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锰复合陶瓷纳米纤维膜强化类Fenton降解有机污染物
1
作者 罗航 唐升引 +2 位作者 邓岳鹏 王延益 张锡辉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3-130,共8页
为克服传统类Fenton在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单一金属氧化物催化活性有限、活性氧物种(ROS)利用率低、粉体催化剂难再生回收等技术瓶颈,以Cu、Mn为核心催化元素,制备了一种铜锰二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_(1.5)Mn_(1.5)O_(4),并以此构筑... 为克服传统类Fenton在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单一金属氧化物催化活性有限、活性氧物种(ROS)利用率低、粉体催化剂难再生回收等技术瓶颈,以Cu、Mn为核心催化元素,制备了一种铜锰二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_(1.5)Mn_(1.5)O_(4),并以此构筑了新型铜锰复合催化陶瓷纳米纤维膜,用以强化类Fenton对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结果表明,Cu_(1.5)Mn_(1.5)O_(4)包含的多价态Cu^(+)/Cu^(2+)和Mn^(2+)/Mn^(3+)/Mn^(4+)可高效催化H_(2)O_(2)分解产生多种ROS,实现对水中亚甲基蓝(MB)的高效降解。在中性条件下,0.5 g/L Cu_(1.5)Mn_(1.5)O_(4)可高效催化300 mmol/L H_(2)O_(2)在5 min内完全去除10 mg/L MB。新型铜锰复合陶瓷纳米纤维膜既可实现Cu_(1.5)Mn_(1.5)O_(4)在陶瓷膜中的均匀分布,又可通过限域效应缩短类Fenton反应中ROS与有机污染物在膜孔内的传质距离,提高ROS利用率并保障膜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在40 L/(m^(2)·h)的恒通量膜过滤实验中,催化膜可高效催化50 mmol/L H_(2)O_(2)在中性条件下氧化降解10 mg/L MB,膜出水MB去除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FENTON 铜锰二元金属氧化物 催化陶瓷纳米纤维膜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Na_(2)O对YAS微晶玻璃结构、析晶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伟宏 刘国凤 +3 位作者 张浩 王启东 张梦豪 袁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2-1300,共9页
透明微晶玻璃由于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本文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Li_(2)O和Na_(2)O的Y_(2)O_(3)-Al_(2)O_(3)-SiO_(2)(YAS)微晶玻璃,通过Raman、DSC、XRD、FESEM、UV-VIS-N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其结构特征、析晶... 透明微晶玻璃由于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本文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Li_(2)O和Na_(2)O的Y_(2)O_(3)-Al_(2)O_(3)-SiO_(2)(YAS)微晶玻璃,通过Raman、DSC、XRD、FESEM、UV-VIS-N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其结构特征、析晶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碱金属氧化物R_(2)O(R=Li,Na)总量保持不变,随着Li_(2)O取代Na_(2)O含量的增加,YAS微晶玻璃的转变温度、软化温度和结晶峰温度逐渐降低,Q^(4)基团对应的含量逐渐减少,说明Li_(2)O作为网络外体使YAS微晶玻璃结构逐步解聚,玻璃的析晶能力逐渐增强。在同一热处理制度下,随着Li_(2)O取代量的增加,YAS微晶玻璃维氏硬度显著提升,而透过率明显下降。在680℃/10 h+750℃/1 h热处理制度下,可以制备出晶体大小一致且分布均匀的以钇稳定氧化锆为主晶相的透明YAS微晶玻璃,此时2%(质量分数,下同)Na_(2)O+4%Li_(2)O YAS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维氏硬度为646 HV,断裂韧性为1.07 MPa·m^(1/2),透过率为85.7%,在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2)O_(3)-Al_(2)O_(3)-SiO_(2) 透明微晶玻璃 碱金属氧化物 结构 析晶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高熵氧化物涂层抗烧蚀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凌翔 唐颖 +3 位作者 黄世伟 肖博澜 夏东浩 孙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0,I0001,I0002,共12页
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端部件服役温度不断提高,对表面防护涂层的相稳定性和抗烧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工作针对传统过渡金属氧化物ZrO_(2)、HfO_(2)涂层开展高熵化设计,采用高温固相反应结合超音速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Hf_(0.125)... 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端部件服役温度不断提高,对表面防护涂层的相稳定性和抗烧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工作针对传统过渡金属氧化物ZrO_(2)、HfO_(2)涂层开展高熵化设计,采用高温固相反应结合超音速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Hf_(0.125)Zr_(0.125)Sm_(0.25)Er_(0.25)Y_(0.25))O_(2-δ)(M1R3O)、(Hf_(0.2)Zr_(0.2)Sm_(0.2)Er_(0.2)Y_(0.2))O_(2-δ)(M2R3O)、(Hf_(0.25)Zr_(0.25)-Sm_(0.167)Er_(0.167)Y_(0.167))O_(2-δ)(M3R3O)三种高熵氧化物涂层,探究稀土组元含量对高熵氧化物涂层的相结构演变规律、相稳定性以及抗烧蚀性能的影响。M2R3O涂层和M3R3O涂层呈现优异的相稳定性和抗烧蚀性能,涂层经热流密度为2.38~2.40 MW/m^(2)的氧–乙炔焰烧蚀后仍保持物相结构稳定,未发生固溶体分解或析出稀土组元。