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湿式离合器欠约束摩擦副表面油槽参数优化设计
1
作者 张琳 张源盛 +2 位作者 魏超 严运兵 胡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5,共8页
湿式离合器是车辆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在高速工况下其摩擦片与钢片会发生碰撞接触,使得带排转矩急剧增大,传动系统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为此本文以减小离合器高速带排转矩为目的,对摩擦片表面油槽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更加符合离合器实际工... 湿式离合器是车辆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在高速工况下其摩擦片与钢片会发生碰撞接触,使得带排转矩急剧增大,传动系统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为此本文以减小离合器高速带排转矩为目的,对摩擦片表面油槽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更加符合离合器实际工况的欠约束摩擦副带排转矩模型,并提出摩擦片油槽槽型形线参数化建模方法;以摩擦片表面油槽结构参数和形线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带排转矩最小化为目标,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法抽样、Kriging法拟合近似模型以及模拟退火算法寻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油槽可显著降低湿式离合器高速带排转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带排转矩 欠约束摩擦副 油槽 结构参数 槽型形线参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参数对等离子体强化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特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郑直 周思引 +3 位作者 陈琪 袁姝蕙 吴刚强 聂万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6,共9页
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特性关乎液体空天动力装置工作性能,为掌握不同环境参数下等离子体对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的影响,建立了等离子体强化煤油液滴蒸发燃烧模型,采用松耦合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等离子体对煤油液滴蒸发燃烧特性影响... 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特性关乎液体空天动力装置工作性能,为掌握不同环境参数下等离子体对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的影响,建立了等离子体强化煤油液滴蒸发燃烧模型,采用松耦合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等离子体对煤油液滴蒸发燃烧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借助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效应,反应释热发生变化,使得当地液滴蒸发速率有所提升,缩短液滴进入转换区的时间,显著缩短火焰温度上升时间及火焰高温区持续时间,但其本身不改变液滴着火火焰温度各阶段变化特点。温度越低,等离子体缩短液滴点火延迟时间、液滴生存时间效果越显著。随着压力的升高,液滴燃烧过程初期相对直径峰值增大,使得液滴所溶解环境气体增加,两者对液滴直径的增大作用大于液滴蒸发对液滴直径的减小作用,从而造成液滴初期直径的增加;液滴点火延迟时间、生存时间均随环境压力的提升而降低;等离子体缩短液滴转换时间与表面温度上升时间的效果则随着环境压力升高而减弱。总之,等离子体在较低温度、压力条件下强化煤油液滴蒸发着火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液滴 蒸发 着火 非平衡等离子体 环境参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结构拓扑与铺层分级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泉 夏威 +2 位作者 杨建忠 徐唐杰 王冯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5,99,共8页
针对目前大型风力机叶片拓扑结构与内部铺层参数相互独立设计,导致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叶片重量的问题,本文提出风力机叶片结构拓扑与铺层参数分级优化的设计策略。以5 MW风力机叶片为优化对象,考虑七种极限载荷工况,基于密度法对叶片进... 针对目前大型风力机叶片拓扑结构与内部铺层参数相互独立设计,导致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叶片重量的问题,本文提出风力机叶片结构拓扑与铺层参数分级优化的设计策略。以5 MW风力机叶片为优化对象,考虑七种极限载荷工况,基于密度法对叶片进行拓扑结构优化。第一级优化结果显示叶片具有主梁非对称及腹板偏移等特性。将拓扑结构参数与材料铺层参数作为第二级优化变量,将叶片重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以蔡-吴(Tsai-Wu)失效因子、叶尖位移、固有频率作为约束条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叶片拓扑结构和铺层参数进行联合优化。结果表明:与参考叶片相比,在满足叶片结构强度及变形条件下,叶片重量减少了12.1%,叶尖位移减少了9.5%。本研究对于风电叶片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拓扑结构 分级优化 极限载荷 铺层参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物理化学的理论纲要和应用前景
4
作者 吕古贤 张宝林 +11 位作者 胡宝群 周永胜 王宗秀 王红才 曹代勇 方维萱 韩润生 许德如 杨兴科 焦建刚 王翠芝 吕承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7-852,共16页
构造物理化学是地质力学在“构造结合建造”领域兴起的研究方向,发展为探讨构造作用过程中岩石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相关性的交叉学科领域。针对“构造力能否影响化学平衡”的地球科学难题,作者开展矿田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进行构造力影... 构造物理化学是地质力学在“构造结合建造”领域兴起的研究方向,发展为探讨构造作用过程中岩石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相关性的交叉学科领域。针对“构造力能否影响化学平衡”的地球科学难题,作者开展矿田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进行构造力影响压力的探索。构造应力场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应力差,使岩石发生变形;另一部分是平均应力部分,即各向相等的正压应力状态,使岩石体积变化。后者称为“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叠加在其地质作用引起的压力之上,改变该点的压力并影响其他物理化学条件,由此控制成岩成矿地球化学过程。构造物理化学是研究“构造力改变物理化学条件进而影响化学过程”,即研究构造引起的构造附加压力、温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控制物理化学过程的领域。构造物理化学和“成矿深度构造校正”等理论方法预测胶东金矿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已得到证实,为胶东成为全球第三大金矿区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支撑。