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3+掺杂TiO2纳米晶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金环 康万利 +3 位作者 闫文华 郭伊荇 高洪峰 刘忠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状态、组成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型纳米晶,粒子尺寸在9nm左右,铕以Eu2O3的形式存在于TiO2的晶格间隙.在紫外光条件下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通过比较Eu3+的不同掺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出Eu3+的最佳掺杂量为2.4%(w),矿化率最终可达67%.通过液质联机测定HPAM降解的中间产物,推断了Eu3+/TiO2降解HPAM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掺杂 溶胶-凝胶 光催化 降解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激活的La2Mo2O9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旭 杨勇 +2 位作者 杨志平 关丽 刘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6,共4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掺杂的La2Mo2O9红色荧光粉,并对这种荧光粉的结构及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单一立方相的La2Mo2O9荧光粉体。该荧光粉的激发光谱由一宽带和一系列的锐峰组成;发射光谱由一系列锐峰组成,这...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掺杂的La2Mo2O9红色荧光粉,并对这种荧光粉的结构及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单一立方相的La2Mo2O9荧光粉体。该荧光粉的激发光谱由一宽带和一系列的锐峰组成;发射光谱由一系列锐峰组成,这些都与Eu3+的特征跃迁5DJ(J=0,1)和7FJ(J=1~4)相对应。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可被395nm的紫外光和470nm的可见光有效激发,并发出峰值位于620nm左右的红光,亮度可达到传统红色荧光粉Y2O2S∶Eu3+的1.5倍以上,这表明它可以作为'蓝+黄'模式白光LED的红色补光粉,也可以作为UV-LED激发三基色荧光粉体系中的红色荧光粉。研究了Eu3+的掺杂浓度以及不同助熔剂对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Eu3+的摩尔分数为0.3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强。质量分数为3%的NH4Cl作为助熔剂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Mo2O9 EU^3+ 固相法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合成CaO:Eu^3+,Na^+红色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康明 刘军 +1 位作者 孙蓉 尹光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5,81,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CaO∶Eu3+,Na+等一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煅烧温度和Eu3+、Na+离子的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驱物的煅烧温度在950℃以上时,分别作为激活剂和敏化剂的Eu3+...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CaO∶Eu3+,Na+等一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煅烧温度和Eu3+、Na+离子的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驱物的煅烧温度在950℃以上时,分别作为激活剂和敏化剂的Eu3+和Na+离子全部进入到CaO晶格中并占据Ca2+的位置,其最佳掺杂量分别为1.5 mol%和10 mol%;Na+离子的掺杂不仅有利于基质的稳定,而且可以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煅烧温度升高有助于样品发光强度的提高;在波长为200~400 nm氙灯的激发下,最强激发峰值为244 nm,属于Eu3+-O2-的电荷迁移跃迁;最大发射峰值位于592 nm,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1跃迁,并且Eu3+离子在CaO基质中主要处于严格对称中心的格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CaO:Eu^3+ Na^+ 高温固相法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燃烧法制备Y2O3:Eu^3+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晃清 王玲玲 +1 位作者 高勇 陈芳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128-130,共3页
低温燃烧法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该法工艺简单、安全、省时、节能。Y2O3:Eu^3+是一种重要的红色发光材料。阐述了低温燃烧法合成工艺的优点,其制备纳米材料Y2O3:Eu^3+的特点,以及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 低温燃烧法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该法工艺简单、安全、省时、节能。Y2O3:Eu^3+是一种重要的红色发光材料。阐述了低温燃烧法合成工艺的优点,其制备纳米材料Y2O3:Eu^3+的特点,以及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Y2O3:Eu^3+的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燃烧法 纳米 Y2O3: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xZn1-xO: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楚广生 张家骅 陈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5-80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100℃下合成了Eu3+掺杂的CdxZn1-xO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对所合成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不同浓度Cd2+的掺杂对于样品发光及激发峰位置的影响。