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低时延的入侵检测模型
1
作者 杨洪朝 谢英辉 +1 位作者 张占 梁芮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8,共5页
为适应物联网(IoT)节点计算能力不足和易受网络攻击等特点,提出融合生成对抗网络(GA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低时延的入侵检测模型(GAN-LLD),使模型更好适应IoT对资源的苛刻需求。GAN-LLD模型采用雾结构,将检测模型部署在雾层,进而... 为适应物联网(IoT)节点计算能力不足和易受网络攻击等特点,提出融合生成对抗网络(GA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低时延的入侵检测模型(GAN-LLD),使模型更好适应IoT对资源的苛刻需求。GAN-LLD模型采用雾结构,将检测模型部署在雾层,进而满足低检测时延要求。为了获取更高的检测率,GAN-LLD模型引入重构损失,通过将数据样本映射至潜在空间,再计算重构损失。最后,利用数据集NSL-KDD验证GAN-LLD模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多变量异常检测(MAD)-GAN模型,提出的GAN-LLD模型具有高的检测率和低的检测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入侵检测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 重构损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时延下复杂混合交通流基本图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尚飞 杜文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8,共13页
针对由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DV)、网联人工驾驶车辆(connected human-driven vehicle,CHV)、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AV)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四种类型车辆构成的复杂混合交通... 针对由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DV)、网联人工驾驶车辆(connected human-driven vehicle,CHV)、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AV)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四种类型车辆构成的复杂混合交通流,同时考虑驾驶员反应时延、车辆通讯时延以及传感器量测时延对复杂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了考虑多类时延的复杂混合交通流基本图与稳定性模型。对复杂混合交通流中不同跟驰类型的比例与其时延的取值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同质流与复杂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分别进行了推导与解析。理论推导出了考虑多类时延的复杂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条件,并详细解析了不同CHV与CAV渗透率下复杂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设计了Matlab数值仿真实验,详细分析了驾驶员反应时延、车辆通讯时延以及传感器量测时延对复杂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智能网联车辆渗透率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复杂混合交通流的通行能力与稳定性,同比网联人工驾驶车辆提升幅度要大;(2)在CAV渗透率高于0.6的情况下,复杂混合交通流迅速达到稳定状态;(3)各类时延对复杂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均具有消极影响,其中驾驶员反应时延对复杂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影响最大,而传感器量测时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最小,车辆通讯时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处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基本图与稳定性 跟驰模型 复杂混合交通流 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磁流变液延时机构延迟解除隔离时间降阶模型
3
作者 康岩 陆静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47,共8页
为建立满足实时性要求的磁流变液延时机构数字孪生体,针对传统流场仿真计算比较复杂耗时的问题,构建了该机构流体域降阶模型以实现其延时性能的快速计算。利用磁流变液延时机构流体域有限元全阶模型的参数化仿真作为样本数据,在DOE实验... 为建立满足实时性要求的磁流变液延时机构数字孪生体,针对传统流场仿真计算比较复杂耗时的问题,构建了该机构流体域降阶模型以实现其延时性能的快速计算。利用磁流变液延时机构流体域有限元全阶模型的参数化仿真作为样本数据,在DOE实验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完成了流体域降阶模型建立,并结合有限元全阶模型仿真及高速旋转等效试验验证了降阶模型的精度及其可行性。结果表明传统流场与降阶模型仿真结果趋势相同,在检验工况中两者误差在5%以内,但降阶模型的仿真速度是流场仿真的100倍,即降阶模型可以在保证磁流变液延时机构模型求解精度的同时提高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磁流变液机构 响应面法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考虑数字控制延时的LCL并网逆变器改进WAC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新环 姚冠宇 李元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8-116,共9页
传统加权平均电流(WAC)控制方法因控制延时产生反向谐振峰而失去环路降阶特性,导致系统在弱电网下具有极大的失稳风险。文中首先分析了控制延时与弱电网共同影响下,传统WAC失去降阶特性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不再从环路降阶的角度而是在... 传统加权平均电流(WAC)控制方法因控制延时产生反向谐振峰而失去环路降阶特性,导致系统在弱电网下具有极大的失稳风险。文中首先分析了控制延时与弱电网共同影响下,传统WAC失去降阶特性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不再从环路降阶的角度而是在等效阻抗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输出阻抗进行失稳分析;然后在电压比例前馈的基础上,从增强谐波抗扰能力及稳定性入手,提出基于多二阶滤波器的电压前馈控制策略,对系统输出阻抗进行重塑,进而提升等效输出阻抗在中低频段的相位裕度,增强系统对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的适应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对弱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输出优良品质的入网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 数字控制 等效阻抗模型 多二阶滤波器 电压前馈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RIMA模型的Internet时延预测 被引量:23