经过30多年科研和找矿实践,构造物理化学产生了广泛学术影响;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1996年设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18年批准成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构造物理化学需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有:构造附加静水压力问题,构造作用影响温度问题,构造作用改变岩石物理性质问题,构造作用影响地质P-T相图问题,还要发展“构造结合建造”的构造变形岩相观测研究方法等。构造物理化学在地壳异常压力和地壳深部压力状态、构造对油气的驱动和圈闭问题、成岩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和隐伏矿床预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增压壳内成因”问题、煤变形-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临界成矿的热力学分析、地震灾害流体对于岩石系统的构造物理化学约束以及构造变形岩相基础上的地球物理勘查等方面推广应用已取得长足进展,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化学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构造附加参量 深度校正测算 构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固态有机肥运施机装撒肥装置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宋阳 王泽河 弋景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0,共7页
针对固态有机肥装撒肥过程主要靠人工完成,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施肥不均匀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特别是设施蔬菜产业链过程中有机肥装撒肥环节,其中有机肥的施用时间较短,而肥料所需要的装载和运... 针对固态有机肥装撒肥过程主要靠人工完成,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施肥不均匀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特别是设施蔬菜产业链过程中有机肥装撒肥环节,其中有机肥的施用时间较短,而肥料所需要的装载和运输时间较长。为提高工作效率,文中在固态有机肥运施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装肥、运肥及撒肥一体式的装撒肥装置,并采用离散元法对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好三维模型后,导入到EDEM软件进行仿真,为获得装置的最佳抛撒参数,以撒肥均匀性为响应,以装置的前进速度、螺旋转速和螺旋叶片个数为因素,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试验,根据Box-Behnken试验结果建立并优化响应值与各因素间的2阶回归模型,得到各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装置移动速度为0.2 m/s、螺旋抛撒转速为202 r/min、螺旋叶片数为4片,为固态有机肥运施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机械 装撒肥装置 离散元仿真 试验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异山梨酯对奶牛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甲烷产量、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帅旗 杜兴杰 +4 位作者 姚朝辉 王世伟 张岩 虎业浩 高腾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61-306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硝酸异山梨酯(ISDN)对奶牛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甲烷产量、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平行批次,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各组底物中ISDN添加水平分别为0(A组,作为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硝酸异山梨酯(ISDN)对奶牛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甲烷产量、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平行批次,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各组底物中ISDN添加水平分别为0(A组,作为对照组)、0.1%(B组)、0.2%(C组)、0.4%(D组)、0.6%(E组)。试验所用底物为全混合日粮(TMR),瘤胃液供体为5头体况相近的成年健康荷斯坦公牛。发酵24和48 h时,测量发酵甲烷产量、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1)发酵24和48 h时,D组、E组的产气量、甲烷产量和甲烷比例均显著低于A组(P<0.05)。2)发酵24 h时,D组、E组的瘤胃pH显著低于A组(P<0.05)。发酵24和48 h时,各组之间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D组和E组的瘤胃乙酸比例、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组(P<0.05),瘤胃丙酸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3)发酵24 h时,E组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NF)降解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D组的NDF降解率也显著低于A组(P<0.05);发酵48 h时,各组之间营养物质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添加0.4%的ISDN可以有效降低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过程中甲烷产量,且对于营养物质降解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模拟瘤胃发酵 甲烷 硝酸异山梨酯 瘤胃发酵参数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补偿脉冲发电机模块化组网关键参数匹配设计
7
作者 朱博峰 赵彤阳 +2 位作者 张晓 戴宇峰 马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0,45,共7页
针对补偿脉冲发电机模块化设计和负载端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参数匹配问题,分别从电机本体和典型负载两个角度,通过数学建模和物理仿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相关关键参数对装置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总结了适用于典型负载需求的补偿... 针对补偿脉冲发电机模块化设计和负载端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参数匹配问题,分别从电机本体和典型负载两个角度,通过数学建模和物理仿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相关关键参数对装置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总结了适用于典型负载需求的补偿脉冲发电机关键参数设计方法。该研究结论对补偿脉冲发电机的多样化推广应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并有助于实现脉冲功率电源系统的轻小化和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脉冲功率电源 补偿脉冲发电机 并联组网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电流互感器 被引量:51