其中M2R3O涂层循环烧蚀180 s后的质量烧蚀率与线烧蚀率分别为0.01 mg/s和–1.16μm/s,相比M1R3O涂层(0.09 mg/s、–1.34μm/s)以及M3R3O涂层(0.02 mg/s、–4.51μm/s),分别降低了88.9%、13.4%以及50.0%、74.3%,表现出最优异的抗烧蚀性能。M2R3O涂层的抗烧蚀性能优异归因于其兼具较高的熔点(>2200℃)和较低的热导率((1.07±0.09)W/(m•K)),使其有效防护内部的SiC过渡层以及C/C复合材料免受氧化损伤,避免了界面SiO_(2)相形成所导致的界面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陶瓷 过渡金属氧化物 热喷涂 热防护涂层 抗烧蚀 C/C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接触材料Ag-金属导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管伟明 张昆华 +3 位作者 卢峰 郑福前 张国庆 吕海波 《贵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研究从一种新的角度寻找Ag -CdO的替代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出Ag-ABO3颗粒弥散强化材料 ,并对新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电接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新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学和力学性能 。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金属导电陶瓷 银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陶瓷型薄膜气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志华 余萍 肖定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10,共4页
 半导体陶瓷型薄膜气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与气体反应快、制备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成为近年传感器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是未来气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陶瓷型半导体薄膜气敏传感器常见的器件结构、薄膜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半导体陶瓷型薄膜气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与气体反应快、制备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成为近年传感器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是未来气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陶瓷型半导体薄膜气敏传感器常见的器件结构、薄膜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部分主要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薄膜气敏材料,以及近期相关的研究进展,并扼要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陶瓷型 薄膜 气敏传感器 研究进展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在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层中的行为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应君 许伯藩 +1 位作者 张细菊 吴新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采用CO2横流激光器在低碳钢基体表面熔覆含稀土氧化物La2O3的镍基TiC金属陶瓷复合层;研究了不同含量的La2O3对激光熔覆镍基金属陶瓷复合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稀土氧化物La2O3,可有效地改善激光熔覆复合层的显微组织... 采用CO2横流激光器在低碳钢基体表面熔覆含稀土氧化物La2O3的镍基TiC金属陶瓷复合层;研究了不同含量的La2O3对激光熔覆镍基金属陶瓷复合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稀土氧化物La2O3,可有效地改善激光熔覆复合层的显微组织,减少复合层中的裂纹、孔洞、夹杂;加速复合层中TiC颗粒的溶解和改善TiC颗粒的形状变化,且使熔覆复合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稀土氧化物 金属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碳化硅及铝合金氧化入渗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文武 史玉升 +3 位作者 黄树槐 刘锦辉 程迪 郭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50-1954,共5页
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和金属直接氧化法相结合的技术,制备SiC-Al2O3-Al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碳化硅零件坯体的工艺和脱脂预处理工艺对坯体孔隙率的影响规律,以及氧化入渗工艺影响因素;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 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和金属直接氧化法相结合的技术,制备SiC-Al2O3-Al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碳化硅零件坯体的工艺和脱脂预处理工艺对坯体孔隙率的影响规律,以及氧化入渗工艺影响因素;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成形好的复合材料进行微观形貌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和金属直接氧化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可以直接利用三维图形,快速成形出复杂形状的SiC-Al2O3-Al复合材料零件;其陶瓷相和金属相都呈三维网络状分布,SiC、Al2O3和金属相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5.1%、32.7%和18.0%,孔隙率为4.2%,抗弯强度为361.