5
作者 宋杨 涂小敏 费敏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763,共7页
针对Internet时延具有自相似性这一特点,采用自回归分数滑动平均模型(fract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FARIMA)对Internet时延建模,提出了基于概率上限的Internet时延预报方法,即保证实际时延按一定概率在预测时延... 针对Internet时延具有自相似性这一特点,采用自回归分数滑动平均模型(fract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FARIMA)对Internet时延建模,提出了基于概率上限的Internet时延预报方法,即保证实际时延按一定概率在预测时延范围之内。通过对实测时延数据进行预测对比,结果表明基于F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基于ARMA(auto regn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模型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似性 Internet F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N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输入延时τ的确定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胜 刘红星 +2 位作者 高敦堂 沈振宇 业苏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05-908,共4页
用神经网络 (ANN)建立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时 ,ANN输入数据延时间隔τ的选取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目前关于延时间隔τ选取的流行做法是 :将τ确定为相空间重构时的最佳延时τs.本文提出了与此不同的观点 ,即神经网络输入数据延时... 用神经网络 (ANN)建立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时 ,ANN输入数据延时间隔τ的选取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目前关于延时间隔τ选取的流行做法是 :将τ确定为相空间重构时的最佳延时τs.本文提出了与此不同的观点 ,即神经网络输入数据延时间隔τ的选取与τs 无直接关系 .综合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认为ANN输入数据延时间隔τ取为 1是最为合理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 模型 非线性间序列 混沌 相空间重构 预测 神经网络 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延时爆破振动速度峰值预测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顺波 杨仁树 杨军 《工程爆破》 2016年第3期79-82,90,共5页
根据几何地震学的基本原理,以单孔爆破振动速度峰值为基础,按照毫秒延时时间间隔建立精确延时逐孔起爆振动峰值预测模型。不仅可以预测爆破振动速度峰值,而且能够直观地展现爆破区域范围内振动峰值的变化情况,并能从保护区域内振动峰值... 根据几何地震学的基本原理,以单孔爆破振动速度峰值为基础,按照毫秒延时时间间隔建立精确延时逐孔起爆振动峰值预测模型。不仅可以预测爆破振动速度峰值,而且能够直观地展现爆破区域范围内振动峰值的变化情况,并能从保护区域内振动峰值出发,设定合理的毫秒延时间隔时间。根据现场应用数码电子雷管的深孔爆破实验,该方法计算的预测振动峰值与实测振动峰值吻合良好,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 爆破振动 预测模型 振动速度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网络控制系统随机时延补偿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健勇 赵峰 丁青青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共4页
随机时延和数据丢包造成网络控制系统性能下降甚至使得系统不稳定.为了提高网络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双端Smith预估随机时延补偿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在控制器端和执行器端分别引入Smith预估器,将随机时... 随机时延和数据丢包造成网络控制系统性能下降甚至使得系统不稳定.为了提高网络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双端Smith预估随机时延补偿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在控制器端和执行器端分别引入Smith预估器,将随机时延补偿控制问题转换为模型匹配问题.然后,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使Smith预估模型和真实模型相匹配,实现对随机时延的完全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对网络时延进行有效补偿,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随机补偿 SMITH预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延时消息通信模型及在并行程序调试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建 沈美明 郑纬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10,共4页
1 概述在分布存储多计算机系统中,消息传递是进程间唯一的通信手段,消息通信模型决定了并行计算的模型.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并行程序计算模型的描述来研究消息通信的模型.分布存储多计算机系统中消息通信机制可以归为两类[1]:阻塞(Blocki... 1 概述在分布存储多计算机系统中,消息传递是进程间唯一的通信手段,消息通信模型决定了并行计算的模型.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并行程序计算模型的描述来研究消息通信的模型.分布存储多计算机系统中消息通信机制可以归为两类[1]:阻塞(Blocking)通信和非阻塞(Non-blocking)通信.阻塞通信又称作同步通信,其特点是发送方和接收方都就绪,通信才进行,如果有一方未准备好,另一方便进行等待;非阻塞通信又叫异步通信,特点是发送方不必等待接收方就绪便可将消息发出,然后接着进行后面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程序调试器 并行程序设计 有限消息通信模型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双向时延的脑皮层电模型的分支研究
10
作者 李春胜 张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63-3069,共7页
