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ECM平均差异模型的串联电池组SOC、容量多尺度联合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芳 余丹 +1 位作者 苏卫星 卜凡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37-3948,I0016,共13页
考虑电池单体老化差异所致的电池组不一致性,针对串联电池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容量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等效电路模型(autoregressio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AR-ECM)的平均差异模型(mean-difference model,MDM... 考虑电池单体老化差异所致的电池组不一致性,针对串联电池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容量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等效电路模型(autoregressio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AR-ECM)的平均差异模型(mean-difference model,MDM)。基于此模型,提出串联电池组SOC、容量多尺度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由2个部分组成,一是基于AR-ECM的MDM及差异化模型参数辨识策略:条件辨识策略和定频分组辨识策略;二是基于多时间尺度H无穷滤波(multi-timescale H infinity filter,Mts-HIF)的电池组SOC、容量联合估计算法。通过将所提出MDM中的自回归平均模型(autoregression mean model,AR-MM)与传统MDM中的n阶RC平均模型(nRC mean model,nRC-MM)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R-MM在复杂运行工况下具有更优的动态跟随性能。依据最小化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AR-MM具有更优的复杂度与精度的权衡。通过与基于多时间尺度扩展卡尔曼滤波(multi-timescale extended Kalman filter,Mts-EKF)联合状态估计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ts-HIF状态估计算法具有更优的鲁棒性、精度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池组 自回归等效电路模型 平均差异模型 容量 荷电状态 H无穷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itutive models in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ck slope
2
作者 言志信 段建 王后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302-306,共5页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was establish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nstitutive models was studied.The application of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in Ansys was achieved by means ...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was establish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nstitutive models was studied.The application of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in Ansys was achieved by means of transforming material parameters.The stability research aiming at the most common rock slope without conspicuous slide surface was accomplished,the methods of measurably assessing the stability of rock slope without conspicuous slide surface were explored,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method of minimum slide-resisted reserve as dangerous slide path were point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ases,the conception that measurable assessment of the stability of rock slope without conspicuous slide surface can be achieved under condition that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is validated.Its safety parameter formula is explicit in theory and credible in results.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approximate to those obtain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intensity reduc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constitutive model ROCK SLOPE safety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意图云模型识别的混合动力汽车A-ECMS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涛 罗远平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05-313,共9页
基于驾驶意图云模型识别的自适应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A-ECMS),构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并对该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云模型算法,识别驾驶意图,获取了典型行驶工况下的意图识别结果;以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各意图下对应... 基于驾驶意图云模型识别的自适应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A-ECMS),构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并对该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云模型算法,识别驾驶意图,获取了典型行驶工况下的意图识别结果;以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各意图下对应的等效因子;建立了等效因子查询表。结果表明: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相比于基于充电状态(SOC)反馈的A-ECMS策略,本策略的燃油经济性提高了1.3%;在自定义组合工况下也能取得近似ECMS策略的燃油经济性控制效果,且具有更好的SOC稳定性控制效果。因而,该A-ECMS策略提高了原来的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ECMS)的实用性,体现驾驶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HEV) 能量管理 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ecmS) 自适应ecmS(A-ecmS) 驾驶意图 云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
4
