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通信用Er^(3+)∶Yb^(3+)共掺玻璃波导放大器 被引量:3
1
作者 田贺斌 杨天新 +1 位作者 王永强 周佳凝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2,53,共5页
介绍了 Er3 +∶ Yb3 +共掺玻璃波导放大器 (EDWA)的原理、结构、制备及其优势与局限 ,同时还介绍了多种基于 EDWA的集成放大器件以及它们在城域网 /接入网、CATV等光通信领域的应用 .
关键词 光通信 波导放大器 Er^3+:Yb^3+玻璃波导放大器 玻璃波导 EDW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玻璃波导放大器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田贺斌 杨天新 +2 位作者 周佳凝 王颖 李世忱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介绍了Er3+:Yb3+共掺玻璃波导放大器(EDWA)的原理、结构、制备及其优势与局限,同时还介绍了多种基于EDWA的集成放大器件以及它们在城域网/接入网、CATV等光通信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Er^3+:Yb^3+ 波导放大器 BDWA 玻璃波导 原理 全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用Er^(3+)∶Yb^(3+)共掺玻璃波导放大器
3
作者 田贺斌 杨天新 +1 位作者 王永强 周佳凝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49,53,共3页
介绍了 Er3 +∶ Yb3 +共掺玻璃波导放大器 ( EDWA)的原理、结构、制备及其优势与局限 ,同时还介绍了多种基于 EDWA的集成放大器件以及它们在城域网 /接入网。
关键词 光通信 波导放大器 Er^3+:Yb^3+玻璃波导放大器 玻璃波导 EDW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2 位作者 董淑福 方绍强 张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实现了对双包层Er3+/Yb3+光纤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分析。研究了不同信号和泵浦功率下单信道的瞬态功率、脉冲序列输出功率与增益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多信道异步转移模式下输出功率和增益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实现了对双包层Er3+/Yb3+光纤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分析。研究了不同信号和泵浦功率下单信道的瞬态功率、脉冲序列输出功率与增益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多信道异步转移模式下输出功率和增益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单个脉冲,在相同的泵浦功率下,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取决于输入脉冲的峰值功率;在不同的泵浦功率下,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取决于泵浦功率。对于脉冲序列,在达到稳定的输出前,将经历一个输出功率和增益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对于异步转移模式的多信道脉冲,脉冲重叠时的功率和增益变化要快于非重叠时功率和增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层光纤放大器 单信道 多信道 脉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的动态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占生宝 朱蕊频 +2 位作者 马志强 石磊 赵尚弘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7,共5页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对连续和脉冲泵浦下的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对ASE随时间呈现不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光泵浦下,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达到稳态的时间和输出功率的...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对连续和脉冲泵浦下的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对ASE随时间呈现不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光泵浦下,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达到稳态的时间和输出功率的大小依赖于泵浦功率,ASE输出功率的增加与Er3+上能级粒子数的减少相对应;脉冲光泵浦下,光纤长度对正向ASE输出功率的饱和存在显著的影响,但不影响反向ASE输出功率的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层光纤放大器 泵浦 自发辐射 反转粒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的动态响应(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尚弘 占生宝 +2 位作者 付珂 方绍强 张虎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129,共6页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分析了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的动态响应,显示了输出功率和增益的动态特征。