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1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饲草产业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加亭 撒多文 +1 位作者 邵麟惠 王宗礼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总结了粮改饲政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成效,解读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从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增饲草、增牛羊以及提升饲草科技支撑水平等方面展望了饲草产业发展的前景,为我国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产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结构 粮改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与区域结构变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典 董书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与区域结构的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与区域发...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与区域结构的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特征。城乡结构方面,伴随人口流动的普遍化,中国正从“农民-市民”二元城乡结构走向“农民-流动人口-市民”多元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方面,既有的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尚未改变,与此同时“东北振兴”问题日益迫切,南北差距也呈现扩大趋势。消弭空间发展不均衡、实现中国城乡与区域结构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关系到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对此,需要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以及人情、面子等传统关系文化的“双重路径依赖”,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破解中国城乡与区域不均衡问题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结构 区域结构 不均衡 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与实施策略研究——基于结构方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军其 刘萌 +2 位作者 吴飞燕 龚蕾 徐慧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125,共9页
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是影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外部环境探究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因素,较少从教师主体视角进行剖析。研究从乡村教师个人动机视角出发,基于UTAUT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乡... 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是影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外部环境探究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因素,较少从教师主体视角进行剖析。研究从乡村教师个人动机视角出发,基于UTAUT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SEM分析发现,乡村教师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内在动机正向显著影响数字素养提升意向,提升意向和便利条件正向显著影响数字素养,性别、教龄、学历对模型的部分路径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通过fsQCA分析可知,绩效期望是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共有5种不同的组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从激发内生动力、满足绩效期望和差异化群体需求、提升便利条件感知等方面促进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结论将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娟 程鑫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9,42,共9页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但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陡峭的金字塔型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集中度高、应用导向强、基础学科弱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重心偏低、趋同度偏高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从不同...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但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陡峭的金字塔型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集中度高、应用导向强、基础学科弱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重心偏低、趋同度偏高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从不同方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了制约。当前在类型结构上应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扩大”的方式加快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层次结构上应重点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特别是提高研究生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比例,在学科结构上加强本科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特别是理科建设,逐步强化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基础阶段的功能。通过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各类结构的调整优化,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系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结构 人才培养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结构瞬变诱冲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伍永平 罗生虎 +6 位作者 闫壮壮 解盘石 田程阳 王同 高喜才 王红伟 郎丁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8,共16页
