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Salen-Ni(Ⅱ)络合物的ECD光谱及其绝对构型关联:可见区第一ECD吸收带的指纹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章慧 曾丽丽 +5 位作者 王越奎 曹石 郭栋 李丹 方雪明 林丽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9-2250,共22页
对系列手性salen-Ni(Ⅱ)络合物的电子圆二色(ECD)光谱及其绝对构型关联进行了概述.根据晶体结构和对固、液ECD光谱的表征,结合理论计算,着重探讨了准平面型手性[Ni(salen)]的固态结构及其在溶液中的绝对构型和优势构象.在此基础... 对系列手性salen-Ni(Ⅱ)络合物的电子圆二色(ECD)光谱及其绝对构型关联进行了概述.根据晶体结构和对固、液ECD光谱的表征,结合理论计算,着重探讨了准平面型手性[Ni(salen)]的固态结构及其在溶液中的绝对构型和优势构象.在此基础上通过若干实例说明了平面四方形[M(Salen)]络合物两种绝对构型命名法,并给出了我们的建议.对[Ni(sal-R,R-chxn)][sal-R,R-chxn=(R,R)-N,N'-双(亚水杨基)-1,2-二亚氨基环己烷]的二氯甲烷溶液ECD光谱的计算结果表明,可见区第一个ECD吸收带主要是π→d荷移跃迁(LMCT)所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d-d跃迁:[Ni(sal-R,R-chxn)]的绝对构型为∧,其在可见区第一个ECD吸收带为正.将此ECD指纹应用于具有“闭壳层”电子结构的其它平面型手性[Ni(Salen)]和六配位trans-[CoⅢ(salen)L_2]络合物的绝对构型指认,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手性[M(Salen)]络合物的配位立体化学、手征光学性质及其手性识别和不对称催化机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en-Ni(Ⅱ)络合物 电子圆二色 固体手性光谱 绝对构型关联 指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苏氨酸卟啉锌配合物结构及ECD谱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辉 蒋启华 +1 位作者 蒋君好 邓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5,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在B3LYP和混合基组(C,H原子采用6-31G(d);Zn、N、O采用6-311++G(2d,p))水平对L-苏氨酸卟啉锌(L-Thr-TPPZnII)的基态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以优化得到的稳定构型为基础,采用含时密度泛...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在B3LYP和混合基组(C,H原子采用6-31G(d);Zn、N、O采用6-311++G(2d,p))水平对L-苏氨酸卟啉锌(L-Thr-TPPZnII)的基态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以优化得到的稳定构型为基础,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在相同基组水平进行了电子圆二色谱(ECD)研究,根据计算获得的电子跃迁吸收波长(λ)和电子旋转强度(R)拟合得到了ECD谱.除吸收峰位置有一定的蓝移外,计算获得的ECD谱带形与实验谱基本吻合.通过跃迁性质分析对实验光谱进行了理论解析.理论研究发现L-Thr-TPP ZnII的ECD谱吸收带主要来源于分子内的π→π*的荷移跃迁.353 nm处的负性Cotton效应具有明显的分子内电子转移特征,电子从卟啉环向氨基酸残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苏氨酸 锌卟啉 圆二色谱 手性光学性质 理论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圆二色光谱图的模拟与软件开发
3
作者 许范 苏俊奎 +1 位作者 文燕 甘礼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38,共5页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尤其是天然产物具有复杂和多样的结构,且一般含有多个手性中心,确定其绝对构型一直是结构鉴定的难点之一。电子圆二色光谱(ECD)具有样品无损、曲线简洁等优势,是鉴定绝对构型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尤其是天然产物具有复杂和多样的结构,且一般含有多个手性中心,确定其绝对构型一直是结构鉴定的难点之一。电子圆二色光谱(ECD)具有样品无损、曲线简洁等优势,是鉴定绝对构型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等量子化学理论以及计算机技术,对化合物的理论ECD计算模拟,与实验值对比确定绝对构型是目前主流技术。计算模拟流程如下:首先确定化合物的相对构型,其次运用构象搜索软件对化合物进行构象分析,然后对搜索得到的多个最低能量态构象(如能量阈值在2.0 kcal·mol^(-1)以内)进行几何优化和振动分析,将已经优化完成的优势构象投入ECD计算,计算ECD相关参数,得到电子激发能(eV)和转子强度(10^(-40) erg-esu-cm)等数据,最终根据数据进行多构象谱图拟合。该研究主要对ECD曲线的模拟方法、ECD计算结果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Python语言开发了一款自动化处理高斯ECD计算结果、模拟ECD曲线的软件,该软件能够对计算得到的输出文件进行定位,对于化合物几何优化和振动分析得到的输出文件,可以抓取各个构象的吉布斯自由能数据,并且依据此数据进行玻尔兹曼分布的加权,对于计算ECD相关性质的输出文件,可以抓取ECD计算相关的电子激发能和转子强度的数据,依据以上数据得到的ECD计算理论光谱图,能够进行实时模拟参数调节并与实测曲线对比,方便了计算ECD的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电子圆二色光谱(ecd) 曲线模拟 PYTHON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立体异构体电子结构及圆二色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蒋君好 张海东 +1 位作者 蒋启华 邓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4-549,共6页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秋水仙碱四个立体异构体分子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振动圆二色谱(VCD)、紫外-可见光谱(UV-V is)和电子圆二色谱(ECD)研究。为模拟真实条件,以水为溶剂,计算...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秋水仙碱四个立体异构体分子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振动圆二色谱(VCD)、紫外-可见光谱(UV-V is)和电子圆二色谱(ECD)研究。为模拟真实条件,以水为溶剂,计算其对分子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碱四个立体异构体均能稳定存在,其中异构体Ⅰ、Ⅲ能量较低,为优势构型。由于分子中环C存在张力,造成环A与环B之间存在约50°的二面角。立体异构体Ⅰ与Ⅲ、Ⅱ与Ⅳ分别为对映异构体,其VCD和ECD呈镜像关系。水溶液中,秋水仙碱分子更为稳定;水溶液还使秋水仙碱UV-V is光谱370 nm左右的吸收峰发生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电子结构 圆二色谱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0
