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pH值下制备的CMC/Eu纳米络合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与粒子荧光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君 李文浩 熊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8,120,共7页
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和Eu^3+络合反应,在不同的pH值下制备了CMC/Eu纳米络合粒子.FT-IR结果证实CMC链上的羧基、未被取代的羟基中的氧原子及醚键的氧原子均参与了与Eu^3+的反应;SEM及TFM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MC/E... 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和Eu^3+络合反应,在不同的pH值下制备了CMC/Eu纳米络合粒子.FT-IR结果证实CMC链上的羧基、未被取代的羟基中的氧原子及醚键的氧原子均参与了与Eu^3+的反应;SEM及TFM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MC/Eu络舍物是纳米级的,并呈现较弱的多晶型结构;固态紫外吸收光谱表明,CMC是一个良好的能量供体和荧光敏化剂.产物的粒径及其分布与粒子荧光性质间具有依赖关系.pH=7时,所制备的产物的粒径最小(150~200nm)、分布最均匀,其荧光强度最强,荧光单色性也高;随着pH值的增大,粒子团聚加剧,产物的粒径增大,其荧光强度相应减弱,这一结果体现了量子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C eu纳米络合粒子 粒径 粒径分布 荧光性质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