当单个脉冲注入放大器时,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不仅依赖于输入脉冲的峰值功率,而且依赖于泵浦功率;当脉冲序列注入时,输出脉冲...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分析了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的动态响应,显示了输出功率和增益的动态特征。当单个脉冲注入放大器时,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不仅依赖于输入脉冲的峰值功率,而且依赖于泵浦功率;当脉冲序列注入时,输出脉冲的功率和增益最终将收敛于它们的稳态值。在双信道情况下,输入脉冲重叠时的输出功率和增益变得更陡峭。在连续波泵浦下,反向自发辐射输出功率(ASE-)首先快速地增加到峰值功率,然后单调下降到稳态值;在脉冲波泵浦下,反向自发辐射输出功率(ASE+)与光纤长度成反比,而ASE-与光纤长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动态响应 脉冲信号 ER^3+/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平面波导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海燕 刘永智 +2 位作者 戴基智 官周国 甘小勇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41,共3页
 研制一种新型的Er3+ Yb3+共掺磷酸盐激光玻璃材料,在其上用离子交换方法进行平面光波导制作研究。实验表明,该玻璃在AgNO3+KNO3+NaNO3混合熔盐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为平面光波导放大器的制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Er^3+-Yb^3+磷酸盐玻璃 平面波导 波导 离子交换 平面光波导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TeO_2-Li_2O-B_2O_3-GeO_2玻璃系统的光谱性质和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聂秋华 高媛 +1 位作者 徐铁峰 沈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3-777,共5页
制备了Er3+ /Yb3+共掺的70TeO2 5Li2O (25 x)B2O3 xGeO2 (x=0, 5, 10, 15, 20mol% )系列玻璃,研究了玻璃的热稳定性能,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Er3+离子4I13 /2能级荧光寿命,并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离子4I13 /2→4I1... 制备了Er3+ /Yb3+共掺的70TeO2 5Li2O (25 x)B2O3 xGeO2 (x=0, 5, 10, 15, 20mol% )系列玻璃,研究了玻璃的热稳定性能,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Er3+离子4I13 /2能级荧光寿命,并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离子4I13 /2→4I15 /2跃迁的受激发射截面 结果表明:随着GeO2 含量的增加,玻璃的热稳定性逐渐提高,荧光谱线半高宽(FWHM)保持在70nm左右,而荧光强度和Er3+离子4I13 /2能级荧光寿命逐渐提高,研究表明这种玻璃系统是一种具有应用潜能的宽带光纤放大器用的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GeO2 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单掺及Er^(3+)/Yb^(3+)共掺SiO_2-Al_2O_3-La_2O_3玻璃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戴能利 张德宝 +1 位作者 胡丽丽 李顺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研究了单掺Er3+ 及Er3+ /Yb3+ 共掺SiO2 Al2 O3 La2 O3玻璃的光谱性质随稀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 ,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玻璃在 1.5 3μm的发射截面及积分吸收截面 .结果表明 :在Er3+ 离子掺杂浓度相同时 ,玻璃在 980nm吸收截面与Yb3+ ... 研究了单掺Er3+ 及Er3+ /Yb3+ 共掺SiO2 Al2 O3 La2 O3玻璃的光谱性质随稀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 ,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玻璃在 1.5 3μm的发射截面及积分吸收截面 .结果表明 :在Er3+ 离子掺杂浓度相同时 ,玻璃在 980nm吸收截面与Yb3+ 掺杂浓度成反比 ;当样品中Yb3+ 离子掺杂浓度为 3.94× 10 2 0 cm- 3时 ,玻璃在 1.5 3μm的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最大 ,在 1.4 0~ 1.60 μm积分吸收截面也最大 ;Er3+ /Yb3+ 共掺SiO2 Al2 O3 La2 O3玻璃在 1.5 3μm的荧光半高宽随Er3+ 掺杂浓度升高而增加 ,当Er3+ 离子掺杂浓度为 2 .4 1× 10 2 0 cm- 3 时 ,玻璃的荧光半高宽 (FWHM )达到 5 2 .5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Al2O3-La2O3玻璃 ER^3+/YB^3+ 硅铝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激光材料 杂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Er^(3+)/Yb^(3+)共掺锗碲铋钾玻璃的光谱性质
10