5
作者 吴丹 徐桂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技术在蛋白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借助于光谱技术不仅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可以探讨蛋...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技术在蛋白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借助于光谱技术不仅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可以探讨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表面活性剂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网二色光谱 电子自旋批振光谱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松塔中两种新木脂素圆二色谱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颖 刘光明 +5 位作者 李冬梅 李寅珊 雷婷 罗建蓉 赖泳 莽朝永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3-878,共6页
采用梯度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云南松松塔中分离的2种新木脂素的绝对结构为7S,8R的手性结构、电子吸收光谱、电子圆二色谱、红外振动光谱和振动圆二色谱,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分子轨道和振动模式分析表明,两种新木质素具有相似... 采用梯度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云南松松塔中分离的2种新木脂素的绝对结构为7S,8R的手性结构、电子吸收光谱、电子圆二色谱、红外振动光谱和振动圆二色谱,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分子轨道和振动模式分析表明,两种新木质素具有相似的手性光谱.电荷密度转移对电子圆二色谱具有主要贡献;而振动圆二色谱主要源于分子骨架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木质素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圆二色谱 振动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混配型钌苯配合物的手征光学特性
7
作者 冯丽霞 刘巧玲 +2 位作者 冯思思 侯玉翠 王越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5-674,共10页
手性钌配合物反应机理及手性构性关系的理论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本工作中,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一类混配型钌苯配合物[RuBen(PPh_(3))_(2)(Phen)(L⁃Cys)]^(2+)(Phen=菲咯啉,L⁃Cys=L⁃半胱氨酸)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手征光学性质。计... 手性钌配合物反应机理及手性构性关系的理论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本工作中,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一类混配型钌苯配合物[RuBen(PPh_(3))_(2)(Phen)(L⁃Cys)]^(2+)(Phen=菲咯啉,L⁃Cys=L⁃半胱氨酸)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手征光学性质。计算拟合的电子圆二色(ECD)谱的峰形、符号与相对强度均与实验谱图吻合。各手征结构单元中,八面体内核的Λ/Δ⁃构型主导ECD曲线的分布,螯合环L⁃Cys的λ/δ折叠只影响吸收带的相对强度,而R/S手性碳的贡献极小。340 nm以上的吸收带由π→π*跃迁主导,混有部分Ru中心的d→d成分。340 nm以下有一强一弱2对谱带,分属于典型和非典型的激子耦合。二者对Λ⁃构型均表现为正的手性激子裂分。该特征可作为指认类似配合物绝对构型的参考判据。此外,通过与混配型无机钌配合物比较,讨论了二者手征光学特性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苯配合物 电子圆二色谱 手征光学性质 激子手性方法 激子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实验站建设及其初步应用
8
作者 郭玉献 李红红 +2 位作者 王劼 徐彭寿 王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05-1010,共6页
介绍了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谱的基本原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实验站的主要装置,及其采用的相关技术,包括通过斩波器的同步光圆偏振度的计算及其与光通量的折中处理方法、光束线的主要组成和针对本储存环通量低所作... 介绍了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谱的基本原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实验站的主要装置,及其采用的相关技术,包括通过斩波器的同步光圆偏振度的计算及其与光通量的折中处理方法、光束线的主要组成和针对本储存环通量低所作的设计、与该实验站兼容的磁铁设计和采用的样品电流采集方式等,并介绍了各部分达到的性能指标.最后用该实验装置对不同厚度的Co多晶薄膜的自旋磁矩与轨道磁矩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随薄膜厚度增加,样品自旋磁矩逐渐增大,而轨道磁矩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 同步辐射 总电子产额 磁性薄膜 厚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清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形成的研究
9
作者 胡青莲 周兵瑞 梁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3-17,共5页
