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同手性Eu(Ⅲ)配位聚合物及其氨基酸构型识别
1
作者 王睿颖 王会 +2 位作者 柴凤兰 左志楠 吴本来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7-884,共8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设计合成的对映纯手性配体S-4'-[(2-羧基-5-氧代吡咯烷-1-基)甲基]-(1,1'-联苯基)-3,5-二甲酸(H_(3)L)和Eu(Ⅲ)盐反应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Eu(L)]·0.5CH_(3)CN}_(n)(1)。单晶X射线衍...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设计合成的对映纯手性配体S-4'-[(2-羧基-5-氧代吡咯烷-1-基)甲基]-(1,1'-联苯基)-3,5-二甲酸(H_(3)L)和Eu(Ⅲ)盐反应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Eu(L)]·0.5CH_(3)CN}_(n)(1)。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配合物1结晶于四方晶系I4_(1)手性空间群。在1中,配体阴离子L^(3-)为七桥联配体,联结Eu(Ⅲ)离子形成7-连接的3D螺旋结构。配体H_(3)L不仅把手性传递给金属有机框架,并诱导产生了螺旋手性。1具有优良的配体敏化发光和热稳定性。以配合物1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其对常见氨基酸分子的构型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这几种氨基酸的不同对映体对1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配合物1可以对以上氨基酸的构型进行荧光识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手性金属有机框架 eu()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对映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Eu(Ⅲ)和Gd(Ⅲ)共轭高分子配合物发光性质研究(英文)
2
作者 缪谦 张树伟 +3 位作者 黄小波 程亚倩 宗利利 成义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3-730,共8页
线性共轭高分子P-1是由单体1,4-二溴-2,3-二正丁氧基萘(M-2)和5,5′-二乙烯-2,2′-联吡啶(M-3)通过Pd催化Heck偶合反应合成得到,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由高分子P-1和Eu(TTA)3·2H2O和Gd(TTA)3·2H2O反应生成。高分子P-1... 线性共轭高分子P-1是由单体1,4-二溴-2,3-二正丁氧基萘(M-2)和5,5′-二乙烯-2,2′-联吡啶(M-3)通过Pd催化Heck偶合反应合成得到,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由高分子P-1和Eu(TTA)3·2H2O和Gd(TTA)3·2H2O反应生成。高分子P-1能发射强蓝绿色荧光。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发光性能测试表明,含有Eu(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2不仅显示高分子荧光,而且还显示了Eu(Ⅲ)(^5D0→^7F2)特征荧光,含Gd(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3仅发射高分子的荧光,其荧光波长相对P-1而言,呈现13nm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高分子配合物 2 2′-联吡啶 eu()和gd() HECK反应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酰胺结构对其萃取Am(Ⅲ)和Eu(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文浚 祝霖 +3 位作者 丁颂东 刘忠群 陈绍金 金永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24-1726,共3页
二酰胺化合物(R1R2NCO)2R3用于从乏燃料元件后处理高放废液(HLW)中分离、回收锕系和镧系元素的工艺中有良好的前景[1~4].以CH2OCH2n为桥撑链的二酰胺称为酰胺荚醚(Amidopodand).在大... 二酰胺化合物(R1R2NCO)2R3用于从乏燃料元件后处理高放废液(HLW)中分离、回收锕系和镧系元素的工艺中有良好的前景[1~4].以CH2OCH2n为桥撑链的二酰胺称为酰胺荚醚(Amidopodand).在大阴离子(如苦味酸根等)存在下对三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酰胺化合物 结构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环糊精复合材料对Eu(Ⅲ)的吸附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瑞东 侯立安 +2 位作者 张志利 王磊 赵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在等离子体条件下用有机大分子材料环糊精对碳纳米管进行功能化处理,制备出一种新的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即碳纳米管-环糊精复合材料。实验研究了pH、时间、离子强度对该材料吸附Eu(Ⅲ)的影响。该材料对废水中Eu(Ⅲ)的吸附速率快,吸附率... 在等离子体条件下用有机大分子材料环糊精对碳纳米管进行功能化处理,制备出一种新的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即碳纳米管-环糊精复合材料。实验研究了pH、时间、离子强度对该材料吸附Eu(Ⅲ)的影响。该材料对废水中Eu(Ⅲ)的吸附速率快,吸附率在95%以上,通过吸附方程推算得到对Eu(Ⅲ)的最大吸附量可达约80mg/g,废水中其它离子及浓度对Eu(Ⅲ)的吸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环糊精 吸附 e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Eu(Ⅲ)配合物光转换剂光谱性质的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薛卫星 李建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6-768,共3页