作者 曹洋兵 陈可辛 +3 位作者 黄月 李尧 张遂 黄真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合理准确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对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地质特征,针对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提出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确... 合理准确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对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地质特征,针对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提出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确定洞库岩体本构模型,再通过Hoek-Brown强度准则等多种方法估算本构模型中力学参数,分析各参数对围岩变形松弛的敏感性并设计待反演参数的正交试验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样本并结合进化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模型。综合估算不同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下围岩力学参数初始取值范围,可克服智能算法大范围寻优而导致反演结果偏离较大的情况;开展力学参数对围岩变形松弛的敏感性分析,可减少反演参数的数量。以山东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反演方法应用检验,获得的围岩拱顶沉降、洞周最大位移、内部变形以及平均松弛深度等参量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表明提出的智能反演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与可靠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围岩稳定性 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 力学参数 HOEK-BROWN强度准则 智能反演 岩体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变摩擦复摆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
5
作者 尚继英 娄东旭 +2 位作者 韩建平 宋炳磊 马润博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71,共10页
针对传统摩擦复摆隔震桥梁支座位移过大、自复位能力不足等问题,利用变摩擦机制和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特性,研发了一种新型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变摩擦复摆隔震支座(iron-based shape memory alloy-double-concave variable friction pend... 针对传统摩擦复摆隔震桥梁支座位移过大、自复位能力不足等问题,利用变摩擦机制和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特性,研发了一种新型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变摩擦复摆隔震支座(iron-based shape memory alloy-double-concave variabl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Fe-SMA-DVFPB)。构建其本构模型,并确定其等效分析模型。提出Fe-SMA-DVFPB隔震桥梁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设计了应用不同类型支座的隔震桥梁,并对用不同类型支座隔震的桥梁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摩擦复摆支座隔震桥梁,Fe-SMA-DVFPB隔震桥梁支座相对位移最大减小量为23.79%,残余位移最大减小量为93.56%;应用Fe-SMA-DVFPB隔震支座能更有效地控制支座相对位移与残余位移;Fe-SMA-DVFPB隔震桥梁支座相对位移与残余位移减小量明显大于墩底弯矩和剪力增加量。Fe-SMA-DVFPB能够进一步提升桥梁的震后可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Fe-SMA) 变摩擦复摆隔震支座(DVFPB) 本构模型 等效分析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不同电流工况的锂离子电池改进EECM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志行 韩雪冰 +3 位作者 冯旭宁 卢兰光 王贺武 欧阳明高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共11页
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基于模型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是保证电池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然而现有BMS主要采用等效电路模型(equivalent circuit model,ECM),尚未考虑放电倍率对可用容量的影响机... 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基于模型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是保证电池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然而现有BMS主要采用等效电路模型(equivalent circuit model,ECM),尚未考虑放电倍率对可用容量的影响机制,导致模型在不同放电倍率下以及低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区域会存在明显的端电压仿真误差,影响算法精度;尤其是BMS无法准确估计电池放电截止条件,剩余放电电量(remaining discharge capacity,RDC)估计误差大,可能导致电池电压骤降甚至整车抛锚等严重后果。针对以上问题,文中以考虑内部扩散机制的扩展等效电路模型(extended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EECM)为基础,对不同倍率的放电电压容量增量(incremental capacity,IC)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能斯特方程构造不同放电倍率下的容量-开路电压曲线,提出改进的EECM。所提改进EECM在不同电流倍率和动态工况下的端电压仿真误差均小于传统ECM和EECM,可以提高RDC估计的准确性,有应用于实际BMS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ecm) 电池管理系统(BMS) 电动汽车 剩余放电电量(RDC)估计 改进的扩展等效电路模型(E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耦合演化过程的黏土-结构物界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怀鑫 晏长根 +2 位作者 石玉玲 余柄学 梅颢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0-2272,共13页
为了评估粗糙度对土与结构物界面强度特性的影响,首先,开展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黏土和不同粗糙度黏土-结构物界面强度的直剪试验,分析了土体剪切面强度和界面强度的相互关系;其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黏土-结构物界面的剪切机理,提出了... 为了评估粗糙度对土与结构物界面强度特性的影响,首先,开展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黏土和不同粗糙度黏土-结构物界面强度的直剪试验,分析了土体剪切面强度和界面强度的相互关系;其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黏土-结构物界面的剪切机理,提出了考虑结构物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界面损伤耦合演化过程;第三,引入考虑界面粗糙度影响的等效初始损伤因子,基于连续损伤理论和统计强度理论建立了考虑界面损伤耦合演化过程的黏土-结构物界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最后,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界面粗糙度越大,界面强度越接近土体强度;界面强度与结构物表面粗糙度呈幂函数关系增加,其增长速率随结构物表面粗糙度增加而降低;黏土-结构物界面剪切全过程的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等效初始损伤阶段和加载损伤阶段,其中,等效初始损伤阶段受界面粗糙度影响,加载损伤包括受荷损伤和耦合损伤。