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3+)/Eu^(3+)掺杂对KAlSi_(2)O_(6)基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之阳 王焕平 +5 位作者 华有杰 邓德刚 莫志伟 高照 蒋宗恒 徐时清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K_(1−x)AlSi_(2)O_(6)∶xEu^(3+)和K_(0.93−x)AlSi_(2)O_(6)∶(0.07Eu^(3+)+xLa^(3+))(x=0.01,0.03,0.05,0.07,0.09,0.11,物质的量分数)红色荧光粉,研究了La^(3+)/Eu^(3+)掺杂对发光强度、荧光寿命、色坐标的影响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K_(1−x)AlSi_(2)O_(6)∶xEu^(3+)和K_(0.93−x)AlSi_(2)O_(6)∶(0.07Eu^(3+)+xLa^(3+))(x=0.01,0.03,0.05,0.07,0.09,0.11,物质的量分数)红色荧光粉,研究了La^(3+)/Eu^(3+)掺杂对发光强度、荧光寿命、色坐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u^(3+)单掺杂和Eu^(3+)+La^(3+)双掺杂后红色荧光粉的物相均为白榴石相,未出现新相;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大,白榴石相由四方结构向立方结构转变。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大,KAlSi_(2)O_(6)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当掺杂Eu^(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7时强度最大;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K_(0.93)AlSi_(2)O_(6)∶0.07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当La^(3+)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0.09时强度最大,比未掺杂La^(3+)时提升2倍以上。同时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07 Eu^(3+)和0.09 La^(3+)时红色荧光粉的荧光寿命比单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07 Eu^(3+)时更长,色坐标由单掺杂Eu^(3+)时的橙色向红色移动,红色成分更明显,表现出优异的红光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明 Eu^(3+)掺杂 La^(3+)掺杂 红色荧光粉 KAlSi_(2)O_(6) 荧光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Bi_2O_3-TeO_2-B_2O_3-ZnO玻璃光谱性质 被引量:7
2
作者 夏海平 章践立 +3 位作者 王金浩 张约品 徐铁峰 聂秋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测量了Eu^(3+)(1mol%)掺杂(60-χ)Bi2O3-χTeO2-30B2O3-10ZnO(χ=5,10,20,30,摩尔百分比)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以及声子边带谱·根据稀土离子Eu^(3+)光学跃起矩阵元的特点,从发射光谱获得了Eu^(3+)光学跃起的J-O参数... 测量了Eu^(3+)(1mol%)掺杂(60-χ)Bi2O3-χTeO2-30B2O3-10ZnO(χ=5,10,20,30,摩尔百分比)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以及声子边带谱·根据稀土离子Eu^(3+)光学跃起矩阵元的特点,从发射光谱获得了Eu^(3+)光学跃起的J-O参数Ω2与Ω4·结果显示,强度参量Ω2随着Bi_2O_3量的增加与TeO_2量的减少而减小,表明材料的对称性提高,Eu-O键强减弱,共价性减弱·随着Bi_2O_3量的增加,电-声子偶合减弱,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Eu^3+掺杂玻璃 强度参量 声子边带谱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铌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绩伟 宋宏伟 +3 位作者 夏海平 孔祥贵 许武 张家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6,共6页
研究了Eu3 + 掺杂铌磷与铌硅系列玻璃的发射光谱 ,声子边带谱及5D0 能级寿命 ,计算了样品的强度参数。随着Nb2 O5浓度的增加 ,Eu—O键强增大 ,共价性增强 ,Eu3 + 的局域环境对称性降低 ,电 声子耦合增强 ,5D0 能级的无辐射过程加快 ,... 研究了Eu3 + 掺杂铌磷与铌硅系列玻璃的发射光谱 ,声子边带谱及5D0 能级寿命 ,计算了样品的强度参数。随着Nb2 O5浓度的增加 ,Eu—O键强增大 ,共价性增强 ,Eu3 + 的局域环境对称性降低 ,电 声子耦合增强 ,5D0 能级的无辐射过程加快 ,寿命变短 ,温度猝灭加剧。研究了从 77~ 6 90K铌磷与铌硅系列玻璃中Eu3 + 离子在 488nm激光激发下的变温荧光发射特性 ,求出了温度猝灭速率。分析了发光强度增强与减弱的原因 ,即热布居与无辐射过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研究了谱线宽度与峰值位置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性质 EU^3+掺杂 铌酸盐玻璃 强度参数 声子边带谱 电-声子耦合 热布局 温度猝灭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_3基氟化物玻璃中Eu^(3+)的光谱性质与局域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长锋 秦伟平 +4 位作者 陈宝玖 秦冠仕 赵丹 刘晃清 黄世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3-396,共4页