冲击地压是深部煤矿开采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揭示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是其灾害评价、预测及防治的前提和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模拟实验和现场实测互馈综合研究方法,在综合厘定覆岩空间结构与其力学响应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系统... 冲击地压是深部煤矿开采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揭示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是其灾害评价、预测及防治的前提和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模拟实验和现场实测互馈综合研究方法,在综合厘定覆岩空间结构与其力学响应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结构瞬变激励下采场煤岩的力学响应和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结果显示:覆岩空间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力学环境是其范围内的采场煤岩产生不同力学响应的内、外因,坚硬岩层破断等子系统的瞬时失稳,会导致覆岩空间结构大系统的瞬变,进而造成采场煤岩动态力学响应(矿震)的发生和静态力学响应的阶变。结构瞬变后,除了震源处的应变能会发生瞬变外,更大范围的煤岩应力场、位移场、应变能场和重力势能场等力学响应也会发生瞬变。结构瞬变区域上方覆岩瞬时下沉、应力骤减、应变能和重力势能的释放特征明显,结构瞬变区域外侧深部区域煤岩略有下沉、应力骤增、应变能聚集特征明显、重力势能略有释放;采场煤岩的总势能瞬时减小,这其中,总应变能瞬时增大,而总重力势能瞬时减小。同时,受坚硬岩层破断形成的卸载、回弹和下沉影响,矿震发生时,并非所有区域的煤岩都会被瞬时加载,临近结构瞬变区域的煤体会被瞬时卸载。工作面后方坚硬岩层的瞬时破断,会使走向支承压力“瞬时前移”,导致工作面前方煤体的高静载区域出现“高静载+负动载”的应力状态,而回采巷道煤体的高静载区域出现“高静载+正动载”的应力状态,造成回采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概率远大于工作面。在实际工程中,应基于煤岩结构与其动、静力学响应的内在关联,基于“调结构、控响应”的理念,建立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结构 瞬变 力学响应 矿震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设计——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章飞 顾继玲 +2 位作者 马复 张惠英 章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教科书结构化设计,既是达成课标要求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现实需要,教科书结构化设计的目标追求是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较好地习得四种结构:主干知识的逻辑结构、具体对象的生长结... 教科书结构化设计,既是达成课标要求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现实需要,教科书结构化设计的目标追求是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较好地习得四种结构:主干知识的逻辑结构、具体对象的生长结构、同类知识的研究结构、单元学习的学习结构。研究认为,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的教科书应做到:教科书“有结构”,教科书设计保持相关知识学习结构的一致性;结构“看得见”,尽可能外显教科书结构化设计便于学生感知结构;结构“我参与”,设计任务引导学生感知结构、建构结构。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通过章前文字引领、章中活动感悟、章后结构梳理以及结构性习题的辅助等措施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学习 教科书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新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4种应用于薄膜与管道的聚乙烯树脂的链结构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宇新 刘巍 +5 位作者 李瑞 潘艳雄 王登飞 张茗郡 何书艳 姬相玲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0-498,共9页
聚乙烯(PE)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由乙烯与α-烯烃单体聚合而成的共聚物中单体的含量和序列分布等链结构参数对PE的性能和应用有重要影响。采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HT-GPC)、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 聚乙烯(PE)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由乙烯与α-烯烃单体聚合而成的共聚物中单体的含量和序列分布等链结构参数对PE的性能和应用有重要影响。采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HT-GPC)、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连续自成核退火热分级技术对4种应用于流延膜(CPE)、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包装和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薄膜的乙烯-辛烯共聚物专用树脂进行了链结构的对比研究。分析对比了链结构参数,包括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共聚单体的摩尔分数、三元组序列分布、平均乙烯和辛烯的序列长度以及平均亚甲基序列长度。结果表明,虽然CPE和PERT均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但PERT的相对分子质量要高得多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宽,这有利于在晶区间形成更多的系带分子,改善PERT管道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抗冲击和抗慢速裂纹扩展性能;LLDPE和BOPE均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但BOPE中含有更多更长的结晶序列,有利于提高分子链的取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共聚单体 结构 序列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箱式路基新型结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宏 陈盈盈 +2 位作者 宋绪国 郭帅杰 魏绍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1-793,共13页
主要阐述箱式路基的结构特点、荷载分类及组合,并建立车辆-轨道-箱式路基-复合地基空间力学模型对其工作特性和荷载传递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箱式路基纵向长度应≤17.24m,底部设计厚度应≥500mm;在温度作用下无明显伸缩位移,但... 