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金属直接氧化 SiC-Al2O3-Al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CBN砂轮陶瓷结合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天彪 王学智 +2 位作者 孙雪 李灏楠 王宛山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目前国内外对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研究多集中于选择结合剂组分并确定配比的问题上。从介绍陶瓷结合剂的基础体系入手,阐述了结合剂选料配比的基本原理,分别综述了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添加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纳米改性物质三个方面对陶... 目前国内外对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研究多集中于选择结合剂组分并确定配比的问题上。从介绍陶瓷结合剂的基础体系入手,阐述了结合剂选料配比的基本原理,分别综述了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添加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纳米改性物质三个方面对陶瓷结合剂性能影响问题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最新的制备工艺对陶瓷结合剂制备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结合剂 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 纳米改性物质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压敏陶瓷的一价离子掺杂 被引量:9
9
作者 许毓春 李慧峰 +1 位作者 王礼琼 王士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一价金属离子掺杂对ZnO压敏陶瓷电性能的影响。根据晶界的双Schotky势垒模型分析计算了ZnO晶柱表层15nm浅范围的正电荷中心浓度ND对ZnO压敏陶瓷小电流区非线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D减小,非线性增... 本文研究了一价金属离子掺杂对ZnO压敏陶瓷电性能的影响。根据晶界的双Schotky势垒模型分析计算了ZnO晶柱表层15nm浅范围的正电荷中心浓度ND对ZnO压敏陶瓷小电流区非线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D减小,非线性增强。如果掺入ZnO压敏陶瓷中的一价金属离子进入了ZnO晶粒体内对正电中心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半导体 压敏陶瓷 一价金属离子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10
作者 侯亚丽 刘忠德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3期24-28,共5页
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直接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详细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微弧氧化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过程以及膜层的性能特点,并对这种陶瓷膜层的应用予以展望。
关键词 微弧氧化技术 研究现状 原位生长 金属表面 发展历史 详细介绍 基本原理 性能特点 工艺过程 陶瓷膜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红外辐射陶瓷的研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徐庆 陈文 +1 位作者 郑锦霞 袁润章 《陶瓷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8-32,共15页
采用常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Fe2 O3-MnO2 -Co2 O3-CuO系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及其分别与堇青石和高岭土组成的复合体系陶瓷 ,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其在 8~ 14μm波段的常温红外辐射率。研究结果表明 ,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常温红外辐射率达到... 采用常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Fe2 O3-MnO2 -Co2 O3-CuO系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及其分别与堇青石和高岭土组成的复合体系陶瓷 ,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其在 8~ 14μm波段的常温红外辐射率。研究结果表明 ,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常温红外辐射率达到 0 .930 ,反尖晶石及混合尖晶石结构的形成是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中产生高的红外辐射率的内在原因。在复合体系陶瓷中获得了 0 .910~ 0 .930的常温红外辐射率 ,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对复合体系陶瓷的红外辐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本文实验条件下 ,烧结温度对复合体系陶瓷的常温红外辐射率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陶瓷 过渡金属氧化物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金刚石复合体大气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文柱 宋磊 +3 位作者 崔玉胜 沙德生 V.V.伊万诺夫 杨德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0-54,共5页