报导了 EU3+掺杂 AlF3基氟化物玻璃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谱性质与局域结构的关系。声子边带谱表明 与稀土离子的电子跃迁相耦合的声子模式为 Al-F的伸缩振动模,结合151Eu的 Mossbauer谱,进一步确认了 EU3+... 报导了 EU3+掺杂 AlF3基氟化物玻璃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谱性质与局域结构的关系。声子边带谱表明 与稀土离子的电子跃迁相耦合的声子模式为 Al-F的伸缩振动模,结合151Eu的 Mossbauer谱,进一步确认了 EU3+在该玻璃基质中的配位状态。由发射光谱,根据AlF3晶体所属空间群中等效点系的对称性分析,通过 对称性破缺可以推测Eu3+在该玻璃体系中占据的格位主要为Gi和S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玻璃 光谱性质 局域结构 ALF3 三氟化铝 EU^3+ 铕离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的玻璃材料的黄昆因子与无辐射跃迁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宝玖 王海宇 黄世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257,共5页
本文提出了从Eu3 + 掺杂的玻璃材料激发光谱中声子边带确定黄昆因子的方法 ,并对制备的不同组份玻璃材料的黄昆因子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黄昆因子对玻璃组份的依赖关系 ,同时讨论了材料的无辐射跃迁行为。
关键词 黄昆因子 无辐射跃迁 声子边带 EU^3+离子 离子掺杂 玻璃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Eu^(3+)浓度掺杂硼铋钙红光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6
作者 肖青辉 宋碧清 +3 位作者 杨军 李子成 游维雄 夏李斌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90-96,共7页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Eu^(3+)掺杂的硼铋钙红光玻璃,研究不同Eu^(3+)掺杂浓度下,玻璃的密度、摩尔体积、折射率等一般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分析玻璃的激发、发射光谱及玻璃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得到了一种高Eu^(3+)浓度掺杂的红光玻璃.研...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Eu^(3+)掺杂的硼铋钙红光玻璃,研究不同Eu^(3+)掺杂浓度下,玻璃的密度、摩尔体积、折射率等一般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分析玻璃的激发、发射光谱及玻璃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得到了一种高Eu^(3+)浓度掺杂的红光玻璃.研究表明:随着Eu^(3+)浓度的不断升高,玻璃的密度、折射率、玻璃转化温度和热稳定性逐渐升高,摩尔体积先减小后增大;8%(指摩尔分数,下同)为Eu_2O_3的较优掺杂浓度, 9%为玻璃成玻区中最大Eu_2O_3掺杂浓度.玻璃总体对称性均较低,为非晶态结构;玻璃结构致密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其结构单元主要包括[BO_3]三角体、[BO_4]四面体、[BiO_3]三角体和[BiO_6]八面体.制备的荧光玻璃因具有高的Eu^(3+)掺杂浓度、与蓝光芯片的有效匹配度、优良的热稳定性、较低的熔点以及合适的折射率等特点,将有望成为白光LED用玻璃陶瓷的良好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 红光 酸盐玻璃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Nb_2O_5-La_2O_3-P_2O_5-Na_2O-BaO玻璃的光谱性质
7
作者 王雪俊 夏海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0-142,146,共4页
制备了χNb2O5-(10-χ)La2O3-60P2O5-10Na2O-19BaO-Eu2O3(以mol%记χ=9、7、5)的玻璃,测定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声子边带谱和差热分析曲线。从发射光谱出发获得了Eu3+光学跃迁的J-O参数Ω2、Ω4,并计算了Eu3+离子5D0... 制备了χNb2O5-(10-χ)La2O3-60P2O5-10Na2O-19BaO-Eu2O3(以mol%记χ=9、7、5)的玻璃,测定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声子边带谱和差热分析曲线。从发射光谱出发获得了Eu3+光学跃迁的J-O参数Ω2、Ω4,并计算了Eu3+离子5D0→7FJ(J=1,2,4)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以及受激发射截面σp。结果显示,随着La2O3的增加和Nb2O5的减少,玻璃样品的热稳定性降低,强度参数Ω2减小,表明材料的对称性提高,共价性减弱,Eu-O键强减弱;随着La2O3的增加,电-声子偶合减弱,受激发射截面σp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材料 Eu^3+离子掺杂铌镧玻璃 光谱性质 J-O理论 强度参数 受激发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Eu^(3+)及Yb^(3+)/Er^(3+)/Eu^(3+)共掺杂硼硅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殷海涛 李成仁 +2 位作者 程宇琪 李淑凤 张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6-820,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Er3+/Eu3+共掺杂和Yb3+/Er3+/Eu3+共掺杂系列硼硅酸盐玻璃样品。