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6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2O3∶Eu3+纳米晶的尺寸调控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管茂发 彭思艳 +2 位作者 余乐书 章凯 杨流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6,共6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从600℃升高到900℃,Y_2O_3∶Eu^(3+)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增强,并实现了粒径调控,由13.0 nm增加至27.9 nm.随着Y_2O_3∶Eu^(3+)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会导致发光离子附近的表面晶格缺陷降低,同时纳米晶表面吸附水、硝酸根以及柠檬酸根等杂质离子逐渐被去除,减少了荧光猝灭中心,从而有利于增强荧光发射强度以及延长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高温烧结 y2o3eu3+ 纳米晶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掺杂对Y2O3:Eu3+粉末发光强度与量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郑贤火 马非凡 王龙成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691-695,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Y2O3:Eu^3+ 荧光粉.首先,制备不同配比的Y2O3: Eu^3+荧光粉,确定 Eu^3+的最佳掺杂 比例,在此基础上引入不同掺杂量的K^+,研究 K^+对 Y2O3 Eu^3+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 XRD)、场发 射扫描电镜( FE-SE... 采用水热法制备Y2O3:Eu^3+ 荧光粉.首先,制备不同配比的Y2O3: Eu^3+荧光粉,确定 Eu^3+的最佳掺杂 比例,在此基础上引入不同掺杂量的K^+,研究 K^+对 Y2O3 Eu^3+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 XRD)、场发 射扫描电镜( FE-SEM)、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来表征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荧光性能.结果表明: K+的最佳掺杂比是n (Y^3+) : n(Eu^3+ ) : n (K + ) 为 25:1:1,其发光强度比未掺杂 K+之前提高了19.1 %,量子效率比未掺杂K^+ 之前提高了2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u3+荧光粉 水热法 K+掺杂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l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for Y2O3/Eu3+/Mg2+ nanorods by Rama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under high pressure
3
作者 Jin-Hua Wang Ze-Peng Li +1 位作者 Bo Liu Bing-Bing Li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357-362,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ama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of Y_2O_3/Eu^(3+) and Y_2O_3/Eu^(3+)/Mg^(2+) nanorods under high pressures using 514-nm and 532-nm laser light excitation. We observe tran...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ama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of Y_2O_3/Eu^(3+) and Y_2O_3/Eu^(3+)/Mg^(2+) nanorods under high pressures using 514-nm and 532-nm laser light excitation. We observe transitions from the initial cubic phase to amorphous at pressures higher than 24 GPa for both Y_2O_3/Eu^(3+) and Y_2O_3/Eu^(3+)/Mg^(2+) nanorods. In addition, Y_2O_3/Eu^(3+) and Y_2O_3/Eu^(3+)/Mg^(2+) nanorods exhibit different distorted states after the pressure has been raised to 8 GPa. The analyses of intensity ratios, I_(0-2)/I_(0-1) from ~5D_(0–)~7F2_to^5D_(0–)~7F_1and I_(0-2)A/B of ~5D_(0–)7F_2 transitions indicate that Y_2O_3/Eu^(3+)/Mg^(2+) nanorods exhibit stronger local micro-surround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u^(3+) ions in a pressuremodulated crystal field. The doped Mg2+ion results in reducing the crystal ionicity in the distorted lattice state under high pressures. The use of doped ions as an ion modifier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small local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through Eu^(3+) lumin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ressure y2o3/eu3 local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程温度对Sr_(2)SiO_(4):Eu^(3+)荧光粉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郑世燕 廖凌鑫 +1 位作者 庄琼 袁怡圃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构分析系统软件对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在电子结构的研究上,则是利用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能谱进行分析.期许能从原子与电子结构的角度,获得制程温度与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发光强度间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以低温相存在.当制程温度升高时,Eu^(3+)在样品中的掺杂位置会受影响,体现在不对称率I的改变;虽然此举并不影响样品的发光波长,但会让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强,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O 2p-Eu 4f/5d混合未占据态态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O_(4):Eu^(3+) 光致发光光谱 X射线衍射 一般结构分析系统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结晶法回收沉锂母液工艺研究
