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胸苷激酶1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艳哲 马泰 +1 位作者 张从军 孙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对肿瘤早期预测的意义,探讨血清TK1的含量与肿瘤病种、复发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测定144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67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对肿瘤早期预测的意义,探讨血清TK1的含量与肿瘤病种、复发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测定144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6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TK1的水平,分析血清TK1与肿瘤患者各生物学行为参数的关系。结果肿瘤患者组和对照组在血清TK1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K1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0.01)。肿瘤患者TK1的表达在不同病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血清TK1阳性表达率与无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及肺癌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各组血清TK1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患者治疗后不同临床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展)的患者血清TK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K1可用于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血清TK1检测可作为临床上对肿瘤增殖程度及复发监测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胸苷激酶1 肿瘤标志物 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K1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陈飞宇 唐利立 黄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S-TK1含量的变化对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7月到200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科就诊的经巴德针穿刺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均行新辅助化疗2~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前(A1)...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S-TK1含量的变化对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7月到200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科就诊的经巴德针穿刺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均行新辅助化疗2~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前(A1)及化疗两个周期结束后(A2)各留取一份血清标本。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化学发光点印迹法检测其S-TK1的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行两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A2组)S-TK1的含量为9.24±9.79pmol/L,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A1组)S-TK1的含量17.98±10.20p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临床客观反应(OR)组与无反应(NR)组新辅助化疗前后S-TK1含量减少的百分比分别为(65.71±20.25)%,(17.20±42.20)%,OR组明显高于NR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客观反应(OR)组S-TK1含量减少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无反应(NR)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07)。OR组与NR组新辅助化疗前S-TK1的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78)。结论:S-TK1的含量可以作为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其与长期生存率的关系在进一步随访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化学发光点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