本文模型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黏土与结构物界面损伤本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结构物界面 粗糙度 等效初始损伤因子 损伤耦合演化 统计损伤理论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分解诱发储层变形破坏的正交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翟诚 吴迪 秦冬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而引起的储层失稳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不明确的问题,考虑因水合物热分解引起的地层传热、孔隙流体渗流和固体骨架的变形破坏,建立了水合物沉积层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及其作用下储层固体骨架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A...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而引起的储层失稳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不明确的问题,考虑因水合物热分解引起的地层传热、孔隙流体渗流和固体骨架的变形破坏,建立了水合物沉积层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及其作用下储层固体骨架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ABAQUS软件的USDFLD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开展正交实验数值模拟,分析注热温度差、水合物沉积层的绝对渗透率和有效主应力差对水合物沉积层近井储层变形破坏影响的敏感性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近井储层变形破坏影响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主应力差、绝对渗透率、注热温度差;水合物热分解引起的近井储层力学性质劣化和有效应力下降是导致其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有效主应力差越大,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越大,并且受水平地应力非均匀性的影响,近井储层变形破坏最严重的位置始终位于井眼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上。该研究成果可为热激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或含水合物地层的钻井作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注热分解 热-流-固耦合模型 弹塑性本构模型 正交数值模拟 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电路模型法预测动态工况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 被引量:1
9
作者 苏雨临 连冠 张大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5-1584,共10页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可便携使用、快速补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由于膜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会退化,μDMFC的有效使用寿命有限,所以需要对其健康状态与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为燃料电池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可便携使用、快速补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由于膜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会退化,μDMFC的有效使用寿命有限,所以需要对其健康状态与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为燃料电池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在结合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动态运行工况,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ECM)的μD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在燃料电池的性能退化指标中,电池输出电压可以被实时监测从而获得电池的退化趋势,但这一指标无法单独提供精确的预测结果.通过测量电化学阻抗谱并结合ECM可以得到电池内部阻抗等深层信息,但这些深层信息不易被实时监测,通常只能低频离线测量.此外,燃料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多处于变工况状态,其退化趋势和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传统基于电压退化趋势回归的预测方法无法应对工况的动态变化.因此,可通过定期离线获取内部退化参量建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数据驱动的方法相比,基于内部退化参量的预测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变工况环境,在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电化学阻抗谱 动态工况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锂离子电池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大分 姜久春 +3 位作者 王占国 段瑶娟 张言茹 时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9-176,共8页
以叠片动力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电池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方法,并通过电池的外特性辨识出了模型的参数。使用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对电池恒流充、放电以及DST工况下的电压响应进行了仿真,从仿真和实际电压响应对比中可以... 以叠片动力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电池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方法,并通过电池的外特性辨识出了模型的参数。使用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对电池恒流充、放电以及DST工况下的电压响应进行了仿真,从仿真和实际电压响应对比中可以看出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能准确地模拟电池的特性。同时运用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求解得到了电池工作时极片上的电位和电流分布情况,通过对电池极片电势的分析得到了电池内部不一致性和电池工作电流以及开路电压随SOC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为从电池外特性分析电池内部情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电路模型 锰酸锂电池 分布参数 不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孔隙度模型的地震波传播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继亮 牛滨华 +1 位作者 孙春岩 刘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13-3820,共8页
