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城市群农业水-碳足迹评估与城市间流动分析
1
作者 姜博艺 李优然 +2 位作者 陆中桂 黄明辉 李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8,共12页
农业生产不仅是黄河流域的用水大户,而且其产生的碳排放亦不容忽视。基于城市群尺度开展农业水-碳足迹综合评估和流动分析,有助于促进黄河流域各城市群在农业节水与降碳方面的协同管理,推动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构建的城市尺度多区... 农业生产不仅是黄河流域的用水大户,而且其产生的碳排放亦不容忽视。基于城市群尺度开展农业水-碳足迹综合评估和流动分析,有助于促进黄河流域各城市群在农业节水与降碳方面的协同管理,推动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构建的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从生产和消费双重视角综合评估了流域5个国家级城市群共71个城市的农业水、碳足迹,并分析了城市群间及其内部虚拟水和隐含碳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1)生产端农业水足迹和碳足迹分别为336.2亿m^(3)和117.7 Mt,其中中原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尤为突出,合计分别占55.5%和66.7%;消费端农业水足迹和碳足迹相对较低,分别为124.7亿m^(3)和53.0 Mt,表明生产端的资源环境压力更为突出。2)黄河流域农业水-碳足迹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似性,北部和东部部分城市水-碳足迹较高,而南部和西部城市相对较低;从强度指标来看,东部和南部城市水-碳足迹强度较低,而北部和西部城市则相对较高。3)农业虚拟水和隐含碳主要在城市群内部流动,分别占跨城市转移总量的78.7%和80.5%,且流动集中于中原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输出城市往往是以农业生产和加工为主,输入城市则多为区域消费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建议结合城市群特征制定和完善农业节水和降碳措施,强化城市群间的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共同推进黄河流域农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碳足迹 虚拟水 隐含碳 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 节水降碳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土保持投资对农业经济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仪媛 张乐涛 +2 位作者 王清源 何梦真 郑泽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目的]探究水土保持投资状况对区域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农业经济的影响,可为区域后续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河南省2009—2020年水土保持投资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C-D函数、景观格局指数、当量因子法等,研究... [目的]探究水土保持投资状况对区域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农业经济的影响,可为区域后续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河南省2009—2020年水土保持投资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C-D函数、景观格局指数、当量因子法等,研究了水土保持投资驱动下的农业经济增长、景观格局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演变。[结果]2009—2020年,河南省水土保持投资在农业领域的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比(ROI)整体均呈上升趋势,投资效率逐年下降,在2018年下降至最低值。ESV,TA,PD和COHESION与ROI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林草斑块景观连通性、聚集度降低,破碎化程度加剧。ESV的变化以2012年为转折点呈先减后增趋势,其中2012—2017年增长最多,年均增加8.42亿元。空间上,结合等高线和自然地貌分区的边界连接成一条“人”字形曲线,景观格局和ESV均沿此线发生变化,各分区内部保持较强一致性。[结论]水土保持投资对改善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的作用逐渐超过其在农业领域创造经济价值的作用,优化投资配置可以更好促进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投入产出比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决策DEA的农村水利投入产出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洪转 郑垂勇 张之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针对DEA模型中的自由权重问题,在把不同偏好序和效用值转化为互反判断矩阵进行一致化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算术平均法集结各决策者的偏好为群的偏好,得到群决策的主观权重,通过乘法算子集结主观权重和C2R模型计算的客观权重,建立群决策DEA... 针对DEA模型中的自由权重问题,在把不同偏好序和效用值转化为互反判断矩阵进行一致化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算术平均法集结各决策者的偏好为群的偏好,得到群决策的主观权重,通过乘法算子集结主观权重和C2R模型计算的客观权重,建立群决策DEA模型(G-DEA).利用该模型对广东省21个市的农村水利投入产出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珠海强有效,东莞有效,其他决策单元都是非有效.G-DEA模型有效解决了DEA模型有效单元过多而无法排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决策DEA 农村水利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流域片水利基建投资后向净效应的计算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锡康 张红霞 杨翠红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6-9,共4页
为研究水利基建投资的经济效果,提出了关于最终需求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新概念———后向净效应和后向总效应及其计算方法,基于1999年全国九大流域片投入占用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计算了我国九大流域片水利基建投资的后向净效应... 为研究水利基建投资的经济效果,提出了关于最终需求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新概念———后向净效应和后向总效应及其计算方法,基于1999年全国九大流域片投入占用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计算了我国九大流域片水利基建投资的后向净效应和后向总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和其它部门相比,除少数流域外,水利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特别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流域,例如在松辽河流域最显著,水利建筑业的后向净效应排在所有部门中的第2位;对于水资源较充沛的流域,水利基建投资的后向净效应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后向净效应 水利基建投资 投入占用产出表 流域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补偿——以大庆地区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晓黎 曹玉昆 国洪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在阐述区域性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补偿原则、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大庆地区50多年来过量使用地表、地下水开采石油的具体情况,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测算森林涵养水源的补偿价值,以及对相关行业产业的影响,提出直接向受益者征收森林涵养... 在阐述区域性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补偿原则、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大庆地区50多年来过量使用地表、地下水开采石油的具体情况,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测算森林涵养水源的补偿价值,以及对相关行业产业的影响,提出直接向受益者征收森林涵养水源效益补偿费的方案,并提出建立地方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运行机制,以期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探索多种补偿方式,丰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体系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 森林涵养水源 生态效益补偿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投入产出分析的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闾浩 周德群 周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34-41,共8页
