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ociations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Mutation and Serum Tumor Marker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2
1
作者 Ying-qiu Pan Wei-wu Shi +3 位作者 Dan-ping Xu Hui-hui Xu Mei-ying Zhou Wei-hua Yan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56-161,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gene mutations and serum tumor marker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GF...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gene mutations and serum tumor marker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GFR gene mutations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ing serum tumor marker levels, in 97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patients who did not undergo the treatment of EGla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 gene mutation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at exons 18, 19, 20, and 21. Serum tumor marker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 by chemiluminescence assay kit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EGFR gene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42 (43%)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Gender (P=0.003), smoking status (P=0.001), and abnormal serum status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P=0.028)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GFR gene mutation incidenc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e abnormal CEA level in serum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EGFR gene mutation (P=0.046) with an odds ratio of 2.613 (95% Ch 1.018-6.710). Howev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alysis revealed CEA was not an ideal predictive marker for EGFR gene mutation statu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was 0.608, P=0.069). Conclusions EGFR gene mutation status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rum CEA statu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moas. However, serum CEA is not an ideal predictor for EGFR mu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MUTATI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美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升锡 许均通 屠文莲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研究阿美替尼作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 目的研究阿美替尼作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阿美替尼治疗EGFR经典突变的晚期NSCLC临床疗效、阿美替尼治疗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临床疗效、阿美替尼治疗罕见的EGFR突变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及阿美替尼联合治疗延缓耐药性发生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论述。结果在真实世界研究中,阿美替尼对于EGFR经典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延长至20个月,对于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mPFS延长至15个月,对罕见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也有良好疗效,阿美替尼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缓耐药性的发生。结论阿美替尼对晚期NSCLC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美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联合治疗 罕见突变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效果
3
作者 刘皓 侯绍亮 +1 位作者 贾锐 王圣杰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11-515,共5页
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胎盘生长因子(PI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sFlt-1/PI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招募鹤壁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6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 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胎盘生长因子(PI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sFlt-1/PI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招募鹤壁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6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标[24 h平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胎盘指标(PIGF、sFlt-1、sFlt-1/PIGF)、脐动脉血流动力指标[脐动脉搏动指数(UAPI)、脐动脉阻力指数(UARI)、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差异,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随访患者至分娩记录母婴结局[妊娠方式、不良妊娠情况、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结果 治疗7 d,两组患者PIGF上升,24 h平均DBP、SBP和sFlt-1、sFlt-1/PIGF、UAPI、UARI、S/D均下降,且研究组PIGF高于对照组,24 h平均DBP、SBP和sFlt-1、sFlt-1/PIGF、UAPI、UARI、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患者分娩,研究组子痫、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窘迫、胎儿窒息、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可有效调节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水平,提升PIGF,降低sFl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小剂量阿司匹林 硫酸镁 脐动脉血流动力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 胎盘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肺腺癌能谱CT定量参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突变状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正琦 梁长华 +2 位作者 甄思雨 谢北辰 姚阳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2-578,共7页
