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合金的铸造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那慧康 杨九卿 +5 位作者 寇生中 李晓诚 李林 付小强 梁彪 董利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230,共13页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材料的制备与研发朝着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目前,制造高性能新材料零件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块体非晶合金零件的成形备受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和挑战。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非晶合金铸造成形技术包...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材料的制备与研发朝着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目前,制造高性能新材料零件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块体非晶合金零件的成形备受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和挑战。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非晶合金铸造成形技术包括真空压铸、真空吸铸、水冷铜坩埚感应熔炼铜模铸造等方法。探讨了工艺参数对玻璃成形能力(GFA)的影响,并列举了一些通过铸造成形方法制备的非晶合金零件及其精度。与传统晶体材料不同,非晶合金没有晶界、位错等缺陷,还分析了一些非晶合金常见的缺陷。非晶合金零件的成形能力和性能与基体金属的原料纯度密切相关,通过比较不同纯度的非晶合金,分析了原料纯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目前,非晶合金铸造大多在真空或空气氛围下进行,研究了不同气氛对非晶合金铸造成形性能的影响。总的来说,非晶合金零件的成形制备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晶合金零件的生产制造将会更加高效、精准,这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铸造成形工艺 铸造成形性能 非晶成形能力 铸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非晶合金的性能、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玉来 沈军 +4 位作者 孙剑飞 王刚 邢大伟 周彼德 李庆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综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性能、制备方法及应用,对比了吸铸法制备的棒状Zr41 2Ti13 8Cu12 5Ni10Be22 5,Zr57Cu20Al10Ni8Ti5,Zr52 5Ti5Cu17 9Ni14 6Al10(原子分数)大块非晶样品的过冷温度区间宽度(ΔTx),给出了3种大块非晶合金系列的热稳定... 综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性能、制备方法及应用,对比了吸铸法制备的棒状Zr41 2Ti13 8Cu12 5Ni10Be22 5,Zr57Cu20Al10Ni8Ti5,Zr52 5Ti5Cu17 9Ni14 6Al10(原子分数)大块非晶样品的过冷温度区间宽度(ΔTx),给出了3种大块非晶合金系列的热稳定性参数Tg、Tx及ΔTx,提出了大块非晶合金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吸铸法 热稳定性参数 牛顿流动 超塑性 弹性模量 软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振忠 宋广生 +1 位作者 杨根仓 周尧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51,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块状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超短时脉冲电流直接晶化法和深过冷直接晶化法两类潜在的块状金属纳米晶制备技术。
关键词 纳米晶 金属 块状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精细零部件的超塑性成形技术 被引量:20
4
作者 谢建新 周成 张志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对各种精细零部件成形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典型大块非晶合金的特性,尤其是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温度域的超塑性成形性能,概述了目前国外已开发的非晶合金精细零部件超塑性成形技术及其在典型精细零部件成形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精细零部件 超塑性成形 精密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体非晶合金Cu_(58)Zr_(20)Ti_(20)Mo_2的形成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元政 董振江 +3 位作者 仇在宏 陈小祝 谢致薇 白晓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0-1095,共6页
用铜模吸铸法获得直径3 mm的Cu58Zr20Ti20Mo2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量热仪、压缩实验及扫描电镜等研究其结构、热稳定性、压缩性能及断口形貌。Mo的引入有利于非晶的形成,该非晶合金表现为两级晶化行为,玻璃转变温度为... 用铜模吸铸法获得直径3 mm的Cu58Zr20Ti20Mo2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量热仪、压缩实验及扫描电镜等研究其结构、热稳定性、压缩性能及断口形貌。Mo的引入有利于非晶的形成,该非晶合金表现为两级晶化行为,玻璃转变温度为422.6℃,晶化起始温度为453.4℃;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近似线性关系,不存在塑性变形阶段,为脆性断裂,断裂强度为1 720 MPa,变形量为3.4%,断口形貌为清晰的脉状河流花纹;含少量晶态相的Cu57Zr20Ti20Mo3非晶合金仍为脆性断裂,断裂强度为1 546 MPa,变形量为3.3%,断口形貌呈混乱的脉状河流花纹,且有类似液滴的小球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rTiMo块体非晶合金 热稳定性 应力-应变曲线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寇生中 冯柳 +2 位作者 丁雨田 许广济 丁宗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42-245,共4页
