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kman边界层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谈哲敏 方娟 伍荣生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3-555,共13页
大气边界层及其与自由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经典Ekman理论所不能描述的,因此,发展中等复杂程度(介于完全模式与经典Ekman模型之间)的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模式,简称中间模式,对人们从理论上认识大气边界层... 大气边界层及其与自由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经典Ekman理论所不能描述的,因此,发展中等复杂程度(介于完全模式与经典Ekman模型之间)的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模式,简称中间模式,对人们从理论上认识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中间边界层模型:地转动量近似边界层模型、Ekman动量近似边界层模型以及弱非线性边界层模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阐述了Ekman层主要动力学特征。通过分析上述各模型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各模型的物理意义及其在描述Ekman边界层基本动力特征上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指出尽管在细节定量描述上有差异,但各中间模型对Ekman层动力学特征的定性描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这些Ekman边界层近似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应用问题,主要回顾和总结了利用上述模型探讨地形边界层结构、大气锋生过程、低层锋面结构和环流以及边界层日变化、低空急流形成等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并对这些研究所揭示的Ekman层动力学特征及其对自由大气低层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Ekman边界层近似模型可以较好地揭示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特征,在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及其与自由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还对目前Ekman边界层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ekman边界层动力学 大气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地转动量 惯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动力学中的Ekman动量近似 被引量:11
2
作者 谈哲敏 伍荣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21-429,共9页
自由大气中,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是地转风,近年来发展的地转动量近似,是为了进一步研究非均匀地转流的动力学问题,然而,在边界层大气中,运动的基本状态是经典的Ekman流,所以对边界层运动来说,地转动量近似是不合适的,需作一推广。本文提... 自由大气中,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是地转风,近年来发展的地转动量近似,是为了进一步研究非均匀地转流的动力学问题,然而,在边界层大气中,运动的基本状态是经典的Ekman流,所以对边界层运动来说,地转动量近似是不合适的,需作一推广。本文提出了一种所谓Ekman动量近似,它相似于自由大气中的地转动量近似,并讨论了Ekman动量近似的物理基础,对边界层的风场结构及边界屋顶部的垂直速度也作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动力学 大气 动量 ek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和植被生态过程耦合的一个简单解析理论 被引量:10
3
作者 巢纪平 周德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6,共10页
发展了一个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和植被某些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简单模式 ,求得了这个耦合模式的解析解 ,分析了植被反照率和冠层阻抗 (气孔阻力 )对大气运动及植被温度的影响 ,这一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为进一步发展大气运动和生态过程相互作用... 发展了一个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和植被某些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简单模式 ,求得了这个耦合模式的解析解 ,分析了植被反照率和冠层阻抗 (气孔阻力 )对大气运动及植被温度的影响 ,这一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为进一步发展大气运动和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更复杂的数值模拟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大气运动 反照率 耦合模式 植被生态 解析解 生态过程 动力学 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的一些空气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非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8-340,共13页
本文在定常和中性温度层结条件下,首先介绍了均匀平坦地面上大气边界层的一些空气动力学特征,并将大气边界层与一般空气动力学边界层作了比较。然后介绍了地面粗糙度分布有阶跃变化以及非平坦地形上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文中说明,气流的... 本文在定常和中性温度层结条件下,首先介绍了均匀平坦地面上大气边界层的一些空气动力学特征,并将大气边界层与一般空气动力学边界层作了比较。然后介绍了地面粗糙度分布有阶跃变化以及非平坦地形上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文中说明,气流的平均流场结构以及湍流特性与均匀平坦地面的情形相比有显著不同。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边界层 空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GMA与边界层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谈哲敏 伍荣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56-564,共9页
