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乡村旅游中的女性发展综述
1
作者 刘佳婕 刘旭玲 《上海节能》 2025年第3期348-354,共7页
相较于兴起较早的国外乡村旅游,国内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乡村妇女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影响者,其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得出,目前我国关于乡村旅游中女性参与者的研究内容不够充分,... 相较于兴起较早的国外乡村旅游,国内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乡村妇女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影响者,其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得出,目前我国关于乡村旅游中女性参与者的研究内容不够充分,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占比不高,研究视角和方法比较局限,缺乏对策与措施的实质性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旅游中的社会性别及性别差异、乡村女性的就业、角色变迁及重要作用等。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实现性别平等,未来我国应在乡村女性研究领域开展全面、系统、持续的深入研究,实现女性的真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民族旅游 女性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旅游促进民族村寨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明庆忠 赵小茜 史鹏飞 《旅游研究》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山地民族村寨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通过山地旅游活动有机会增强村寨的“自我造血”能力,引导其实现共同富裕。文章选择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甲子村作为研究案例地,基于山地旅游发展、民族村寨建设、共同富裕3个潜变量构建山地旅游促... 山地民族村寨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通过山地旅游活动有机会增强村寨的“自我造血”能力,引导其实现共同富裕。文章选择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甲子村作为研究案例地,基于山地旅游发展、民族村寨建设、共同富裕3个潜变量构建山地旅游促进民族村寨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运用SPSS22.0及Amos 24.0软件对实地调研收集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山地旅游促进民族村寨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山地旅游显著促进了民族村寨共同富裕;民族村寨建设在山地旅游促进民族村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山地旅游发展的各个维度对民族村寨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山地旅游 民族村寨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再生研究——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为例
3
作者 张舒淇 黄如 《湖南包装》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民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传承历史、展现民风民俗的重要载体。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为例,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平岩村人居环境现存问题,对其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再生策略。平岩村人居环境主要存在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村落规划缺... 民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传承历史、展现民风民俗的重要载体。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为例,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平岩村人居环境现存问题,对其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再生策略。平岩村人居环境主要存在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村落规划缺乏系统性、传统建筑风貌受损、生活生产空间混乱、生态环境被破坏及用地结构单一等问题,从主体、空间、生态环境等维度进行综合考虑,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平岩村面临的问题,促进平岩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文旅融合 民族传统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文博旅游视角下赫哲族IP形象设计研究
4
作者 高嘉蔓 江韶华 《上海包装》 202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立足新时代文博旅游的发展趋势,概述文博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向多元化传播模式的转型,深入探讨赫哲族博物馆在传播渠道、文化符号、互动体验及政策支持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讨赫哲族IP形象设计实践。研究表明,设计具有现代审美和市场吸引力... 立足新时代文博旅游的发展趋势,概述文博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向多元化传播模式的转型,深入探讨赫哲族博物馆在传播渠道、文化符号、互动体验及政策支持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讨赫哲族IP形象设计实践。研究表明,设计具有现代审美和市场吸引力的赫哲族文博旅游IP形象,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IP形象设计 盲盒设计 文博旅游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杨建春 王景璐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居民生活质量的促进效应具有非线性关系,分别存在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及双重门槛效应,且...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居民生活质量的促进效应具有非线性关系,分别存在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及双重门槛效应,且均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此,建议通过把握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产业融合,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居民参与,推动经济发展与旅游业协同融合等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居民生活质量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培养路径
6
作者 李东 刘辉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叠加资源、市场、政策等多重效应,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占尽天时、地利条件,同时面临人和困境,人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新内涵,指出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叠加资源、市场、政策等多重效应,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占尽天时、地利条件,同时面临人和困境,人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新内涵,指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管理、规划开发、文化创意、生态环保、市场营销5类人才。基于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教育培训的机制、构建教育培训的体系、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激活教育培训的动力等建议,以建立适应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休闲旅游 人才类型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动力机制研究
7
作者 刘阿丽 李忠斌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已经成为完善城乡布局结构、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将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已经成为完善城乡布局结构、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将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视为整体,以价值链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从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内在机理出发,探寻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驱动因素,并构建由“内驱力、外拉力、中介力和支持力”四种力量组成的民族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动力系统模型,以期为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探索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文旅特色小城镇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云南省实证研究
8