通过对荧光光谱的测试,表明Cd2+的引入使得体系的禁带宽度变窄,...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100℃下合成了Eu3+掺杂的CdxZn1-xO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对所合成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不同浓度Cd2+的掺杂对于样品发光及激发峰位置的影响。通过对荧光光谱的测试,表明Cd2+的引入使得体系的禁带宽度变窄,并且通过Cd2+掺杂浓度的变化,可以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峰值在380~410nm进行调制,样品的发光以520nm处的宽带发射为主,并没有明显的Eu3+的特征发射,表明基质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并不有效。在加入Li+作为电荷补偿剂之后,出现了来自Eu3+的特征发射,相应的发射光谱的发射主峰位于609nm。样品380~410nm的激发峰范围覆盖了紫外LED芯片的输出波长。因此,这种荧光粉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xZn1-xO:Eu^3+ 稀土 白光LED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激活氟氧硼酸锗酸盐闪烁玻璃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心瑗 邓昌滨 +1 位作者 温玉锋 钟玖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1-378,共8页
采用传统高温熔融法合成了玻璃组成为B2O3-GeO2-15GdF3-(40-x)Gd2O3-xEu2O3(0≤x≤10)的Eu^3+激活氟氧硼酸锗酸盐闪烁玻璃。在硼锗酸盐玻璃基质中,Gd2O3和GdF3稀土试剂的总含量高达55%,从而确保其密度高于6.4 g/cm^3。闪烁玻璃的光学性... 采用传统高温熔融法合成了玻璃组成为B2O3-GeO2-15GdF3-(40-x)Gd2O3-xEu2O3(0≤x≤10)的Eu^3+激活氟氧硼酸锗酸盐闪烁玻璃。在硼锗酸盐玻璃基质中,Gd2O3和GdF3稀土试剂的总含量高达55%,从而确保其密度高于6.4 g/cm^3。闪烁玻璃的光学性能通过光学透过光谱、光致发光光谱、X射线激发发射(XEL)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来表征。玻璃中Gd^3+→Eu^3+离子的能量传递通过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Gd^3+-Eu^3+离子间距得到证明,同时也确定了在紫外线和X射线激发下Eu^3+激活氟氧硼酸锗酸盐闪烁玻璃的最佳浓度。Judd-Ofelt理论分析了玻璃中Eu―O键的共价性随Eu^3+掺杂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强。Eu^3+激活氟氧硼酸锗酸盐闪烁玻璃在80~470 K温度范围内荧光衰减曲线和发射光谱的温度依赖关系最终证实了其具有较好的发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激活氟氧硼酸锗酸盐闪烁玻璃 光致发光 X射线激发发射 JUDD-OFEL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VO4∶Eu^3+和YVO4∶Tb^3+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5-168,173,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出了YVO4∶Eu^3+和YVO4∶Tb^3+纳米粒子,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上述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粒子大小和光致发光谱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粒子均为四方锆...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出了YVO4∶Eu^3+和YVO4∶Tb^3+纳米粒子,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上述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粒子大小和光致发光谱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粒子均为四方锆英石结构,其平均粒子尺寸为6~8nm,其中YVO4∶Eu^3+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而YVO4∶Tb^3+纳米粒子并不发光。实验还对YVO4∶Eu^3+纳米粒子的发光机理和YVO4∶Tb^3+纳米粒子不发光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VO4∶Eu^3+ YVO4∶Tb^3+ 纳米粒子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白光LED用Ba3Y1-x-yB3O9∶xEu^3+,y Bi^3+高效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温慧霞 樊彬 +3 位作者 李红喜 许成功 王玉莹 赵文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023-14026,共4页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Eu^3+/Bi^3+共掺杂Ba 3YB 3O 9红色荧光粉,利用XRD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Ba 3Y 1-x-y B 3O 9∶x Eu^3+,y Bi^3+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Ba 3Y 1-x-y B 3O 9∶x Eu^3+,y Bi^3+为...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Eu^3+/Bi^3+共掺杂Ba 3YB 3O 9红色荧光粉,利用XRD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Ba 3Y 1-x-y B 3O 9∶x Eu^3+,y Bi^3+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Ba 3Y 1-x-y B 3O 9∶x Eu^3+,y Bi^3+为纯相晶体。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样品可以被近紫外350~420 nm波段激发,最强激发峰位于393 nm,发射光谱呈现出Eu^3+的特征峰,谱带峰值位置在593 nm、613 nm,分别对应5D 0-7F 1、5D 0-7F 2特征跃迁。