基于岩石物里学中临界孔隙度模型,建立一种简洁的均匀弹性流体饱和孔隙介质模型,进行地震波传播研究.首先定义了构建目标模型的基本力学模型:介绍了全孔隙度区间内基本力学模型和目标孔隙介质的含义,其中基本力学模型除了完全弹性固体模... 基于岩石物里学中临界孔隙度模型,建立一种简洁的均匀弹性流体饱和孔隙介质模型,进行地震波传播研究.首先定义了构建目标模型的基本力学模型:介绍了全孔隙度区间内基本力学模型和目标孔隙介质的含义,其中基本力学模型除了完全弹性固体模型S和完全弹性流体模型F还包括临界孔隙模型C.然后通过等效力学模型推出了目标力学模型介质本构关系的组分表达形式.文中分别通过直接求取弹性参数的表达形式和运用应力应变关系两种方法得到介质模型的本构关系,进而得到该模型波动方程的组分表达形式.最后对这种介质模型进行了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结合模拟结果分析孔隙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孔隙度模型 等效力学模型 本构关系 地震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累积损伤过程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青 卫军 +1 位作者 刘晓春 徐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7-253,共7页
为了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全过程分析和剩余承载力评估,提出一种混凝土构件疲劳累积损伤过程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通过对材料疲劳刚度、强度退化和疲劳残余变形累积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混凝土和钢筋任意加载次数后的疲劳... 为了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全过程分析和剩余承载力评估,提出一种混凝土构件疲劳累积损伤过程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通过对材料疲劳刚度、强度退化和疲劳残余变形累积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混凝土和钢筋任意加载次数后的疲劳本构模型;基于混凝土材料在静态荷载与疲劳荷载作用下破坏的相似性,构建疲劳荷载与静载作用的等效关系,提出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某混凝土试验梁进行疲劳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变化规律一致,吻合程度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疲劳本构模型 等效静力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动力电池组全生命周期一致性(英文)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佳元 孙泽昌 +1 位作者 魏学哲 戴海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电池一致性是车用动力蓄电池在成组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该文将单体电池的寿命模型和热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相结合,用于研究电池组中由于不一致的衰减速度而导致的组内电池性能参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不一致的变化... 电池一致性是车用动力蓄电池在成组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该文将单体电池的寿命模型和热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相结合,用于研究电池组中由于不一致的衰减速度而导致的组内电池性能参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不一致的变化规律各有特点。其中,电池的极化现象与温度密切相关,并对单体电池的老化有着明显的影响。单体电池容量差异与极化差异应当在动力电池成组时予以同时考虑。该方法可以被应用于电池组的设计、电池分选以及电池成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一致性 等效电路模型 电池老化 汽车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性非饱和土水力和力学性质的弹塑性模拟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德安 孙文静 孟德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05-1512,共8页
Alonso等人提出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BBM),不能用于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现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BExM),其微观参数及微宏观变形的转换关系确定非常困难。从宏观角度,在已有的非膨胀性非饱和土水力特性和力学... Alonso等人提出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BBM),不能用于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现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BExM),其微观参数及微宏观变形的转换关系确定非常困难。从宏观角度,在已有的非膨胀性非饱和土水力特性和力学性质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一个可预测非饱和膨胀土的水力特性和力学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模型引入不同形状的等孔隙比线与屈服线,并考虑了变形对土水特性的影响。对已公开发表的非饱和膨胀土的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包括常净应力的吸湿试验,吸力不变的等向压缩试验及三轴剪切试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定量的描述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水力和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膨胀土 弹塑性本构模型 水力-力学模型 等孔隙比线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车轮等效刚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阳 丁军君 +1 位作者 李芾 蒋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70,共8页
基于橡胶件材料的Mooney-Rivlin本构模型建立压剪复合型弹性车轮有限元模型,分析橡胶件的材料参数、预压缩量及环境温度对弹性车轮等效刚度的影响。在弹性车轮传统模型基础上建立其6自由度复合动力学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弹性车轮... 基于橡胶件材料的Mooney-Rivlin本构模型建立压剪复合型弹性车轮有限元模型,分析橡胶件的材料参数、预压缩量及环境温度对弹性车轮等效刚度的影响。在弹性车轮传统模型基础上建立其6自由度复合动力学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弹性车轮等效刚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车轮等效刚度随材料参数、预压缩量及环境温度增加而增加,其中材料参数和预压缩量对等效刚度的影响较大,预压缩量由3.5mm增至5.5mm时每增加1mm其径向刚度分别增加48.26和65.11 MN·m^(-1),其他方向刚度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径向刚度主要影响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和轮轨垂向力,这2个指标随径向刚度的增加而减小;轴向刚度与轮轨垂向力呈正相关,增加轴向刚度有利于提高曲线通过能力;偏转刚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与轴向刚度基本相似;各向等效刚度的变化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车轮 等效刚度 有限元模型 动力学模型 Mooney-Rivlin本构模型 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反馈粒子群的高精度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24
16
作者 黄凯 郭永芳 李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78-387,共10页
