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mesh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pair considering influence of assembly errors
1
作者 ZHAO Xiao-jian MA Hui +5 位作者 MA Ze-yu LIU Jia-qi CAO Peng WU Yu-ping DING Xiang-fu ZHAO Tian-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400-1430,共31页
Gear assembly errors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system,which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system.The influence can be compensated by tooth modification.Firstly,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load... Gear assembly errors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system,which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system.The influence can be compensated by tooth modification.Firstly,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3D-LTCA)method which can consider tooth modification and coupling assembly errors is proposed,and mesh stiffness calculated by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MASTA software.Secondly,based on neural network,the surrogate model(SM)that ma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ification parameters and mesh mechanical parameters is established,and its accuracy is verified.Finally,SM i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an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the target of minimizing mesh stiffness variations and obtaining more even load distribution on mesh surface.The results show that even considering training time,the efficiency of gear pair optimization by surrogate model is still much higher than that by LTCA method.After optimization,the mesh stiffness fluctuation of gear pair with coupling assembly error is reduced by 34.10%,and difference in average contact stresses between left and right regions of the mesh surface is reduced by 6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al gear mesh characteristics gear tooth modification assembly errors neural network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安装误差的螺旋锥齿轮啮合数学模型研究
2
作者 贺良宝 李明辉 侯作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5-232,共8页
针对螺旋锥齿轮加工的齿面偏差,分析大齿轮和小齿轮在不同安装误差下的螺旋锥齿轮啮合特性。基于双展刃法原理建立螺旋锥齿轮副的数学模型,得到该类型齿轮副的齿轮接触分析模型和载荷齿轮接触分析模型,并建立额定工况下的螺旋锥齿轮有... 针对螺旋锥齿轮加工的齿面偏差,分析大齿轮和小齿轮在不同安装误差下的螺旋锥齿轮啮合特性。基于双展刃法原理建立螺旋锥齿轮副的数学模型,得到该类型齿轮副的齿轮接触分析模型和载荷齿轮接触分析模型,并建立额定工况下的螺旋锥齿轮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小齿轮与大齿轮的水平误差、径向距离误差以及速度比误差分析螺旋锥齿轮副的啮合特性,3种安装误差均使接触模式在齿面内移动。结果表明:随着水平误差和径向距离误差的增加,齿面接触模式向齿根两侧移动,传输误差最小值出现在初始水平误差和初始径向距离误差处。当速度比误差增大时,齿面接触模式从齿根侧向齿面上侧移动,传输误差减小但曲线不光滑。安装误差会增加齿面的接触应力。对小模数螺旋锥齿轮啮合行为影响最大的误差依次是水平误差、径向距离误差和速度比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误差 啮合特性 螺旋锥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螺旋法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宇 梁佩 +1 位作者 王志永 董欣然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3-1322,共10页
针对采用双重螺旋法(全工序法)加工的准双曲面齿轮副,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安装误差、螺旋运动系数与啮合性能之间的作用规律。利用矢量法建立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求得齿面方程并建立齿轮副装配数学模型,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CA)研究含... 针对采用双重螺旋法(全工序法)加工的准双曲面齿轮副,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安装误差、螺旋运动系数与啮合性能之间的作用规律。利用矢量法建立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求得齿面方程并建立齿轮副装配数学模型,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CA)研究含多种安装误差的齿面接触特征;建立齿面失配数学模型,分析螺旋运动系数对齿面接触特征、几何形貌的影响规律,揭示双重螺旋法对轮齿工作面、非工作面不同的修形原理;结合刀具与齿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阐述了展成线的求解过程,研究了螺旋运动系数对展成线位置的影响规律。对准双曲面齿轮副(7×43)进行磨齿和滚检实验,与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螺旋法 准双曲面齿轮 安装误差 啮合性能 齿面接触分析 齿面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刚度的计算方法