稀土配合物光转换剂无一不是Eu(Ⅲ )配合物 ,Eu(Ⅲ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明显不能吻合 ,叶绿素对Eu(Ⅲ )配合物转换光的吸收少 ,植物光合作用对转换光的利用率低。Eu(Ⅲ )配合物光转换剂加强光合作用的功能需要重新... 稀土配合物光转换剂无一不是Eu(Ⅲ )配合物 ,Eu(Ⅲ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明显不能吻合 ,叶绿素对Eu(Ⅲ )配合物转换光的吸收少 ,植物光合作用对转换光的利用率低。Eu(Ⅲ )配合物光转换剂加强光合作用的功能需要重新评价。本文对稀土配合物光转换剂的研究提出建议 :进行Sm(Ⅲ )配合物光转换剂的研究 ,取代Eu(Ⅲ )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配合物 光转换剂 光谱性质 叶绿素 植物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Ⅲ)和Am(Ⅲ)在Th_4(PO_4)_4P_2O_7上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冬林 钱丽娟 +2 位作者 张茂林 许君政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6-161,共6页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吸附平衡时间、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以及富里酸(FA)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Ⅲ)和Eu(Ⅲ)在T114(PO4)4P2O7的吸附具有相似的pH吸...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吸附平衡时间、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以及富里酸(FA)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Ⅲ)和Eu(Ⅲ)在T114(PO4)4P2O7的吸附具有相似的pH吸附曲线,pH值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吸附率在pH=2~5时出现剧增;在其他条件相同时,KNO3离子强度从0.01mol/L增大到0.1mol/L,吸附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比实验发现,FA对Am(UI)和Eu(UI)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Am(Ⅲ)和Eu(Ⅲ)在Th4(PO6)4P2O7表面可能形成了表面络合物。吸附剂的表面特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4(PO4)4P2O7 吸附 eu() 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荚醚对Am(Ⅲ)和Eu(Ⅲ)的萃取行为研究 Ⅰ.萃取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叶国安 何建玉 姜永青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72,共8页
以 40 %辛醇 煤油为稀释剂 ,研究了三种荚醚 :N ,N ,N’ ,N’ 四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TBOPDA)、N ,N ,N’ ,N’ 四异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 (TiBOPDA)和N ,N ,N’ ,N’ 四丁基 3,6 二氧 辛二酰胺 (TBDOODA)在硝酸介质中对Am(Ⅲ )和... 以 40 %辛醇 煤油为稀释剂 ,研究了三种荚醚 :N ,N ,N’ ,N’ 四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TBOPDA)、N ,N ,N’ ,N’ 四异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 (TiBOPDA)和N ,N ,N’ ,N’ 四丁基 3,6 二氧 辛二酰胺 (TBDOODA)在硝酸介质中对Am(Ⅲ )和Eu(Ⅲ )的萃取行为 ,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反应方程式。通过测量萃取金属离子后有机相的电离度可知 ,荚醚与镅和铕没有生成离子型萃合物 ,从而间接证明荚醚对镅或铕的萃取是中性配合萃取。有机相反萃实验表明 :用稀硝酸或水反萃 3次 ,可以定量反萃镅和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酰胺荚醚 高放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化合物对U(Ⅵ),Eu(Ⅲ),Sr(Ⅱ)和Fe(Ⅲ)的萃取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荣锁 陈文浚 +2 位作者 黄忠良 吴斌 黄福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91,113,共6页
研究了酰胺荚醚 (PAⅡ )和二 (1 甲基庚基 )乙酰胺 (N 50 3)在硝酸溶液中对U(Ⅵ ) ,Eu(Ⅲ ) ,Sr(Ⅱ )和Fe(Ⅲ )的萃取。结果表明 ,PAⅡ对U(Ⅵ ) ,Eu(Ⅲ ) ,Sr(Ⅱ )均有良好的萃取性能 ,N 50 3只萃取U(Ⅵ ) ,两种萃取剂对Fe(Ⅲ )
关键词 酰胺化合物 萃取 萃取剂 乏燃料后处理 高效废液 铀(Ⅵ)铕() 锶(Ⅱ) 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茂林 杨子谦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液固比(V/m)、震荡时间、pH、离子强度(I)及腐殖酸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25±1)℃下不同离子强度时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pH对吸附的影响... 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液固比(V/m)、震荡时间、pH、离子强度(I)及腐殖酸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25±1)℃下不同离子强度时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pH对吸附的影响比较大,在pH=2.5~5.5的吸附边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小。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主要通过表面络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吸附 eu() 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en Mn(Ⅱ)、Eu(Ⅲ)配合物抗O_2^(·-)活性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花蕾 董逸帆 +2 位作者 杨运旭 邓小容 鲁毅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6-1390,共5页
