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俊晔 于振文 +2 位作者 孙慧敏 马兴华 孙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5-530,共6页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 ,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 9个小麦品种分为 3组 :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 (直 ...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 ,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 9个小麦品种分为 3组 :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 (直 /支比值 )的变化动态、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淀粉组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直链淀粉组的直 /支比值在花后 2 8d和 35d显著高于低直链淀粉组和中直链淀粉组 ,说明不同小麦品种直 /支比值的差异是灌浆中后期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积累速率的不同所致。在灌浆期 ,籽粒中淀粉粒结合淀粉合成酶 (GBSS)活性较低 ,同时灌浆中后期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GPPase)活性较低的品种(低直链淀粉组 )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籽粒中较高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活性 ,在灌浆前期有利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 ,而在灌浆后期 ,则有利于支链淀粉的积累 ,不利于直链淀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酶活性 淀粉合成酶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优质水稻籽粒淀粉形成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吕艳梅 谭伟平 +2 位作者 肖层林 范美蓉 廖育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为给水稻抗高温胁迫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高温胁迫与自然温度对比的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和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了花后高温(37℃)胁迫对籽粒淀粉形成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高温(37℃)处理后,籽粒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量... 为给水稻抗高温胁迫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高温胁迫与自然温度对比的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和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了花后高温(37℃)胁迫对籽粒淀粉形成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高温(37℃)处理后,籽粒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量均低于对照(CK,常温),表现为CK>T1>T2>T3;但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表现为CK<T1<T2<T3。同时,高温对2个供试品种籽粒的淀粉形成均较对照有影响,其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花后高温影响SSS、SS、AGpase、GBSS等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该系列酶活性均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的先后时间不同,由此对产量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淀粉 淀粉合成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模式对西辽河平原灌区春玉米不同粒位籽粒淀粉相关酶活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3 位作者 张瑞富 李从锋 张家桦 杨雨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92-1402,共11页
为探明西辽河平原灌区不同滴灌模式对春玉米不同粒位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农华101’为供试玉米品种,设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两种滴灌模式,研究了玉米果穗不同粒位籽粒淀粉积累特征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 为探明西辽河平原灌区不同滴灌模式对春玉米不同粒位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农华101’为供试玉米品种,设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两种滴灌模式,研究了玉米果穗不同粒位籽粒淀粉积累特征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变化。结果表明:2019—2020年浅埋滴灌产量较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分别高5.0%和4.7%,千粒重分别高7.4%和6.9%;其中浅埋滴灌穗中部百粒重分别提高7.7%和4.1%,穗上部分别提高10.8%和9.8%。春玉米不同部位籽粒淀粉含量、积累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均为果穗下部>中部>上部;两种滴灌模式下淀粉含量与积累量前期差异较小,生育后期浅埋滴灌果穗中上部淀粉含量与积累量更具优势;AGPase、GBSS和SSS的活性在灌浆后期表现为浅埋滴灌高于膜下滴灌。浅埋滴灌果穗中上部籽粒淀粉积累达到最大速率的时间较膜下滴灌延后,淀粉活跃积累期较长,尤其上部粒位,达到最大积累速率时间延后5.38d,平均积累速率高0.2836 mg·g^(-1)·d^(-1),最终淀粉积累量高16.6%。通径和相关分析表明,达到最大速率的时间、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速率对淀粉最终积累量影响系数较大,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显著正相关。表明浅埋滴灌下果穗中上部灌浆后期籽粒的淀粉相关酶活性强、淀粉活跃积累期长,积累达到最大速率的时间延后,平均积累速率高,是浅埋滴灌较膜下滴灌粒重增加和产量提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模式 春玉米 粒位 淀粉相关酶活性 淀粉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许娟 罗兴录 赵德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09,共9页
根据核苷酸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一段大小为665 bp的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sAGP)片段,并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分离得到GBSS基因和SBE基因的cDNA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薯不同生长时期,... 根据核苷酸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一段大小为665 bp的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sAGP)片段,并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分离得到GBSS基因和SBE基因的cDNA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薯不同生长时期,3种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不同,GBSS基因表达有时期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只在块根形成期和块根成熟期表达,在组织部位茎中表达最多,并且在这3种基因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而sAGP基因在这3种基因中表达水平最高,在木薯块根成熟期竟达超量表达水平,并且在华南124和辐选01中有品种差异,差异明显,在辐选01中的表达要优于华南124的表达。SBE基因表达较平稳,在各个时期表达水平都处于中间水平,在4个时期中,块根成熟期时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块根形成期和苗期其次,收获期最低,也具有品种间差异,在辐选01中的表达要优于华南12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 克隆 半定量RT-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苏军 陈代文 《家畜生态学报》 2006年第1期79-83,共5页