w(Cd)1.0%对铜基材料氧化膜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w(La)0.1%对铜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提高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金刚石的加入急剧加速了铜基材料氧化膜的生长速度.Cu-C-Cd系材料的氧化膜生长规律不遵循抛物线定律,而... w(Cd)1.0%对铜基材料氧化膜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w(La)0.1%对铜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提高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金刚石的加入急剧加速了铜基材料氧化膜的生长速度.Cu-C-Cd系材料的氧化膜生长规律不遵循抛物线定律,而呈立方规律生长.实际条件下氧化膜的生长规律是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 金属陶瓷 氧化动力学 金刚石 触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覆工艺对金属基陶瓷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柯 李家科 刘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7,35,共3页
将陶瓷粘结料与Cr2O3或重烧MgO制成料浆,采用刷涂、浸渍和喷涂三种涂敷方法和高温熔烧工艺制备金属基Cr2O3或MgO质高温抗氧化陶瓷涂层。研究了三种涂敷方法、涂层厚度对涂层试样高温抗氧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料浆组成、涂层厚度... 将陶瓷粘结料与Cr2O3或重烧MgO制成料浆,采用刷涂、浸渍和喷涂三种涂敷方法和高温熔烧工艺制备金属基Cr2O3或MgO质高温抗氧化陶瓷涂层。研究了三种涂敷方法、涂层厚度对涂层试样高温抗氧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料浆组成、涂层厚度和熔烧制度相同条件下,采用喷涂工艺所制备的涂层试样具有最佳的抗氧化能力,且Cr2O3和MgO质陶瓷涂层在1200℃、30h的抗氧化能力分别是金属基体的约62倍和16倍。采用SEM对涂层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揭示涂覆工艺与涂层结构和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体 陶瓷涂层 抗氧化 涂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负载Pd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小康 王志良 +3 位作者 吴海锁 黄琼 陈英文 沈树宝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C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堇青石负载Pd和过渡金属混合氧化物催化剂,记作Pd-M-Mn(M=Cu,Co,Fe,Ni)/CC。实验结果表明:Pd-Co-Mn/C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随着Pd负载量的增加,CO转化率提高;当Pd负载量为1.00%时,反应温...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C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堇青石负载Pd和过渡金属混合氧化物催化剂,记作Pd-M-Mn(M=Cu,Co,Fe,Ni)/CC。实验结果表明:Pd-Co-Mn/C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随着Pd负载量的增加,CO转化率提高;当Pd负载量为1.00%时,反应温度为150℃时CO转化率达到98%,200℃时CO转化率达到100%;在反应温度150℃条件下,Pd-Co-Mn/CC催化剂(Pd负载量1.00%)的CO转化率在前30 h内小幅度下降,随后稳定在90%以上,反应100 h后,催化剂表面颜色由黑色变为棕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蜂窝陶瓷 过渡金属 混合氧化物 催化氧化 一氧化碳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学反应法制备Al_2O_3-13%TiO_2陶瓷涂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宏波 刘朝辉 +2 位作者 丁逸栋 班国东 王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5-222,共8页
目的研究Al_2O_3-13%TiO_2陶瓷涂层对金属基体的热防护性能。方法以钠、钾混合硅酸盐溶液为粘结剂,添加Al_2O_3、TiO_2、MgO、SiO_2等陶瓷骨料,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304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Al_2O_3-13%TiO_2陶瓷涂层(记为AT13)。使用扫... 目的研究Al_2O_3-13%TiO_2陶瓷涂层对金属基体的热防护性能。方法以钠、钾混合硅酸盐溶液为粘结剂,添加Al_2O_3、TiO_2、MgO、SiO_2等陶瓷骨料,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304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Al_2O_3-13%TiO_2陶瓷涂层(记为AT13)。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变化进行表征。在AT13涂层的基础上,预先喷涂金属Ni/Al过渡层,制备了AT13梯度涂层(记为AT13grade),综合比较分析了两种涂层在不同温度下固化后的结合强度,描述了涂层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对涂层的热震性能及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涂层在800℃烧结固化后,致密性较好,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呈现冶金结合,TiO_2发生了从锐钛相到金红石相的转变,α-Al_2O_3和金红石型TiO_2是陶瓷涂层耐高温的主体晶相结构。经1200℃高温氧化后,梯度涂层和非梯度涂层的增重与空白试样相比分别减少了0.223 mg/cm2和0.155 mg/cm2。800℃热震试验时,梯度涂层和非梯度涂层的热震循环次数分别为17次和6次。结论在涂层与基体之间制备金属Ni/Al过渡层能增强涂层的结合强度,提高其抗氧化性能,缓解陶瓷材料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提高涂层的抗热震性能。梯度结构的陶瓷涂层具有更好的热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反应法 陶瓷涂层 金属基体 高温氧化 抗热震性能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烧法制备金属基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黔平 张家生 +3 位作者 黄转红 贾翠 卜景龙 孙加林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2-454,459,共4页