作者 王溪 王维艳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探究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组态路径对于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演绎得出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云南省16个市州文旅融合发展的案例发现,单个... 探究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组态路径对于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演绎得出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云南省16个市州文旅融合发展的案例发现,单个影响因素并不构成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也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政府与城镇化逻辑下依托需求驱动型、需求主导下依托政府与城镇化驱动型、需求与人才双元逻辑下依托政府及城镇化驱动型、多元合力驱动型四种组态路径,可助推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西南民族地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9
作者 何佳萌 李啸虎 +1 位作者 康梓蝶 董美玲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1-71,共11页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民族八省区经济、社会、生态、旅游的相关指标数据建立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综合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利用障碍度模型探索了影响其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民族八省区经济、社会、生态、旅游的相关指标数据建立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综合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利用障碍度模型探索了影响其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各省区旅游发展综合值大致相近,且均在2019年达到峰值;(2)民族八省区的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逐年上升,且社会韧性增长速度高于经济韧性和生态韧性;(3)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是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基于此,我国民族八省区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努力提高就业率,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发展、加强环保建设,依托自身地质资源和环境优势努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发展 区域韧性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ringBoot+Vue的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旅游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浩 黎杰 谢彬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6期102-106,共5页
在信息化时代,将旅游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开发一个旅游信息系统有助于优化旅游服务、提高旅游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满足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综合化、信息化的旅游系统。该系统基于分层解耦的开发思想,采... 在信息化时代,将旅游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开发一个旅游信息系统有助于优化旅游服务、提高旅游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满足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综合化、信息化的旅游系统。该系统基于分层解耦的开发思想,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前端使用Vue.js渐进式框架,后端使用SpringBoot框架,并结合Spring MVC来处理Web请求。平台的全文搜索引擎采用Elasticsearch,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旅游信息平台。该平台可提供可视化旅游数据、在线地图、旅游攻略、旅游路线规划和电子商务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 旅游业 前后端分离架构 SpringBoot V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节庆的文旅重塑与文化认同构建——以《梦回太阳历·火之源》为例
11
作者 刘畅 林子涵 宋旸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文旅演艺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其对地域文化的显性呈现,逐渐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民族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2023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核心文旅演艺产品《梦回太阳历·火之源》的深入分析发现:文旅演艺... 文旅演艺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其对地域文化的显性呈现,逐渐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民族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2023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核心文旅演艺产品《梦回太阳历·火之源》的深入分析发现:文旅演艺通过“民族符号”“仪式互动”与“沉浸空间”的内在整合与外在包装环节实现民族非遗节庆的文旅产品化重塑,并进一步通过“感官刺激”“情感共鸣”“文化认同”的文化感知递进层次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为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了有效路径。但在反思视角下,作为携有娱乐基因的演艺活动也应注重民族文化原真性的保留,规避“旅游者凝视”下的民族内核文化的“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节庆 非遗 文旅演艺 民族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腊寨为例
12
作者 张婕 杨甲梅 张文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121-126,140,共7页
研学旅游将教育和旅游融合,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承接了国家对研学旅游政策的切口。而目前“民族村寨+”多种旅游业态的发展,使民族村寨成为中小学研学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以贵州省平腊寨为例,采用ASEB栅格分析模型,在对其旅游资... 研学旅游将教育和旅游融合,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承接了国家对研学旅游政策的切口。而目前“民族村寨+”多种旅游业态的发展,使民族村寨成为中小学研学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以贵州省平腊寨为例,采用ASEB栅格分析模型,在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研学旅游开发的角度,针对目前平腊寨研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EB栅格分析 民族村寨 研学旅游 平腊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金银器装饰纹样在文化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杨宝音图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2期48-50,共3页
探讨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独特性和文化性,并应用于旅游文化产品包装,以提升竞争力和产品文化内涵。借助提取与简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与现代设计风格融合、文化内涵的重新演绎等手法,细化包装设计领域中的各个环节,将蒙古族优秀传统文... 探讨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独特性和文化性,并应用于旅游文化产品包装,以提升竞争力和产品文化内涵。借助提取与简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与现代设计风格融合、文化内涵的重新演绎等手法,细化包装设计领域中的各个环节,将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紧密相连,赋予了包装作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金银器装饰纹样 旅游文化产品 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寨声音景观与文化旅游的和谐共生——以湖南通道侗族“三月三”大戊梁歌会为例
14
作者 颜铁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1期98-109,共12页
农历三月三大戊梁歌会是侗族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声音景观概念下的具有鲜明族性特征和地域特征的典型案例。侗寨声音景观与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民俗性。侗寨声音景观体现出音乐的传统性与表演的现代性。... 农历三月三大戊梁歌会是侗族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声音景观概念下的具有鲜明族性特征和地域特征的典型案例。侗寨声音景观与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民俗性。侗寨声音景观体现出音乐的传统性与表演的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制造的声音景观与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构成和谐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戊梁歌会 侗族音乐 声音景观 文化旅游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指引下鄂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设计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15