合成了5种Salen Mn(Ⅱ)及2种Salen Eu(Ⅲ)配合物。以NBT/核黄素(VB2)/蛋氨酸为O2.-的产生、检测体系,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抗O2.-活性研究,发现Mn(Ⅱ)配合物对O2.-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清除活性。用荧光检测法对上述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进行... 合成了5种Salen Mn(Ⅱ)及2种Salen Eu(Ⅲ)配合物。以NBT/核黄素(VB2)/蛋氨酸为O2.-的产生、检测体系,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抗O2.-活性研究,发现Mn(Ⅱ)配合物对O2.-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清除活性。用荧光检测法对上述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均能与DNA产生结合作用,提示具有潜在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EN Mn(Ⅱ) SALEN eu() O2·- DNA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荚醚类萃取剂结构对Gd(Ⅲ)萃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金红 崔玉 +3 位作者 夏光明 张艳菊 刘敏 孙国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72-1376,共5页
本文合成了4种新型不对称酰胺荚醚萃取剂:N,N′-二甲基-N,N′-二苯基-3-氧戊二酰胺(DMDPhDGA)、N,N′-二甲基-N,N′-二己基-3-氧戊二酰胺(DMDHDGA)、N,N′-二甲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DMDODGA)、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 本文合成了4种新型不对称酰胺荚醚萃取剂:N,N′-二甲基-N,N′-二苯基-3-氧戊二酰胺(DMDPhDGA)、N,N′-二甲基-N,N′-二己基-3-氧戊二酰胺(DMDHDGA)、N,N′-二甲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DMDODGA)、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DMDDDGA)。以氯仿为稀释剂,研究了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DGA)及上述4种萃取剂从硝酸体系中萃取Gd(Ⅲ)的反应机理,得出萃取能力顺序为:DMDHDGA>DMDDDGA>DMDODGA>DMDPhDGA>TBDGA。考察了水相酸度和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出萃合物中有3个萃取剂分子同时参与配位;并结合红外光谱解释了萃取剂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荚醚 萃取剂结构 gd() 萃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荚醚对Am(Ⅲ)和Eu(Ⅲ)的萃取行为研究Ⅱ.萃取热力学和萃合物光谱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叶国安 何建玉 罗方祥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6-143,共8页
以 40 %辛醇 /煤油为稀释剂 ,研究了 3种荚醚 :N ,N ,N’ ,N’ 四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TBOPDA)、N ,N ,N’ ,N’ 四异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 (TiBOPDA)和N ,N ,N’ ,N’ 四丁基 3,6 二氧 辛二酰胺 (TBDOODA)在硝酸介质中对Am(Ⅲ )和... 以 40 %辛醇 /煤油为稀释剂 ,研究了 3种荚醚 :N ,N ,N’ ,N’ 四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TBOPDA)、N ,N ,N’ ,N’ 四异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 (TiBOPDA)和N ,N ,N’ ,N’ 四丁基 3,6 二氧 辛二酰胺 (TBDOODA)在硝酸介质中对Am(Ⅲ )和Eu(Ⅲ )的萃取热力学。TBOPDA、TiBOPDA和TBDOODA萃取镅的反应焓变分别为 :- 80 5 4、- 81 99和 - 75 88kJ/mol;求出了萃取反应自由能和熵值的变化 ;观测了不同平衡酸度下萃入有机相中金属离子的可见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水相酸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 ,有机相中金属离子的吸收峰位置和形状没有改变 ,说明萃取机理在一定酸度内不变。萃合物红外光谱的测量结果表明 ,萃取金属离子后 ,3种荚醚的羰基吸收峰均发生了显著位移 ,TBOPDA和TBDOODA的醚氧键位移分别为 6cm- 1和 3cm-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酰胺荚醚 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气带土壤对Eu(Ⅲ)的吸附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期凤 廖家莉 +5 位作者 张东 康厚军 杨远友 金建南 朱海军 刘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0-215,共6页
为了解废物填埋坑包气带土壤对241 Am等放射性核素的吸附,以Eu代替化学性质相似的Am,研究了吸附时间、液固比、pH、温度、Eu(Ⅲ)浓度、土壤量以及腐殖酸等对包气带土壤吸附Eu(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Eu(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 为了解废物填埋坑包气带土壤对241 Am等放射性核素的吸附,以Eu代替化学性质相似的Am,研究了吸附时间、液固比、pH、温度、Eu(Ⅲ)浓度、土壤量以及腐殖酸等对包气带土壤吸附Eu(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Eu(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液固比为30:1(V/m),pH为7~8,吸附时间5 h,土壤量为500 mg时,土壤对Eu(Ⅲ)的吸附率在99%以上;Eu(Ⅲ)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经验公式;腐殖酸的存在,使土壤对Eu(Ⅲ)的吸附率增加,而C2 O2-4和柠檬酸根离子使吸附率显著降低,PO3-4和SO2-4对吸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铕(eu) 吸附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法研究pH值对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扩散和吸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毛连 王祥科 陈磊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4-657,共4页
利用毛细管法研究pH值对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和扩散影响.结果表明,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扩散随pH值升高而减小,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皂土密度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和迁移起重要作用.实验结果与Fick定律理论计算值一致.