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精度是影响模型仿真电池静态和动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常被应用于模型参数辨识中。然而PSO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存在此问题,即粒子位置的更新并未引起其局部最优位置以及种群全... 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精度是影响模型仿真电池静态和动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常被应用于模型参数辨识中。然而PSO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存在此问题,即粒子位置的更新并未引起其局部最优位置以及种群全局最优位置的更新,从而导致优化算法无法获得更优结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粒子群(FPSO)算法,其能够根据粒子位置更新的反馈信息重新调整粒子位置,旨在促进粒子局部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持续更新以提高寻优精度。在利用常用基准函数对本文FPSO算法进行性能验证后,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线性PSO、自适应权重PSO以及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辨识结果,本文提出的FPSO算法能够提高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模型参数辨识 信息反馈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砖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商效瑀 郑山锁 +1 位作者 徐强 刘春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5-1049,1054,共6页
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应变等价原理,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砖)砌体损伤等效为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的非线性耦合,推导了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演化方程,获得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 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应变等价原理,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砖)砌体损伤等效为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的非线性耦合,推导了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演化方程,获得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冻融循环后砌体轴心受压试验数据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冻融循环后砌体轴心受压试验数据.该模型可为寒冷地区在役砌体结构有限元模拟及耐久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砌体 轴心受压试验 损伤本构关系模型 损伤力学 应变等价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小丹 李建平 赵维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458,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对真空预压时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边界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导出了考虑井阻和涂抹的双向渗流和变形的砂墙地基固结度计算公式.在有限元计算中,将殷宗泽的双屈服面模型与修正的考马拉-黄模... 为进一步了解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对真空预压时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边界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导出了考虑井阻和涂抹的双向渗流和变形的砂墙地基固结度计算公式.在有限元计算中,将殷宗泽的双屈服面模型与修正的考马拉-黄模型相结合,并改进了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处理方法,考虑了砂井阻力的影响.工程实例表明,该分析计算方法考虑了土体的剪胀性、剪缩性和黏弹塑性,可以较好地模拟真空度在砂井和地基土中的传递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加固机理 有限元 本构模型 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组合体峰后渐进破坏特征与非线性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左建平 宋洪强 +1 位作者 陈岩 李彦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65-3272,共8页
利用煤岩组合体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基于轴向裂纹应变,分析了其峰后渐进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峰后阶段的煤岩组合体概念化为裂纹体和基体两部分,建立了考虑自然应变的裂纹体在峰后裂纹贯通阶段的本构模型,然后考虑基体的... 利用煤岩组合体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基于轴向裂纹应变,分析了其峰后渐进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峰后阶段的煤岩组合体概念化为裂纹体和基体两部分,建立了考虑自然应变的裂纹体在峰后裂纹贯通阶段的本构模型,然后考虑基体的弹性变形,最终得到煤岩组合体峰后阶段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煤岩组合体峰后应变软化行为和残余强度。对模型的2个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轴向裂纹扩展应变极值在单轴压缩时取得最大值,围压存在时远小于最大值;等效非弹性柔度与轴向裂纹扩展应变极值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能量跌落系数大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表明等效非弹性柔度可间接评价煤岩组合体峰后破坏的脆性程度;等效非弹性柔度比轴向裂纹扩展应变极值对煤岩组合体峰后破坏行为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轴向裂纹应变 裂纹体 等效非弹性柔度 峰后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后普通混凝土双轴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众 宋玉普 贾致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111,共7页
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的混凝土快速冻融设备和混凝土大型静、动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0~75次普通混凝土的冻融试验,对冻融后的试件进行了9种应力比的等比例双轴压和双轴拉压试验。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冻融后双轴压破坏包络线非均匀缩小,... 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的混凝土快速冻融设备和混凝土大型静、动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0~75次普通混凝土的冻融试验,对冻融后的试件进行了9种应力比的等比例双轴压和双轴拉压试验。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冻融后双轴压破坏包络线非均匀缩小,抗拉强度下降的程度较抗压强度大,拉压破坏包络线与常态时不同,最大压应力方向的应力应变曲线趋于扁平。建立了以应力比和冻融循环次数为连续变量的破坏准则。反算了三个主压应力方向峰值应力点处的等效单轴应变,得到了冻融后普通混凝土双轴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结合所建立的破坏准则,采用该本构模型得到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双轴 破坏准则 等效应变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