主要阐述箱式路基的结构特点、荷载分类及组合,并建立车辆-轨道-箱式路基-复合地基空间力学模型对其工作特性和荷载传递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箱式路基纵向长度应≤17.24m,底部设计厚度应≥500mm;在温度作用下无明显伸缩位移,但在结构端缝处存在钢轨应力峰;结构不存在共振风险;在350km/h速度下,箱式路基动应力、动位移均远比限值要求小;但顶板加速度会达到3.325m/s^(2),比我国传统简支梁桥振动加速度大,但比规范限值小;与传统土质路基对比,箱式路基对动荷载的吸收和耗散更具有优势,到路基垫层时,振动衰减超过90%,因此,对箱式路基底部复合地基进行设计时可不考虑列车动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新型结构 箱式路基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冰多次碰撞下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河蓉 姜金辉 +1 位作者 杨泽文 袁昱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在不同碰撞角度与不同浮冰密集度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船冰连续多次碰撞过程中碰撞力、能量及响应数据,研究碰撞角度和浮冰场密集度对浮冰载荷及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船冰多次相互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规律与船冰单次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碰撞角度与浮冰场密集度参数对船冰碰撞力与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征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研究内容对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冰多次碰撞 舷侧结构 结构响应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杏仁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晶晶 罗婷婷 +5 位作者 胡海玥 耿东宇 刘雅萱 王丽娜 杨晨 汪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0,共9页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AP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具有显著影响。SEAP的提取率(55.94%)和纯度(88.21%)最高,AIAP的纯度最低(75.06%),TAAP的提取率最低(50.71%)。AIAP表面粗糙且结构疏松,而TAAP和SEAP的结构致密,AIAP的β-折叠含量(44.97%)和表面疏水性高于TAAP和SEAP。相较于TAAP和SEAP,AIAP的持水性和持油性较高。SEAP和TAAP的溶解度显著高于AIAP,且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较好。本研究为杏仁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杏仁蛋白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覆盖区煤层上覆岩系层状结构对开采区土壤损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双明 宋世杰 +5 位作者 魏江波 刘浪 牛瑞琳 李源红 谈庆钰 田雨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共20页
煤炭开采区生态保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亟需破解的重大难题。科学认识煤层上覆岩层对煤炭开采采动损害向地表传递的响应规律是实现煤矿区生态环境全生命周期保护的重大需求。以陕北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野外地质... 煤炭开采区生态保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亟需破解的重大难题。科学认识煤层上覆岩层对煤炭开采采动损害向地表传递的响应规律是实现煤矿区生态环境全生命周期保护的重大需求。以陕北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测试、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针对覆岩层数、层厚、岩性、厚硬岩层与煤层的空间位置等层状结构对地下采煤的“响应-传递”特点,研究了相同采矿条件下煤层覆岩层状结构对采动覆岩应力场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不同煤层覆岩层状结构下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侵蚀四大特性的损伤特征及煤炭开采区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特性变化对侵蚀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相同或相近的采矿条件下,采煤沉陷区地表生态损害结果的迥异主要取决于煤层上覆岩(土)层对地下采煤活动的应力应变响应、由下向上的传递及土壤损害特点。在覆岩层状结构与采动应力传递的耦合下,煤层覆岩自下而上形成了垂向强力链塑性变形区(VCP)、水平强力链弹塑性变形区(HCEP)、水平强力链弹性变形区(HCE)的采动损害特征。其中,煤层覆岩下部的互层结构及特征对塑性变形区界面高度具有重要影响。煤层上覆岩(土)层和地表土层(壤)均是地下采煤活动及其损害作用的响应载体。岩层层数、层厚、岩性、厚硬岩层与煤层的空间位置及地表变形等是影响土壤损害类型及特点的重要地质因素。②厚砂岩在覆岩中的位置是地下“VCP-HCEP”界面、“HCEP-HCE”界面发育高度和地表形变程度的第一主控因素,决定了“两界面”的发育位置和地表变形的程度,高位厚砂岩对“两界面”发育和地表形变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砂层系数作为第二主控因素,在既定厚砂岩位置且砂层系数小于73%条件下与“两界面”发育和地表形变均呈正相关关系;③基于两大主控因素划分了4个覆岩层状结构基本类型,从“地下覆岩层状结构基本类型+地表形态变化程度+地表采动损害形式+土壤质量特性指标”耦合的角度,发现“低位厚砂岩+砂层系数大于73%”类型对地表土壤损害效应最为显著,其中沉陷坡面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特性指标的损伤均集中在坡顶、坡中部位,降幅介于11.81%~42.01%(p<0.05);采动地裂缝是沉陷坡面土壤损伤的主要原因;④“低位厚砂岩+砂层系数大于73%”类型对坡面土壤可蚀性K值的放大效应最为明显,平均增幅为26.38%(p<0.05),其中坡顶部位土壤可蚀性K值平均增幅最大,为37.98%(p<0.05);沉陷坡面同一部位裂缝区土壤可蚀性K值平均增幅较非裂缝区高出92.28%(p<0.05);黄土沉陷坡面可蚀性K值与土壤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含水率、黏粒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因此,“低位厚砂岩+砂层系数大于73%”的覆岩层状结构类型区是陕北黄土沟壑煤炭开采区生态损害的关键区域,应采取充填减沉、土壤改良等人工措施进行保护与修复,对于“低位厚砂岩+砂层系数小于73%”和“高位厚砂岩+砂层系数大于73%”的覆岩层状结构类型区可采取人工辅助的生态修复方式,对于“高位厚砂岩+砂层系数小于73%”的覆岩层状结构类型区则可采取自然恢复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层状结构 响应传递 土壤 损伤效应 陕北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云杉针叶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丽 包秀兰 +3 位作者 王福德 福升 刘丽洁 霍凯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7,共9页
探究不同云杉针叶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的关系,为云杉的保育研究及优良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以呼和浩特树木园引种栽培25年以上的15种云杉为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针叶解剖结构并分析相关指标。1)15种云杉针叶均由角质层、表皮层、... 探究不同云杉针叶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的关系,为云杉的保育研究及优良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以呼和浩特树木园引种栽培25年以上的15种云杉为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针叶解剖结构并分析相关指标。1)15种云杉针叶均由角质层、表皮层、下皮层、叶肉组织、内皮层、中柱组织等部分组成。叶肉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2)15种云杉针叶解剖结构不同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中柱面积变异系数最大(22.83%),角质层厚度变异系数最小(9.69%)。3)云杉针叶解剖结构各指标对其抗旱性贡献为下皮层厚度>中柱面积>中柱厚度>针叶横截面面积>角质层厚度>内皮层细胞长度>表皮层厚度>针叶横截面气孔数>内皮层厚度。4)聚类分析将15种云杉分为4类,反映供试植物在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转输组织发达程度上的差异。