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编制了两张包括能源部门、非能源部门、静脉产业等部门在内的8部门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中国能源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以及能源部门、静脉产业... 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编制了两张包括能源部门、非能源部门、静脉产业等部门在内的8部门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中国能源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以及能源部门、静脉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和完全波及效应。研究表明:能源部门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燃气、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两高一资"行业是能源直接消耗的大户,而静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落后。提出了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调整产业结构、鼓励"静脉产业"发展,以及依靠行政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 投入产出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影子价格计算和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秀丽 陈锡康 +1 位作者 张红霞 李慧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中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同时用水效率低,水浪费和水污染现象严重,这主要是由不合理的水价所致。本文在中国九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从理论意义上计算了1999年中国九大流域生产用水和工业... 中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同时用水效率低,水浪费和水污染现象严重,这主要是由不合理的水价所致。本文在中国九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从理论意义上计算了1999年中国九大流域生产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影子价格。在此基础上,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求解生产用水和工业用水,影子价格的两个非线性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全国及九大流域2000年价的生产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影子价格。研究结果为制定合理水价,通过价格机制,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 水资源影子价格计算 水资源影子价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部“948”项目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及对水利科技进步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毛春梅 方国华 缪荪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7,共3页
建立了"948"项目投入产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对水利部"948"项目进行投入产出绩效综合评价。评价和分析了"948"项目实施后对水利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以及对水利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 建立了"948"项目投入产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对水利部"948"项目进行投入产出绩效综合评价。评价和分析了"948"项目实施后对水利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以及对水利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948"项目对水利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48”项目 投入产出绩效评价 水利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期评价模型的我国建筑物化能与大气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常远 王要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43,共8页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研究建筑物化能消耗量及其所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从全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以建筑生命期为主线,建立并运行经济投入-产出生命期评价模型,比较和分析建筑物化能的来...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研究建筑物化能消耗量及其所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从全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以建筑生命期为主线,建立并运行经济投入-产出生命期评价模型,比较和分析建筑物化能的来源与组成,量化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对建筑物化能与大气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并为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化能约占我国社会总能耗量的16%,因此对其研究不可忽视;各类能源在消耗过程中所释放的有害气体,是我国大气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若继续2002年的产业关联状况水平,2015年我国建筑物化能及其大气污染物在全社会总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中的比重将持续上升。研究成果丰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完善当前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我国广义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问题提供计算方法和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化能 大气影响 投入-产出生命期评价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的若干重要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锡康 王会娟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12期1737-1740,1748,共5页
主要介绍了我国学者陈锡康研究员所创立的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的若干重要应用,重点介绍了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区分加工出口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教育-经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关键词 投入占用产出技术 粮食产量预测 对外贸易 教育 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水潜力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秀丽 张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共6页