目的 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与实体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以期通过能谱参数联合临床指标预测实体肺腺癌基因突变的表达。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 目的 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与实体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以期通过能谱参数联合临床指标预测实体肺腺癌基因突变的表达。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能谱CT平扫+增强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86例肺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与临床资料,根据EGFR以及ALK突变状态分为突变组(43例)与野生组(43例)。获取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40 keV、70 keV及100 keV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平扫有效原子序数,动、静脉期碘浓度、同层面动脉期碘浓度以及水浓度,计算标准化碘基值。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EGFR突变组与野生组性别、吸烟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8,P=0.018;χ^(2)=4.214,P=0.040);平扫有效原子序数和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40 keV、70 keV及100 keV单能量CT值、静脉期40keV单能量CT值、动静脉双期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基值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7~4.394,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静脉期标准化碘基值及能谱曲线斜率是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ALK突变组与野生组中,平扫及动脉期能谱CT定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水基值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8,P=0.043)。结论 能谱CT定量特征与实体肺腺癌EGFR、ALK基因突变状态具有相关性,其中基于能谱定量特征与临床特征结合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EGFR基因突变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能谱分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EGFR及ALK基因突变型肺腺癌中的应用
5
作者 朱炳印 汝晓睿 +2 位作者 张恒 黄刚 马娅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4-460,共7页
目的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多参数成像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型肺腺癌的临床及DLCT特点,为临床判断肺腺癌基因表达探索无创的预测方法。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 目的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多参数成像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型肺腺癌的临床及DLCT特点,为临床判断肺腺癌基因表达探索无创的预测方法。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3月病理确诊的肺腺癌98例,统计其临床参数(性别、年龄、病灶数量、形态、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及EGFR、ALK基因状态)及DLCT参数[动、静脉期光谱曲线斜率(λHUA、λHUV)、动、静脉期标准碘浓度(NICA、NICV)、动、静脉期40 keV单能CT值(CTA 40 keV、CTV 40 keV)、动、静脉期有效原子序数];按EGFR、ALK表达分为EGFR突变组[EGFR(+)]、ALK重排组[ALK(+)]及EGFR/ALK均阴性组[EGFR/ALK(-)];比较各组临床及DLCT参数特点。结果EGFR(+)组和EGFR/ALK(-)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0,P<0.05);3组病灶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8,P<0.05)。EGFR(+)组平均CTV 40 keV大于EGFR/ALK(-)组(t=1.997,P<0.05);ALK(+)组平均NICV小于EGFR/ALK(-)组(t=2.155,P<0.05);EGFR(+)组平均λHUV、NICV、CTV 40 keV均大于ALK(+)组(t=2.613,3.149,3.218,P<0.05)。CTV 40 keV为141.070 Hu时,鉴别EGFR(+)及EGFR/ALK(-)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62.7%、70.0%,曲线下面积(AUC)为0.634(95%CI 0.516~0.756);NICV为0.287时,鉴别ALK(+)及EGFR/ALK(-)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6.7%、64.2%,AUC为0.706(95%CI 0.536~0.853);λHUV、NICV、CTV 40 keV分别为1.335、0.320、132.350时,区分EGFR(+)及ALK(+)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0.6%、64.7%、72.5%,特异度为76.5%、76.5%、82.4%,AUC为0.734(95%CI 0.606~0.829)、0.751(95%CI 0.610~0.832)、0.773(95%CI 0.649~0.861);Delong检验示CTV 40 keV、λHUV区分EGFR(+)及ALK(+)腺癌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5)且CTV 40 keV的AUC达0.773。结论肺腺癌患者的性别、病灶形态及DLCT参数(λHUV、CTV 40 keV、NICV)对腺癌的EGFR及ALK基因表达有一定预测价值,能帮助临床判断腺癌的基因突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型淋巴瘤激酶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通过cGAS-STING信号通路对肺癌小鼠放疗远隔效应的影响
6
作者 韩有溪 马荣辉 +2 位作者 艾秀清 朱相露 王义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活抑制剂(EGFR-TKI)通过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对肺癌小鼠放疗远隔效应的影响。方法取部分对数生长期肺癌细胞(LLC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对照组正常...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活抑制剂(EGFR-TKI)通过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对肺癌小鼠放疗远隔效应的影响。方法取部分对数生长期肺癌细胞(LLC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干预,辐照组给予4 Gy的辐照量,2 Gy/min,每次辐照2 min,24 h后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B21D1、TMEM173、TBK1、IRF3、IRF5、IRF7、IFNAR1、IFNAR2、MX1、MX2、IFIT1、IFIT mRNA。将100μL对数生长期LLC1细胞悬液注射至小鼠腹股沟处皮下,制备双侧皮下荷瘤模型,将成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 Gy组、EGFR-TKI组、8 Gy+EGFR-TKI组,每组3只。对照组不干预;8 Gy组给予8 Gy辐照3次,定位辐照小鼠左边瘤体;EGFR-TKI组给予EGFR-TKI灌胃1 mg/g,给药3次;8 Gy+EGFR-TKI组既进行辐照又给药干预。干预17 d后取小鼠右侧瘤体。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GAS、STING、p-STING、Ⅰ型干扰素(IFN-1)蛋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及肿瘤微环境相关蛋白CD4、CD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钙网蛋白(CRT)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辐照组LLC1细胞MB21D1、TMEM173、TBK1、IRF3、IRF5、IFNAR1、IFNAR2、MX1、MX2、IFIT1、IFIT mRNA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IRF7 mRNA相对表达量低(P<0.05)。