4
作者 朱文轩 张书维 +1 位作者 王琳 周海川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165,共11页
针对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刚度激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时变啮合直齿轮副刚度的解析方法。首先,建立了直齿轮齿向修鼓与轴向错位模型,导出了轮齿副总误差计算式;然后,结合了弹性力学理论、齿接触分析(TCA)以及加载齿接触分析(... 针对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刚度激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时变啮合直齿轮副刚度的解析方法。首先,建立了直齿轮齿向修鼓与轴向错位模型,导出了轮齿副总误差计算式;然后,结合了弹性力学理论、齿接触分析(TCA)以及加载齿接触分析(LTCA),对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的直齿轮副加载状态下的啮合特征进行了计算;基于势能法以及切片理论,建立了改进的几何刚度、耦合刚度、赫兹接触刚度以及齿基刚度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的直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改进解析式;最后,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该解析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不同鼓形量与错位量对直齿轮副刚度激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刚度计算方法的计算误差为3%,能够准确且有效地分析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的啮合刚度,为齿轮副传动系统的修形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轮误差 轴向错位 时变啮合刚度 切片理论 势能法 齿接触分析 加载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斜齿轮传递误差和啮合刚度的快速有效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常乐浩 贺朝霞 +1 位作者 刘岚 刘清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7-162,174,共7页
基于Smith切片法理论,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斜齿轮副传递误差和啮合刚度的改进方法。该模型将斜齿轮沿齿宽方向划分为一系列相互独立的薄直齿轮,考虑单个切片的弯曲-剪切变形、局部接触变形及轮体结构变形,通过各切片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建... 基于Smith切片法理论,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斜齿轮副传递误差和啮合刚度的改进方法。该模型将斜齿轮沿齿宽方向划分为一系列相互独立的薄直齿轮,考虑单个切片的弯曲-剪切变形、局部接触变形及轮体结构变形,通过各切片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建立斜齿轮非线性承载接触模型,进而得到齿面载荷分布、传递误差和啮合刚度等信息。该方法较Smith切片法增加了时变单齿刚度、接触变形非线性效应以及轮体结构参数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该模型的计算精度与有限元方法相当,但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更适合于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传递误差 啮合刚度 切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轮修形对负载扭矩和啮合错位的敏感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冰 常山 +2 位作者 刘更 刘岚 常乐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5-1092,共8页
基于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方法,建立了修形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递误差和综合啮合误差计算模型。以系统振动激振力波动量最小为目标,确定了设计负载扭矩和理想啮合状况下3种修形方式的最佳修形参数,并分析了3种修形方式对斜齿轮时变... 基于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方法,建立了修形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递误差和综合啮合误差计算模型。以系统振动激振力波动量最小为目标,确定了设计负载扭矩和理想啮合状况下3种修形方式的最佳修形参数,并分析了3种修形方式对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递误差以及综合啮合误差的影响。通过考察宽范围负载扭矩和啮合错位影响下的修形斜齿轮系统振动激振力和动态传递误差,分析了3种修形方式对负载扭矩和啮合错位的敏感性。研究表明:采用不同修形方式的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递误差以及综合啮合误差差别较大,然而系统振动激振力波动量均得到了显著降低。当负载扭矩大于设计扭矩时,3种修形方式仍有较好减振效果。当负载扭矩过小时,3种修形方式的齿轮系统振动将大于未修形齿轮系统,且共振转速略有降低。随着啮合错位量的增加,系统共振转速逐步降低,且3种修形方式的减振效果均逐渐降低,直至不再具有减振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建立齿面修形稳健设计方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形方式 啮合刚度 传递误差 啮合错位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误差影响齿轮副啮合的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涛 吴勇军 +1 位作者 吴静 王建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50,共8页