为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水潜力,以海河流域为参照地区,基于1999年、2002年和2007年全国和海河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通过比较全国和海河流域分部门的用水效率,建立了分部门节水潜力的计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全国相对海河... 为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水潜力,以海河流域为参照地区,基于1999年、2002年和2007年全国和海河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通过比较全国和海河流域分部门的用水效率,建立了分部门节水潜力的计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全国相对海河流域生产部门中分三次产业和分51部门及消费部门中居民部门的节水潜力。计算结果表明:全国相对海河流域的总节水潜力在1999—2007年期间不断扩大;全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工业部门相对海河流域的节水潜力较大,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海河流域的节水潜力较小;全国居民部门相对海河流域的节水潜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部门,城镇居民部门相对海河流域的节水潜力为负。从细分的51部门来看,除农业部门以外,全国相对海河流域节水潜力较大的部门主要有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不含水电)、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效率 节水潜力 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 细分产业部门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片水利投入占用产出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景华 陈锡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47,51,共5页
利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研究和编制了1999年长江流域片51部门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出长江流域片各种用水系数,包括直接用水系数、完全用水系数、增加值用水系数和用水乘数,计算了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江流域片水资源... 利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研究和编制了1999年长江流域片51部门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出长江流域片各种用水系数,包括直接用水系数、完全用水系数、增加值用水系数和用水乘数,计算了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江流域片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对长江流域片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资源 用水量 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隐含能存量测算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公丕芹 冯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81,共7页
首次提出了隐含能存量的概念,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2001-2010年间我国每年新增隐含能存量、能源"实质消耗量",选取2001年为基年,核算了2001-2010年的隐含能总存量。研究发现,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和... 首次提出了隐含能存量的概念,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2001-2010年间我国每年新增隐含能存量、能源"实质消耗量",选取2001年为基年,核算了2001-2010年的隐含能总存量。研究发现,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和隐含能总存量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到2010年,年新增隐含能存量达到10.33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1.80%。2010年隐含能总存量达到41.35亿t标准煤。可见,中国相当大一部分能源消费量并未被一次性彻底消耗掉,而是以隐含能存量的形式存储在了固定资产中,随着固定资产使用而逐步"折旧"。科学维护和合理利用蕴含大量隐含能存量的资产设备是节约能源的一种方式,而随意拆除未到使用年限的建筑,则加速了其中存储的隐含能折旧,是一种严重的能源浪费。因此,节约隐含能十分重要,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政府等相关方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存量 投入-产出模型 节约隐含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永华 李月兴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3期316-320,共5页
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区选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一心乡,保护性耕作措施处理包括行间覆膜、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垄向区田、秸秆覆盖,以常规耕作处理为对照,目的在于研究建立... 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区选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一心乡,保护性耕作措施处理包括行间覆膜、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垄向区田、秸秆覆盖,以常规耕作处理为对照,目的在于研究建立适合于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有不同程度的节水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同措施的综合效果为: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集成措施>行间覆膜措施>垄向区田措施>秸秆覆盖措施>常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投影法 保护性耕作技术 综合评价 水分利用率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节本增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晓慧 张代平 +1 位作者 滕占林 曹娟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37-38,共2页
黑龙江垦区非常注重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栽培。2009~2010年,在军川农场进行该技术与平翻耕法的节本增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平翻耕法相比,使用该技术可节省用于耕、翻等整地措施的费用约300... 黑龙江垦区非常注重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栽培。2009~2010年,在军川农场进行该技术与平翻耕法的节本增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平翻耕法相比,使用该技术可节省用于耕、翻等整地措施的费用约300元.hm-2;纯氮用量至少减少9.2kg.hm-2,节省18.4元.hm-2;增加经济效益1 149.51元.hm-2,综合效益1 467.91元.hm-2。该技术不仅适应黑龙江垦区生态与农业生产特点,而且起到了保护土壤耕层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有助于减轻病虫害发生的作用,已成为黑龙江垦区最重要的节本增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并且在很多国营农场也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保护性耕作 玉米茬原垄卡种 节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值方法在农业系统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纠正思路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小龙 刘星星 +1 位作者 隋鹏 陈源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能值方法是美国生态学家H.T.Odum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系统分析当中。