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富电子Pt^(δ)−壳层的空心AgPt@Pt核壳催化剂:提升光催化H_(2)O_(2)生成选择性与活性
1
作者 王玉 石海洋 +3 位作者 陈子涵 陈峰 王苹 王雪飞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3,共11页
铂(Pt)作为优异的氧还原助催化剂,在光催化产H_(2)O_(2)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Pt对O_(2)的吸附能力过强,易使O―O键裂解,从而降低2电子氧还原反应(ORR)生成H_(2)O_(2)的选择性。在本研究中,通过调节助剂结构改变Pt的电子结构,从而削... 铂(Pt)作为优异的氧还原助催化剂,在光催化产H_(2)O_(2)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Pt对O_(2)的吸附能力过强,易使O―O键裂解,从而降低2电子氧还原反应(ORR)生成H_(2)O_(2)的选择性。在本研究中,通过调节助剂结构改变Pt的电子结构,从而削弱Pt―O键的强度。本文通过两步光沉积法在BiVO_(4)的(010)面上连续修饰了铂和银助催化剂。由于在此过程中存在置换反应,最终合成了一种具有中空AgPt合金核和富电子Pt^(δ)−壳(AgPt@Pt)结构的协同催化剂。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修饰空心结构AgPt@Pt助剂的BiVO_(4)产生H_(2)O_(2)的速率达到了1021.5μmol·L^(−1),且其对应的量子效率(AQE)为5.07%,是Pt/BiVO_(4)光催化剂(35.7μmol·L^(−1))的28.6倍。此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表明:AgPt合金向Pt壳转移电子,生成富电子的Pt^(δ)−活性位点,进而增加了AgPt@Pt助催化剂中Pt―Oads反键轨道的占有率。这种电子再分布削弱了O_(2)在Pt上的吸附强度,促进了2电子ORR反应,并显著提高了H_(2)O_(2)的生成效率。这一合成策略为制备具有更高H_(2)O_(2)选择性的铂基纳米助催化剂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富电子Pt^(δ)− O_(2)吸附 H_(2)O_(2) BiV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型苯基硫脲树脂对Pt^(4+)、Pd^(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春萍 孙洪彬 +3 位作者 徐强 王明华 季衍卿 裴红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7-869,共3页
The swelling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F44-PTU resin for metal ions Cu2+,Pb2+,Cd2+,Hg2+,Pt4+ and Pd2+ were studied, and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for nobel metal ions Pt4+ and Pd2+ were studied es... The swelling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F44-PTU resin for metal ions Cu2+,Pb2+,Cd2+,Hg2+,Pt4+ and Pd2+ were studied, and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for nobel metal ions Pt4+ and Pd2+ were studied especi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n had the better adsorption properties for Pt4+ and Pd2+ than other metal ions, and also had bigger adsorption velocity.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the resin for Pt4+ fited the langmuir equation, while the adsorption of the resin for Pd2+ fited the Freundich equation. The process of adsorption of the resin for Pt4+ and Pd2+ were all exother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酚醛树脂 吸附 苯基硫脲 Pt^4+ P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4+)生物吸附作用的谱学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林种玉 周朝晖 +5 位作者 吴剑鸣 薛茹 程琥 王琪 刘月英 傅锦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2-616,共5页
对休眠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herium)D01菌体吸附Pt4+的作用过程进行了表征.TEM和XPS展示Pt4+沉积的主要部位是菌体细胞壁并在其表面逐步被还原为Pt0.FTIR表明D01菌体细胞壁肽聚糖层肽链上的酰胺键、肽链侧链的氨基酸残基离子化... 对休眠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herium)D01菌体吸附Pt4+的作用过程进行了表征.TEM和XPS展示Pt4+沉积的主要部位是菌体细胞壁并在其表面逐步被还原为Pt0.FTIR表明D01菌体细胞壁肽聚糖层肽链上的酰胺键、肽链侧链的氨基酸残基离子化羧基以及糖类化合物的羟基为吸附Pt4+的活性基团;肽聚糖层部分多糖的水解产物还原糖,其游离态的醛基为电子供体,将Pt4+原位还原成Pt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4+ 铂离子 生物吸附作用 谱学表征 巨大芽孢杆菌 非酶法生物还原 环境治理 贵金属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C^N)Pt^(II)Q 型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新 李瑛 蒋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97-1802,共6页