针对Robinson等人提出的一类简约脑皮层电模型,研究双向时延条件下模型的分支特性。考虑到兴奋型神经元和抑制型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时延,讨论了该条件对模型稳定性和分支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分支区域。在模型引入白噪声条件下,分... 针对Robinson等人提出的一类简约脑皮层电模型,研究双向时延条件下模型的分支特性。考虑到兴奋型神经元和抑制型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时延,讨论了该条件对模型稳定性和分支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分支区域。在模型引入白噪声条件下,分析了皮层电位谱密度随时延的变化关系。结果说明,时延是模型动态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分支区域能很好的反映模型稳定性,时延增加导致了系统稳定性下降,脑电信号的延时相图说明了癫痫发作前后的系统变化,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神经元集群间传导时延可改变模型的动态特性,影响稳定性,其结果可为癫痫发作与抑制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模型 传导 HOPF分支 稳定性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时延有约束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策略
11
作者 余世明 杜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39,共3页
针对纯时延和有约束的情况 ,应用目标规划作为优化策略 ,提出了一种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策略。该算法由于采用线性优化策略 ,和以二次规划作为优化策略的控制算法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 约束 目标规划 增量型 模型算法控制 工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空中点火机构动态延时计算模型研究
12
作者 钱建平 赵国志 +1 位作者 申屠德忠 郭献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5,共4页
底排一火箭复合增程弹火箭空中点火延时机构延期时间的控制对于最大限度发挥火箭增程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固体粒子”效应理论 ,建立了点火延期管动态燃速数学模型 ,导出了点火延期管动态延时时间计算模型 ,并分析了底排一火... 底排一火箭复合增程弹火箭空中点火延时机构延期时间的控制对于最大限度发挥火箭增程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固体粒子”效应理论 ,建立了点火延期管动态燃速数学模型 ,导出了点火延期管动态延时时间计算模型 ,并分析了底排一火箭复合增程弹火箭空中点火延期管的安装位置及其形态对其延期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点火机构 动态 计算模型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 点火机构 "固体粒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RLC互连解析延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国丽 林争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70-1573,共4页
提出了用来评估深亚微米VLSI电路中RLC互连延时的一种新的解析延时模型.该模型的驱动器由输出电阻和电容组成,负载为容性负载.先对分布式均匀传输线的转换函数展开式进行二阶近似,然后根据不同的极点情况,计算出时域下的阶跃响应及相应... 提出了用来评估深亚微米VLSI电路中RLC互连延时的一种新的解析延时模型.该模型的驱动器由输出电阻和电容组成,负载为容性负载.先对分布式均匀传输线的转换函数展开式进行二阶近似,然后根据不同的极点情况,计算出时域下的阶跃响应及相应的解析延时.该模型还被应用到具体的RLC互连树中评估源节点到漏节点的延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前人的延时模型精确,延时评估误差减少了10%;而由输出电阻和电容组成的驱动器能够很好地改善RLC互连树的延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模型 RLC互连 互连 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数字控制延时影响的含PMSG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z域阻抗判据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志光 陈浩 +3 位作者 丁浩寅 张怡静 钟伟伦 徐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46,共9页
随着大量数字控制被应用于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受数字控制延时影响,含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深入分析宽频振荡失稳机理以及快速准确地评估系统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阻抗建模方法和稳定性判据。首先,基于... 随着大量数字控制被应用于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受数字控制延时影响,含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深入分析宽频振荡失稳机理以及快速准确地评估系统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阻抗建模方法和稳定性判据。首先,基于精确离散化方法将含有延时环节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以及受端交流电网中的系统元件分别建模成锁相环坐标系下的z域阻抗模型。根据电路原理,将所有系统元件聚合成z域聚合阻抗模型,以此作为后续理论发展的模型基础。然后,基于盖尔圆定理,提出广义禁区判据来分析系统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含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改进IEEE 3机9节点模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阻抗模型 直驱风机 宽频振荡 稳定性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时延估计的加权高斯模型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3
15
作者 车笑卿 熊伟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5-202,共8页