最强发射对应的掺杂浓度是0.12 mol。Ba 3Y 0.87 B 3O 9∶0.12Eu^3+,0.01Bi^3+的CIE坐标为(0.643,0.356)时最接近标准红色坐标,获得极佳的演色性。样品Ba 3Y 1-x-y B 3O 9∶x Eu^3+,y Bi^3+可以用作近紫外激发三基色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EU^3+ 掺杂 高温固相法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3MgAl3SiO12:Dy^3+,Eu^3+荧光粉的能量传递与暖白光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童二宝 徐明学 +5 位作者 宋开新 高惠芳 赵平海 沈少骅 武军 徐军明 《电子科技》 2020年第8期65-69,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Dy^3+、Eu^3+共掺杂Y3MgAl3SiO12石榴石型荧光粉。采用XRD、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对样品的结构以及光谱特性进行表征,探究了Dy^3+/Eu^3+在Y3MgAl3SiO12基质结构中的光谱特征以及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在367 nm近紫外...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Dy^3+、Eu^3+共掺杂Y3MgAl3SiO12石榴石型荧光粉。采用XRD、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对样品的结构以及光谱特性进行表征,探究了Dy^3+/Eu^3+在Y3MgAl3SiO12基质结构中的光谱特征以及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在367 nm近紫外光激发下,Y3MgAl3SiO12:Dy^3+,Eu^3+的发射光谱包含Dy^3+的6F9/2到6H15/2和6H13/2的电子跃迁特征发射(487 nm蓝光和592 nm黄光)和Eu^3+的5D07F2 and 5D07F4特征发射峰(616 nm和710 nm红光)。在400~500 nm范围内Dy^3+发射谱与Eu^3+激发谱重叠,表明Dy^3+与Eu^3+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能量传递的机理为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该荧光粉通过调整Dy^3+和Eu^3+的掺杂浓度比封装近紫外LED芯片,可以实现单基质暖白光LED照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石榴石结构 Y3MgAl3SiO12 Dy^3+Eu^3+共掺 能量传递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纳米Y2O3:Eu^3+红色荧光粉
10
作者 王仁清 《跨世纪》 2008年第12期100-100,共1页
采用甘氨酸为助燃剂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超细Y2O3:Eu^3+红色荧光粉。
关键词 Y2O3:Eu^3+ 溶胶-凝胶-燃烧法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3La3(BO3)5:Eu^3+的制备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华 戴武斌 +3 位作者 许硕 樊烨明 陈洋 徐慢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由于红色荧光粉具有提高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显色指数以及降低色温等优点,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一直是白光LED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Ca3La3(BO3)5:3xEu^3+红色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 由于红色荧光粉具有提高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显色指数以及降低色温等优点,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一直是白光LED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Ca3La3(BO3)5:3xEu^3+红色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色坐标分析了荧光粉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掺杂的Eu^3+进入了Ca3La3(BO3)5(CLBO)主晶格,并且掺杂少量的Eu^3+的CLBO主晶格无杂相生成,得到的Ca3La3(BO3)5:3xEu^3+荧光粉的结构与CLBO主晶格一致。该荧光粉被紫外光激发后能发射红光。通过对Ca3La3(BO3)5:3xEu^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光谱进行计算发现在不同波长光的激发下,色坐标都非常接近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红光标准。Ca3La3(BO3)5:3xEu^3+荧光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Ca3La3(BO3)5:Eu^3+ 高温固相法 光学性能 紫外光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CaO:Eu^3+红色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军 康明 +1 位作者 孙蓉 刘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5,58,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aO:Eu3+红色荧光粉,探讨了Eu3+离子的掺杂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度仪(PL-PLE)等仪器对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Eu3+作为发光中心进入...