关键词 毛细管法 皂土 eu() 扩散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合成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君 熊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72-1574,1577,共4页
合成了具有发光性能的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配合物,即羧甲基纤维素(CMC)/Eu(Ⅲ)、甲基纤维素(MC)/Eu(Ⅲ)和羟乙基纤维素(HEC)/Eu(Ⅲ),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由FTIR加以证实。这些配合物的发射光谱为Eu(Ⅲ)在615nm处的电偶极跃迁(... 合成了具有发光性能的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配合物,即羧甲基纤维素(CMC)/Eu(Ⅲ)、甲基纤维素(MC)/Eu(Ⅲ)和羟乙基纤维素(HEC)/Eu(Ⅲ),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由FTIR加以证实。这些配合物的发射光谱为Eu(Ⅲ)在615nm处的电偶极跃迁(由5D0→7F2)所产生。CMC的取代度对CMC/Eu(Ⅲ)的荧光光谱和强度都产生影响。Eu(Ⅲ)含量也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影响,当Eu(Ⅲ)含量为5%(质量比)时,这些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纤维素醚 eu() 配合物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释剂中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从硝酸介质中萃取Gd(Ⅲ)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艳菊 崔玉 +1 位作者 胡玉芬 孙国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3-667,共5页
在不同稀释剂体系中研究了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DG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Gd髥离子的性能及反应机理。考察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及温度对其萃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稀释剂中TBDGA对Gd髥的萃取能力为:二甲苯>... 在不同稀释剂体系中研究了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DG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Gd髥离子的性能及反应机理。考察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及温度对其萃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稀释剂中TBDGA对Gd髥的萃取能力为:二甲苯>四氯化碳>甲苯>氯仿,分配比在所研究酸度范围内都随硝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不同稀释剂中萃取机理是相同的,萃合物的组成为Gd(NO3)3·3TBDGA;萃取Gd(Ⅲ)离子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萃取。萃合物的IR光谱表明羰基氧与Gd(Ⅲ)发生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机理 稀释剂 gd() N N N′ 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性质对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君 熊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78,共4页
为从微观上说明荧光物质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溶剂极性及质子溶剂对羟乙基纤维素(HEC)/Eu(Ⅲ)、甲基纤维素(MC)/Eu(Ⅲ)、羧甲基纤维素(CMC)/Eu(Ⅲ)配合物溶液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2O/CH3OH溶剂体系... 为从微观上说明荧光物质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溶剂极性及质子溶剂对羟乙基纤维素(HEC)/Eu(Ⅲ)、甲基纤维素(MC)/Eu(Ⅲ)、羧甲基纤维素(CMC)/Eu(Ⅲ)配合物溶液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2O/CH3OH溶剂体系极性的增大,HEC/Eu(Ⅲ)配合物的激发态荧光体偶极矩发生较大的改变,导致荧光光谱波长向长波方向位移,其荧光强度变化则与更多因素有关;而质子溶剂H2O/HAc中质子浓度的增大使得MC/Eu(Ⅲ)配合物周围的溶剂笼产生重组,溶剂驰豫使其荧光光谱波长的Stokes位移增大;H2O/CH3COCH3溶剂体系极性的增强对CMC/Eu(Ⅲ)配合物Stokes位移的影响不明显,但会破坏该配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平衡,导致发光体结构的改变,从而使其荧光光谱的强度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性质 Stokes位移 水溶性纤维素彰eu()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b-PNIPAM配位Eu(Ⅲ)构筑的超小尺寸稀土配合物荧光纳米探针用于肿瘤细胞双色成像 被引量:2
18
作者 关晓琳 丁媛媛 +6 位作者 来守军 杨学琴 韦镜玉 张家铭 张丽媛 童金辉 雷自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3-1036,共14页
