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氢钠、氯化钠和pH对菱形藻EPA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华莲 苏娇娇 +3 位作者 向文洲 刘纪化 李涛 何慧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0,共6页
菱形藻(Nitzschia sp.)MD1藻株是一株具有嗜碱特性,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的硅藻。本研究探讨了培养基中碳酸氢钠(NaHCO_3)、氯化钠(NaCl)浓度和pH对菱形藻MD1 EPA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NaHCO_3浓度和pH对菱形藻MD1总脂肪酸和EPA含量有... 菱形藻(Nitzschia sp.)MD1藻株是一株具有嗜碱特性,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的硅藻。本研究探讨了培养基中碳酸氢钠(NaHCO_3)、氯化钠(NaCl)浓度和pH对菱形藻MD1 EPA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NaHCO_3浓度和pH对菱形藻MD1总脂肪酸和EPA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在试验范围内,NaHCO_3、NaCl浓度和pH对EPA产量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aHCO_3、NaCl浓度和pH这3个因素中,最有利于EPA累积的条件和EPA产量分别为:NaHCO_3浓度16.8g/L,EPA产量8.16 mg/L;pH 9.5,EPA产量12.72mg/L;NaCl浓度10g/L,EPA产量13.24 mg/L。研究表明,菱形藻MD1具有较强的高碱及高盐耐受性,而且在高碱及高盐培养条件下具有较高的EPA含量和产量,是一株具有生产EPA潜力的微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藻MD1 碳酸氢钠 氯化钠 PH 脂肪酸 e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生长时期对两种海洋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魏东 张学成 +1 位作者 邹立红 徐年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503-503,共1页
报道海洋微藻后棘藻 (Ellipsoidion sp.7- 14)和眼点拟微球藻 (N annochloropsis oculata)细胞生长时期对细胞内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微藻的总脂均在稳定期含量最高 ,分别占干重的 54.5%和 4 3.3% ,而 EPA、ω- ... 报道海洋微藻后棘藻 (Ellipsoidion sp.7- 14)和眼点拟微球藻 (N annochloropsis oculata)细胞生长时期对细胞内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微藻的总脂均在稳定期含量最高 ,分别占干重的 54.5%和 4 3.3% ,而 EPA、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 PUFA的最高比例均出现在对数早期 ,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可分别高达 2 7.3%和 2 7.7% ,同时总脂的含量却最低 ,分别占干重的 2 2 .9%和 2 2 .0 %。在生长对数期中 EPA是脂肪酸的主要成分 ,而在稳定期中16∶ 0、16∶ 1ω9和 18∶ 1ω9是脂肪酸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棘藻 眼点拟微球藻 总脂 脂肪酸 细胞生长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光照、pH值对后棘藻生长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年军 张学成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1-547,共7页
报道了环境因子对富含 EPA (2 0∶ 5ω3)的海洋微藻后棘藻 (Ellipsoidion sp.) 70 - 0 1的生长速度、总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后棘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脂肪酸含量 ,总脂含量为 31~ 36 % ,主要脂肪酸为 14∶ 0、16... 报道了环境因子对富含 EPA (2 0∶ 5ω3)的海洋微藻后棘藻 (Ellipsoidion sp.) 70 - 0 1的生长速度、总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后棘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脂肪酸含量 ,总脂含量为 31~ 36 % ,主要脂肪酸为 14∶ 0、16∶ 0、16∶ 1、18∶ 1ω9、18∶ 1ω7、18∶ 2 ω6、2 0∶ 4 ω6、2 0∶ 5ω3。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15~ 30℃ ,2 5℃时生长速度最快。温度对总脂含量影响很小 ,但对EPA和 PUFA含量影响较大。在 2 5℃时有最大的 EPA和 PUFA含量。适宜光强为 10 8.75μmolm-2 s-1~ 2 4 4 .15μmolm-2 s-1,在 145.54μmolm-2 s-1时 EPA产率较大。在起始 p H6 .5~ 9范围内 ,p H8.5时有最大的生长速率和总脂含量 ,而 EPA和 PUFA在起始 p H7.5时最大 ,分别占脂肪酸的 18.77%和 2 3.38%。实验条件下后棘藻 EPA产率最大的条件为温度 2 5℃ ,光强 145.54μmolm-2 s-1,p H为 7.5~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强 pH 后棘藻 微藻 脂肪酸 e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藻后棘藻脂肪酸遗传率的研究
4
作者 徐年军 范 晓 +1 位作者 韩丽君 张学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以海洋微藻后棘藻(Ellipsoidion sp.)为材料,利用数量遗传学手段研究了9个品系的脂肪酸的遗传率。研究表明后棘藻脂肪酸含量变化较大,遗传率较低。棕榈酸(16:0)遗传率最高,为0.49。肉豆蔻酸(14:0)的遗传率最低,为0.15。EPA(20:5... 以海洋微藻后棘藻(Ellipsoidion sp.)为材料,利用数量遗传学手段研究了9个品系的脂肪酸的遗传率。研究表明后棘藻脂肪酸含量变化较大,遗传率较低。棕榈酸(16:0)遗传率最高,为0.49。肉豆蔻酸(14:0)的遗传率最低,为0.15。EPA(20:5ω3)遗传率较低,为0.19。这表明环境因子可以较大地影响后棘藻EPA的含量,利用生态调控可以有效地提高藻体EP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棘藻 脂肪酸 遗传率 epa 海洋微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廿碳五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真菌的研究Ⅱ.培养条件对SM96菌株产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帮星 梁宗琦 刘爱英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3期244-248,共5页
为研究SM96菌株转化前体物形成EPA油脂的最佳条件,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在不同转化条件下,SM96菌体内的EPA和Ara含量。结果表明,紫苏油、花生油和棕榈油都能被不产EPA的SM96菌株转化形成EPA油脂,其中富含α-亚麻酸的紫苏油效果最好;而大... 为研究SM96菌株转化前体物形成EPA油脂的最佳条件,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在不同转化条件下,SM96菌体内的EPA和Ara含量。结果表明,紫苏油、花生油和棕榈油都能被不产EPA的SM96菌株转化形成EPA油脂,其中富含α-亚麻酸的紫苏油效果最好;而大豆油能提高SM96菌株Ara的产量,提高幅度较对照高360%。有利于SM96菌株将紫苏油转化为Ara和EPA培养基的是PDA,其产量分别达到436 66μg·mL-1和140 84μg·mL-1。在发酵后期降低培养温度,能促使SM96菌体油脂中Ara、EPA含量的提高。在发酵过程分析中,当葡萄糖几乎消耗尽和SM96菌株进入衰老期时,菌体油脂中Ara、EPA含量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廿碳五烯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产酸真菌 培养条件 SM96菌株 花生四烯酸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