5
作者 张世春 杨尚明 +5 位作者 郭敏 刘国旺 李志伟 周晓军 张永明 付振海 《盐科学与化工》 2025年第3期43-47,51,共6页
文章以沉锂母液为原料,采用连续结晶法制备得到镁盐晶须及氯化钠晶体,并回收沉锂母液中的锂。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结晶过程中,温度对镁盐晶须的形貌及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当反应温度在40℃以下时制备得到MgCO_(3)·3H_(2)O晶须,反应... 文章以沉锂母液为原料,采用连续结晶法制备得到镁盐晶须及氯化钠晶体,并回收沉锂母液中的锂。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结晶过程中,温度对镁盐晶须的形貌及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当反应温度在40℃以下时制备得到MgCO_(3)·3H_(2)O晶须,反应温度为50℃时MgCO_(3)·3H_(2)O晶体发生相变并逐渐生成4MgCO_(3)·Mg(OH)_(2)·4H_(2)O,在60℃时可以制备得到花状4MgCO_(3)·Mg(OH)_(2)·4H_(2)O晶体。沉镁母液继续采用连续结晶法可以制备氯化钠晶体,析钠母液经蒸发浓缩,进入生产系统进行镁锂分离后用于制备碳酸锂。文章采用的工艺可以实现沉锂母液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锂母液 连续结晶 4MgCO_(3)·Mg(OH)_(2)·4H_(2)O 盐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或Tb^3+掺杂Y2O3纳米材料紫外激发光谱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庆裕 陈宝玖 +2 位作者 赵晓霞 王晓君 许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Eu或Tb)掺杂浓度和不同平均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和体材料样品。研究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Y2O3∶Eu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发生红移;并且,由于存在于近表面低结晶度环境中的Eu3+数量的增加,小粒径样品(5nm)...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Eu或Tb)掺杂浓度和不同平均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和体材料样品。研究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Y2O3∶Eu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发生红移;并且,由于存在于近表面低结晶度环境中的Eu3+数量的增加,小粒径样品(5nm)的电荷迁移带还向长波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展宽。实验中还观察到Y2O3∶Tb纳米晶激发谱中4f5d(4f8→4f75d1)跃迁吸收对应激发峰(带)的谱线形状随样品粒径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Tb3+存在于近表面的低结晶度和颗粒内部的高结晶度两种不同环境中,Tb3+的4f5d跃迁在两种环境中对应的吸收峰位置不同,当样品粒径发生变化时Tb3+处于两种环境中的比例随之变化,造成相应吸收跃迁对应的激发峰(带)强度发生变化,并改变了激发谱的谱线形状。实验中还发现,随着Tb3+(或Eu3+)浓度的减小,Y2O3基质激子跃迁吸收的激发峰对比4f5d跃迁(或电荷迁移带)激发峰的相对强度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Ln(Ln=Eu或Tb)纳米材料 紫外激发 表面 激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离子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斯琴 郭敏 +1 位作者 张梅 王习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1-214,21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和Eu3+离子掺杂的TiO2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少量稀土Eu3+离子的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纳米颗粒的增长,进而提高晶体相变温度;荧光光谱研究表明TiO2∶Eu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和Eu3+离子掺杂的TiO2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少量稀土Eu3+离子的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纳米颗粒的增长,进而提高晶体相变温度;荧光光谱研究表明TiO2∶Eu3+体系中均能得到Eu3+离子特征发射光谱。随着Eu3+离子含量的增加,Eu3+离子的发光性能增强;并且Eu3+离子以Eu2(樟脑酸)3(1,10-菲咯啉)2有机配合物为前驱体掺杂到TiO2∶Eu3+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优于以Eu(NO3)3.6H2O为前驱体制备的TiO2∶Eu3+纳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离子掺杂 TIO2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钙钛矿的制备及白光LED应用
8
作者 韦星明 王荣芳 +3 位作者 韦庆敏 黄小英 陶萍芳 章浩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39,共5页