针对实际化工过程存在的时延及随机噪声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在线软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滑动灰关联度分析法估计过程时延参数,提取过程时延信息;当新样本到来时,基于离线阶段估计的时延参数对建模样本进行重构,并通过新样本... 针对实际化工过程存在的时延及随机噪声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在线软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滑动灰关联度分析法估计过程时延参数,提取过程时延信息;当新样本到来时,基于离线阶段估计的时延参数对建模样本进行重构,并通过新样本相对于训练样本的权重建立加权高斯模型,构建输入输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最后,通过条件分布函数实时估计输出变量值。通过数值仿真和工业脱丁烷塔过程丁烷浓度的在线估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 滑动灰关联度分析 加权高斯模型 在线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特征的引信自适应延时数学模型
16
作者 张飞鹏 刘水英 代亮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4,共4页
针对常规防空炮弹对付体目标不能设定引信启动区实现精细起爆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频谱特征的引信自适应延时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将真实目标处理为体目标,提取无线电引信目标多普勒信号频谱信息,估算弹目交会参数和引信总时延,调整目标尺... 针对常规防空炮弹对付体目标不能设定引信启动区实现精细起爆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频谱特征的引信自适应延时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将真实目标处理为体目标,提取无线电引信目标多普勒信号频谱信息,估算弹目交会参数和引信总时延,调整目标尺寸补偿时延,设定引信启动区。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比传统的时域测频定角炸点控制数学模型具有可设定引信启动区的优点,可以实现精细起爆控制,增强了引信与战斗部间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引信 引战配合 引信启动区 自适应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机载海面GNSS-R信号模拟的随机时延模型
17
作者 彭博 杨东凯 +1 位作者 张波 洪学宝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4-18,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机载海面卫星导航反射信号模拟器相关研究较少,现有模拟器精度差、模拟效果不够好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模拟机载海面GNSS反射信号的随机时延模型,给出信号生成方法,形成一套基于该模型的硬件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时... 针对目前国内外机载海面卫星导航反射信号模拟器相关研究较少,现有模拟器精度差、模拟效果不够好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模拟机载海面GNSS反射信号的随机时延模型,给出信号生成方法,形成一套基于该模型的硬件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时延模型的反射信号相关功率曲线与相关功率理论曲线之间的相关系数优于当前基于等时延间隔模型所得的相关系数,风速反演误差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机载海面 反射信号模拟 随机模型 相关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算法多模型时延多率FIR模型参数辨识
18
作者 李论 陈晶 荣英姣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5-1530,共6页
以多速率系统(MR)为对象,使用多模型方法对带有不确定随机时延的系统参数辨识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局部模型假设为有限脉冲响应(FIR)结构,在每一采样点所出现的未知时延均不是固定的。为了解决这种辨识问题,基于期望最大(EM)算法的框架,... 以多速率系统(MR)为对象,使用多模型方法对带有不确定随机时延的系统参数辨识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局部模型假设为有限脉冲响应(FIR)结构,在每一采样点所出现的未知时延均不是固定的。为了解决这种辨识问题,基于期望最大(EM)算法的框架,给出了辨识该问题的算法。最后,给出仿真例子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辨识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速率系统 系统辨识 EM算法 随机 模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刚 杨银堂 李跃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9-512,共4页
在VLSI设计中,互连延时估计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的方法.把这种新方法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做了仿真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方法误差要小于等... 在VLSI设计中,互连延时估计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的方法.把这种新方法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做了仿真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方法误差要小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C互连树 有效电容 RLC互连Ⅱ模型 等效elmo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1588同步时钟网络时延误差的分析及修正 被引量:22
20
作者 黎锐烽 曾祥君 +1 位作者 李泽文 王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7,共6页
IEEE 1588同步时钟基于TCP/IP技术,采用变电站通信网络对时,受通信网络传输阻塞的影响,存在同步报文传输路径延时误差。文中分析了IEEE 1588时钟同步精度误差;提出了基于区分服务调度模型的同步报文路径延时误差修正方法,通过设置网络... IEEE 1588同步时钟基于TCP/IP技术,采用变电站通信网络对时,受通信网络传输阻塞的影响,存在同步报文传输路径延时误差。文中分析了IEEE 1588时钟同步精度误差;提出了基于区分服务调度模型的同步报文路径延时误差修正方法,通过设置网络节点业务报文队列的优先级,建立了带宽调节因子和紧迫度机制,确定了同步报文的时延,并提出时钟发生器振荡频率的修正方法;实现IEEE 1588同步时钟误差的修正。搭建了高精度网络时钟硬件平台,并完成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时钟实现了纳秒级网络对时,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IEC 61850标准对时间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1588协议 智能变电站 通信网络 路径误差 区分服务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