以玻璃熔块、氧化铬粉、粘土粉和硅酸锆微粉为原料制成的涂料,用滚涂法将其均匀涂覆在不锈钢管上,经高温(1000~1050 ℃保温20 min)熔烧制备出了耐磨、抗高温氧化的陶瓷涂层.对陶瓷涂层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抗热震性等性能进行了测... 以玻璃熔块、氧化铬粉、粘土粉和硅酸锆微粉为原料制成的涂料,用滚涂法将其均匀涂覆在不锈钢管上,经高温(1000~1050 ℃保温20 min)熔烧制备出了耐磨、抗高温氧化的陶瓷涂层.对陶瓷涂层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抗热震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玻璃熔块料有利于提高涂层结合性;加涂层的试样均能明显改善基体的耐磨性和抗高温氧化性.涂层的耐磨性随硅酸锆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加入量为15%时耐磨性和抗热震性最好,其热震循环(1000 ℃(→←)空冷)可达2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熔烧法 陶瓷涂层 金属表面 抗氧化性 耐磨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粉末及涂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培煜 周世权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33,共4页
分析了溶胶 -凝胶方法在金属氧化物制备中的三种类型 :胶体溶胶 -凝胶法、金属有机化合物聚合凝胶法和有机聚合玻璃凝胶法。探讨了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 ,并重点讨论氧化物陶瓷材料制备过程中粉末团聚和膜裂纹扩展等有关问题。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溶胶-凝胶法 粉末 氧化物陶瓷材料 粉末团聚 膜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陶瓷基板检测系统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立娜 单越康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50-52,共3页
为了设计陶瓷基板视觉检测系统,首先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陶瓷基板的图像信号,通过光学成像和照明系统优化设计来提高像质,然后运用图像预处理和亚像素算法来提高边缘的检测精度,最后建立并分析了机器视觉检... 为了设计陶瓷基板视觉检测系统,首先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陶瓷基板的图像信号,通过光学成像和照明系统优化设计来提高像质,然后运用图像预处理和亚像素算法来提高边缘的检测精度,最后建立并分析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尺寸及形位误差数学模型,实现了对陶瓷基板长度、宽度参数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较好地提高了视觉检测系统的精度,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陶瓷基板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亚像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硼镀层对陶瓷与金属联接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金许 林实 肖纪美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3-98,共6页
采用自催化镀方法对Al_2O_3陶瓷表面进行3Ni-B镀层金属化处理,然后,把金属化的Al_2O_3分别和Ni、Fe-Ni合金组成偶对,进行了固相压力扩散焊,并通过组织成分分析对界面区的固相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 采用自催化镀方法对Al_2O_3陶瓷表面进行3Ni-B镀层金属化处理,然后,把金属化的Al_2O_3分别和Ni、Fe-Ni合金组成偶对,进行了固相压力扩散焊,并通过组织成分分析对界面区的固相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特殊预处理的99%Al_2O_3陶瓷,其表面镀层Ni-B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可达250MPa以上,镀层呈非晶态,而热处理后可完全晶化。Ni-B/Ni(Fe-Ni)对,界面消失,成分完全均匀;Al_2O_3/Ni-B对,机械咬合紧密,在一定厚度的互扩散层(2.5μm)。试验中还发现,在压力扩散下,镀镍薄层(约8μm)表现出异常的扩散能力,尤其Al ̄(3+)向镀层小的扩散能力非常强,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金属化 镍硼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基体表面高温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宏波 刘朝辉 +4 位作者 刘娜 舒心 罗火东 余文威 向玩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30-134,共5页
采用热化学反应喷涂法在304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Al_2O_3非梯度陶瓷涂层(记为1~#涂层)和Ni Cr Al Y/Al_2O_3梯度陶瓷涂层(记为2~#涂层),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变化进行表征;描述了涂层的高温氧... 采用热化学反应喷涂法在304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Al_2O_3非梯度陶瓷涂层(记为1~#涂层)和Ni Cr Al Y/Al_2O_3梯度陶瓷涂层(记为2~#涂层),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变化进行表征;描述了涂层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对涂层的热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喷涂Al_2O_3陶瓷料浆能有效填补Ni Cr Al Y喷涂层产生的裂纹,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呈冶金结合,α-Al_2O_3和金红石型Ti O_2是陶瓷涂层耐高温的主体晶相结构。2~#涂层表现出最佳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反应喷涂法 陶瓷涂层 金属基体 高温氧化 抗热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