8
作者 李岩松 张国庆 +3 位作者 于文斌 杨以涵 高曙 郭志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该文在最小二乘原理的基础上引入Iwamoto-Tamura法,提出了一种保留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通过对传统OCT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证明采用环境温度直接补偿传统OCT是不可取的。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OCT,以稳态电流参考模型和传统OCT为基础... 该文在最小二乘原理的基础上引入Iwamoto-Tamura法,提出了一种保留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通过对传统OCT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证明采用环境温度直接补偿传统OCT是不可取的。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OCT,以稳态电流参考模型和传统OCT为基础,应用自适应Kalman和小波理论,构成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消除了温度等因素对传统OCT的影响,从而综合提高了暂态和稳态测量准确度。由于AOCT具有前馈特性,在保证AOCT准确度的前提下能使OCT传感头的结构大为简化,从而提高AOCT的整体稳定性。目前,AOCT已经在河北省保定市沙窝变电站挂网运行,实践证明AOCT具有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电流互感器 最小二乘估计 模型 自适应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振器参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性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维 黄学良 +2 位作者 谭林林 赵俊峰 陈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6,共6页
针对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设计,需要在不同场合下挖掘其最优化传输性能。通过对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特别是目前常用的含中继谐振器的四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相应的理论建模分析,采用参数归一化解析理论,探讨最优化传... 针对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设计,需要在不同场合下挖掘其最优化传输性能。通过对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特别是目前常用的含中继谐振器的四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相应的理论建模分析,采用参数归一化解析理论,探讨最优化传输效率及最大化输出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在设计过程中两种实现目标的内在关系。通过理论仿真及实验验证的方式得出在系统工作频率确定的前提下,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优化传输效率以及最大化输出功率一定不拟合。将理论结果应用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中,发现在系统设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存在确定匝数及半径的能量接收线圈可使得系统传输效率或输出功率达到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谐振 传输性能 参数归一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模式对旱地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维 韩清芳 +5 位作者 吕丽霞 侯贤清 张鹏 贾志宽 丁瑞霞 聂俊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
通过在宁南旱区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比较了连年免耕(NT)、连年深松(ST)、免耕/深松(NT/ST)、深松/免耕(ST/NT)、传统翻耕(CT)5种耕作模式下冬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小麦开花至灌浆期... 通过在宁南旱区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比较了连年免耕(NT)、连年深松(ST)、免耕/深松(NT/ST)、深松/免耕(ST/NT)、传统翻耕(CT)5种耕作模式下冬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小麦开花至灌浆期,ST、NT/ST、ST/NT和NT的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较CT提高32.2%、27.4%、13.5%和11%;旗叶日均光合速率平均分别提高1.6、1.2、0.9和0.6μmol.m-2.s-1(P<0.05);旗叶日均蒸腾速率平均分别提高1.2、0.9、0.7和0.3 mmol.m-2.s-1(P<0.05)。ST和NT/ST处理的叶片瞬时水分用效率较CT显著提高。开花期和灌浆期,与CT相比,其他4种耕作模式均提高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潜在活性、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减少了光抑制程度。NT/ST、ST、ST/NT和NT处理较CT分别增产42.1%、35.3%、30.3%和23.5%,基于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1.3%、37.8%、19.9%和14.6%。免耕、深松及二者轮耕处理可降低旱地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消耗,并提高旱地作物的蒸腾效率,以连年深松和免耕/深松处理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旱区 耕作模式 冬小麦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费托合成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瑞峰 张永奎 +2 位作者 王逸凝 徐元源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详细动力学模型是费托合成反应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过程中最关键的基础研究项目之一。目前对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估算仍然停留在传统的LM算法上 ,LM算法属于无约束方法 ,在计算中容易因参数越界而使计算失败 ,计算结果强烈依赖于初值 ,... 详细动力学模型是费托合成反应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过程中最关键的基础研究项目之一。目前对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估算仍然停留在传统的LM算法上 ,LM算法属于无约束方法 ,在计算中容易因参数越界而使计算失败 ,计算结果强烈依赖于初值 ,且容易陷于局部最优。运用遗传算法来解决费托合成反应详细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优化问题 ,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通过系统的实验我们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参数估算结果 ,证明该算法用于解决动力学模型参数优化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动力学模型 参数估算 费托合成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暴大风落区的天气学模型和物理量参数研究 被引量:47