依次采用开环聚合(ROP)和原位引发聚合方法,分别在四苯乙烯(TPE)分子的不同苯环位置上共价键合嵌段共聚物PCL-b-PNIPAM(PCL=聚己内酯,PNIPAM=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并通过与Eu配位,合成含有单、双、四臂的3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Eu配合物... 依次采用开环聚合(ROP)和原位引发聚合方法,分别在四苯乙烯(TPE)分子的不同苯环位置上共价键合嵌段共聚物PCL-b-PNIPAM(PCL=聚己内酯,PNIPAM=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并通过与Eu配位,合成含有单、双、四臂的3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Eu配合物,再自组装构筑出粒径分别为4.8、4.3和2.7 nm的小尺寸非半导体型聚合物量子点(Pdots)。测试结果表明:单、双、四臂Pdots均具有蓝光(430 nm)和红光(615 nm)的双荧光发射性能,且由TPE发射的蓝光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和温度响应特性,最低临界溶解温度分别为32、36和37℃,接近人体正常体温。同时,3种Pdots均表现出极低的细胞毒性,并展现出优异的蓝/红双色荧光成像能力和可逆双色荧光切换功能。此外,对3种Pdots进行对比发现,四臂Pdots具有最小的粒径、最优的双荧光性能和最佳的细胞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量子点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eu()配合物 小尺寸 双荧光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3[Gd~Ⅲ(nta)_2(H_2O)]·6H_2O和(NH_4)·[Gd~Ⅲ(Cydta)(H_2O)_2]·5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君 刘振荣 +1 位作者 张向东 贾卫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52-2054,共3页
Two new Gd Ⅲ complexes with nitrilotriacetic acid(nta) and trans-1,2-cyclohexa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Cydta) ligands were synthesize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 anal... Two new Gd Ⅲ complexes with nitrilotriacetic acid(nta) and trans-1,2-cyclohexa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Cydta) ligands were synthesize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 analyses. The crystal data are as follows: K 3[Gd Ⅲ(nta) 2·(H 2O)]·6H 2O, monoclinic system, C2/c space group, a=1.534 81(15) nm, b=1.292 05(12) nm, c=2.610 8(3) nm, β=96.244(2)°, V=5.146 7(9) nm 3, Z=8, M=776.87, D c=2.005 g/cm 3, μ= 3.149 mm -1 and \{F(000)=\}3 080, R=0.024 5, wR=0.064 3 for 4 455 unique reflections and R= 0.028 9, wR=0.067 2 for all 10 305 reflections. The Gd ⅢN 2O 7 part in the [Gd Ⅲ(nta) 2(H 2O)] 3- anion is a pseudo-monocapped square antiprismatic nine-coordination structure.(NH 4)[Gd Ⅲ(Cydta)(H 2O) 2]·5H 2O, triclinic system, P1 space group, a=0.866 2(3) nm, b=1.006 7(3) nm, c= 1.444 8(5) nm, α= 88.282(5)°, β=75\^190(5)°, γ=88.317(4)°, V=1.217 2(7) nm 3, Z=2, M=643.69, D c=1.756 g/cm 3, μ=2.798 mm -1 and F(000)=650, R=0.030 3, wR=0.080 9 for 4 273 unique reflections and R=0.033 2, wR=0.082 5 for all 5 062 reflections. The Gd ⅢN 2O 6 part in the [Gd Ⅲ(Cydta)(H 2O) 2] - anion has a pseudo-square antiprismatic eight-coordination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3[gd^(nta)2(H2O)]·6H2O (NH4)·[gd^(Cydta)(H2O)2]·5H2O 合成 晶体结构 钆()配合物 氨基三乙酸 反式-1 2-环己二胺四乙酸 MRI 核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法测定^(152,154)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表观扩散系数和吸附分配系数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少明 任安平 王祥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7,128,共5页
用毛细管法研究了pH值对152,154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实验测得的扩散曲线符合Fick第二定律,所得吸附分配系数与在相似条件下测得的文献值相近。实验结果表明,152,154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表观扩散系... 用毛细管法研究了pH值对152,154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实验测得的扩散曲线符合Fick第二定律,所得吸附分配系数与在相似条件下测得的文献值相近。实验结果表明,152,154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表观扩散系数随pH值升高而减小,吸附分配系数随pH值升高而增加,并随压实皂土容重的增加而减小。放射性核素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扩散和迁移随着容重和pH值而变化,这种变化为评估其作为填充材料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皂土 ^152 ^154eu() 扩散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