淀粉样纤维与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病和非神经性组织淀粉样变性病等人类疾病相关。运用ThT荧光、刚果红结合、远紫外圆二色、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卵清溶菌酶(HEWL)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pH值2.0是HEWL淀粉样纤... 淀粉样纤维与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病和非神经性组织淀粉样变性病等人类疾病相关。运用ThT荧光、刚果红结合、远紫外圆二色、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卵清溶菌酶(HEWL)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pH值2.0是HEWL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必要条件,HEWL淀粉样纤维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浓度依赖型过程。三氟乙醇(TFE)对HEWL淀粉样纤维形成影响结果表明中低浓度(低于40%)的TFE加速了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其中5%~15%(v/v)的TFE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大大缩短了淀粉样纤维的成核期;而高浓度的TFE(50%)则完全抑制了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透射电镜直接观察了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形态,不加TFE时溶菌酶淀粉样纤维聚集成簇,形成相互缠绕的成熟纤维,而10%的TFE存在时,观察到的形态则主要是短的原纤维,且没有发生纤维的相互交联实验。结果表明溶菌酶形成相互缠绕的成熟纤维主要由弱的疏水相互作用来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清溶菌酶 淀粉样纤维 三氟乙醇 圆二色光谱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鲈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及其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晗 高星 +4 位作者 宣仕芬 徐大伦 张进杰 钱云霞 杨文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1-86,共6页
为研究电子束辐照在水产品保鲜应用上的可行性,采用1、3、5、7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鲈鱼肉,以盐溶蛋白含量、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Ca2+-ATPase活力、表面疏水性、羰基含量及其构象单元组成等为指标,探究不同剂量辐照对鲈鱼肉肌原纤... 为研究电子束辐照在水产品保鲜应用上的可行性,采用1、3、5、7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鲈鱼肉,以盐溶蛋白含量、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Ca2+-ATPase活力、表面疏水性、羰基含量及其构象单元组成等为指标,探究不同剂量辐照对鲈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1 kGy辐照组除总巯基含量显著上升外(P<0.05),其他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辐照剂量继续上升,盐溶蛋白含量、活性巯基含量、Ca^2+-ATPase活力下降,羰基和二硫键含量上升,且呈剂量-效应关系;表面疏水性则随辐照剂量上升先增大后减小,并于5 kGy时达到最大值。圆二色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辐照剂量的上升,鲈鱼肉肌原纤维蛋白中的α-螺旋结构向β-折叠转化。结果显示高剂量辐照会引起鲈鱼肉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利用电子束辐照保鲜鲈鱼肉应控制剂量,实验结果为辐照保鲜鱼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鲈鱼 肌原纤维蛋白 生化特性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尼莫地平绝对构型的确定和关联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栋 宋嘉熙 +4 位作者 李丹 陈嘉媚 林丽榕 鲁统部 章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41-2254,共14页
概述了手性1,4-二氢吡啶类(1,4-DHPs)钙拮抗剂的立体化学结构及其药效与绝对构型的关系,以及尼莫地平(nimodipine)的多晶型现象。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与固体和溶液圆二色(ECD)光谱直接关联的方法,对自发拆分获得的一对尼莫地平外消旋聚集... 概述了手性1,4-二氢吡啶类(1,4-DHPs)钙拮抗剂的立体化学结构及其药效与绝对构型的关系,以及尼莫地平(nimodipine)的多晶型现象。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与固体和溶液圆二色(ECD)光谱直接关联的方法,对自发拆分获得的一对尼莫地平外消旋聚集体进行了绝对构型确定,首次获得了手性1,4-DHPs类化合物的固体和溶液ECD光谱图。本方法对确认有机小分子的绝对构型,以及关联系列手性1,4-DHP衍生物的绝对构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提供了有别于常规非手性方法鉴别优势手性药物晶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氢吡啶 绝对构型关联 尼莫地平 多晶型 原料药(API) 自发拆分 电子圆二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Cu(Ⅱ)络合物的超分子螺旋手性及其手性光谱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石 曾丽丽 +3 位作者 谢菁 万仕刚 李丹 章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80-2490,共11页