以氧化铟、氧化锑和氯化铯为基本原料,浓盐酸作为溶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研究了Sb^(3+)的掺杂量(0、2%、4%、6%、8%、10%、20%)对Cs_(2)InC... 以氧化铟、氧化锑和氯化铯为基本原料,浓盐酸作为溶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研究了Sb^(3+)的掺杂量(0、2%、4%、6%、8%、10%、20%)对Cs_(2)InCl_(5)·H_(2)O钙钛矿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该样品的吸收光谱、发光性能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少量Sb^(3+)掺杂Cs_(2)InCl_(5)·H_(2)O钙钛矿不会改变其结构。当Sb^(3+)的掺杂量为10%时,达到最强荧光发射,发射峰波长约为620nm,荧光寿命为8.13μs。采用荧光转换法,将实验合成的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纳米晶与商用蓝色发光的BaMgAl_(10)O_(17)∶Eu和绿色发光的(Sr,Ba)_(2)SiO_(4)∶Eu荧光粉混合涂于365nm的紫外芯片上,封装得到显色指数(CRI)为91.8,CIE色坐标为(0.326,0.316),色温为5843K的白光LED。说明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纳米晶在白光LED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InCl_(5)·H_(2)O∶Sb^(3+) 钙钛矿 发光二极管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包覆LiCo1/3Ni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萌 吴锋 +1 位作者 苏岳锋 陈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75-1179,共5页
通过在硝酸钇水溶液浸渍并焙烧的简单工艺,在LiCo1/3Ni1/3Mn1/3O2材料表面包覆了一层Y2O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对包覆和未包覆的LiCo1/3Ni1/3Mn1/3O2进行了测试分析.... 通过在硝酸钇水溶液浸渍并焙烧的简单工艺,在LiCo1/3Ni1/3Mn1/3O2材料表面包覆了一层Y2O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对包覆和未包覆的LiCo1/3Ni1/3Mn1/3O2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Y2O3包覆并没有改变LiCo1/3Ni1/3Mn1/3O2的晶体结构,只存在于LiCo1/3Ni1/3Mn1/3O2的表面;与未包覆的材料相比,Y2O3包覆后的材料在高电位下具有更好的容量保持率和放电容量.CV测试表明,包覆层的存在有效抑制了材料层状结构的转变及电极与电解液的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1/3Ni1/3Mn1/3O2 y2o3 包覆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瑞芬 王福明 +2 位作者 刘芳 张胤 安胜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6,5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分析(PL)等手段对TiO2的相结构和TiO2中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掺杂组分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以紫外光下降解亚甲基蓝为探针反应,考察...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分析(PL)等手段对TiO2的相结构和TiO2中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掺杂组分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以紫外光下降解亚甲基蓝为探针反应,考察铕的掺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u3+的掺杂能够通过抑制催化剂晶粒长大从而减少团聚,并且通过降低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实验表明,催化剂加入量为3g/L,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20mg/L时,掺杂1%Eu3+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反应3.5h降解率达到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eu3+掺杂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Eu^3+纳米棒的微乳液-微波法制备、表征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起 覃利琴 +2 位作者 韩健鹏 石建新 龚孟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用简单的微乳液-微波法合成大小和形貌可控的Y2O3∶Eu3+纳米棒晶体。XRD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Y2O3∶Eu3+纯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TEM结果表明,随着水乳比ω0从5变化到35时,粒子发光粉的形状由纳米颗粒状变为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约为30... 用简单的微乳液-微波法合成大小和形貌可控的Y2O3∶Eu3+纳米棒晶体。XRD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Y2O3∶Eu3+纯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TEM结果表明,随着水乳比ω0从5变化到35时,粒子发光粉的形状由纳米颗粒状变为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约为30~50 nm,纳米棒长约为200~300 nm。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表明,最大的激发带是位于254 nm的Eu3+-O2-电荷迁移带。最大发射峰位于611 nm,属于Eu3+的特征发射。Y2O3∶Eu3+纳米发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ω0的增加而增强。发光寿命分析表明Y2O3∶Eu3+纳米棒中Eu3+的发光寿命为2.03 ms。在阴极射线发光真空装置中测得的I-V曲线表明Y2O3∶Eu3+纳米棒薄膜的启动电压仅1 300 V。同时,在2 000 V外加电压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Y2O3∶Eu3+纳米棒的阴极射线发光为Eu3+离子的特征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纳米棒 微乳液-微波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燃烧法制备Y2O3:Eu^3+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晃清 王玲玲 +1 位作者 高勇 陈芳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128-130,共3页
