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勇 杨凯 +1 位作者 王云 叶文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4-328,共5页
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评估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评... 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评估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EIA政策体系存在一定缺陷,对一些EIA法规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EIA导则中的一些技术方法的规范性不强,应用中的差别性较大;EIA中各行为主体的协调性不高,EIA工作的管理运作过程不够通畅.最后提出了改进EIA有效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评估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有效性的评估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丹平 孙荪 +1 位作者 包存宽 蒋大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71,共6页
从管理程序、技术方法、内容设置、评价结论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建立了评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早期介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评审制度的严格性、工作程序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技术手段的... 从管理程序、技术方法、内容设置、评价结论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建立了评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早期介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评审制度的严格性、工作程序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有效性、累积影响评价、替代方案、评价结论的明确性、规划评价结论的有效采纳、缓解和跟踪措施"等13项指标,并在对9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实施有效性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介入时机晚、替代方案较少、公众参与普遍流于形式和对累积影响考虑不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类型温室建造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军 陈青云 +1 位作者 李中明 高丽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0-187,共8页
为了确定温室建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最大影响因素,该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3种温室建造过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温室建造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矿石资源消耗、化石燃料消耗、全球变暖和光化学烟雾4个方面... 为了确定温室建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最大影响因素,该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3种温室建造过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温室建造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矿石资源消耗、化石燃料消耗、全球变暖和光化学烟雾4个方面;产生影响的阶段主要集中在建材生产阶段,占整个环境影响的90%以上;3种温室的建造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类型是不同的,总的来说,考虑到不同温室类型使用年限的不同,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芬洛温室在化石燃料消耗、矿石资源消耗、全球变暖、酸化、光化学烟雾以及灰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砖墙钢架日光温室在淡水资源消耗、木材消耗、水体富营养化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但考虑到不同影响类型的权重,总体上砖墙钢架日光温室对环境的影响则是3种温室类型中最大的。该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温室生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提供方法借鉴,为设施建设选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温室 环境影响 建造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研究——以宋芳屯油田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顺 王红旗 陈家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8-41,48,共5页
本文在多级模糊评价的基础上 ,结合油田开发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与之相适合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并以宋芳屯油田为例 ,研究了二级评价中参评要素。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环境效应指数 油田开发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分析公路噪声环评的有效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亮 梁学功 海热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4,154,共5页
从所选的40条公路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入手,对公路建成后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噪声敏感点的数量变化、噪声实测值与环评预测值的差异、实际的噪声防治措施与环评确定措施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上3个方面在公路建成后与环... 从所选的40条公路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入手,对公路建成后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噪声敏感点的数量变化、噪声实测值与环评预测值的差异、实际的噪声防治措施与环评确定措施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上3个方面在公路建成后与环评阶段均存在较大变化,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亟待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包括项目投资机制、运营期相关条件变化等。通过分析,提出了实现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及增强防噪措施的可操作性等促进环评有效性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噪声 竣工环保验收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线路合成电场控制指标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伶俐 邬雄 +1 位作者 李妮 邓长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43-2847,共5页
合成电场是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特有现象,也是直流输电线路重要的环境控制指标之一。在直流输电线路建设中,需要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为此,结合我国目前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的环境影响评价需求以及相关标准,借鉴... 合成电场是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特有现象,也是直流输电线路重要的环境控制指标之一。在直流输电线路建设中,需要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为此,结合我国目前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的环境影响评价需求以及相关标准,借鉴国际相关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在处理交、直流线路平行架设或共用走廊时地面电场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直流合成电场的特性,最终可以得到:静电场对人体健康不存在实质性的影响;交直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或共用走廊时,合成电场与工频电场不能加权考核。我国直流输电线路产生的直流合成电场的暂行控制指标是可行和有效的;目前针对直流输电线路并行或共用走廊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和直流合成电场应分别测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直流合成电场 控制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 健康影响 混合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柴西龙 孔令辉 海热提.涂尔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6期118-121,共4页