15种云杉针叶解剖结构对环境适应形式多样,通过构建发达角质层、表皮细胞、叶肉细胞与中柱组织,提高水分贮存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使其在干旱环境下能正常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针叶 解剖结构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相控阵雷达结构造型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海平 毛栌浠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现代产品结构越来越强调工业设计,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产品应具备美观的艺术效果。文中提出了国防电子装备进行造型设计的意义,阐述了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功能及组成,根据工业设计思想、理念,应用形态美学法则于雷达结构造型设计中,... 现代产品结构越来越强调工业设计,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产品应具备美观的艺术效果。文中提出了国防电子装备进行造型设计的意义,阐述了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功能及组成,根据工业设计思想、理念,应用形态美学法则于雷达结构造型设计中,并一一对照设计分析,达到了结构紧凑、稳定和美观的效果。可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结构 造型设计 工业设计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及蜡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丹蓉 叶新福 +1 位作者 方智振 林炎娟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为研究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和果皮蜡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个成熟度(F:约六成熟;S:约八成熟)的芙蓉李,于4、25℃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1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筛选不同成熟度... 为研究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和果皮蜡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个成熟度(F:约六成熟;S:约八成熟)的芙蓉李,于4、25℃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1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筛选不同成熟度芙蓉李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检测芙蓉李贮藏前后蜡质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贮藏效应。结果表明,4℃条件下F与S之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果肉硬度(FF)、果皮色度值a^(*)(PC-a^(*))、花色苷(A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硬度(PF),25℃时为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C-a^(*)、果皮色度值b*(PC-b*)。不同成熟度果实的SS含量、PC-a^(*)、AC含量均随贮藏天数增加而逐渐上升(S贮藏28 d除外),同一贮藏天数下AC含量在25℃时显著高于4℃时,同一温度同一贮藏天数时S中的SS含量、PC-a^(*)显著高于F;PF、FF和TA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逐渐下降,4℃和F有利于FF和PF的保持,而25℃下TA含量下降更快;SOD活性随贮藏天数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且在25℃和S中下降更显著。芙蓉李蜡质主要以直立片状晶体和颗粒状结晶的形式存在;两种晶体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可能影响水分的流失,从而影响细胞壁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贮藏性。本研究可为芙蓉李的采收和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李 成熟度 贮藏温度 生理生化特性 蜡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处理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碳氮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小梅 邢锦城 +5 位作者 洪立洲 王建红 刘冲 董静 孙果丽 何苏南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为揭示不同施氮处理下黑麦草作绿肥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0、90、150、210、270 kg·hm^(-2)施氮量(依次简记为CK、LN1、LN2、LN3、LN4)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土壤碳氮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揭示不同施氮处理下黑麦草作绿肥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0、90、150、210、270 kg·hm^(-2)施氮量(依次简记为CK、LN1、LN2、LN3、LN4)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土壤碳氮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LN4处理最高,为64227 kg·hm^(-2),植株碳、氮含量均以LN2处理较高,各处理的植株碳氮比无显著差异。黑麦草翻压还田后,与不施氮的对照相比,施氮处理的土壤pH值显著(P<0.05)降低,水溶性盐总量、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升。各处理相比,LN2的微生物熵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菌群的相对丰度较高。各处理的土壤细菌香农(Shannon)指数和辛普森(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但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以LN2处理较高。总的来看,LN2处理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降低滩涂盐渍土的pH值,提升土壤碳、氮含量,及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盐渍土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解恒燕 许航 郑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型,通过与已有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与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然后采用该边界条件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波作用下,采用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与实际砌体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施工方法最接近的模型,得到的模型纵向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峰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分析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的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简化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边界条件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结构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与企业发展韧性: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海峰 张烨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5,F0002,共13页