制造误差是影响齿轮副啮合的重要因素,研究其作用机理对齿轮的减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几种典型制造误差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一般的精确建模方法,以一对渐开线直齿轮为例,利用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啮合过程进行仿真,发现理想齿轮副... 制造误差是影响齿轮副啮合的重要因素,研究其作用机理对齿轮的减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几种典型制造误差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一般的精确建模方法,以一对渐开线直齿轮为例,利用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啮合过程进行仿真,发现理想齿轮副和含误差齿轮副啮合过程中的角速度、动态接触力特性表现出显著差异。然后进行单项误差影响齿轮振动的机理研究,分别以齿廓误差和齿距误差为对象,利用傅里叶变换量化分析了不同加工公差等级下的单项制造误差对齿轮副动态传递误差、角加速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以模拟任意形式的微小量级的制造误差,并体现在接触有限元分析中。不但能够用于精细化研究制造误差对齿轮副啮合过程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量化各项啮合特性分析单项误差影响齿轮振动的作用机理,并指导齿轮的减振设计和精度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误差 齿轮副 动态啮合特性 接触有限元分析 动态传递误差 角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轮动力学建模中啮合刚度处理与对比验证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峰 方宗德 李声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共5页
为准确建立斜齿轮动力学模型,更好分析斜齿轮系统振动特性,提出基于轮齿承载接触分析、考虑齿轮轴扭转变形的轮齿啮合刚度计算方法。分析国内文献普遍采用的基于啮合刚度分解建立斜齿轮动力学模型,指出其与理论力学相悖之处,提出基于力... 为准确建立斜齿轮动力学模型,更好分析斜齿轮系统振动特性,提出基于轮齿承载接触分析、考虑齿轮轴扭转变形的轮齿啮合刚度计算方法。分析国内文献普遍采用的基于啮合刚度分解建立斜齿轮动力学模型,指出其与理论力学相悖之处,提出基于力、振动位移分解法建立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激励、啮入冲击激励的斜齿轮啮合型弯-扭-轴耦合振动模型。以某斜齿轮副为例进行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承载接触分析的轮齿啮合刚度计算方法能准确、方便求得轮齿啮合刚度,文献[8]动力学响应结果与理论实际存在明显差别,而基于力、振动位移分解法的响应则能与理论实际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刚度分解 承载接触分析 斜齿轮 动力学模型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字齿轮啮合特性的滑动摩擦功率损失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成 高常青 贾海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73-2178,共6页
以空间多重共轭啮合理论为基础,利用人字齿轮副轮齿接触特性与承载接触特性,提出一种计算人字齿轮滑动摩擦功率损失的方法。首先,利用人字齿轮副轮齿接触分析(TCA),获得人字齿轮齿面接触路径和印痕。然后,利用人字齿轮副承载接触分析(LT... 以空间多重共轭啮合理论为基础,利用人字齿轮副轮齿接触特性与承载接触特性,提出一种计算人字齿轮滑动摩擦功率损失的方法。首先,利用人字齿轮副轮齿接触分析(TCA),获得人字齿轮齿面接触路径和印痕。然后,利用人字齿轮副承载接触分析(LTCA),计算得到啮合齿面瞬时椭圆长轴(接触点)上离散点的法向载荷和瞬时接触点的传动误差,把所得到的离散点载荷和传动误差分别转换成齿面瞬时接触点的法向载荷和相对滑动速度,二者与摩擦因数相乘得到人字齿轮瞬时接触点的滑动摩擦功率损失。最后,对人字齿轮齿面所有瞬时接触点的滑动摩擦功率损失进行拟合并积分,最终获得1对人字齿轮轮齿从啮入到啮出的滑动摩擦功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齿轮 啮合接触分析 传动效率 滑动摩擦功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角修形对斜齿轮系统准静态及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冰 常山 +2 位作者 吴立言 刘更 陈策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基于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方法,建立了斜齿轮副啮合刚度和轮齿修形耦合非线性激励计算模型,研究了对角修形对齿面载荷分布、综合啮合刚度以及承载传递误差的影响。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了考虑轴段变形的斜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广义有限元... 基于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方法,建立了斜齿轮副啮合刚度和轮齿修形耦合非线性激励计算模型,研究了对角修形对齿面载荷分布、综合啮合刚度以及承载传递误差的影响。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了考虑轴段变形的斜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广义有限元模型,通过分离系统传递误差激振力,将系统参变微分方程组转化为定常微分方程组,实现了快速求解。以传递误差激振力波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图解法得到了最佳对角修形参数。研究表明:对于修形齿轮副,啮合刚度波动量并不是影响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的主导因素,传递误差激振力波动量的大小决定了系统振动的剧烈程度;对角修形不仅对轮齿刚度的削弱程度较小,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动态传递误差均方根值和轴承动载荷波动量,进而降低系统振动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对角修形 啮合刚度 传递误差 轴承动载荷 傅里叶级数 均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轮实际齿面接触分析技术 被引量:17
11
作者 蒋进科 方宗德 苏进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1-925,共5页
