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Emax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奕
唐莉
+3 位作者
段鹃
唐逸嘉
汪丽
叶飞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注射液结合Emax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Emax光电协同(每4周1次,共3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注射液结合Emax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Emax光电协同(每4周1次,共3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每周2次,共12周)。分别治疗前及治疗的第4、8、12周时进行visia照相记录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所有患者填写自我评价的问卷调查评估其满意度;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6.43%)、患者满意率(96.4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1.94%和3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14例出现轻度一过性头晕,以上不良反应均于输液1 h后自然消失,19例出现月经改变。结论:氨甲环酸注射液结合Emax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ax光电协同技术
氨甲环酸
黄褐斑
疗效观察
皮肤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电协同技术处理废水中全氟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吕晨晗
郑灵艺
+3 位作者
吉颖辉
王玉芬
刘幸海
程海翔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4期161-167,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持久性污染物,全氟化合物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毒理效应备受关注,针对全氟化合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总结了吸附法、微生物法、芬顿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全氟化合物处理工艺以及各工艺...
作为一种新型持久性污染物,全氟化合物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毒理效应备受关注,针对全氟化合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总结了吸附法、微生物法、芬顿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全氟化合物处理工艺以及各工艺优缺点,重点围绕光电协同催化技术、光电芬顿氧化技术、光电过氧化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光电协同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光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降解速率高且适应广泛等优点,被很多学者应用于降解全氟化合物。但是目前光电协同技术在产业化及工业应用方面仍旧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工艺装置、最优运行参数和条件,并进行仿真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处理工艺
光电
协同
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污水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国兴
王立娟
+4 位作者
张丽洋
赵增辉
任鹤
马丽
高宇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66-68,共3页
评述了现代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与技术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光化学与光电协同催化技术,对两者的有机结合应用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氧化
技术
光化学
光电
协同
催化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Emax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奕
唐莉
段鹃
唐逸嘉
汪丽
叶飞轮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美容部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2-295,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注射液结合Emax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Emax光电协同(每4周1次,共3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每周2次,共12周)。分别治疗前及治疗的第4、8、12周时进行visia照相记录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所有患者填写自我评价的问卷调查评估其满意度;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6.43%)、患者满意率(96.4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1.94%和3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14例出现轻度一过性头晕,以上不良反应均于输液1 h后自然消失,19例出现月经改变。结论:氨甲环酸注射液结合Emax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emax光电协同技术
氨甲环酸
黄褐斑
疗效观察
皮肤屏障
Keywords
emax
electro-optical synergy
tranexamic acid
chloasma
clinical observation
skin barrier
分类号
R758.4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电协同技术处理废水中全氟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吕晨晗
郑灵艺
吉颖辉
王玉芬
刘幸海
程海翔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浙江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4期161-1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2071626)
衢州市竞争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K08)。
文摘
作为一种新型持久性污染物,全氟化合物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毒理效应备受关注,针对全氟化合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总结了吸附法、微生物法、芬顿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全氟化合物处理工艺以及各工艺优缺点,重点围绕光电协同催化技术、光电芬顿氧化技术、光电过氧化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光电协同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光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降解速率高且适应广泛等优点,被很多学者应用于降解全氟化合物。但是目前光电协同技术在产业化及工业应用方面仍旧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工艺装置、最优运行参数和条件,并进行仿真模拟。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处理工艺
光电
协同
技术
研究进展
Keywords
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treatment process
photoelectric sy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污水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国兴
王立娟
张丽洋
赵增辉
任鹤
马丽
高宇新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66-68,共3页
文摘
评述了现代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与技术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光化学与光电协同催化技术,对两者的有机结合应用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氧化
技术
光化学
光电
协同
催化
技术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Emax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王奕
唐莉
段鹃
唐逸嘉
汪丽
叶飞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电协同技术处理废水中全氟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吕晨晗
郑灵艺
吉颖辉
王玉芬
刘幸海
程海翔
《绿色科技》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污水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杨国兴
王立娟
张丽洋
赵增辉
任鹤
马丽
高宇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