谷物中非淀粉多糖导致日粮养分消化率和饲养效果降低,限制了谷物在饲料中的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非淀粉多糖酶制剂消除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的机理,对养分消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作用底物定量关系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 谷物中非淀粉多糖导致日粮养分消化率和饲养效果降低,限制了谷物在饲料中的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非淀粉多糖酶制剂消除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的机理,对养分消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作用底物定量关系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提高谷类籽实饲料的利用效率,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 机理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化学调节剂对水稻子粒灌浆充实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廷 万建伟 +5 位作者 王琳琳 杜彦修 张静 李俊周 孙红正 赵全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2-607,615,共7页
采用大田试验,以大穗型水稻品种新丰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喷施复配化学调节剂对水稻子粒灌浆充实、稻米品质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复配化学调节剂IV和V可增加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相... 采用大田试验,以大穗型水稻品种新丰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喷施复配化学调节剂对水稻子粒灌浆充实、稻米品质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复配化学调节剂IV和V可增加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相对起始势,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缩短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显著改善强势子粒的外观品质和碾磨品质,提高水稻弱势子粒的千粒重,且强势粒和弱势粒中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均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外源喷施复配化学调节剂IV和V可通过增加强势粒和弱势粒中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提高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充实、增加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复配化学调节剂 灌浆充实 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蕉9号’与‘巴西蕉’果实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差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林雪茜 彭淼 +4 位作者 吴少平 易干军 董涛 钟晓红 高慧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4-1539,共16页
【目的】从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积累的角度解析‘中蕉9号’及‘巴西蕉’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方法】比较分析‘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实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结果】‘中蕉9号... 【目的】从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积累的角度解析‘中蕉9号’及‘巴西蕉’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方法】比较分析‘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实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结果】‘中蕉9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直链淀粉、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而‘巴西蕉’果实硬度和蔗糖含量较高‘。中蕉9号’果实中6个淀粉降解相关基因和5个可溶性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巴西蕉’。此外,α-淀粉酶、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在‘中蕉9号’果实中的活性更高。【结论】糖代谢相关基因在2个香蕉品种中的差异表达,使得‘中蕉9号’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而‘巴西蕉’果实中蔗糖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果实 淀粉 可溶性糖 糖代谢相关基因 糖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充实调节剂对大穗型水稻弱势籽粒灌浆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静莉丽 彭廷 +8 位作者 赵亚帆 赵帅兵 王童童 李源 程远 杜彦修 张静 孙红正 赵全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探究2种灌浆充实调节剂对大穗型水稻品种弱势籽粒灌浆充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大田试验,以大穗型水稻品种交源优2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开花期喷施灌浆充实调节剂(禾立丰和新美洲星)对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内源激素含量、灌... 为探究2种灌浆充实调节剂对大穗型水稻品种弱势籽粒灌浆充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大田试验,以大穗型水稻品种交源优2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开花期喷施灌浆充实调节剂(禾立丰和新美洲星)对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内源激素含量、灌浆充实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编码灌浆充实相关蛋白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灌浆充实调节剂禾立丰和新美洲星显著提高了交源优216的产量、弱势籽粒千粒质量、灌浆速率及灌浆起始势,弱势籽粒千粒质量与对照(清水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6.07%和15.89%;且弱势籽粒中IAA含量在花后9,15,21 d显著增加,Z+ZR含量在花后9,21 d显著增加。禾立丰处理下,弱势籽粒中负调控籽粒灌浆充实的miR167a-c、miR167d-j和miR1432在花后6 d显著下调,编码14-3-3蛋白的基因OsGF14b和OsGF14f在花后12 d显著下调;而正调控籽粒灌浆充实的类萌发素蛋白基因OsGLP3在花后6 d显著上调,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在花后6,12 d显著上调。新美洲星处理下,弱势籽粒中负调控籽粒灌浆充实的miR167a-c、miR167d-j、miR1432在花后6 d显著下调,编码14-3-3蛋白基因OsGF14b和OsGF14f在花后12 d显著下调;正调控籽粒灌浆充实的OsGLP3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6,12 d显著上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弱势籽粒灌浆速率与miR1432、OsGF14f的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禾立丰和新美洲星可能是通过调节灌浆前中期灌浆充实相关miRNA及靶基因、编码灌浆充实相关蛋白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进而提高激素IAA和Z+ZR含量,促进弱势籽粒灌浆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弱势籽粒 灌浆充实 调节剂 miRNA 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