低温燃烧法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该法工艺简单、安全、省时、节能。Y2O3:Eu^3+是一种重要的红色发光材料。阐述了低温燃烧法合成工艺的优点,其制备纳米材料Y2O3:Eu^3+的特点,以及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 低温燃烧法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该法工艺简单、安全、省时、节能。Y2O3:Eu^3+是一种重要的红色发光材料。阐述了低温燃烧法合成工艺的优点,其制备纳米材料Y2O3:Eu^3+的特点,以及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Y2O3:Eu^3+的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燃烧法 纳米 y2o3: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粉MPO4∶Eu3+,Bi3+/Tb3+(M=La,Gd,Y)的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金叶 王庆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PO4∶Eu3+,Bi3+(M=La,Gd,Y)及MPO4∶Tb3+(M=La,Gd,Y)荧光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仪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LaPO4和GdPO4属单斜晶系,而YPO4属体心立方晶系。用Diamond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并绘出了晶...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PO4∶Eu3+,Bi3+(M=La,Gd,Y)及MPO4∶Tb3+(M=La,Gd,Y)荧光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仪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LaPO4和GdPO4属单斜晶系,而YPO4属体心立方晶系。用Diamond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并绘出了晶胞结构。对样品发光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MPO4(M=La,Gd,Y)均属于正磷酸盐,但由于晶格结构不同,其发光性质也不同。立方晶系的YPO4更有利于掺入其中的稀土离子的发光,Bi3+离子的引入能够明显改善样品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磷酸盐 MPO4∶eu3 Bi3+/Tb3+(M=La Gd Y) 晶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薄膜的制备以及抗划伤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生荣 王金清 刘晓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07B期97-99,共3页
采用自组装成膜技术制备Y2O3薄膜。利用XPS、XRD和AFM分析表征了薄膜的组成和结构。结果发现淀积在基片上的Y2O3薄膜比较致密、均匀且牢固性好。摩擦磨损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Y2O3薄膜经600℃烧结处理后适于在低负荷、低滑动速度... 采用自组装成膜技术制备Y2O3薄膜。利用XPS、XRD和AFM分析表征了薄膜的组成和结构。结果发现淀积在基片上的Y2O3薄膜比较致密、均匀且牢固性好。摩擦磨损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Y2O3薄膜经600℃烧结处理后适于在低负荷、低滑动速度下作为减摩、抗磨保护性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薄膜 y2o3薄膜 抗划伤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状的Eu:Y2O3/SiO2的合成与光学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庆光 张增明 +4 位作者 丁泽军 王忆 盛业青 罗观和 赖绍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凝胶溶胶法合成了亚微米尺寸的多孔Eu:Y2O3/SiO2(摩尔比Eu∶Y2O3∶SiO2=5∶100∶100)样品,并用扫描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后的合成产物是一种含有... 采用凝胶溶胶法合成了亚微米尺寸的多孔Eu:Y2O3/SiO2(摩尔比Eu∶Y2O3∶SiO2=5∶100∶100)样品,并用扫描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后的合成产物是一种含有大量孔隙的块体。这是因为在退火之后,样品中绝大部分的—OH、—C=O基团和一些晶格缺陷等被消除。荧光光谱测量结果显示,样品在退火前Eu3+离子基本上不发光,但在经过720℃下退火6 h以后,Eu3+离子发出的荧光非常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y2o3/SiO2 扫描电镜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Zn2+掺杂CaWO4∶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林香 赵海琴 孙德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0,共8页
采用微波加热固相法合成了Mg2+、Zn2+掺杂CaWO4∶Eu3+荧光粉。利用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分光光度仪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能级寿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Mg2+、Zn2+、Eu3+掺杂CaWO4不影响CaWO4基质的四方晶... 采用微波加热固相法合成了Mg2+、Zn2+掺杂CaWO4∶Eu3+荧光粉。利用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分光光度仪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能级寿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Mg2+、Zn2+、Eu3+掺杂CaWO4不影响CaWO4基质的四方晶相。395nm激发下,与CaWO4∶2%Eu3+样品比较,分别掺杂0.5%的Mg2+或Zn2+的样品发光强度提高了1.3倍和2.1倍;与3%Mg2+或3%Zn2+掺杂CaWO4∶2%Eu3粉体发光比较,当Eu3+浓度增加为3%时,粉体的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7.3倍和14.8倍;与CaWO4∶3%Eu3+样品比较,3%的Mg2+或Zn2+掺杂后的样品光强分别提高了1.2倍和1.3倍。262nm比395nm激发同一样品的Eu3+的5D0能级寿命有所增加。与单掺2%Eu3+样品比较,随着Mg2+或Zn2+掺杂浓度增加,样品荧光寿命先增加后减小。同样激发波长下,与Mg2+或Zn2+掺杂CaWO4∶2%Eu3+样品荧光寿命相比,Eu3+浓度增加为3%时,样品的荧光寿命明显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固相法 Mg2+/Zn2+掺杂CaWO4∶eu3+ 发光性质 能级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系ZrO2—Y2O3—Yb2O3材料的低温电性能