12
作者 杨晓霞 胡顺起 +6 位作者 姜鹏 万明波 王文青 刘桂才 高慧君 蒲章绪 华雯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7-1068,共12页
对1971 2008年山东雷暴大风的气候特征、天气系统配置模型和物理量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雷暴大风的天气系统分为四种类型:槽前型、槽后型、副热带高压(下称副高)边缘型和横槽型。春季和秋季以槽前型为主,6月和8月槽后型较多... 对1971 2008年山东雷暴大风的气候特征、天气系统配置模型和物理量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雷暴大风的天气系统分为四种类型:槽前型、槽后型、副热带高压(下称副高)边缘型和横槽型。春季和秋季以槽前型为主,6月和8月槽后型较多,副高边缘型只出现在7月。副高边缘型的对流不稳定能量最高,0~6 km风垂直切变最小;槽后型风垂直切变最大,对流不稳定能量也较大;槽前型的风垂直切变和对流不稳定能量都较大;横槽型的风垂直切变和对流不稳定能量都较小。在鲁西北和鲁中地区槽前型最多,鲁南地区槽后型最多,横槽型主要影响山东北部和半岛地区,副高边缘型主要影响鲁西北和鲁中地区。在内陆地区,春季大气湿度小,不稳定能量低、上下层温差大、0~6km风垂直切变大,大风指数大;夏季低层大气暖湿,对流不稳定能量高、风垂直切变小,大风指数小。鲁南地区产生雷暴大风的温湿条件比鲁西北和鲁中地区高。在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低层大气湿度大、温度低,对流不稳定能量小,大风指数较小,但是K指数、θse上下层之差和0~6 km风垂直切变较大,低层大气温度和湿度的月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气候特征 天气系统配置模型 物理量参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郭晓宇 冯小明 +2 位作者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0-1494,共5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MH)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0.01),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列宽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与巴马小型猪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肌酐(CRE)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高原蕨麻小型猪具有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与巴马小型猪相比有独特的高原适应性,具有开发成为高原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蕨麻小型猪 巴马小型猪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高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模糊PID控制器在热风干燥箱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磐 洪苑乾 +3 位作者 黄汉英 胡月来 聂少伍 赵思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针对热风干燥过程中温、湿度变化的非线性和大滞后现象,系统采用了模糊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模糊PID控制原理,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实现了PID参数在PID控制系统中的在线自整定。试验结果表明:在目标温度设定为15℃时,与常... 针对热风干燥过程中温、湿度变化的非线性和大滞后现象,系统采用了模糊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模糊PID控制原理,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实现了PID参数在PID控制系统中的在线自整定。试验结果表明:在目标温度设定为15℃时,与常规PID控制相比,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热风干燥控制系统最大超调量下降了3℃,调节时间减少了10min,稳态误差为±0.5℃,具有更好的动态和静态响应特性,在参数改变的情况下更能适应热风干燥箱的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 PLC 热风干燥 MATLAB 参数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分析非晶二氧化硅结构及其物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国光 水淼 岳林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91-996,共6页
研究用不同水玻璃浓度合成的4个非晶沉淀二氧化硅样品的物化性质、近红外、热重差热行为。并用X射线衍射手段分析了非晶二氧化硅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样品的短程有序范围在5~6个原子距离。最近邻配位数与最近邻原子距离的变化与样品的... 研究用不同水玻璃浓度合成的4个非晶沉淀二氧化硅样品的物化性质、近红外、热重差热行为。并用X射线衍射手段分析了非晶二氧化硅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样品的短程有序范围在5~6个原子距离。最近邻配位数与最近邻原子距离的变化与样品的吸油值相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样品结构的紧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分析 非晶二氧化硅 结构 非晶结构参数 XRD 热重-差热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丁浩 黄攀 +2 位作者 章文明 贺建华 孔祥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5-61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的去势“长×大”二元杂交公猪6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枯草芽孢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g/t枯草芽...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的去势“长×大”二元杂交公猪6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枯草芽孢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g/t枯草芽孢杆菌DSM32315制剂。断奶后喂给同一教槽料适应7 d,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14天枯草芽孢杆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1~14天、第15~28天和第1~42天枯草芽孢杆菌组腹泻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第14天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浆总蛋白(TP)含量和肝脂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尿素氮和氨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28天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浆T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和α-淀粉酶(α⁃AMY)活性显著增加(P<0.05),而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第42天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浆TP、白蛋白(ALB)、GLU、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由上可见,饲粮添加500 g/t枯草芽孢杆菌DSM32315制剂可改善保育猪的机体氮利用和糖脂代谢相关的血浆生化参数,降低腹泻率,进而提高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保育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血浆生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IGBT及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郭彦杰 王丽芳 廖承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32-1737,共6页
