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电源电驱动车辆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奥运 陈光 +1 位作者 贾一帆 景国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7,共14页
针对双电源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驱动控制问题,对于隔离直流(DC)母线构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进行定子电流优化及功率分配研究,并着重探究了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搭配下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建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 针对双电源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驱动控制问题,对于隔离直流(DC)母线构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进行定子电流优化及功率分配研究,并着重探究了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搭配下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建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数学模型,并推导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架构下的双逆变器功率分配范围边界;然后,分别针对电机效率与功率分配范围提出两种定子电流矢量优化方法,并对比其稳态性能参数;最后,针对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的功率输出特性进行分析,在整车能量管理层面提出一种基于以上构型的双电源功率分配策略。使用仿真软件分别在城市道路以及市郊工况下,对所提功率分配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功率分配策略在节能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源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定子电流优化 功率分配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的未来发展 被引量:155
2
作者 张伯明 孙宏斌 +1 位作者 吴文传 郭庆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1-28,共8页
对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分析了电力系统中电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通过对信息流的调控,改善电力流和资金流,实现智能电网。以信息流为基础,从信息分层、上下层信息互动、不同时间尺... 对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分析了电力系统中电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通过对信息流的调控,改善电力流和资金流,实现智能电网。以信息流为基础,从信息分层、上下层信息互动、不同时间尺度信息之间的协调几个方面研究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构架。从空间、时间、控制目标等3维协调、发展,以及基于相量测量单元的动态管理系统、系统级的闭环控制等方面探讨智能电网控制中心应用软件可能发生的变革,并对如何适应特高压电网的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控制中心 能量管理系统 信息流 调度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控制中心安全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被引量:98
3
作者 张伯明 吴素农 +3 位作者 蔡斌 吴文传 孙宏斌 郭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提出电网控制中心安全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按时间、空间和对象等3个维度进行设计。在时间维上,将电网事故看做事件的发展过程,分析中考虑电网暂态、动态和稳态等状态变化;在空间维上,考虑电网调度管理体制的分层分区,电网分析应分解协调... 提出电网控制中心安全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按时间、空间和对象等3个维度进行设计。在时间维上,将电网事故看做事件的发展过程,分析中考虑电网暂态、动态和稳态等状态变化;在空间维上,考虑电网调度管理体制的分层分区,电网分析应分解协调进行;在对象维上,既考虑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又考虑安全和经济。文中描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和功能,论述了系统的特点,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中心 能量管理系统 安全分析 电压稳定分析 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DTS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谷毅 赵玉柱 张国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60-62,65,共4页
对调度员培训仿真器 (DTS)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系统综述 ,分析了 DTS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区别与联系 ,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对 DTS系统的研究开发情况。联系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DTS前期研究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国调中心... 对调度员培训仿真器 (DTS)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系统综述 ,分析了 DTS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区别与联系 ,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对 DTS系统的研究开发情况。联系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DTS前期研究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国调中心对现有 DTS系统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S技术 调度员培训仿真器 能量管理系统 电力系统 调度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电压控制中强耦合电厂的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彬 郭庆来 +3 位作者 孙宏斌 汤磊 张伯明 田俊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5-171,共7页