在978 nm半导体激光器抽运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分析了上转换机制。结果表明:随着Er3+浓度的增加,Eu3+的595 nm光谱强度增强;Eu3+的692 nm...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Er3+/Eu3+共掺杂和Yb3+/Er3+/Eu3+共掺杂系列硼硅酸盐玻璃样品。在978 nm半导体激光器抽运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分析了上转换机制。结果表明:随着Er3+浓度的增加,Eu3+的595 nm光谱强度增强;Eu3+的692 nm光谱强度随Yb3+浓度增加而增强,并明显强于595 nm光谱。Er3+/Eu3+、Yb3+/Eu3+之间的能量传递和合作上转换等机制导致Eu3+离子上转换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Eu^3+、Yb^3+/Er^3+/Eu^3+共掺杂硼硅酸盐玻璃 发射光谱 上转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CdSe量子点掺杂复合SiO_2凝胶玻璃的光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肖勇 冯苗 詹红兵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24,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和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液,将Eu3+和CdSe量子点以物理掺杂的方式引入复合SiO2凝胶玻璃基质,成功制备了Eu3+/CdSe量子点掺杂复合SiO2凝胶玻璃。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复...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和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液,将Eu3+和CdSe量子点以物理掺杂的方式引入复合SiO2凝胶玻璃基质,成功制备了Eu3+/CdSe量子点掺杂复合SiO2凝胶玻璃。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复合SiO2凝胶玻璃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Eu3+、CdSe量子点及SiO2凝胶玻璃基质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电荷和能量传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 CDSE量子点 掺杂 SiO2凝胶玻璃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照射下Fe3+掺杂量对玻璃基TiO2薄膜亲水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陆文涛 赵青南 +3 位作者 王晓宏 常潇 董玉红 赵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93-3301,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不同Fe^3+掺杂量的TiO2薄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NIR3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A-XP150型水接触角测试仪研究了不同Fe^3+掺...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不同Fe^3+掺杂量的TiO2薄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NIR3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A-XP150型水接触角测试仪研究了不同Fe^3+掺杂量对TiO2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光学性能和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不同Fe^3+掺杂量的TiO2薄膜均具有锐钛矿结构;随着Fe^3+掺杂量的增大,薄膜样品(镀膜玻璃)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从70.28%降低到61.45%。当薄膜中Fe^3+掺杂量为0.25mol%时,薄膜样品具有最佳的亲水性能,在可见光照射120 min后水接触角降到3.2°;在黑暗中放置20 h后水接触角恢复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Fe^3+掺杂TiO2薄膜 Fe^3+掺杂 亲水性能 溶胶-凝胶法 黑暗放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掺杂Bi_2O_3-SiO_2-PbO玻璃的~2μm发光光谱性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欣 李科峰 +2 位作者 凡思军 白功勋 胡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2O3摩尔掺杂浓度分别为0.1%、0.25%、0.5%、0.75%和1%的33Bi2O3-50SiO2-17PbO玻璃。采用DSC方法对该种玻璃的析晶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Tx–Tg为138℃,说明该玻璃抗析晶性能良好。基于其吸收光谱,采用Judd-Ofelt理论...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2O3摩尔掺杂浓度分别为0.1%、0.25%、0.5%、0.75%和1%的33Bi2O3-50SiO2-17PbO玻璃。采用DSC方法对该种玻璃的析晶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Tx–Tg为138℃,说明该玻璃抗析晶性能良好。基于其吸收光谱,采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Tm3+离子的J-O参数和部分激发态能级的跃迁几率、荧光寿命和分支比等光谱参量。分析3F4能级寿命随掺杂浓度变化关系,发现产生自淬灭的临界浓度为3.54×1020ions/cm3。用McCumber理论计算在33Bi2O3-50SiO2-17PbO玻璃中Tm3+离子3F4→3H6能级跃迁的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最大吸收截面和最大受激发射截面分别为3.7×10-21和7.2×10-21cm2。研究结果表明33Bi2O3-50SiO2-17PbO玻璃具有较好的光谱性质,是一种实现~2μm激光的较理想玻璃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Tm3+掺杂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Tm^(3+)共掺铋硅酸盐玻璃2.0μm光谱性质(英文)