本文通过不同的手性二胺(pn=1,2-丙二胺、chxn=1,2-环己二胺、dpen=1,2-二苯基乙二胺)与脱氢乙酸(dha)缩合,获得了N_2O_2型手性席夫碱配体(dha-en),进而合成了相应的三对手性席夫碱Cu(Ⅱ)络合物([Cu(dha-R/S-pn)](1a和1b)、[Cu(dha-R,R/... 本文通过不同的手性二胺(pn=1,2-丙二胺、chxn=1,2-环己二胺、dpen=1,2-二苯基乙二胺)与脱氢乙酸(dha)缩合,获得了N_2O_2型手性席夫碱配体(dha-en),进而合成了相应的三对手性席夫碱Cu(Ⅱ)络合物([Cu(dha-R/S-pn)](1a和1b)、[Cu(dha-R,R/S,S-chxn)](2a和2b)、[Cu(dha-R,R/S,S-dpen)](3a和3b),对其进行的固体和溶液电子圆二色(ECD)及溶液振动圆二色(VCD)光谱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固体和溶液状态下的金属中心的主要配位模式和绝对构型基本一致。此外,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对于络合物2a/2b以及3a/3b,中心金属Cu(Ⅱ)除了与手性dha-en四齿配位外,还与相邻分子内酯环上的羰基发生弱的轴向配位形成一维超分子螺旋链,即实现了配位键构筑的席夫碱络合物的手性超分子自组装。本文对两对手性络合物2a/2b以及3a/3b的手性结构基元及其与超分子螺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将本文所获实验VCD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相互印证,并呈现一定的绝对构型关联规律且具有手性配位立体化学结构的指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Cu(Ⅱ)络合物 电子圆二色 振动圆二色 单晶结构 超分子手性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草酸青霉菌中分离得到的立体异构体Hydroxyscytalone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纪彦南 何平 +5 位作者 李金亮 郭秀杰 王香粉 俞和 申世刚 朱华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6-749,共4页
从真菌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立体异构体Hydroxyscytalone,其平面结构采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进行确定,其立体化学通过振动圆二色光谱、电子圆二色光谱和旋光光谱进行证实.
关键词 Hydroxyscytalone 草酸青霉菌 振动圆二色光谱 电子圆二色光谱 旋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修饰的手性多酸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活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迟佳姝 桑园美 +1 位作者 颜力楷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70-2376,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L-O2CCHCH3NH3(L-Alanine)修饰的手性多酸[SeⅣMo6O21(L-alanine)3]2-,[SbⅢMo6O21(L-alanine)3]3-及[BiⅢMo6O21(L-alanine)3]3-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紫外-可见(UV-Vis)谱和电子圆二色(ECD)谱.通...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L-O2CCHCH3NH3(L-Alanine)修饰的手性多酸[SeⅣMo6O21(L-alanine)3]2-,[SbⅢMo6O21(L-alanine)3]3-及[BiⅢMo6O21(L-alanine)3]3-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紫外-可见(UV-Vis)谱和电子圆二色(ECD)谱.通过对电荷转移跃迁性质的分析,探讨了多酸中杂原子对手性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杂原子(Se,Sb,Bi)对多酸的几何结构影响较大,且对该类体系的UV-Vis谱的吸收峰的强度和峰形都有显著的影响.其ECD谱的转动吸收方向和强度以及吸收峰位和峰形也因杂原子的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低能区UV-Vis谱和ECD谱的产生主要源自多酸中氧原子的p轨道到Mo原子d轨道的电荷转移跃迁,而对于高能区的UV-Vis谱和ECD谱的产生,则主要为多酸中杂原子以及与杂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p轨道到Mo原子d轨道的电荷转移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电子圆二色谱 手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自木霉菌Trichoderma sp.的新型化合物Trichoderol A及绝对构型的确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兰兰 赵齐齐 +5 位作者 俞和 王景晨 王慧君 杨芹 朱华结 李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72-1976,2129-2142,共5页
采用经典柱色谱方法从土壤真菌木霉菌Trichoderma sp.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化合物,为长链不饱和醇类.运用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手段确定了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再结合电子圆二色谱(ECD)、旋光(OR)及量子化学方法计算确定其绝对构型.结果表明,该新... 采用经典柱色谱方法从土壤真菌木霉菌Trichoderma sp.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化合物,为长链不饱和醇类.运用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手段确定了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再结合电子圆二色谱(ECD)、旋光(OR)及量子化学方法计算确定其绝对构型.结果表明,该新化合物为Trichoderol A(1).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3株致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MIC=2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CHODERMA sp. 电子圆二色光谱 旋光 矩阵模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分子的电子结构、紫外和圆二色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16
作者 汪志祥 陈荣峰 +4 位作者 林素凤 常俊标 郭瑞云 尤田耙 黄明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以INDO/S-CI法对青蒿素分子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其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
关键词 青蒿素 光谱 电子结构 色谱 倍伴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两亲性短肽与阿霉素的相互作用研究
17
作者 于鸿昌 阮丽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3-1679,共7页