干预17 d后,与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肿瘤体积小、肿瘤重量低、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且8 Gy+EGFR-TKI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最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EGFR-TKI组cGAS、STING、p-STING、IFN-1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 Gy组STING、IFN-1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GAS、p-STING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8 Gy+EGFR-TKI组cGAS、STING、p-STING、IFN-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8 Gy+EGFR-TKI组比较,8 Gy组和EGFR-TKI组cGAS、IFN-1、STING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CD4、CD8、MHC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EGFR、Foxp3、CR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8 Gy组比较,8 Gy+EGFR-TKI组CD4、CD8、MHC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EGFR、CR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EGFR-TKI组比较,8 Gy+EGFR-TKI组CD4、CD8、MHC蛋白相对表达量高,EGFR、Foxp3、CR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结论EGFR-TKI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改善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肺癌小鼠放疗远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活抑制剂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远隔效应 放射治疗 免疫微环境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获得性耐药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耐受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谢思华 高志超 +3 位作者 张维 邢佳会 梁经纬 孟繁浩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0期1081-1086,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在治疗该靶点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重点讨论EGFR的靶向治疗方案,并详细阐述EGFR-TKIs的耐药机制,以及耐药持久性(DTP)细胞的特征和EGFR... 目的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在治疗该靶点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重点讨论EGFR的靶向治疗方案,并详细阐述EGFR-TKIs的耐药机制,以及耐药持久性(DTP)细胞的特征和EGFR突变导致NSCLC耐药的机制基础。结果EGFR靶向治疗疗效显著,但会引起药物耐受或耐药细胞的出现,最终导致肿瘤复发。结论深入研究药物耐受性和获得性耐药的根本原因,有助于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药物耐受性 获得性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靶向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余艳鹤 孙颖川 刘志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 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 rs,EGFR-TKI)靶向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Ⅳ期非小...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 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 rs,EGFR-TKI)靶向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均接受一线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即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培美曲塞二钠)和含铂类(顺铂、卡铂或者奈达铂)方案进行治疗,统计9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肺功能、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9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54例,年龄25~74岁,中位年龄53岁;CR 0例,PR 64例,SD 18例,PD 10例,ORR 69.57%(64/92),DCR 89.13%(82/92);9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PFS为20.32个月(95%CI:18.1~22.3个月);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FEV1%pred均治疗前提高(P<0.05);生活质量改善66例,改善率为71.74%(66/92),稳定16例,稳定率为17.39%(16/92),降低10例,降低为10.87%(10/92);92例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集中Ⅰ度、Ⅱ度、Ⅲ度,Ⅰ度肝功能受损45.65%,皮肤反应26.09%,其次分别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疲乏;Ⅱ度骨髓抑制20.65%,其次为肝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Ⅲ度不良反应骨髓抑制7.61%,其次为肝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结论EGFR-TKI靶向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理想,可显著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肺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希替尼治疗EGFR-TKI耐药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及对血清CEA、VEGF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何晓文 张蕾 +1 位作者 卢帅伟 李开妍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CEA、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进行诊治的90例EGFR-TKI耐药型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CEA、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进行诊治的90例EGFR-TKI耐药型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42,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和奥希替尼组(n=48,采用奥希替尼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经治疗后完成3个月的随访,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血管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及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希替尼组的总临床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8.05%(χ^(2)=5.904,P=0.01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奥希替尼组患者的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VEGF、PDGF、b FGF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奥希替尼组患者的VEGF、PDGF、b FGF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有所上升(P<0.05),奥希替尼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无差异(18.75%vs 16.67%)(χ^(2)=0.067,P=0.796)。结论奥希替尼治疗EGFR-TKI耐药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其CEA、VEGF水平,改善其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风险小,可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希替尼 晚期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吗啉基)-羰基或乙氧羰基]-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丹 朱秀杰 +2 位作者 姜梦 陈虹 兰帅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49-2255,共7页