作者 赵纯 张勤远 +1 位作者 陈东丹 姜中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用熔融法制备了Er3+/Yb3+共掺TeO2-GeO2-B i2O3-K2O玻璃样品,对玻璃进行了差热分析并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Yb3+共掺锗碲铋钾玻璃的3个强度参数,及Er3+各能级的振子强度、自发辐射跃迁几率、... 用熔融法制备了Er3+/Yb3+共掺TeO2-GeO2-B i2O3-K2O玻璃样品,对玻璃进行了差热分析并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Yb3+共掺锗碲铋钾玻璃的3个强度参数,及Er3+各能级的振子强度、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和辐射寿命等光谱参数.通过977 nm的激光二极管抽运,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绿色(522和546 nm)和红色(658 nm)的荧光发射,分别是由于Er3+自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而产生.强烈的绿光和红光发射均来源于双光子吸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碲铋钾玻璃 ER^3+/YB^3+ Judd—Ofeh理论 上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3+)/Yb^(3+)掺杂的上转换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新航 耿志刚 +4 位作者 李明月 邵晶 张洪波 邹翔宇 苏春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73-3178,共6页
采用熔融-晶化法在Zn O-Al_2O_3-Si O_2系玻璃陶瓷的基础上,用Ge O_2取代部分Si O_2成功制备出Er^(3+)/Yb^(3+)共掺Zn O-Al_2O_3-Ge O_2-Si O_2系玻璃陶瓷,并通过对样品的硬度及上转换荧光测试分析确定了Ge O_2的最佳取代量为7.5wt%。... 采用熔融-晶化法在Zn O-Al_2O_3-Si O_2系玻璃陶瓷的基础上,用Ge O_2取代部分Si O_2成功制备出Er^(3+)/Yb^(3+)共掺Zn O-Al_2O_3-Ge O_2-Si O_2系玻璃陶瓷,并通过对样品的硬度及上转换荧光测试分析确定了Ge O_2的最佳取代量为7.5wt%。研究发现在980 nm波长光的激发下,样品产生了绿色(524 nm、546 nm)和红色(659 nm)上转换发光,且当Er^(3+)/Yb^(3+)掺杂比为2.5∶6.5时样品上转换荧光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ER^3+/YB^3+ GeO2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镱铒共掺Al_2O_3薄膜光致发光特性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建勇 王丽阁 +2 位作者 李成仁 刘中凡 宋昌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46-1751,共6页
用中频磁控溅射方法在SiO2/Si基底上制备了五组固定掺铒浓度不同镱铒浓度比率的镱铒共掺Al2O3薄膜样品.室温下测量了薄膜在1.430μm^1.630μm波段范围内光致发光光谱.研究发现,镱的掺入有效地提高了三价铒离子的光致发光强度,最优的镱... 用中频磁控溅射方法在SiO2/Si基底上制备了五组固定掺铒浓度不同镱铒浓度比率的镱铒共掺Al2O3薄膜样品.室温下测量了薄膜在1.430μm^1.630μm波段范围内光致发光光谱.研究发现,镱的掺入有效地提高了三价铒离子的光致发光强度,最优的镱铒掺杂为:掺铒0.33 mol%,Yb3+∶Er3+=10∶1,比相同掺铒浓度单掺铒样品光致发光峰值强度增强40倍;确定的掺铒浓度,有着固定的最佳镱铒浓度比率,主要是镱铒离子间的正向和反向能量传递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最佳镱铒浓度比率随着掺铒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单掺铒薄膜的光致发光峰值强度随掺铒浓度呈现近Gauss形状变化,而最佳镱铒共掺样品的光致发光峰值强度随掺铒浓度呈现了倒Gauss形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放大器 Yb^3+/Er^3+Al2O3薄膜 中频磁控溅射 光致发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浦功率变化对EYDFA自动增益控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占生宝 张杰 +1 位作者 王鹏 江善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针对EYDFA速率方程的非线性,提出一种迭代求解算法模型。基于环形腔反馈控制方案,采用该算法模型,分析了波分复用条件下,不同泵浦功率对EYDFA增益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信号增益的可控范围逐渐增大;当多个信道撤除时... 针对EYDFA速率方程的非线性,提出一种迭代求解算法模型。基于环形腔反馈控制方案,采用该算法模型,分析了波分复用条件下,不同泵浦功率对EYDFA增益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信号增益的可控范围逐渐增大;当多个信道撤除时,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增益漂移的峰值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光纤放大器 自动增益控制 泵浦功率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的双包层EYDFA链路增益钳制研究
14
作者 王强 李云霞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
基于前馈控制结构,采用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分析了双包层Er3+/Yb3+光纤放大器级联链路的功率漂移及钳制效果。
关键词 ER^3+ Yb^3+ 双包层光纤放大器 级联EYDFA链路 增益钳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