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弋亚群 刘益 李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3-28,共6页
从一般性环境、竞争状况、方法论等三个角度简要总结和综合评价了以往对企业战略环境的研究方法 ,提出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机会分析、机会试错、战略转换等 ,在认知、学习和行为过程中减小企业面临动态环境... 从一般性环境、竞争状况、方法论等三个角度简要总结和综合评价了以往对企业战略环境的研究方法 ,提出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机会分析、机会试错、战略转换等 ,在认知、学习和行为过程中减小企业面临动态环境下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战略环境 战略变化 动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视角下广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框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化成 张顺葆 彭文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7,共6页
在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的广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行业竞争环境为起点,拓展与细化了企业战略对广义财务管理理论影响的结构框架,形成了"行业竞争环境—企业战略—广义财务决策—公司价值"的研究路径;并通过相关... 在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的广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行业竞争环境为起点,拓展与细化了企业战略对广义财务管理理论影响的结构框架,形成了"行业竞争环境—企业战略—广义财务决策—公司价值"的研究路径;并通过相关文献回顾,结合现有研究状况不足,提出了未来相应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竞争环境 企业战略 广义财务决策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菁 仲继银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数字化转型是推进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风险承担行为,在经过... 数字化转型是推进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风险承担行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在盈利能力较弱、民营产权性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3)渠道机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战略差异度、促进战略激进度来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4)企业数字化转型效用的发挥需要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环境的支撑,合适的公司治理安排和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作用。文章从微观视角剖析了数字化转型与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为上市公司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风险承担行为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公司战略 风险承担 内部治理机制 外部治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政商关系和企业业绩稳健性: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9
4
作者 魏江 赵齐禹 刘洋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企业在建立政商关系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战略才能保障其稳定发展?结合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本文从企业业绩稳健性切入,通过区分两类不同的企业政治战略——机构层政治战略和个体层政治战略,来探索政治战略的异质性对组织绩效的不同影响... 企业在建立政商关系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战略才能保障其稳定发展?结合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本文从企业业绩稳健性切入,通过区分两类不同的企业政治战略——机构层政治战略和个体层政治战略,来探索政治战略的异质性对组织绩效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考虑了区域制度环境因素的情境作用。以2009—2017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1)机构层政治战略比个体层政治战略更有利于增强企业业绩的稳健性;(2)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越大,机构层政治战略的业绩稳定作用越强;(3)地方政府的廉洁度越低,个体层政治战略会加剧企业的业绩波动。本文的研究发现拓展了关于转型制度环境下企业政治战略异质性的研究,深化了对政治战略和组织绩效二者关系的理解,同时也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政治战略 新型政商关系 业绩稳健性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连锁董事对环境战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衣凤鹏 徐二明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33,共10页
文章依据资源依赖理论,研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的连锁董事关系对企业环境战略产生的影响。通过对183家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2009-2012年连续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连锁董事对企业采纳环境战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文章依据资源依赖理论,研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的连锁董事关系对企业环境战略产生的影响。通过对183家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2009-2012年连续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连锁董事对企业采纳环境战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差,连锁董事对于环境战略的正向影响越强。文章的结论为资源依赖理论提供了实证证据,连锁董事的降低企业资源获取不确定性的功能可能会对企业采取战略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企业对连锁董事的依赖影响企业的环境战略,而且,地区制度环境影响企业对连锁董事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董事 环境战略 资源依赖理论 地区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生态环境对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华 黄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117,121,共4页
有关研究表明当今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员工在职场中会产生工作倦怠,在界定企业生态环境内涵的基础上,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视角具体分析企业生态环境对组织员工工作倦怠的具体影响,进一步提出消除或缓解员工工作倦怠的应对策略,从而提升员... 有关研究表明当今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员工在职场中会产生工作倦怠,在界定企业生态环境内涵的基础上,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视角具体分析企业生态环境对组织员工工作倦怠的具体影响,进一步提出消除或缓解员工工作倦怠的应对策略,从而提升员工个体乃至组织的整体工作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态环境 工作倦怠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环境、企业战略与企业的绩效表现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早 薛小刚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6,共7页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理论将企业绩效视为特定产业环境的结果。这一观点受到"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之间逐渐达成一种共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差异,即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以...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理论将企业绩效视为特定产业环境的结果。这一观点受到"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之间逐渐达成一种共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差异,即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决定不同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有关这一主题的文献已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学术研究领域。本文关注其中的一个分支,即围绕产业环境、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探讨其对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成长所具有的深刻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绩效 企业战略 组织结构 产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绩效关系研究的演进——基于企业环境的变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梅鑫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48-56,共9页
