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摩擦因数时变的节点外啮合齿轮系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鲍和云 张亚运 +1 位作者 朱如鹏 陆风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5-821,共7页
以外啮合节点后啮合单级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时变齿面摩擦、载荷在啮合区动态分配以及齿侧间隙的影响。采用能量法计算了时变啮合刚度。基于弹流润滑(Elasto-hydrodynamic ... 以外啮合节点后啮合单级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时变齿面摩擦、载荷在啮合区动态分配以及齿侧间隙的影响。采用能量法计算了时变啮合刚度。基于弹流润滑(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理论计算了时变摩擦因数,与库伦摩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齿轮副非线性振动方程,同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得到了系统的时域动态响应和相图,并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润滑理论 时变摩擦因数 时变啮合刚度 非线性模型 间隙 节点外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压紧式牵引传动装置的滑动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楚敬 苑士华 魏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6,共5页
研究了液压压紧式牵引传动装置的变速原理,以及内、外摩擦副的牵引系数与传动比之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该传动装置的滑动特性分析方法.基于弹流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传动装置牵引特性计算模型与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滑滚比和法向压紧力下摩... 研究了液压压紧式牵引传动装置的变速原理,以及内、外摩擦副的牵引系数与传动比之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该传动装置的滑动特性分析方法.基于弹流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传动装置牵引特性计算模型与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滑滚比和法向压紧力下摩擦副的功率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传动装置输入功率、输出功率与总滑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滑动率下,液压压紧式牵引传动装置的传动功率随着法向压紧力的增加而增大,当剪切应力接近极限剪切应力时传动功率趋于稳定;在同一法向压紧力下,传动功率随着滑动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可通过增大法向压紧力来减小滑动率,以提高传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传动 弹流动力润滑理论 牵引系数 滑动特性 传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模量的非唯一性
3
作者 鲍培德 《排灌机械》 2000年第3期40-42,共3页
应用相似理论的模型试验方法可以解决机械设计中的一般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工程实际中 ,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侧重面会有所不同 ,则作为模型与实型相似的相似模量就可以取不同的无量纲参数。该文列举了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承载的相似模量和... 应用相似理论的模型试验方法可以解决机械设计中的一般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工程实际中 ,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侧重面会有所不同 ,则作为模型与实型相似的相似模量就可以取不同的无量纲参数。该文列举了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承载的相似模量和弹性流体润滑理论中油膜厚度计算时采用的无量纲参数 ,它们都因设计时的不同需要而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模量 滑动轴承 弹流理论 机械设计 非唯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粗糙度的倾斜式双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金宽 柳在鑫 +1 位作者 张翠 朱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3-188,共6页
为了研究倾斜式双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共轭齿对在啮合传动过程中考虑粗糙度的润滑特性。根据该传动副的啮合理论,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基础上,基于牛顿流体弹流润滑模型建立了传动副的线接触简化模型和数学模型,考虑共轭齿面粗糙度... 为了研究倾斜式双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共轭齿对在啮合传动过程中考虑粗糙度的润滑特性。根据该传动副的啮合理论,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基础上,基于牛顿流体弹流润滑模型建立了传动副的线接触简化模型和数学模型,考虑共轭齿面粗糙度对弹流润滑的影响,利用多重网格技术进行数值求解,得出一个共轭齿对从啮入到啮出不同啮合时刻的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并据此分析了滚柱半径、喉径系数、滚柱偏距、倾斜角对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度的存在会造成传动副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产生波动,使最大油膜压力峰值增大,最小油膜厚度减小,因此粗糙度对该传动副的润滑是不利的;滚柱半径、滚柱偏距和倾斜角过大,喉径系数过小时,越不利于动压油膜的形成,对传动副的润滑越不利,要保持该传动副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滚柱半径、滚柱偏距和倾斜角不要过大,喉径系数不要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滚柱 环面蜗杆传动 粗糙度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油膜压力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置凸轮-圆弧底摇臂混合润滑特性与磨损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建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6-90,共5页
通过对一种常用顶置凸轮摇臂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运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计算出该机构凸轮表面最小油膜厚度的分布状况,分析了凸轮-摇臂摩擦副的润滑特性。结合摩擦学理论给出了该机构凸轮表面磨损速率公式,计算结果与磨损... 通过对一种常用顶置凸轮摇臂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运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计算出该机构凸轮表面最小油膜厚度的分布状况,分析了凸轮-摇臂摩擦副的润滑特性。结合摩擦学理论给出了该机构凸轮表面磨损速率公式,计算结果与磨损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分析表明:处于混合润滑状态的顶置凸轮磨损速率主要与发动机缸头热负荷、凸轮表面工作应力、摩擦表面滑移量有关。工程设计中,提高摩擦表面粗糙度是改善磨损状况最简便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置凸轮机构 弹流润滑理论 磨损率 最小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