基于三坐标测量的齿面网格节点偏差,经过三次B样条拟合得到法向偏差曲面,通过理论齿面与偏差曲面叠加构造斜齿实际齿面,推导了齿面法矢、齿面接触与边缘接触;编制了1套斜齿轮TCA程序,能够对各种实际齿面进行TCA仿真;通过齿向和三维修形... 基于三坐标测量的齿面网格节点偏差,经过三次B样条拟合得到法向偏差曲面,通过理论齿面与偏差曲面叠加构造斜齿实际齿面,推导了齿面法矢、齿面接触与边缘接触;编制了1套斜齿轮TCA程序,能够对各种实际齿面进行TCA仿真;通过齿向和三维修形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为斜齿轮实际齿面接触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误差曲面 实际齿面 齿面接触分析 齿面网格 坐标测量 三次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合度对齿轮传动啮合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康 夏公川 +1 位作者 赵韩 张祖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85-1590,共6页
文章针对齿轮瞬时啮合效率的求解和考虑重合度因素的齿轮啮合效率公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反渐开线方程建立瞬时啮合效率的迭代公式;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处理关于齿轮啮合效率的不适定问题,进而研究多项式函数拟合周期函数的估计误... 文章针对齿轮瞬时啮合效率的求解和考虑重合度因素的齿轮啮合效率公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反渐开线方程建立瞬时啮合效率的迭代公式;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处理关于齿轮啮合效率的不适定问题,进而研究多项式函数拟合周期函数的估计误差,验证效率目标函数的精确度;最后通过效率试验,并考虑齿轮重合度的影响因素,提出齿轮啮合效率公式,进行误差分析加以验证。通过齿轮效率试验结果验证了齿轮啮合效率公式的准确性,从理论上量化了重合度对齿轮啮合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效率 重合度 多项式函数 效率试验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置面齿轮的碟形砂轮磨齿及啮合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付学中 方宗德 +1 位作者 李建华 侯祥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82,共6页
采用碟形砂轮磨齿展成偏置面齿轮,通过碟形砂轮齿廓修形及控制砂轮中心运动实现偏置面齿轮齿面拓扑修形,建立了偏置面齿轮的磨齿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拓扑修形偏置面齿轮齿面方程,建立了考虑安装误差的拓扑修形偏置面齿轮轮齿接触分析、... 采用碟形砂轮磨齿展成偏置面齿轮,通过碟形砂轮齿廓修形及控制砂轮中心运动实现偏置面齿轮齿面拓扑修形,建立了偏置面齿轮的磨齿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拓扑修形偏置面齿轮齿面方程,建立了考虑安装误差的拓扑修形偏置面齿轮轮齿接触分析、承载接触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相应计算机程序,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分析.算例分析表明:碟形砂轮磨削偏置面齿轮是可行的;偏置面齿轮齿面几何不对称,偏置影响接触印痕、承载传动误差,但不影响几何传动误差;对偏置面齿轮拓扑修形,可有效改善偏置面齿轮副啮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置面齿轮 碟形砂轮 磨齿 拓扑修形 接触分析 几何传动误差 啮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误差对空间曲线啮合齿轮传动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恩义 陈扬枝 陈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9,共6页
为了提高空间曲线啮合齿轮的传动精度,研究了装配误差对其产生的影响.首先,基于空间曲线啮合齿轮的传动原理,得到了正交轴空间曲线啮合齿轮的曲面方程.然后,应用齿面接触分析方法,求解出装配误差存在下的实际接触线参数,以及相应的传动... 为了提高空间曲线啮合齿轮的传动精度,研究了装配误差对其产生的影响.首先,基于空间曲线啮合齿轮的传动原理,得到了正交轴空间曲线啮合齿轮的曲面方程.然后,应用齿面接触分析方法,求解出装配误差存在下的实际接触线参数,以及相应的传动误差和重合度.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算例的实验仿真,分析了各装配误差因素对传动误差以及重合度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绕Yo轴的角装配误差和Xo方向上的位移装配误差是装配误差中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控制并减小正交轴空间曲线啮合齿轮装配误差对传动误差和重合度的不良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曲线啮合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传动误差 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碟形砂轮的斜齿面齿轮磨齿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先龙 李建华 +1 位作者 方宗德 苏进展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3-498,共6页
为了制造出高精度硬齿面斜齿面齿轮和获得抛物线传动误差并改善啮合性能,对采用碟形砂轮加工双向修形的斜齿面齿轮的磨齿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渐开线失配的碟形砂轮齿面,分析了碟形砂轮磨削斜齿面齿轮的展成原理,根据展成原理和用渐... 为了制造出高精度硬齿面斜齿面齿轮和获得抛物线传动误差并改善啮合性能,对采用碟形砂轮加工双向修形的斜齿面齿轮的磨齿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渐开线失配的碟形砂轮齿面,分析了碟形砂轮磨削斜齿面齿轮的展成原理,根据展成原理和用渐开线失配的碟形砂轮并改变砂轮的运动,推导出双向修形斜齿面齿轮的齿面方程。给出了双向修形斜齿面齿轮的齿面计算和接触分析实例,结果表明:理论齿面的最大齿面误差为5.98×10-4μm,采用碟形砂轮加工双向修形斜齿面齿轮的磨齿方法是可行的,获得了斜齿面齿轮抛物线传动误差,避免了边缘接触并改善了斜齿面齿轮的啮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面齿轮 碟形砂轮 双向修形 安装误差 齿面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静态传递误差法进行高速宽斜齿轮振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山 徐振忠 +2 位作者 李威 陈谌闻 贾冬开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4,47,共4页
本文在微机上建立并求解了渐开线宽斜齿轮单自由度非线性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编制了计算轮齿动载荷和动载系数的计算机程序。并将静态传递误差引入齿轮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中。