高度动态化的环境作为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导致不可预测性的增强。这将直接影响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因此,这一环境下的企业如何保持战略实施有效性和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关键。而在战略与绩效的关系中,人力资源作... 高度动态化的环境作为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导致不可预测性的增强。这将直接影响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因此,这一环境下的企业如何保持战略实施有效性和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关键。而在战略与绩效的关系中,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关键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运作的基础,其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详细梳理,概括出两类研究类型:战略和人力资源的匹配;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与实现绩效的关系。柔性化思想的提出,使人力资源研究有了新的方向。在环境变动这一前提下,人力资源柔性化的管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本文以动态环境的背景,围绕人力资源、战略、绩效三者的关系提炼出整合的演进框架,以更好地指导未来人力资源相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 柔性 企业战略 绩效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企业的公司政治行为及其管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孔小伟 王叶敏 《经济与管理》 2009年第7期48-51,共4页
公司政治行为是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意义重大。中国企业的公司政治行为具有鲜明的政治、经济体制属性,但其发展还相对滞后且不规范,对此应将公司政治行为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细化公司政治行为类型,丰富公司政治行为实施路... 公司政治行为是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意义重大。中国企业的公司政治行为具有鲜明的政治、经济体制属性,但其发展还相对滞后且不规范,对此应将公司政治行为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细化公司政治行为类型,丰富公司政治行为实施路径,使公司政治行为主体由单一走向联合,提高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政治行为 竞争环境 战略管理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及战略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志宏 赵爱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4,共4页
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影响 ,指出入世后煤炭工业应结合我国的国情 ,应突出煤炭工业的主体地位 ,加强国家对煤炭工业的宏观调控以及协调好煤炭工业与环境、经济的关系。按照我国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并结合资源赋存条件把我国煤炭... 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影响 ,指出入世后煤炭工业应结合我国的国情 ,应突出煤炭工业的主体地位 ,加强国家对煤炭工业的宏观调控以及协调好煤炭工业与环境、经济的关系。按照我国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并结合资源赋存条件把我国煤炭企业分为三类 ,指出每一类企业应采取的战略对策以适应入世后的经营环境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工业 WT0 经营环境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态度与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帅 田志龙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10,共5页
非政府组织是非市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对市场主体———企业产生什么影响?企业在如何与非政府组织打交道?西方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也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进行过一些案例研究。对西方学者的相... 非政府组织是非市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对市场主体———企业产生什么影响?企业在如何与非政府组织打交道?西方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也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进行过一些案例研究。对西方学者的相关主要研究为中国企业研究自身与NGO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企业非市场环境 企业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一种基于柔性战略的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广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一成不变的战略和刚性的核心能力很难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文章从企业战略与动态环境互动入手,分析出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把动态核心能力分解成核心能力和动态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一成不变的战略和刚性的核心能力很难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文章从企业战略与动态环境互动入手,分析出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把动态核心能力分解成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两部分,并分析了以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核心能力演化过程和以柔性组织文化为基础的动态能力的实质,从柔性战略的视角分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对企业利用战略与环境动态互动构建动态核心能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核心能力 柔性战略 战略互动 动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基于企业低成本战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兰品 杨水琴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1,共10页
企业税收不确定性反映了企业在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下的纳税遵从成本。在数字经济强势发展的背景下,本文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有效降低了企业税收不确定性。以2013~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 企业税收不确定性反映了企业在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下的纳税遵从成本。在数字经济强势发展的背景下,本文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有效降低了企业税收不确定性。以2013~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2)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改善地区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的抑制作用在衰退期企业和中部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4)企业低成本战略在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的关系中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制定差异化的税收战略,缓解企业税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税收不确定性 征管效率 会计信息透明度 营商环境 企业低成本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视角下外资企业市场退出机理及其异质性研究——对896家在华外资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实证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向雯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60,共19页
为应对COVID-19疫情带来的挑战,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我国提出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六保”和稳投资等“六稳”的政策主张。稳投资的关注重点在稳外资,稳外资的关键在如何看待外资企业市场退出问题。外国投资者从东道国全部或部分... 为应对COVID-19疫情带来的挑战,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我国提出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六保”和稳投资等“六稳”的政策主张。稳投资的关注重点在稳外资,稳外资的关键在如何看待外资企业市场退出问题。外国投资者从东道国全部或部分撤出资本,终止生产经营的行为,即外资企业市场退出。以利润汇出、股权转让和债权转股权作为衡量企业市场退出意愿的指标,对896家近5年内有市场退出意愿的在华外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外资企业普遍积极评价我国营商环境,但不同国别或地区、不同行业的外资企业对市场退出意愿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情况存在差异。美资企业关注货币稳定性与汇率,欧资企业关注外资企业税率,韩资企业关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日资企业关注政治稳定性;在华外资企业最重视我国外资优惠经济政策的变化,其他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资金成本、为获得满意的产品价格、集中经营核心业务的需要和汇率风险。不同国别或地区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考量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异质性主要与外资企业的母国文化背景、投资偏好及行业特点等有关。因此,应加大减税降费和对外开放力度,降低外资企业经营成本;引导在华外资企业逐步将其生产线转移到我国落后地区,扩大落后地区人口就业,推动其产品升级及所在地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企业 营商环境 市场退出 公司战略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