Cu基块状非晶合金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从合金体系、力学性能、合金过冷液体区域的性能及非晶形成能力几方面对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新型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Cu基块状非晶合金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非晶形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高应变速率压缩变形行为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曙光 胡捷 +2 位作者 朱学新 石力开 王发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19-1225,共7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633、653和673K,应变速率分别为2×10-2s-1和2×10-1s-1条件下的单向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673K时两种应变速率下,该合金都具有很好的塑...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633、653和673K,应变速率分别为2×10-2s-1和2×10-1s-1条件下的单向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673K时两种应变速率下,该合金都具有很好的塑性,尤其在2×10-2s-1时流变应力只有74MPa,非常适于进行超塑性加工。对非晶合金的断口进行了观察,得到柱状非晶合金压缩变形时外观和断口形貌随着变形条件的变化规律。采用自由体积模型对非晶合金的形变和断裂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块体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区 变形 断裂 超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65)Cu_(25)Y_(10-x)La_x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 被引量:8
8
作者 彭彪林 王晓军 +1 位作者 陈学定 夏天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6,共4页
传统的非晶合金多为粉末或者薄带,这样就大大限制了非晶合金的许多优异性能的发挥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因此研究开发块体非晶合金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用真空吹铸法制备了直径2mm的Mg65Cu25Y10-xLax(x=0、0.35、1、2)块体非晶合金棒,... 传统的非晶合金多为粉末或者薄带,这样就大大限制了非晶合金的许多优异性能的发挥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因此研究开发块体非晶合金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用真空吹铸法制备了直径2mm的Mg65Cu25Y10-xLax(x=0、0.35、1、2)块体非晶合金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分别对非晶合金的结构和形成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x=2时,合金具有最高的玻璃形成能力(Trg=0.5872);当x=0.35时,也就是当原子半径参数λ=0.18时,不但没得到共晶点的成分,反而其玻璃形成能力比Mg65Cu25Y10还差;当x=3、4时,此时在非晶基体中已经出现晶体相,说明其玻璃形成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合金 大块非晶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微量镉后Mg_(61)Cu_(28)Gd_(11)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纳米压痕蠕变行为 被引量:6
9
作者 孙颖迪 梁诸明 +3 位作者 李子全 刘劲松 周佳丽 潘琦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2,共4页
采用纳米压痕法研究了Mg61Cu28Gd11和加入微量镉后(Mg61Cu28Gd11)99.5Cd0.5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压痕蠕变行为,并通过获得的蠕变位移、蠕变速率敏感指数和蠕变柔量分析了合金的蠕变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非晶合金都具有较低的室温蠕变敏感指... 采用纳米压痕法研究了Mg61Cu28Gd11和加入微量镉后(Mg61Cu28Gd11)99.5Cd0.5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压痕蠕变行为,并通过获得的蠕变位移、蠕变速率敏感指数和蠕变柔量分析了合金的蠕变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非晶合金都具有较低的室温蠕变敏感指数,其室温蠕变机制主要为局部剪切流变,特别是加入微量镉后非晶合金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更低的蠕变速率敏感指数和更小的蠕变柔量,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和更低的应力松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痕 镁基块体非晶合金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肖华星 陈光 喇培清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采用电弧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Fe基大块非晶合金,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铸态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及热处理对其耐磨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磨损表面形貌,分析了Fe基大块非晶合金... 采用电弧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Fe基大块非晶合金,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铸态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及热处理对其耐磨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磨损表面形貌,分析了Fe基大块非晶合金以及相同成分晶态合金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铸态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磨性高于相同成分的晶态合金,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铸态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磨性,在保持完全非晶状态的前提下,退火态非晶合金的磨损率较铸态非晶合金减小约40%;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对合金的摩擦系数影响不大,当进入稳定阶段后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摩擦系数稳定在0.58左右;不同处理状态的Fe基大块非晶合金和相同成分晶态合金的磨损机制不同,非晶合金的磨损机制以疲劳磨损为主兼有磨粒磨损,相同成分晶态合金的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大块非晶 热处理 干摩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非晶态合金的最新研究动态 被引量:3
11
作者 寇生中 林焰 +3 位作者 李春燕 许广济 丁雨田 胡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8-51,共4页
概括了大块非晶态合金的发展历史,并从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大块非晶态合金的形成机制,总结了其性能特征、应用现状及最新研究动态,同时从应用角度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块非晶态合金 形成机制 热力学 耐磨性 耐蚀性 原子随机配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60)Co_8Zr_(10)Mo_5W_2B_(15)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及热处理对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元政 赵德强 +4 位作者 仇在宏 陈小祝 谢致薇 匡同春 白晓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82-1684,共3页