17
作者 李英 唐子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173-174,共2页
采用复阻抗技术对三元系ZrO2-Y2O3-Yb2O3材料在573-873K内的离子电导率随组成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材料的低温电导率随Yb2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用Arrhenius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 采用复阻抗技术对三元系ZrO2-Y2O3-Yb2O3材料在573-873K内的离子电导率随组成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材料的低温电导率随Yb2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用Arrhenius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电导率降低的原因在于Yb^2+与结构中氧空位之间的缔合比Y^3+与氧空位之间的缔合更甚,阻碍了氧空位在低温下的定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缺陷缔合 ZRO2 y2o3 YB2O3 三元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Tb3+,Eu3+共掺杂Sr2MgSi2O7体系的白色发光和能量传递机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静 张吉林 +4 位作者 周文理 荣春英 余丽萍 李承志 廉世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6-312,共7页
通过正交试验,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x-y-zMgSi2O7∶xCe3+,yTb3+,zEu3+系列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表征了样品的物相和发光性质,并讨论了Ce3+-Tb3+-Eu3+共掺杂Sr2MgSi2O7体系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327 nm波长... 通过正交试验,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x-y-zMgSi2O7∶xCe3+,yTb3+,zEu3+系列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表征了样品的物相和发光性质,并讨论了Ce3+-Tb3+-Eu3+共掺杂Sr2MgSi2O7体系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327 nm波长激发下,所合成荧光粉的发射峰主要位于387 nm(蓝紫)、542nm(绿)和611 nm(红)处;分别以387,542和611 nm为监控波长,所得激发光谱显示荧光粉在327 nm处有最好的激发.在327 nm光激发下,系列样品发光进入白光区.最优化的荧光粉为Sr1.91MgSi2O7∶0.01Ce3+,0.05Tb3+,0.03Eu3+,其色坐标为(0.337,0.313),是一种潜在的发光二极管(LED)用白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MGSI2O7 Ce3+ Tb3+ eu3+ 白色荧光粉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修饰Ni/SiO2催化剂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雅莉 李琪 +2 位作者 翁维正 夏文生 万惠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76-2784,共9页
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Y_2O_3修饰的Ni/SiO_2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结果表明,Y_2O_3的引入减小了金属Ni的粒径,有效提高了Ni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增强了金属Ni与载体SiO_2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催化剂的抗... 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Y_2O_3修饰的Ni/SiO_2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结果表明,Y_2O_3的引入减小了金属Ni的粒径,有效提高了Ni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增强了金属Ni与载体SiO_2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催化剂的抗烧结、抗积碳能力,以及催化剂的POM反应性能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部分氧化 NI SIO2 y2o3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离子对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2+ (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磊 董杰 +2 位作者 黄平 田跃 崔彩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3-55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M2+(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分别研究了不同二价离子掺杂下所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排列...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M2+(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分别研究了不同二价离子掺杂下所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排列整齐有序,管径大小统一;不同的二价离子种类没有改变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余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用324 nm波长光激发样品,由于Eu3+的5D0→7F2跃迁,最强的红色发射峰位于626 nm处;不同离子掺杂样品的余辉性能按Ba2+、Ca2+、Sr2+、Mg2+的顺序递加,其中二价离子为Mg2+时,余辉时间长达287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余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eu3+ Mg2+ Ti4+ 溶胶凝胶模板法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