为了抑制电动汽车中的电磁干扰,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了包含杂散参数的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了IGBT对周边设备的干扰传播增益;并通过仿真和实车实验分析了电动... 为了抑制电动汽车中的电磁干扰,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了包含杂散参数的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了IGBT对周边设备的干扰传播增益;并通过仿真和实车实验分析了电动汽车用逆变器差模电压和共模电流干扰的时域、频域特征以及IGBT开关过程、PWM控制策略和干扰传播路径阻抗对干扰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逆变器的差模干扰主要是由IGBT开关过程和PWM控制策略所决定;逆变器的共模干扰本质上是由三相PWM脉冲之和不为0所引起,并且更多的受干扰传播路径阻抗特性的影响。上述模型和结论为整车电磁兼容性分析和干扰抑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 等效电路模型 杂散参数 逆变器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魏立民 孙瑞萍 +5 位作者 刘海隆 晁哲 郑心力 王峰 黄丽丽 刘圈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0-1725,共6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健康、体重接近(7.58kg±0.2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其中处理...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健康、体重接近(7.58kg±0.2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其中处理1组为对照组,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其他3个处理组分别为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4%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为40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Ⅰ、Ⅱ组试验猪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血清IgA、IgM和IgG含量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0.2%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在海南气候条件下,以试验Ⅱ组效果最好,建议生产中断奶仔猪日粮中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参数识别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邵文权 加玛力汗 +1 位作者 宋国兵 索南加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8-712,共5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双端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的判别方法.该方法以线路瞬时性故障模型为参考模型,建立参数识别网络方程,将线路电容参数作为待求解参数,根据电容计算值与实际值差异实现故障性质的判别.如果电容求解值... 提出一种适用于双端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的判别方法.该方法以线路瞬时性故障模型为参考模型,建立参数识别网络方程,将线路电容参数作为待求解参数,根据电容计算值与实际值差异实现故障性质的判别.如果电容求解值与实际差异很小,则实际故障模型与参考模型一致,判为瞬时性故障;如果电容求解值与实际值差异大,则实际故障模型与参考模型不一致,判为永久性故障.该方法仅利用双端并联电抗器电流量,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且不受低频振荡分量影响.ATP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能够提高单相自适应合闸动作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并联电抗器 电容参数 电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草津对小麦安全性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仁海 孙慧慧 +5 位作者 苏旺苍 马毅辉 鲁传涛 薛飞 王恒亮 张玉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4-721,共8页
为给氰草津在麦田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冬前、起身、孕穗和抽穗4个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氰草津,通过目测小麦药害程度、测定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方法探讨氰草津在小麦田适用的时期和剂量。结果表明,冬前及次年小麦... 为给氰草津在麦田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冬前、起身、孕穗和抽穗4个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氰草津,通过目测小麦药害程度、测定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方法探讨氰草津在小麦田适用的时期和剂量。结果表明,冬前及次年小麦起身期喷施氰草津675~1 350g·hm-2(有效成分),小麦表现0~1级药害,小麦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孕穗期及抽穗期使用氰草津,小麦表现2级以上药害,并减产40%以上。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表明,起身期喷施中、低剂量氰草津,药后3d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合效率(Fv/Fm)、光下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药后10d恢复到与对照相当的水平,说明起身期喷施氰草津675~900g·hm-2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孕穗期及抽穗期喷施不同剂量氰草津,造成小麦叶片Pn、Gs、Fv/Fm、ΦPSⅡ、ETR等参数显著下降,表明小麦叶片PSⅡ光反应中心受到损伤、电子传递受阻和光合量子捕获能力下降等非气孔因素导致光合能力和原初反应能力降低,最终造成小麦严重药害并减产。以上结果表明,氰草津安全使用期为冬前及小麦起身期,安全剂量为900g·hm-2以下,非安全期使用及过高使用剂量会对小麦产生严重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氰草津 药害 光合作用 荧光参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