为解决强耦合电厂间无功出力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强耦合电厂间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厂厂协调)方法。该方法建立包含相互强耦合的厂厂协调组,并作为协调单元;定义厂厂协调组无功负载率偏差指标,若中枢母线电压未调节到位,进行考虑厂厂协... 为解决强耦合电厂间无功出力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强耦合电厂间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厂厂协调)方法。该方法建立包含相互强耦合的厂厂协调组,并作为协调单元;定义厂厂协调组无功负载率偏差指标,若中枢母线电压未调节到位,进行考虑厂厂协调约束的协调二级电压控制,使得在中枢母线电压追踪优化设定值的同时,保证强耦合电厂间的无功负载率偏差满足控制要求;若中枢母线电压已调节到位,进行基于厂厂协调目标的无功校正控制,降低强耦合电厂间的无功负载率偏差,并保证中枢母线电压维持在控制死区范围内;在传统电压调节指令的基础上增加无功调节指令,抑制强耦合电厂间可能出现的不合理无功分布或无功波动。文中成果已在国内多个网、省级电网得到实际应用,仿真及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强耦合电厂间的不合理无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中心 自动电压控制 协调控制 强耦合电厂 无功负载率 能量管理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最优的区域能源管控中心价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逢权 张萌 +1 位作者 甄立敬 鞠洪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9-34,共6页
针对区域能源互联中分布式发电方、电网运维方、用能负荷方以及区域能源管控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现状,深入剖析了区域能源管控中心中源、网、荷的内涵及互动耦合关系,提出区域能源管控中心的三层价值驱动体系,并分层构建... 针对区域能源互联中分布式发电方、电网运维方、用能负荷方以及区域能源管控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现状,深入剖析了区域能源管控中心中源、网、荷的内涵及互动耦合关系,提出区域能源管控中心的三层价值驱动体系,并分层构建其价值模型。同时,在保障电力系统物理网架结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兼顾参与区域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及运营各方的利益关系,引入特殊的价值因子,建立区域能源管控中心立体价值模型,来综合兼顾各方的价值利益。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所提出的价值模型驱动的能源管控中心三层立体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管控中心 源网荷 三层驱动体系 价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开放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伯明 邓佑满 +4 位作者 孙宏斌 田田 王洪璞 林观维 彩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8-42,共5页
本文介绍了开放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和软件的结构、实现的功能、所使用的算法以及实用化等问题。该软件用C语言编程,运行在UNIX系统的RISC工作站上,可以和各种SCADA系统相联使之升级为EMS。本文还介绍了... 本文介绍了开放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和软件的结构、实现的功能、所使用的算法以及实用化等问题。该软件用C语言编程,运行在UNIX系统的RISC工作站上,可以和各种SCADA系统相联使之升级为EMS。本文还介绍了系统中的实时数据库管理、人机交互、网络通信、任务调度和应用软件等于系统的特点以及在河南电网在线应用中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系统 软件 计算机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柔性SCADA框架设计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海晶 张东英 +3 位作者 吴琼 刘文颖 杨以涵 邹品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6-39,共4页
在分析和总结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交互式信息共享的柔性SCADA系统,不但解决了各信息孤岛间的数据和应用功能的交互问题,也解决了分布式应用系统不同地点的功能协调和数据交换问题。柔性SCADA是对传统SCADA... 在分析和总结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交互式信息共享的柔性SCADA系统,不但解决了各信息孤岛间的数据和应用功能的交互问题,也解决了分布式应用系统不同地点的功能协调和数据交换问题。柔性SCADA是对传统SCADA的扩充和发展,拓宽了系统的数据来源,为高级分析软件丰富了数据基础。在柔性SCADA的数据采集方式中提出了广义数据采集的概念,探讨和设计了柔性SCADA的框架和需要的技术支持手段。以故障决策系统为例阐述了柔性SCADA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孤岛 柔性SCADA 能量管理系统 广义数据采集 综合管理中心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PES 2005年会控制中心与EMS部分综述 被引量:18
9
作者 傅书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1-14,共4页
对IEEEPES2005年会控制中心和EMS部分的论文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备用控制中心的建设、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多代理技术在EMS设计中的应用、针对大面积停电的反事故演习以及恢复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对论文中所反映的当前美国电力系统的运... 对IEEEPES2005年会控制中心和EMS部分的论文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备用控制中心的建设、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多代理技术在EMS设计中的应用、针对大面积停电的反事故演习以及恢复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对论文中所反映的当前美国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电力行业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电力系统运行与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EMS) 控制中心 恢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能量控制中心概念的扩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76
10
作者 张伯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6,共6页
随着电网互联和电力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对电网运行的调度和控制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调度中心EMS的结构和功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 ,文中认为现代能量控制中心的概念应当扩展 ,特点是高度的信息化、智能化... 