关键词 静态传递误差法 齿轮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安装误差的拓扑修形斜齿轮承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会良 邓效忠 +2 位作者 徐恺 杨建军 苏建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1-786,共6页
为提高齿轮副承载能力和降低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提出一种拓扑修形的齿面结构。根据齿廓分段修形和齿向分段修形原理推导出拓扑修形齿面方程,构建含安装误差的修形齿轮副的接触分析(TCA)模型。并对轮齿接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仿真出传动... 为提高齿轮副承载能力和降低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提出一种拓扑修形的齿面结构。根据齿廓分段修形和齿向分段修形原理推导出拓扑修形齿面方程,构建含安装误差的修形齿轮副的接触分析(TCA)模型。并对轮齿接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仿真出传动误差和齿面接触应力与剪切力在不同安装误差情况下的分布特征。根据应力分布曲线分析,齿轮副啮入与啮出点的应力幅值相比均值有所下降,为减振降噪创造了良好条件。滚检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成形法磨削的拓扑修形对改善齿面接触印痕,避免边缘接触和降低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修形 斜齿轮 成形法磨齿 安装误差 承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磨齿齿形误差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鸿 张金 黄筱调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41-2145,共5页
大模数齿轮是航天、造船、工程机械等设备的重要零件;精度等级的提高是齿轮加工的核心问题,而精度提高的途径是尽可能的减少误差。成形法磨削齿轮的过程中影响齿轮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很多;分析以成形磨削斜齿轮为例,对砂轮截形偏移、砂轮... 大模数齿轮是航天、造船、工程机械等设备的重要零件;精度等级的提高是齿轮加工的核心问题,而精度提高的途径是尽可能的减少误差。成形法磨削齿轮的过程中影响齿轮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很多;分析以成形磨削斜齿轮为例,对砂轮截形偏移、砂轮安装角度误差、砂轮与工件的中心距误差及砂轮修整等因素引起的齿形误差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各因素影响齿形误差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可用于大模数数控成形磨齿机的设计与制造及提高齿轮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磨削 斜齿轮 齿形误差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零耦合滚齿全误差模型及其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星 梅雪松 +2 位作者 陶涛 李伟 申建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48,85,共8页
为了降低滚齿全误差模型的求解难度,建立了机床误差模型与工件加工精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对滚齿加工误差进行准确辨识与预测,提出了一种将滚齿全误差模型分解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子模型并进行协同计算的方法,可以提高滚齿全误差模型在误... 为了降低滚齿全误差模型的求解难度,建立了机床误差模型与工件加工精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对滚齿加工误差进行准确辨识与预测,提出了一种将滚齿全误差模型分解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子模型并进行协同计算的方法,可以提高滚齿全误差模型在误差辨识、预测中的可操作性。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机床误差传递模型,依据共轭曲面的空间啮合特性,对滚齿加工理论齿廓进行了精确计算。利用齿廓误差的折算方法,将机床误差参量折算成齿廓误差,从而得到实际加工齿廓,通过对比,即可得到齿形、齿向、齿距等误差值,从而建立起了机床各误差参量与齿轮加工误差之间的完整映射关系。进一步在滚刀存在偏心的情况下进行直齿滚切实验,并将齿轮检测结果与文中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检测结果高度契合(相对误差≤5%),充分说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滚齿加工误差的准确辨识与预测也使滚齿加工虚拟化成为可能,为构建机床信息物理系统模型和实现预测式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齿 全误差模型 零耦合 空间啮合理论 误差预测 机床信息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双曲面齿轮振动噪声试验与预估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爱军 邓效忠 +2 位作者 张静 李聚波 聂少武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1,共5页
为研究准双曲面齿轮传动机构的啮合振动、辐射噪声与传动误差的关系,建立三者之间的数据同步检测模型;并利用Y9550型锥齿轮滚动检验机搭建了综合试验平台。通过对一副准双曲面齿轮的振动与噪声信号的采集数据对比,分析振动与噪声的时域... 为研究准双曲面齿轮传动机构的啮合振动、辐射噪声与传动误差的关系,建立三者之间的数据同步检测模型;并利用Y9550型锥齿轮滚动检验机搭建了综合试验平台。通过对一副准双曲面齿轮的振动与噪声信号的采集数据对比,分析振动与噪声的时域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振动与噪声谱中的频域相关特性。在Kato公式的基础上引伸出准双曲面齿轮的定量分析式,并借助传动误差的检测结果,对多次采集的数据进行以振动代替噪声的预估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振动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传动噪声的状态,并能够反馈到齿轮设计层面上,从而达到降低齿轮振动与噪声的目的,提高传动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啮合振动 辐射噪声 传动误差 定量分析 预估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