作者 胡明玥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46-248,共3页
乡村旅游景观作为乡村旅游体验的主要载体和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设计对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鄂西南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以“两山”理论为指引,通过对鄂西南民族... 乡村旅游景观作为乡村旅游体验的主要载体和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设计对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鄂西南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以“两山”理论为指引,通过对鄂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设计呈现特点、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其旅游景观设计品质的提升方法,以期所形成的设计路径对鄂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景观高质量建设、绿色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鄂西南民族村寨 旅游景观设计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力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
16
作者 田彭 《中国制笔》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本文基于高校艺术类教育中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利用的现状,在调研分析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高校美术教育与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结合度低、文化融合意识不强和转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而探讨如何基于文旅融合,推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对少数民族... 本文基于高校艺术类教育中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利用的现状,在调研分析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高校美术教育与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结合度低、文化融合意识不强和转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而探讨如何基于文旅融合,推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对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促进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 少数民族非遗资源 文旅融合 非遗资源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68
17
作者 黄梅芳 于春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6-410,共5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德尔菲法和定量模型方法,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构建了关于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该县民族旅游扶贫绩... 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德尔菲法和定量模型方法,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构建了关于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该县民族旅游扶贫绩效处于良好等级,但自然村通公路率、劳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小学专任教师数、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的实际得分与标准得分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了该县民族旅游扶贫的绩效。为此,提出3点主要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提高道路质量等级和标准;增强中小学专职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劳动人口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扩大民族旅游的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扶贫绩效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测度与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54
18
作者 鄢慧丽 王强 +1 位作者 熊浩 徐帆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76,共14页
旅游扶贫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反贫困对策。海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旅游业为其发展的主导产业,且发展旅游业已使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成功脱贫。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以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对其2010-2016年... 旅游扶贫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反贫困对策。海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旅游业为其发展的主导产业,且发展旅游业已使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成功脱贫。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以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对其2010-2016年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Arc GIS10.0对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剔除干扰因素前后,各市县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效率差异显著,说明干扰因素对旅游扶贫效率测度影响显著。(2)整体而言,2010-2016年调整后的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仍未达到最佳前沿面,主要受规模效率较低影响所致。(3)分市县而言,各市县旅游扶贫效率差异显著,处于"高-高"型的市县主要是儋州市、万宁市、东方市和昌江县,这些市县旅游扶贫效率较高,发展较为成熟;而处于"低-低"型的市县为保亭县、白沙县和五指山市,其旅游扶贫项目处于建设期,成效甚微。(4)2010-2016年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空间分布较为相似,空间格局由"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演变为"北高南低"的格局,而纯技术效率格局与前两者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旅游扶贫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水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小丽 杨永亮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3-66,共4页
在分析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开发融水民族体育旅游的策略。
关键词 融水 民族体育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感知的西南民族旅游地乡土景观变迁分析——以广西程阳八寨、贵州堂安侗寨和四川九寨沟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明艳 金彪 郑文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2-737,共6页
以西南民族地区的广西程阳八寨、贵州堂安侗寨和四川九寨沟等3处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感知的视角,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获取数据,采用SPSS软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研究2005—2014年西南民族旅游地乡土景观变迁规律。结... 以西南民族地区的广西程阳八寨、贵州堂安侗寨和四川九寨沟等3处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感知的视角,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获取数据,采用SPSS软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研究2005—2014年西南民族旅游地乡土景观变迁规律。结果表明:1)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3处旅游地的服务设施、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景观得到改善;2)3处旅游地的山林、水体、农田、空间格局、民居建筑、道路景观变迁程度不一致,而造成变迁差异的动因主要在于政府政策导向、旅游企业开发管理、居民和游客的观念行为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感知 西南民族旅游地 乡土景观 景观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