在B3LYP/LANL2DZ水平上优化了三种(C^N)PtIIQ型配合物基态的几何结构,进行了频率计算,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结合极化连续体模型(PCM)计算了目标配合物在CH2Cl2溶液中的电子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值与文献报道值相似.... 在B3LYP/LANL2DZ水平上优化了三种(C^N)PtIIQ型配合物基态的几何结构,进行了频率计算,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结合极化连续体模型(PCM)计算了目标配合物在CH2Cl2溶液中的电子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值与文献报道值相似.计算结果表明这三种(C^N)PtIIQ型配合物在可见光区都有强度较大而且宽的吸收峰,它们的最低能量吸收峰的跃迁具有ILCT(配体内部电荷转移)和部分MLCT(金属向配体的电荷转移)的特征,不同于PtIIQ2型配合物在多数情况下表现出的ILCT的跃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Pt^ⅡQ型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极化连续体模型 吸收光谱 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激发下Pt^(Ⅳ)Cl_x/TiO_2的光诱导电子转移研究
5
作者 陈亦琳 李旦振 +2 位作者 吴清萍 付贤智 王绪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0-342,共3页
A TiO2 modified with PtⅣ chloride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use reflectance UV-Vis spectra(DR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oscopy(SPS) and electric field-induced surface pho... A TiO2 modified with PtⅣ chloride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use reflectance UV-Vis spectra(DR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oscopy(SPS) and electric field-induced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oscopy(EFISPS).XPS showed that a Ti-O-PtⅣClx surface complex between PtⅣ chloride and TiO2 appears to be responsible for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An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complexed PtⅣClx to the conduction band of TiO2 upon absorbing visible light was confirmed by SPS and EFI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ⅣClx/TiO2 可见光 表面光电压谱 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Pt^+和甲烷气相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丙星 朱井义 +2 位作者 胡晓萍 郭玮 王艳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5-749,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研究了二重态和四重态Pt+与甲烷反应的机理.通过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计算,分别获得三个过渡态,并利用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进行了验证.在更高的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并详细讨论了二重态和四重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研究了二重态和四重态Pt+与甲烷反应的机理.通过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计算,分别获得三个过渡态,并利用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进行了验证.在更高的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并详细讨论了二重态和四重态的势能面.结果表明在二重态势能面上的反应具有比较低的能垒,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该反应更易于在二重态上进行.氧化加成生成中间体HPt(CH3)+的步骤需要克服一个小小的能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甲烷 Pt^+ H2 势能面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2+/Pt0掺杂g-C3N4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和偶氮染料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小帅 陈范云 +3 位作者 余长林 杨凯 黄微雅 李韶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5,共9页
以三聚氰胺和氯铂酸(H2PtCl6·6H2O)为原材料,采用简单一步煅烧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Pt^2+/Pt^0掺杂石墨相氮化碳(Pt^2+/Pt^0-CN)。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 以三聚氰胺和氯铂酸(H2PtCl6·6H2O)为原材料,采用简单一步煅烧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Pt^2+/Pt^0掺杂石墨相氮化碳(Pt^2+/Pt^0-CN)。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电流测试等技术对制备的样品的形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光电性能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由XPS可知Pt粒子以二价Pt和零价Pt掺杂在催化剂的表面和内部,其中Pt^0与Pt^2+的比约为1∶7.26。与g-C3N4相比,Pt^2+/Pt^0-CN表现出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当Pt^2+/Pt^0理论负载质量分数为0.02%时,对环丙沙星、罗丹明B、酸性橙Ⅱ、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分别提升了43%、64%、39%、42%和52%。Pt^2+/Pt0掺杂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增强光催化剂对光的吸收能力,并抑制光生电子(e^-)和空穴(h^+)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煅烧 掺杂 Pt^2+/Pt^0 氮化碳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