用铜模吸铸法获得直径为2mm的Fe60Co8Zr10Mo5W2B15和Fe60Co8Zr8Mo5W2Nb2B15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显微硬度及压缩实验等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结构、热稳定性及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与压缩性能。结果表... 用铜模吸铸法获得直径为2mm的Fe60Co8Zr10Mo5W2B15和Fe60Co8Zr8Mo5W2Nb2B15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显微硬度及压缩实验等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结构、热稳定性及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与压缩性能。结果表明Nb的引入不利于非晶合金的形成;Fe60Co8Zr10Mo5W2B15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为1343HV0.2,抗压强度bσc为972.6MPa;在低于晶化起始温度的热处理,硬度稍有下降;但在高于晶化峰值温度的热处理,硬度值随时间变化先升高,后下降;在热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硬度升高,但压缩强度会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0Co8Zr10Mo5W2B15块体非晶合金 热处理 显微硬度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47Ti34Zr11Ni8块体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孔见 陈光 +1 位作者 王志华 孙强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85-1589,共5页
采用差压铸造法成功制备了Cu47Ti34Zr11Ni8块体非晶合金,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735K,过冷液相区ΔTx=63K,约化玻璃温度Trg=0.该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672K,晶化温度Tx1575,弯曲断裂强度高达2350MPa,断裂前弹... 采用差压铸造法成功制备了Cu47Ti34Zr11Ni8块体非晶合金,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735K,过冷液相区ΔTx=63K,约化玻璃温度Trg=0.该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672K,晶化温度Tx1575,弯曲断裂强度高达2350MPa,断裂前弹性变形量为2.1%,弯曲模量为102GPa;淬态微米级结晶相的出现使合金的三点弯曲断裂强度下降至110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微塑性成形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晓琳 王春举 +2 位作者 周健 单德彬 郭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0-1195,共6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成形系统进行热压缩实验,分别研究成形温度、成形时间和冲头速度等对尺寸为d1 mm×1.5 mm的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Vit.1)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坯料尺寸对Vi...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成形系统进行热压缩实验,分别研究成形温度、成形时间和冲头速度等对尺寸为d1 mm×1.5 mm的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Vit.1)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坯料尺寸对Vit.1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超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流动应力随坯料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闭式模锻方法成形了分度圆直径为d1 mm的微型齿轮,采用SEM观察成形件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采用微成形方法可以获得尺寸精度较高的Vit.1块体非晶合金微型齿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基非晶合金 块体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区 微成形性能 微型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CuYSi颗粒增强块体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邵阳 陈刚 +2 位作者 赵玉涛 张振亚 侯文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2-1015,共4页
用Mg-4%Si合金、纯Cu、纯Mg、Cu-38%Y合金经普通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一种原位颗粒增强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运用XRD以及EDS确定其颗粒为CuYSi相,采用SEM-EDS对颗粒的形貌、大小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 用Mg-4%Si合金、纯Cu、纯Mg、Cu-38%Y合金经普通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一种原位颗粒增强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运用XRD以及EDS确定其颗粒为CuYSi相,采用SEM-EDS对颗粒的形貌、大小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硬度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CuYSi颗粒尺寸细小(10μm左右),形状规整并且均匀分布在非晶合金基体上;与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相比,CuYSi颗粒的生成使得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加102.5HV,ΔTx增加6.1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CuYSi颗粒 Mg60Cu30Y10块体非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郝雷 陈学定 +1 位作者 袁子洲 王晓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22-24,共3页
概述了大块非晶态材料的发展历史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成分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并比较了其产业化的可行性。同时综述了大块非晶合金优异的性能... 概述了大块非晶态材料的发展历史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成分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并比较了其产业化的可行性。同时综述了大块非晶合金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形成机制 制备 金属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合成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元元 杨超 +1 位作者 李小强 陈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05-2323,共19页