随着电网互联和电力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对电网运行的调度和控制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调度中心EMS的结构和功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 ,文中认为现代能量控制中心的概念应当扩展 ,特点是高度的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其功能由安全发展为安全与经济的协调 ;局部控制发展为全局分层控制 ;离线分析发展为在线分析 ;开环控制发展为闭环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控制中心 信息理论 能量管理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会议学术动态评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胜春 於益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7,117,共8页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EPCC)会议专门研讨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心的最新技术发展,着力解决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文中介绍了2013年第12届EPCC会议的情况,对会议内容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概括。综述了能量管理系统、电网稳定分析与...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EPCC)会议专门研讨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心的最新技术发展,着力解决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文中介绍了2013年第12届EPCC会议的情况,对会议内容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概括。综述了能量管理系统、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广域相量测量与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柔性负荷、配电控制中心等重点议题,并就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中心 能量管理系统 相量测量单元 广域测量 可再生能源 柔性负荷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险管控的含智能软开关主动配电网随机运行优化方法 被引量:22
12
作者 徐崇博 杨晓东 +3 位作者 张有兵 张凯怡 王小仲 唐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8-76,共9页
智能软开关用于连接2条或多条馈线,其灵活的无功/有功功率调节能力能有效地减轻电压偏差,提升配电网的运行质量。文中考虑多种调节手段协调优化,包括智能软开关、有载分接开关、投切电容器组、储能系统以及需求响应。在控制电压幅值处... 智能软开关用于连接2条或多条馈线,其灵活的无功/有功功率调节能力能有效地减轻电压偏差,提升配电网的运行质量。文中考虑多种调节手段协调优化,包括智能软开关、有载分接开关、投切电容器组、储能系统以及需求响应。在控制电压幅值处于安全运行范围内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为了应对系统多重随机性,妥善规避随机因素带来的实际运行风险,结合随机优化和条件风险价值理论,提出了考虑风险管控的主动配电网随机运行优化方法,实现了预期运行成本与运行风险间的平衡。然后,通过二阶锥转化和线性化将原始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使得模型更易于求解。最后,在修改的IEEE 33节点系统上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开关 主动配电网 储能系统 随机优化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间尺度风储协同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文凌锋 党广宇 +3 位作者 田伟 刘振东 郑毅 黄志斌 《电力工程技术》 2018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文中在研究国内外储能系统配合间歇式能源协调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从分钟级与毫秒级两个时间尺度对微网能量进行协调控制,提出了储能系统的瞬时的波动平滑输出控制策略与长时间的计划输出控制策略,通过仿真搭建了包含风机系统、电池储能... 文中在研究国内外储能系统配合间歇式能源协调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从分钟级与毫秒级两个时间尺度对微网能量进行协调控制,提出了储能系统的瞬时的波动平滑输出控制策略与长时间的计划输出控制策略,通过仿真搭建了包含风机系统、电池储能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平滑输出控制策略和储能系统的计划输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架构 能量管理系统 联络线控制 微电网中央控制器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管理中心在铜冶炼企业的建设与应用
14
作者 曲贞为 陈迎武 +1 位作者 张煜 李俊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24,共5页
根据能源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建设了公司级管控一体化能源管理中心,实现了集中调度、能源优化、重点站所无人化值守。采用中央以太网和工业以太网相结合的网络架构,将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大化,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 根据能源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建设了公司级管控一体化能源管理中心,实现了集中调度、能源优化、重点站所无人化值守。采用中央以太网和工业以太网相结合的网络架构,将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大化,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扁平化管理模式,实时了解能源需求和消耗状况,提高了能源介质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氧气、蒸汽等的放散,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得到降低,一期和二期制氧的电单耗也分别由0.412和0.539kWh/m^3降至0.395和0.483kWh/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管理中心 管控一体 调度 扁平化 能源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电网联合场景的移动储能互联装置双层优化配置方法
15
作者 李柏辰 王鑫 +3 位作者 郭祺 涂春鸣 张松 李天麟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5年第17期143-153,共11页
受限于自身供能形式与单一端口并网架构,既有自供能型应急车的持续供电能力不足、能耗高、容量配置冗余与运行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突出。为此,首先,对既有应急车进行并网端口扩展,设计了具备“自供+转供”能力的移动式储能型互联装置(ESV-S... 受限于自身供能形式与单一端口并网架构,既有自供能型应急车的持续供电能力不足、能耗高、容量配置冗余与运行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突出。为此,首先,对既有应急车进行并网端口扩展,设计了具备“自供+转供”能力的移动式储能型互联装置(ESV-SOP),并建立其多种工作模式的数学模型及其约束。然后,提出了计及配电网正常-故障联合工况下的ESV-SOP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在ESV-SOP最优参数配置层,综合考虑设备投资、配电网正常和故障工况运行成本,通过粒子群算法迭代确定最优数量、端口容量和储能电池容量;在多场景联合经济运行层,基于信息熵理论生成的典型故障场景构建ESV-SOP在配电网正常和故障工况下的联合调度策略。最后,基于IEEE33节点系统对所提ESV-SOP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SVSOP可发挥自身潮流调控和负荷支撑作用,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移动储能 智能软开关 配置方法 应急管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