以间氯苯胺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为原料,经缩合、高温环合、水解、氯代和亲核取代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6个3位为(4'-吗啉)-羰基或乙氧羰基的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Ⅰ1~Ⅰ10,Ⅱ1~Ⅱ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及1H NMR确证.以... 以间氯苯胺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为原料,经缩合、高温环合、水解、氯代和亲核取代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6个3位为(4'-吗啉)-羰基或乙氧羰基的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Ⅰ1~Ⅰ10,Ⅱ1~Ⅱ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及1H NMR确证.以MTT法,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高表达的人癌细胞(HeLa,HepG2,BGC-823)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HeLa,HepG2和BGC-823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4~Ⅱ6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较强,化合物Ⅱ1和Ⅱ5对BGC-823细胞抑制作用较强.初步探讨了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氨基喹啉 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治疗失败的临床模型及其后续治疗 被引量:84
11
作者 黄诚 林根 苟兰英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1文献来源Yang JJ, Chen HJ, Yan HH, et al. Clinicalmodes of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failure and subsequent management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 2013,79( 1 ): 33-39.2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失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策略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静 武新虎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9-863,共5页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肺癌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独领风骚。其中,以吉非替尼和厄...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肺癌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独领风骚。其中,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为部分NSCLC患者带来了显著疗效。EGFR突变的患者对EGFR-TKI治疗敏感、疗效显著,但无论近期疗效如何,最终患者都不可避免的产生耐药及病情进展。因此,了解EGFR-TKI耐药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文中综述了近年来NSCLC耐药机制的新进展及耐药后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耐药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x-ARMS法与PCR-Sanger测序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微小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宇晶 刘畅 +5 位作者 龙彦 孙媛媛 陈克终 杨帆 王辉 赵晓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5-489,共5页
目的比较ADx-ARMS法和PCR-Sanger测序法检测肺癌微小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差异,评价微小标本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2013年95例NSCLC患者98份微小标本;用ADxARMS法和PCR-Sanger测序法检... 目的比较ADx-ARMS法和PCR-Sanger测序法检测肺癌微小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差异,评价微小标本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2013年95例NSCLC患者98份微小标本;用ADxARMS法和PCR-Sanger测序法检测上述标本EGFR基因18、19、20、21外显子基因突变,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 ADx-ARMS法突变总检出率为51.0%(50/98),PCR-Sanger测序法突变总检出率为25.3%(24/95)。突变多见于女性(65.1%)、非吸烟(64.0%)、腺癌(51.9%)患者。EGFR-TKI疗效研究结果表明,ADx-ARMS法和PCR-Sanger测序法检测结果均为野生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0个月,明显短于两种方法检测均为突变型和仅ADx-ARMS法检测为突变型患者的9.1个月和10.0个月(P〈0.01)。结论对于难以获得手术切除标本的患者,微小标本可作为其进行EGFR突变检测的适用材料;ADx-ARMS法较PCR-Sanger测序法更适用于微小标本的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微小组织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联合EGFR-TKI治疗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振 朱锡旭 +4 位作者 武新虎 沈泽天 王磊 李静 刘志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目的射波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 目的射波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现已证实为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药物。文中探讨射波刀联合EGFR-TKI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24例晚期NSCLC患者经CT模拟定位,MultiPlan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其中10例采用肿瘤内植入金标的呼吸同步追踪技术(synchrony)、14例采用肺追踪技术行射波刀治疗,平均肿瘤体积为33.5 cm3,治疗次数为2~5次,处方剂量为36~60 Gy,中位生物等效剂量为115.5 Gy。射波刀治疗开始以前口服EGFR-TKI,并于射波刀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继续维持治疗。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耐受性良好,中位随访14月中症状改善率为61%,疾病控制率为62.5%,局部控制率为75%。中位生存期为9月,1年生存率为66.7%。射波刀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EGFR-TKI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及口腔溃疡。结论射波刀联合EGFR-TKI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治疗早期不良反应少。晚期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射波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兔PVR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百超 权彦龙 +3 位作者 郑玉萍 孙乃学 生野恭司 田野保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lfibroblastscells,RCF)培养 ,用MTT分析法检测PDGF AA和 BB以及AG12 95对兔RCF的增殖状况的影响。建立PVR动物模型 ,玻璃体腔内给予AG12 95 ,用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tractionalretinaldetach ment,TRD)的发生率判断药物的体内疗效。眼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和HE染色分析药物的毒性。结果  10 μmol·L-1和 10 0 μmol·L-1两种浓度的AG12 95均可显著抑制由PDGF AA和 B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10 0 μmol·L-1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但其作用仅持续至第 2 1d。在AG12 95治疗组中 ,未发现明显的网膜毒性。结论 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DGF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PVR 治疗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靶向治疗与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诤 李海军 +2 位作者 陈效琴 任静 赵世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与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元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80例接受TKI靶向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与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元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80例接受TKI靶向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NSCLC,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血浆样本EGFR突变进行检测,然后接受TKI靶向治疗。