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柏叶抗红色毛癣菌主要活性成分α-蒎烯以ERG-3为靶点发挥抗真菌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潇 李丹丹 +4 位作者 田红利 欧春敏 杨龙 欧阳五庆 郑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90-1702,共13页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T.rubrum)是皮肤癣最主要病原;侧柏叶(Cacumen Platycladi)是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 s(L.)Franco]的干燥嫩枝梢及叶,被《苗族医学》收录用于治疗皮肤癣。本研究旨在探讨侧柏叶抗T.rubrum的主要活...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T.rubrum)是皮肤癣最主要病原;侧柏叶(Cacumen Platycladi)是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 s(L.)Franco]的干燥嫩枝梢及叶,被《苗族医学》收录用于治疗皮肤癣。本研究旨在探讨侧柏叶抗T.rubrum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抗真菌机制,为抗皮肤癣新药研发提供帮助。本研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和孢子萌发率分析了侧柏叶活性物质对T.rubrum的抑菌活性,使用电镜观察T.rubrum菌丝形态和孢子超微结构,并检测侧柏叶活性物质对T.rubrum细胞膜通透性、完整性和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从而阐述侧柏叶活性物质对T.rubrum抑菌机理,最后采用GC-MS和qRT-PCR方法找到其抗T.rubrum的作用靶点。结果显示,侧柏叶石油醚部位的α-蒎烯为主要抗菌活性成分,MIC为32μg·mL^(-1),极显著抑制孢子萌发(P<0.01);α-蒎烯可致细胞膜发生明显损伤和内容物流出、通透性极显著增加(P<0.01)以及24 h内细胞膜中麦角甾醇和24(28)脱氢麦角甾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引起脂质色谱图中ERG3活性抑制相关的“麦角甾烷-7,24-二烯-3β-醇”色谱峰出现;可极显著降低ERG3的相对表达量(P<0.01)。结果表明,α-蒎烯是侧柏叶中发挥抗T.rubrum活性最主要成分且以ERG3为其抗真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侧柏叶 Α-蒎烯 细胞膜 麦角甾醇 erg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PRAME、ERG、TRX-2基因表达的检测及其与疾病分型、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善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85-787,790,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肾母细胞瘤基因(WT1)、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ETS相关基因(ERG)、硫氧还蛋白-2(TRX-2)基因表达及其与疾病分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白血病患者纳入研究的白血病组,将同期体检健康者纳入...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肾母细胞瘤基因(WT1)、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ETS相关基因(ERG)、硫氧还蛋白-2(TRX-2)基因表达及其与疾病分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白血病患者纳入研究的白血病组,将同期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组;进一步根据分型将白血病患者分为ALL组和AML组,根据化疗后疗效将白血病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和复发组。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检测WT1、PRAME、ERG、TRX-2基因的mRNA含量。结果:白血病组血液中WT1、PRAME、ERG、TRX-2基因的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血液中WT1、PRAME、ERG、TRX-2基因的mRNA含量高于A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血液中WT1、PRAME、ERG、TRX-2基因的mRNA含量高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T1、PRAME、ERG、TRX-2基因异常高表达与白细胞的发生有关,也与疾病的分型、化疗的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肾母细胞瘤基因(WT1) 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 ETS相关基因(erg) 硫氧还蛋白-2(TR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松油醇对指状青霉抑霉唑抗性菌株Pdw03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欧阳秋丽 刘洋梅 +1 位作者 陈悦 陶能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共6页
本研究探讨了α-松油醇对指状青霉抑霉唑抗性菌株Pdw03的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α-松油醇抑制Pdw03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 本研究探讨了α-松油醇对指状青霉抑霉唑抗性菌株Pdw03的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α-松油醇抑制Pdw03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均为4.00μL/mL;体内实验研究发现MFC和5 MFCα-松油醇可明显降低接种Pdw03椪柑果实的绿霉病发病率和发病直径;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实验发现,经1/2 MICα-松油醇处理后,Pdw03的细胞膜完整性降低,麦角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麦角固醇合成相关基因ERG9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综上,α-松油醇通过抑制ERG9基因的表达影响菌株Pdw03的生长,可作为采后柑橘病害防治的有效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松油醇 指状青霉Pdw03 细胞膜 麦角固醇 erg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作格”角度谈主语系统的选择 被引量:9
4
作者 曾立英 杨小卫 《汉语学报》 2005年第4期22-30,共9页
本文主要以作格为理论背景谈主语系统的选择情况。按照Dixon(1994)的观点,作格分为小句内作格和小句间作格。在小句内,根据S、A、O三者之间的语法关系,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作格、宾格和分裂的系统三种类型,其中分裂的系统又包括分裂的... 本文主要以作格为理论背景谈主语系统的选择情况。按照Dixon(1994)的观点,作格分为小句内作格和小句间作格。在小句内,根据S、A、O三者之间的语法关系,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作格、宾格和分裂的系统三种类型,其中分裂的系统又包括分裂的主语系统和变动的主语系统两种类型。我们根据汉语的特点,发现汉语的作格动词以及很多及物动词在主语的选择上呈现变动的局面。小句间作格着重在小句的组合中,句法作格的类型有S/A中枢词转换,S/O中枢词转换和二者的综合,汉语是综合了这两种转换方式,随着信息展开的需要而铺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格性 变动的主语系统 分裂的主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制,时态和情态条件触发的作格—分裂现象探讨
5
作者 鲁曼 陈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6,共4页
由时制,时态和情态(TAM)因素触发的作格—分裂系统在作格语言中倍受关注。其中影响参数理论,给物性参数理论以及视点角度和自然关注点理论极具代表性。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倾向于Delancey,认为在许多语言中主格和绝对格与动词的一... 由时制,时态和情态(TAM)因素触发的作格—分裂系统在作格语言中倍受关注。其中影响参数理论,给物性参数理论以及视点角度和自然关注点理论极具代表性。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倾向于Delancey,认为在许多语言中主格和绝对格与动词的一致关系是一种"视点"的类别标志,即说话者描述事件的角度。作格—分裂系统中格标记的模式反映了最自然的视点与关注点之间的冲突。但同时指出,对作格—分裂现象的探讨不应排除语法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格-分裂 影响参数 给物性参数 视点和关注点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