介绍了公众参与及参与内容、群体、目的和意义,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依据,从公众参与的方式、时机和参与对决策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按项目进程,进行了公众参与模式研究,提出了“八步工作进程,五处信息交流,四... 介绍了公众参与及参与内容、群体、目的和意义,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依据,从公众参与的方式、时机和参与对决策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按项目进程,进行了公众参与模式研究,提出了“八步工作进程,五处信息交流,四次信息公开,三项监督举报”的公众参与模式,希望对公众参与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谢全敏 但山林 杨文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7-443,共7页
由于长大隧道建设期间具有显著地集水廊道效应,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不断向隧道轴线汇集,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水文地质灾害,给施工人员和隧址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在构建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评价体系的基础... 由于长大隧道建设期间具有显著地集水廊道效应,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不断向隧道轴线汇集,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水文地质灾害,给施工人员和隧址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在构建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群决策不同个体实践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用于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有机结合,对西藏米拉山特长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拉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扰动程度属于一般水平。依据评价结果,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实现了隧道建设与隧址区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地下水环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建设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偏好信息 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丽 刘长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9-42,共4页
建筑产品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其在给人类带来各种享受的同时,又成为资源、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及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本文将全寿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应用到城市建设领域,从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三个方面,提出... 建筑产品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其在给人类带来各种享受的同时,又成为资源、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及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本文将全寿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应用到城市建设领域,从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筑产品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模型,旨在利用评价指标推动建筑产品的清洁生产,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产品 全寿命周期 环境影响评价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民 杨志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4年第4期5-8,25,共5页
在总结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 (EIA)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 EIA有效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分级标准和评估方法。选取 1995~ 2 0 0 2年间完成的 80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EIS)对深圳市 EIA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深圳市 EIA有效性指数... 在总结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 (EIA)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 EIA有效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分级标准和评估方法。选取 1995~ 2 0 0 2年间完成的 80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EIS)对深圳市 EIA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深圳市 EIA有效性指数偏低 ,有效性一般 ,EIA制度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 ,存在制度体系有待完善、法律法规执行不够严格、评价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最后提出改进 EIA有效性的建议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评估 指标体系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机理法在工程方案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铁岭莲花湖清淤扩容及堤坝生态建设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雪华 孙岩 +1 位作者 廖程浩 何祥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8-822,共5页
以铁岭莲花湖清淤扩容及堤坝生态建设工程方案的生态影响评价为例,应用生态机理法,提取了淤泥分布、水深变化、鸟类迁徙和鸟类生境等4个工程施工影响因子,运用空间分析和生境制图等方法将工程建设对4个因子影响的生态机理进行模拟评价,... 以铁岭莲花湖清淤扩容及堤坝生态建设工程方案的生态影响评价为例,应用生态机理法,提取了淤泥分布、水深变化、鸟类迁徙和鸟类生境等4个工程施工影响因子,运用空间分析和生境制图等方法将工程建设对4个因子影响的生态机理进行模拟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工程的施工提出了可选择的适宜施工时间、不同区域的淤泥回填和挖掘方式等方面的建议.研究表明,当工程项目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时,生态机理法可以较好地对潜在影响进行评价并预测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生态机理法作为一种经验性的方法,更适用于对稳定生态系统的预测,而不适用于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机理法 环境影响评价 清淤扩容 堤坝建设 莲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安康机场工程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文良 王晓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6-750,共5页
以安康机场迁建工程为例,根据工程概况,结合其建设特点,主要从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对声环境以及大气、水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证,针对施工期及运营期两个时段进行了安康机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理论分析和量化分析。认为机场建设... 以安康机场迁建工程为例,根据工程概况,结合其建设特点,主要从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对声环境以及大气、水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证,针对施工期及运营期两个时段进行了安康机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理论分析和量化分析。认为机场建设对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结合安康机场迁建工程填挖土方量巨大等建设特点,从工程设计、施工及机场运营等不同阶段,分别提出了减少机场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技术措施,并应着重于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 机场建设 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政策的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玉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5-97,共3页
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技术政策中的EIA作用与权限;EIA工作的阶段与任务;EIA大纲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审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公路建设项目的EIA工作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防止环境污染,使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 公路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权限 环境影响评价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系数法的铁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冉茂平 吴小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3-175,共3页