分析EGFR突变与患者一般资料的关系,并探讨EGFR突变对TKI靶向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180例NSCLC患者中,118例为野生型,62例为突变型,突变率为34.44%。性别、无吸烟史、组织学类型与EGFR突变有关(P <0.05);其余一般资料与EGFR突变无关(P> 0.05)。EGFR突变患者有效率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FR突变型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EGFR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无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关,EGFR突变型患者接受TKI靶向治疗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丙烯酸和Van-clear在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9 位作者 叶才果 米贤军 陈昂 毕超 刘超凡 徐秀梅 段立锋 官燕飞 邓文同 代新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762,767,共6页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的差异,评估qRT-PCR法及其环保技术平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手术切除的原发性NSCLC标本91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切取5个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A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B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C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D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E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分别测定5组NSCLC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1)B、C、D、E组与A组比较,EGFR基因发生突变人数百分率、基因靶位点突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C、D、E组与A组比较,EGFR靶位点突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好、特异度强、符合率高。结论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试剂,应用于q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以传统试剂应用于直接测序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好,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丙烯酸 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在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蕾 权颜龙 +3 位作者 郑玉萍 张利敏 张璐琰 熊全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可引起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对生长因子介导的细胞增殖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评价特异性的PDGF-α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96和β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 目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可引起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对生长因子介导的细胞增殖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评价特异性的PDGF-α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96和β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95对兔PVR的治疗作用。方法:兔结膜成纤维细胞(rabbit conjunctival fibroblasts,RCF)培养,用MTT法检测PDGF-AA和-BB以及AG1295和AG1296对兔RCF增殖状况的影响。眼视网膜电图检查和HE染色分析药物的毒性。建立PVR动物模型,玻璃体腔内分别给予AG1295和AG1296,用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TRD)的发生率评价药物的体内疗效。结果:体外10μmol/L的AG1295和AG1296均可显著抑制由PDGF-AA和-B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体内100μmol/LAG1295和AG1296均减缓了兔TRD的发生,但AG1295的作用仅持续至14d。相同浓度的AG1296和AG1295相比,作用更持久。在两个治疗组中,均未发现明显的视网膜毒性。结论:特异性的PDGF-α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9可显著抑制兔TRD的发生,其作用明显强于PDGF-β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95,提示PDGF对PVR的促进作用主要由α受体介导,这一通路的阻断可能成为治疗PVR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受体酪氨酸激酶 AG1295 AG1296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代和三代EGFR-TKI联合用药有效治疗携带EGFR-T790M和反式C797S的肺腺癌 被引量:33
19
作者 黄婕 王震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4期211-212,共2页
随着靶向药物的陆续问世,肿瘤靶向治疗的探索不断有所进步。近期发表在JTO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分享了1例EGFR-TKI联合用药有效治疗晚期T790突变合并反式C797S肺腺癌的病例报道。患者男性、43岁、非吸烟者,因持续干咳2个月余于2015-01-17... 随着靶向药物的陆续问世,肿瘤靶向治疗的探索不断有所进步。近期发表在JTO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分享了1例EGFR-TKI联合用药有效治疗晚期T790突变合并反式C797S肺腺癌的病例报道。患者男性、43岁、非吸烟者,因持续干咳2个月余于2015-01-17至我院就诊。全身PET/CT提示: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右肺门淋巴结转移,右侧顶叶转移。CT引导下肺穿刺:病理提示腺癌,ARMS-PCR提示EGFR19del突变,ALK野生型(IHC和FISH法)。临床诊断:右下肺周围型腺癌cT4(IpsiNod)N1M1b(颅内右顶叶转移,无症状),Ⅳ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EGFR-T790M C797S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莉 陈双龙 +2 位作者 黄红浪 骆伟珍 范钦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3例乳腺癌患者和150例正常女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同时检测其FGFR2基因第二内含子的SNP位点rs298158...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3例乳腺癌患者和150例正常女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同时检测其FGFR2基因第二内含子的SNP位点rs2981582的基因及基因型。结果乳腺癌患者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与正常女性相比,P>0.05;对该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进行分析后发现,等位基因T的频率在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为43.93%,在正常女性中为34.67%,两者相比,P<0.05(OR为1.476)。结论 FGFR2基因第2内含子rs2981582位点的SNP与ER阳性乳腺癌的发生显著相关,携带等位基因T的个体患病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酪氨酸激酶受体基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单核苷酸多态性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