鉴于块状非晶合金(BAAs)的低塑性特征,回顾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制备高性能块状材料的成形技术,即先机械合金化制备钛基多组元非晶合金粉末,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粉末的过冷液相区固结非晶粉末,再利用非晶晶化法使烧结... 鉴于块状非晶合金(BAAs)的低塑性特征,回顾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制备高性能块状材料的成形技术,即先机械合金化制备钛基多组元非晶合金粉末,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粉末的过冷液相区固结非晶粉末,再利用非晶晶化法使烧结的非晶块体在随后的烧结和热处理过程中晶化析出β-Ti延性相,控制延性相的形貌、尺度和分布,合成以非晶相或β-Ti晶化相为基体的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CBBAAs),研究不同添加或替换组元对TiNbCuNiAl非晶粉末颗粒尺寸、热物性和微观结构的作用,探索了不同烧结参数对合成的CBBAAs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合成含晶化相CBBAAs的理论基础和非晶晶化过程中晶粒形核长大的规律,提出并利用"发展的软硬模型"来阐释应力作用下CBBAAs的断裂机理。研究结果提供一种极具前途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制备尺寸较大、力学性能优异的含晶化相的块状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纳米晶材料 超细晶材料 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机械合金化 晶化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Cu_(60)Zr_(30)Ti_(10)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元政 仇在宏 +1 位作者 谢致薇 白晓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55-1160,共6页
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2~3mm的Cu60-xZr30Ti10M2(M=Mg、Al、Sn)系列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硬度实验等研究它们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与显微硬度。该系列非晶合金均表现出两级晶化行为。Cu60Zr30Ti10的玻璃转变... 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2~3mm的Cu60-xZr30Ti10M2(M=Mg、Al、Sn)系列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硬度实验等研究它们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与显微硬度。该系列非晶合金均表现出两级晶化行为。Cu60Zr30Ti10的玻璃转变温度为426.5℃,晶化起始温度为467.7℃,过冷液相区为41.2℃。添加Mg、Mo、Al对过冷液相区影响比较小,而添加Sn则使过冷液相区明显增大,达到51.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有较明显提高,热稳定性增强。Cu60Zr30Ti10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为HV594.3,添加2%(摩尔分数)的Mg、Mo和Al对显微硬度影响不大,而添加2%Sn(摩尔分数)却使显微硬度达到HV755.7,提高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60-xZr30Ti10M2合金 块体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对ZrCuNiAl非晶合金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春燕 尹金锋 +2 位作者 王铮 寇生中 赵燕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以(Zr_(0.6336)Cu_(0.1452)Ni_(0.1012)Al_(0.12))_(100-x)Er_x(x=0,0.5,1,1.5,2,2.5,3,原子分数,下同)系块体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微量元素Er的含量来研究Er对非晶合金的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 以(Zr_(0.6336)Cu_(0.1452)Ni_(0.1012)Al_(0.12))_(100-x)Er_x(x=0,0.5,1,1.5,2,2.5,3,原子分数,下同)系块体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微量元素Er的含量来研究Er对非晶合金的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r元素所制备出的试样都是完全非晶结构的合金。随着Er含量的增加,各试样的弹性模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压缩塑性应变呈台阶式上升,x=0,x=0.5,x=1试样的塑性应变在4%的范围内波动;x=1.5,x=2,x=2.5试样的塑性应变在11%的范围内波动;x=3试样的塑性应变最高,其值为23.19%,弹性模量为37.76GPa,屈服强度为1604MPa,抗压强度为2068MPa,断裂强度为2060MPa;随着Er含量的增加,锆基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非晶形成能力均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47)Cu_(44)Al_9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宝庆 曹国华 +4 位作者 郎庆斌 张志 战再吉 刘日平 王文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利用电弧炉制备一系列(Zr51.6Cu48.4)100-xAlx(x=6.0~10.0,摩尔分数,%)大块非晶合金,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研究Al的含量对其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的含量为9.0%时,合金具有最优的非晶形成能力。适... 利用电弧炉制备一系列(Zr51.6Cu48.4)100-xAlx(x=6.0~10.0,摩尔分数,%)大块非晶合金,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研究Al的含量对其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的含量为9.0%时,合金具有最优的非晶形成能力。适量铝的加入不仅能够抑制初生相CuZr的析出,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其长大。临界冷却速率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显示该合金的临界冷却速率为10K/s,室温压缩力学性能显示其断裂强度为1.9GPa,且有0.5%的塑性变形,断裂方式为韧性剪切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临界冷却速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