12
作者 房永征 金文田 +2 位作者 赵国营 赵敏媛 廖梅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4,共7页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r^(3+)/Tm^(3+)共掺杂无铅铋硅酸盐玻璃.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和表征了Er^(3+)、T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和传递效率,结果表明:在800 nm和1 550 nm光源泵浦下,Er^(3+)的掺入能够增强Tm^(3+)离...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r^(3+)/Tm^(3+)共掺杂无铅铋硅酸盐玻璃.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和表征了Er^(3+)、T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和传递效率,结果表明:在800 nm和1 550 nm光源泵浦下,Er^(3+)的掺入能够增强Tm^(3+)离子1.8μm发光,相应的最大发射截面分别为6.7×10^(-21)cm^2和7.3×10^(-21)cm^2,荧光带宽达到250 nm.根据Dexter-Foster模型,得到Er^(3+):~4I_(13/2)能级到Tm^(3+):~3F_4能级的直接能量传递系数为16.8×10^(-40)cm^6/s,为1 550 nm泵浦下获得较强的1.8μm发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Er3+/Tm3+共掺杂 2.0μm发光 1 550 nm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a,K)Ba(Sr,Ca)B_(9)O_(15)∶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俣欢 陈永杰 +2 位作者 张文花 耿秀娟 杨英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94-1701,1722,共9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一系列Eu^(3+)掺杂硼酸盐基质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以及色坐标等手段对荧光粉的晶相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通过LiBaB_(9)O_(15)中的碱金属以及碱土金属之间的相互取代,研究了基质组成的改变对...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一系列Eu^(3+)掺杂硼酸盐基质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以及色坐标等手段对荧光粉的晶相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通过LiBaB_(9)O_(15)中的碱金属以及碱土金属之间的相互取代,研究了基质组成的改变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i(Na,K)Ba(Sr,Ca)B_(9)O_(15)∶0.07Eu^(3+)系列荧光粉中,LiSrB_(9)O_(15)∶0.07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强。考察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Eu^(3+)掺杂量对LiSrB_(9)O_(15)∶Eu^(3+)荧光粉晶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煅烧温度为750℃,保温时间为1~5 h时,样品的结晶性均良好。Eu^(3+)掺杂量为0.52时,LiSrB_(9)O_(15)∶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强。当x≥0.42(x=0.42,0.47,0.52,0.57)时,LiSrB_(9)O_(15)∶xEu^(3+)色坐标均接近标准红光(0.67,0.33)。比较了LiSrB_(9)O_(15)∶xEu^(3+)(x=0.02~0.57)荧光粉的611 nm(5D0→7F2)和586 nm(5D0→7F1)处发射峰相对强度比值R,R值变化不大,说明多数Eu^(3+)在晶格中处于非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比较了LiSrB_(9)O_(15)∶0.52Eu^(3+)荧光粉和商用Y2O3∶Eu^(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在260 nm波长激发下,LiSrB_(9)O_(15)∶0.52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弱于Y2O3∶Eu^(3+)荧光粉;在362 nm和394 nm波长激发下,LiSrB_(9)O_(15)∶0.52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强于Y2O3∶Eu^(3+)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发光性能 Eu^(3+)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