色、白色、褐色;胚性愈伤组织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并且绿色愈伤组织3种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愈伤组织。
-
关键词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愈伤组织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Keywords
eucalyptus urophylla × E.grandis
callus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peroxidase(POD)
catalase(CAT)
-
分类号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946.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尾巨桉DH_(32-26)组培快繁技术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卢开成
-
机构
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133-135,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索尾巨桉DH_(32-26)组培快繁技术,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手段,以尾巨桉DH_(32-26)半木质化萌发茎段为材料,对外植体诱导及无菌组织培养体系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0 mg/L+NAA 0.5mg/L,发芽率为92.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4 mg/L+NAA 0.2 mg/L,增殖个数为3.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改良1/2MS+IBA 0.2 mg/L+ABT 0.3 mg/L,生根率可达98.3%。[结论]该研究获得了尾巨桉初代诱导、增殖和生根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初步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
关键词
尾巨桉
DH32
-26
外植体
组织培养
eucalyptus
grandis
&215
E.urophylla
DH32
-26
-
Keywords
Explant
Tissue culture
-
分类号
S722.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冷处理对尾巨桉几种生理指标和POD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陈丽敏
陈秋洁
陈美清
邓嘉雯
黄真池
-
机构
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资源植物研究开发中心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5期3696-3699,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2010008737
2014A030307005)
+2 种基金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A03014
2014A06008)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
文摘
6℃冷处理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半年龄树苗24 h后,检测叶片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POD同工酶电泳,并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检测了4个POD基因的转录变化。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冷处理后尾巨桉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但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POD活性都有升高,且与常温下有显著差异。POD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冷处理后,L1、L2、L8、L9和L10共5个酶带表达增强;L3、L4、L5、L6、L7共5个酶带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实时定量PCR检测POD1、POD2、POD3、POD4基因的转录变化发现,低温处理后4个基因的转录明显被抑制,其转录水平分别是常温下的0.21、0.41、0.40和0.21倍。上述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尾巨桉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POD活性、POD同工酶表达变化和POD基因的转录水平等指标有显著影响,低温下这几个指标的变化幅度可作为筛选耐寒性较强尾巨桉株系的参考。
-
关键词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
耐寒性
生理指标
POD基因
-
Keywords
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
cold tolerance
physiology index
POD gene
-
分类号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