利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以及扫描电镜研究了一种两亲性短肽P9(序列为:N-Pro-Ser-Phe-Cys-PheLys-Phe-Glu-Pro-C)与抗癌药物阿霉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阿霉素对该两亲性短肽的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并利用R... 利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以及扫描电镜研究了一种两亲性短肽P9(序列为:N-Pro-Ser-Phe-Cys-PheLys-Phe-Glu-Pro-C)与抗癌药物阿霉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阿霉素对该两亲性短肽的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并利用Regression方程和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体系的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了P9和阿霉素的相互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利用圆二色谱及扫描电镜考察了阿霉素对P9二级结构及自组装形貌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提出了阿霉素与两亲性短肽的分子作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短肽 阿霉素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能量损失谱磁手性二向色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何祥 段晓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2-374,共13页
电子能量损失谱磁手性二向色性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实验方法,它与X射线磁圆二向色性一样可以测量特定元素的自旋与轨道磁矩的信息,由于其高空间分辨率、实验方法多样和对设备要求简单,因此有望应用于对微观材料的磁性测量和研究。本文... 电子能量损失谱磁手性二向色性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实验方法,它与X射线磁圆二向色性一样可以测量特定元素的自旋与轨道磁矩的信息,由于其高空间分辨率、实验方法多样和对设备要求简单,因此有望应用于对微观材料的磁性测量和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背景、理论基础、实验方法、研究进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电子能量损失谱磁手性二向色性 X射线磁圆二向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药物分子绝对构型鉴定的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华结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406,共14页
在手性药物研究过程中,绝对构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随着计算方法的发展和软件的进步,利用不同的理论方法鉴定不同类型的手性分子的立体结构成为可能。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手性分子的特征旋光值和旋光色散计算、手性分子矩阵方法中的特... 在手性药物研究过程中,绝对构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随着计算方法的发展和软件的进步,利用不同的理论方法鉴定不同类型的手性分子的立体结构成为可能。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手性分子的特征旋光值和旋光色散计算、手性分子矩阵方法中的特征值计算、电子圆二色谱计算、振动圆二色谱计算,将这些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能够很好地确定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目前,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交叉验证同一分子的立体结构,已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模式。此外,利用简化模型用于计算也是一个关键和普遍的方法。首次详细分析了使用简化模型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新的“构象对”的理论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手绝对构型 旋光 矩阵 构象对 电子圆二色谱 振动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rothriolide电子圆二色谱的理论计算及其绝对构型的确定
20
作者 施震宇 蒋南 +1 位作者 史皓明 李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32,共7页
Sporothriolide(6-己基-3-亚甲基四氢呋喃[3,4-b]呋喃-2,4-酮)最早是从Sporothrix sp.(孢子丝菌)中发现的一种抗真菌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谱图解析,发现它是一个聚酮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3个手性碳中心;并具有两种相对构型,即(3a S,6R,... Sporothriolide(6-己基-3-亚甲基四氢呋喃[3,4-b]呋喃-2,4-酮)最早是从Sporothrix sp.(孢子丝菌)中发现的一种抗真菌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谱图解析,发现它是一个聚酮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3个手性碳中心;并具有两种相对构型,即(3a S,6R,6aR)和(3aR,6S,6a S)。为了确定绝对构型,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在MPW1LYP/6-31G(d,p)水平上计算了电子圆二色谱。通过与实测谱图的比对,其绝对构型被确定为(3a S,6R,6aR)。五元环的左手构象和右手构象产生了镜像对称的电子圆二色谱,表明五元环的构象翻转对其圆二色谱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溶剂甲醇与sporothriolide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导致了低于14.1 nm的Cotton效应偏移,及低于75 cgs的峰强度的增强,说明溶剂化效应对sporothriolide的圆二色谱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天然产物 电子圆二色谱 TDDFT计算 手性光谱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