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aO:Eu3+红色荧光粉,探讨了Eu3+离子的掺杂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度仪(PL-PLE)等仪器对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Eu3+作为发光中心进入到CaO基质的晶格中,其最佳掺杂量为1.5%(摩尔含量);最佳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分别为1100℃和4h;样品的激发峰位于200~290nm之间,对应于Eu3+-O2-的电荷迁移跃迁(CTB),属于宽带激发;Eu3+离子主要占据严格对称的格位,其最大发射峰位于592nm,对应于5D0→7F1磁偶极跃迁,属于红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Eu3+ 荧光粉 共沉淀法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Eu^3+纳米棒的微乳液-微波法制备、表征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起 覃利琴 +2 位作者 韩健鹏 石建新 龚孟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用简单的微乳液-微波法合成大小和形貌可控的Y2O3∶Eu3+纳米棒晶体。XRD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Y2O3∶Eu3+纯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TEM结果表明,随着水乳比ω0从5变化到35时,粒子发光粉的形状由纳米颗粒状变为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约为30... 用简单的微乳液-微波法合成大小和形貌可控的Y2O3∶Eu3+纳米棒晶体。XRD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Y2O3∶Eu3+纯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TEM结果表明,随着水乳比ω0从5变化到35时,粒子发光粉的形状由纳米颗粒状变为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约为30~50 nm,纳米棒长约为200~300 nm。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表明,最大的激发带是位于254 nm的Eu3+-O2-电荷迁移带。最大发射峰位于611 nm,属于Eu3+的特征发射。Y2O3∶Eu3+纳米发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ω0的增加而增强。发光寿命分析表明Y2O3∶Eu3+纳米棒中Eu3+的发光寿命为2.03 ms。在阴极射线发光真空装置中测得的I-V曲线表明Y2O3∶Eu3+纳米棒薄膜的启动电压仅1 300 V。同时,在2 000 V外加电压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Y2O3∶Eu3+纳米棒的阴极射线发光为Eu3+离子的特征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纳米棒 微乳液-微波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AlF_6(M=Ca,Sr)基质中Ce^3+、Eu^3+、Tb^3+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广言 李金贵 尤洪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合成了Ce3+、Eu3+、Tb3+激活的LiMAlF6(M=Ca,Sr)磷光体,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性.观察到稀土离子在LiCaAlF6和LiSrAlF6中的光谱十分相似.这与它们所处的晶场环境相同有关.发现Ce3+在... 合成了Ce3+、Eu3+、Tb3+激活的LiMAlF6(M=Ca,Sr)磷光体,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性.观察到稀土离子在LiCaAlF6和LiSrAlF6中的光谱十分相似.这与它们所处的晶场环境相同有关.发现Ce3+在此基质中有较弱的330nm发射,这一Ce3+的发光中心可用于作为材料质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aAlF6 LiSrAlF6 光谱 激光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xY(2-x)O3: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群 张文军 +2 位作者 张永飞 吴光杰 王龙成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为了提高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采用水热法制备复合基质GdxY(2-x)O3:Eu^3+荧光粉。首先对制备出的Y2O3:Eu^3+和Gd2O3:Eu^3+荧光粉进行发光强度分析,得到稀土基质离子和Eu^3+的最佳掺杂比例;在此基础上制备GdxY(2-x)O3:Eu^3+... 为了提高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采用水热法制备复合基质GdxY(2-x)O3:Eu^3+荧光粉。首先对制备出的Y2O3:Eu^3+和Gd2O3:Eu^3+荧光粉进行发光强度分析,得到稀土基质离子和Eu^3+的最佳掺杂比例;在此基础上制备GdxY(2-x)O3:Eu^3+荧光粉,研究不同的x值对GdxY(2-x)O3:Eu^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发光强度及量子效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用稀土基质离子和Eu^3+的最佳掺杂比例为25∶1时制备的复合基质GdxY(2-x)O3:Eu^3+荧光粉,在x为0.5时,该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均达到最大值。与Y2O3:Eu^3+荧光粉对比,发光强度提高57.22%,量子效率提高90.20%;与Gd2O3:Eu^3+荧光粉对比,发光强度提高21.29%,量子效率提高4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xY(2-x)O3:Eu^3+ 荧光粉 发光强度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含CaF2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立辉 赵静涛 +1 位作者 赵士龙 徐时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4-1240,共7页