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铁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选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铁路建设项目及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其结果有助于评价铁路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铁路建设项目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灰色关联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队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富民 伍俊荣 +1 位作者 丁冰泉 邹士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05-407,共3页
介绍了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通过与一般房地产项目的比较,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对营区建设项目中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适宜性、营区周边的环境影响、营区... 介绍了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通过与一般房地产项目的比较,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对营区建设项目中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适宜性、营区周边的环境影响、营区内的特殊污染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营区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础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小冬 孔祥勤 冉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4,共4页
为实现桩基础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客观评价,优选施工工艺,基于施工阶段环境表现分析系统(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nalysis System,CEPAS)定量评价了施工中常见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的环境影响,同... 为实现桩基础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客观评价,优选施工工艺,基于施工阶段环境表现分析系统(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nalysis System,CEPAS)定量评价了施工中常见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的环境影响,同时分析了环境影响指标和施工工艺。结果表明,1 m^3人工挖孔灌注桩的社会支付意愿值(178.94元)大于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25.43元),因此,为提高桩基础的绿色施工水平,可以优先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对人工挖孔灌注桩各工序的环境影响分析表明,钢筋加工和混凝土生产工序占总社会支付意愿值的比例最大(99.50%);对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混合料制备占总社会支付意愿值的比例(89.46%)大于其他工序。因此,改进这些主要环境影响工艺能更有效地降低这两种桩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环境影响评价(EIA) 施工阶段 人工挖孔灌注桩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 生命周期评价(L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类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慧 胡亚娟 +1 位作者 杨忠国 王亚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22-24,共3页
根据对近年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与研究,分类论述了民用类建设项目在施工期的各分项工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情况,通过对污染物质的分析,确定其对外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因子识别、筛... 根据对近年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与研究,分类论述了民用类建设项目在施工期的各分项工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情况,通过对污染物质的分析,确定其对外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因子识别、筛选及指标体系,明确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建设。同时针对施工过程中不同时期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原因,采用工程分析的方法,进而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对其相应的解决对策与环境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指标体系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佳 吴军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62,85,共4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综合评价建设项目的环保投资是否能够补偿或多大程度上补偿了由此可能造成环境损失的重要依据。以对外部影响与项目的经济分析很好结合为目的,构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指标体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综合评价建设项目的环保投资是否能够补偿或多大程度上补偿了由此可能造成环境损失的重要依据。以对外部影响与项目的经济分析很好结合为目的,构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指标体系,并对某矿区进行实例分析,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指标体系 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地面沉降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小黎 徐伟 +1 位作者 贾克敬 何春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9-73,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上海市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地面沉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现状。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通过选取地基、地面沉降等条件,构建建设用地布局的危险度指标进行建设用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用地规模和扩展区、交通站网、水... 研究目的:研究上海市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地面沉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现状。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通过选取地基、地面沉降等条件,构建建设用地布局的危险度指标进行建设用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用地规模和扩展区、交通站网、水电站网等规划进行评价,探讨上海市规划建设用地布局的地面沉降环境影响。研究结果:上海2006—2020年初步规划的建设用地、交通和水电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避开了地面沉降灾害的高危险度区,整体上较为合理。研究结论:以地面沉降灾害风险为例的建设用地布局环境影响评价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布局 环境影响评价 地面沉降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丁翠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0,61,共5页
基于1999—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础上,考察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的... 基于1999—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础上,考察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不显著,居民消费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亦存在着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且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距拐点还有一段距离;城镇化水平提高能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且居民消费水平不同的地区,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居民消费 人均消费水平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温室效应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