优化金融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相比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助于企业发展韧性的提升;金融结构市场化主要通过增强资源获取能力... 优化金融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相比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助于企业发展韧性的提升;金融结构市场化主要通过增强资源获取能力、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改善协同治理状况促进企业韧性发展;对外融资依赖程度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市场型金融结构对其发展韧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时,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积极作用才逐渐显露。此外,数字金融在金融结构与企业韧性的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全面实施注册制改革,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加强银行间竞争,以促进金融结构向市场化转型,进而提升企业发展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企业发展韧性 金融发展水平 数字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路网密度、研发创新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永立 吴昱昊 张姣姣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1,共6页
研究目的: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交通路网通过提升运输效率、加快要素流动、增进地区经济联系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重点关注以铁路和公路为代表的交通路网密度与研发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 研究目的: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交通路网通过提升运输效率、加快要素流动、增进地区经济联系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重点关注以铁路和公路为代表的交通路网密度与研发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1)交通路网所产生的时空压缩、经济集聚与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与合理化方向发展;(2)增大交通路网密度与研发创新投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3)交通路网密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受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东部地区的交通路网建设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但却抑制了合理化升级;(4)本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增加交通路网密度及研发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路网密度 研发创新投入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重组和词项选择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主语提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建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1,共13页
本文通过语法判断测试和汉英翻译测试,考察了90名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习得提升动词结构和提升形容词结构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EPP]特征在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学习者中完成重组,且两类提升结构的测试结果并未表现出差异。本文认为... 本文通过语法判断测试和汉英翻译测试,考察了90名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习得提升动词结构和提升形容词结构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EPP]特征在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学习者中完成重组,且两类提升结构的测试结果并未表现出差异。本文认为,这是由这两类提升结构的最终形态实现均由[EPP]特征触发论元移位所致。另外,论元生命性会影响算式库构建中词项的提取。当论元具有生命性时,受试倾向于产出虚代词it提升结构;当论元不具有生命性时,受试倾向于产出DP短语提升结构,且提升谓词类型不影响产出倾向。本文认为,论元与动词间的语义线索以及母语迁移可能是影响词项选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重组 词项选择 提升动词结构 提升形容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嵌入与过程融合:数字技术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双重逻辑探诘——以成都市Y社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晓萍 李敏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9,228,共12页
随着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技术成为驱动和连接城市社区韧性众多要素的核心与关键。基于“结构论”和“过程论”的既有研究均呈现出与事实相割裂的单向度、碎片化特征,难以有效解释数字技术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深层动因和... 随着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技术成为驱动和连接城市社区韧性众多要素的核心与关键。基于“结构论”和“过程论”的既有研究均呈现出与事实相割裂的单向度、碎片化特征,难以有效解释数字技术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深层动因和内在逻辑,更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成都市Y社区“数智化全域运营”案例表明,数字技术有效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有赖于“结构嵌入”与“过程融合”的双重逻辑。在结构嵌入上,要以数实融合、数权共生与数字包容为基底,将数字技术嵌入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工具结构、权力结构与价值结构,以此实现数字技术与治理结构的集成性适配;在过程融合上,要以“技术工具→技术权力→技术治理”的演化为中轴,做到“阶段同步”“环节嵌扣”“循序升级”,以此实现数字技术与治理过程的渐进性适配。未来的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实践,必须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将结构化思维与过程性思维相统一,由此更好应对数字技术快速迭代与风险态势不断升级对城市社区韧性造成的双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城市社区 韧性治理 结构嵌入 过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