通过高温熔融淬冷法制备了Eu^3+掺杂锗酸盐玻璃,测试了393 nm光激发下不同Eu^3+掺杂浓度锗酸盐玻璃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4%。对4%Eu^3+掺杂锗酸盐玻璃进行热处理得到Eu^3+掺杂含CaF2纳米晶的透明锗酸盐微晶玻璃。... 通过高温熔融淬冷法制备了Eu^3+掺杂锗酸盐玻璃,测试了393 nm光激发下不同Eu^3+掺杂浓度锗酸盐玻璃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4%。对4%Eu^3+掺杂锗酸盐玻璃进行热处理得到Eu^3+掺杂含CaF2纳米晶的透明锗酸盐微晶玻璃。微晶玻璃的XRD结果表明,玻璃中析出相为纯的立方相CaF2,不含其他杂相,其晶粒尺寸约为13~19 nm。在393 nm紫外光激发下,微晶玻璃的发光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与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同时,与基础玻璃相比,微晶玻璃在X射线激发下红光也得到显著增强。结果表明,Eu^3+掺杂含CaF2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在X射线探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玻璃 EU^3+ 锗酸盐玻璃 微晶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的球形YAG:Eu^3+荧光粉性能表征
17
作者 陈静 祝洪良 +1 位作者 刘一夫 李雪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95-601,共7页
为实现球形YAG:Eu^3+荧光粉的大规模生产,提出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尺寸均匀的球形YAG:Eu^3+荧光粉。先将含有三种金属离子(Y、Al和Eu)的硝酸盐配置成前驱体溶液,然后利用超声高频谐振器将前驱体溶液转为雾滴,再将前驱体雾滴在管式炉... 为实现球形YAG:Eu^3+荧光粉的大规模生产,提出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尺寸均匀的球形YAG:Eu^3+荧光粉。先将含有三种金属离子(Y、Al和Eu)的硝酸盐配置成前驱体溶液,然后利用超声高频谐振器将前驱体溶液转为雾滴,再将前驱体雾滴在管式炉中快速蒸发、脱水,聚拢成球形固体前驱体,最后在900℃的管式炉中原位晶化转为YAG:Eu^3+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所得产物是纯立方结构的YAG:Eu^3+荧光粉,呈现出规则的球形形貌,尺寸分布范围窄(1.00~3.00μm),平均直径为1.59~2.55μm;荧光粉直径会随着前驱体摩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发光光谱显示,球形YAG:Eu^3+荧光粉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在594nm和615nm处表现出典型的红光发射。文章采用的超声喷雾热解法具有连续、可控、产物均匀规律等特点,有望在球形YAG:Eu^3+荧光粉的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Eu^3+ 荧光粉 超声喷雾热解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发光材料MgTiO3:Eu^3+的水热合成研究
18
作者 何赐全 杨朝阳 孙家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4,51,共3页
以MgSO4、TiCl4为镁源和钛源,以NaOH为矿化剂,向体系内添加Eu3+,在有聚四氟乙烯衬的高压反应釜内以60%的填充度、以220℃的反应温度通过90~200h的反应时间制得MgTiO3:Eu3+粉体。XRD分析表明相纯度较高。FS结果显示,产品有294nm和483nm2... 以MgSO4、TiCl4为镁源和钛源,以NaOH为矿化剂,向体系内添加Eu3+,在有聚四氟乙烯衬的高压反应釜内以60%的填充度、以220℃的反应温度通过90~200h的反应时间制得MgTiO3:Eu3+粉体。XRD分析表明相纯度较高。FS结果显示,产品有294nm和483nm2个激发峰;发射峰位于615nm,颜色较纯。该方法具有合成温度低,产物发光亮度好,不用焙烧和球磨就能得到优质粉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水热合成 MgTiO3:Eu3+ 红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程温度对Sr_(2)SiO_(4):Eu^(3+)荧光粉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郑世燕 廖凌鑫 +1 位作者 庄琼 袁怡圃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构分析系统软件对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在电子结构的研究上,则是利用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能谱进行分析.期许能从原子与电子结构的角度,获得制程温度与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发光强度间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以低温相存在.当制程温度升高时,Eu^(3+)在样品中的掺杂位置会受影响,体现在不对称率I的改变;虽然此举并不影响样品的发光波长,但会让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强,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O 2p-Eu 4f/5d混合未占据态态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O_(4):Eu^(3+) 光致发光光谱 X射线衍射 一般结构分析系统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3)AlO_(4)F∶Eu^(3+),Dr^(3+),Na^(+)发光材料性能
20
作者 梁瑞含 赵惠明 +2 位作者 张艳吉 李文霞 米晓云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7,共12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r^(3+)和Na^(+)的浓度(摩...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r^(3+)和Na^(+)的浓度(摩尔分数)分别为11%、5%和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导致Eu^(3+)和Dr^(3+)发生浓度猝灭的机制分别为四级-四级相互作用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在Eu^(3+)、Dr^(3+)共掺杂实验中,证明了存在Dr^(3+)向Eu^(3+)的能量传递。此外,加入Na^(+)作为电荷补偿剂提高了Sr_(3)AlO_(4)F的发光性能,加入4%Na^(+)后发光强度提升近4倍。探究了Sr_(3)AlO_(4)F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在150℃时,共掺杂Eu^(3+)、Dr^(3+)样品的发光强度为30℃时的72.71%。Sr_(3)AlO_(4)F∶Eu^(3+),Dr^(3+),Na^(+)这种新型的红色发光材料有利于提高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能量传递 光致发光 Sr_(3)AlO_(4)F∶Eu^(3+) Dr^(3+) Na^(+) 红色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