但是,目前已发表的大量论文中对于能值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细节常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造成评价结果不确定性增加、可比... 能值方法是美国生态学家H.T.Odum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系统分析当中。但是,目前已发表的大量论文中对于能值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细节常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造成评价结果不确定性增加、可比较性降低,影响了能值评价方法在农业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发展。因此,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农业生态系统能值研究的基本概况,并总结了相关研究中常见的五大问题,包括:全球能值基准变化所引发的能值转换率选择混乱问题、农业生态系统评价边界界定的问题、农业生产过程环境资源贡献的不合理计算问题、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资源的分类问题和系统能值投入与产出不守恒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我们目前的认识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第一,规范能值评价中的能值转换率(UEV)参数的选择原则;第二,基于“四维时空尺度”标准界定系统边界;第三,构建公式合理体现土壤、农业用水在农业系统能值分析中的能量贡献;第四,基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常用指标设定4组标准规范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资源的分类;第五,遵循能值代数规则保证能值守恒。通过以上分析,以期引起广大学界的讨论和批评,共同促进能值方法在全球农业系统分析中的规范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 能值转换率 系统边界 环境资源贡献 投入资源 投入-产出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黄河干流九省的水利现代化评价
17
作者 彭高辉 韦保磊 宋宝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4-37,共4页
分析国内水利现代化建设研究现状,基于黄河干流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现状基础,结合水利现代化建设特点,利用DEA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建立水利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黄河干流各地区的水利现代化水平.山东省、河南省和内蒙古自... 分析国内水利现代化建设研究现状,基于黄河干流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现状基础,结合水利现代化建设特点,利用DEA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建立水利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黄河干流各地区的水利现代化水平.山东省、河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宁夏省的水利现代化相对有效,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的水利现代化建设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规模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并以甘肃省为例具体分析其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投入产出指标 DEA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武钢炼铁系统能耗与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玉前 戴方钦 +1 位作者 周章华 许学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430,共7页
针对武钢炼铁系统建立多级能源投入产出模型,采集并分析武钢炼铁系统2010-2013年生产及能源数据,通过该模型计算焦炭、烧结矿及铁水的能值与能耗,运用吨钢能耗e-p分析法计算工序节能量,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未来一年的能源需求量.结果表明... 针对武钢炼铁系统建立多级能源投入产出模型,采集并分析武钢炼铁系统2010-2013年生产及能源数据,通过该模型计算焦炭、烧结矿及铁水的能值与能耗,运用吨钢能耗e-p分析法计算工序节能量,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未来一年的能源需求量.结果表明,降低焦化、烧结、高炉工序能耗,加大回收余热、余能等二次能源的力度,增加喷煤量以提高煤焦置换比以及优化生产结构等措施均有助于该炼铁系统的能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炼铁系统 能耗 能值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投入产出盈亏平衡临界点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光宇 田聪华 王晓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6,共3页
新疆水资源短缺,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已10a以上,有必要客观评价农业高效节水投入产出效果。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模型,选取北、东、南疆3个调查点进行投入产出盈亏平衡临界点分析。试验点棉花滴灌盈亏平衡产量和价格都低于实际产量和价格,... 新疆水资源短缺,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已10a以上,有必要客观评价农业高效节水投入产出效果。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模型,选取北、东、南疆3个调查点进行投入产出盈亏平衡临界点分析。试验点棉花滴灌盈亏平衡产量和价格都低于实际产量和价格,而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经济临界点都高于实际发生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具备了较大的盈利空间和良好的风险规避能力。不同区域的获利空间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是不同的,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效节水 投入产出 盈亏平衡 临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下小麦和豌豆投入产出能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牟丽明 刘军秀 +1 位作者 刘慧娟 蔡立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应用能值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了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免耕+地膜覆盖(NTP)等不同耕作模式下小麦和豌豆的投入产出能值,测算了其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 应用能值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了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免耕+地膜覆盖(NTP)等不同耕作模式下小麦和豌豆的投入产出能值,测算了其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宏观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方式下,种植小麦能值投入大于豌豆,豌豆能值产出是小麦的5倍以上,且豌豆宏观经济价值远远大于小麦;不同耕作方式下,两种作物净能值产出率均为免耕处理大于相应的耕作处理;由于传统耕作的三种模式人工和机械费用的投入远高于免耕三种模式,使得耕作处理下能值总投入大于相应的免耕处理;免耕+秸秆覆盖处理下,小麦和豌豆净能值产出率和宏观经济价值均达到最大,分别达到了0.64、3.93和9.26、53.1。说明免耕+秸秆覆盖不仅能够实现节约投入,而且可以增产增收,能够达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小麦 豌豆 能值投入 能值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