本文研究了β平面中的地转动量近似(β-GMA)及其成立条件.利用β-GMA得到了一个描述Ekman动力学特征的动力学方程组.研究了β项和地转动量(GM)对Ekman层动力学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β-GMA下的解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即为f-GMA下的解,另... 本文研究了β平面中的地转动量近似(β-GMA)及其成立条件.利用β-GMA得到了一个描述Ekman动力学特征的动力学方程组.研究了β项和地转动量(GM)对Ekman层动力学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β-GMA下的解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即为f-GMA下的解,另一部分为β项与GM的相互作用解.这样,一方面,β-GMA解由于β项存在,对一个定常纬向对称的高度场具有纬向非对称结构,而f-GMA解是纬向对称的.利用一个定常、轴对称的圆形涡旋例子计算了Ekman层的水平风速和边界层顶部的垂直速度,并与经典解、f-GMA解作了详细的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作用 大气 边界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形上边界层流场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鸣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4-414,共11页
本文应用边界层气象学中Estoque数值模式关于湍流交换系数及分层的处理方法,求得了大地形存在时定常边界展方程的零、一级解析解,并用来得到大地形存在时边界层的散度场、垂直速度场,改进了前人的结果。
关键词 大地形 大气 边界层 流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边界层中场变量的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徐银梓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4-201,共8页
采用与实测较接近的二次函数来表达Ekman层中的湍流粘性系数K,在圆形气压场条件下,求得了山地上空边界层中的风速,进而求得散度、涡度和垂直速度等场变量随高度的分布。并作图分析了这些场变量的一些动力学特征。改进了以往在... 采用与实测较接近的二次函数来表达Ekman层中的湍流粘性系数K,在圆形气压场条件下,求得了山地上空边界层中的风速,进而求得散度、涡度和垂直速度等场变量随高度的分布。并作图分析了这些场变量的一些动力学特征。改进了以往在求解析解时,略去运动方程中湍流粘性力项中的关于高度的一阶导数项,以及取山坡面上风速为零作下边界条件等欠合理欠精确的做法。所求得的风速、散度、涡度和垂直速度均用简单的初等函数表示出来,有助于边界层参数化和深化对边界层动力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边界层 场变量 动力学 边界层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泡动力学的过冷流动沸腾边界层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雯 赵陈儒 薄涵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9-1229,共11页
过冷流动沸腾中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冷流动沸腾起始于ONB点,结束于Tsat点,中间被OSV点划分为高过冷流动沸腾段和低过冷流动沸腾段,不同阶段流场情况以及气泡行为存在较大区别。目前关于过冷... 过冷流动沸腾中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冷流动沸腾起始于ONB点,结束于Tsat点,中间被OSV点划分为高过冷流动沸腾段和低过冷流动沸腾段,不同阶段流场情况以及气泡行为存在较大区别。目前关于过冷流动沸腾过程的研究主要基于宏观实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随着气泡动力学的发展,从微观层面揭示沸腾机理变得可行。本文基于气泡动力学和气泡边界层模型,提出了一套预测过冷流动沸腾的理论模型,采用分相模型,将流场在径向上划分为多个区域,通过1组准二维控制方程,将各区域内的气泡行为,区域间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交换以及两相参数沿轴向的变化情况考虑在内,利用获得的边界层流场信息,可确定ONB点和OSV点。模型与空泡份额和流体温度的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并成功应用于核反应堆燃料元件通道的过冷流动沸腾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冷流动沸腾 气泡动力学 气泡边界层模型 分相模型 ONB点 OSV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man螺线的动力学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纪文君 王卫强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0-343,共4页
介绍了Ekman螺线的动力学结构 ,分析研究了风应力及海水内部的动量传递形式 .结果表明 :动量传递方向与海流方向成 45°左偏 .这对于研究海洋内部的动力结构是有意义的 .
关键词 ekman螺线 动力学结构 风应力 海水 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利用中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Ⅱ:入流和尾流特性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同光 田琳琳 +2 位作者 钟伟 王珑 朱呈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50,共29页
空气动力学是风能工程面临的首要和关键问题之一,决定着风工程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风能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结合近年来风能设备大型化、规模化、海洋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风能利用中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空气动力学是风能工程面临的首要和关键问题之一,决定着风工程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风能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结合近年来风能设备大型化、规模化、海洋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风能利用中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篇为其中第二部分:入流和尾流特性。一方面,选取大气边界层、风力机尾流、陆上/海上/复杂地形风电场混合尾流及其之间的相关干扰等典型气动问题为论述对象。另一方面,从外场测量、风洞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建模和人工智能等多种研究途径着手,梳理其中涉及的关键空气动力学问题、特殊物理现象及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分析所涉及的流动分布特性、演变规律与关键流动机理。此外,结合我国气候、地理条件、国情探讨风电发展面临的空气动力学难题并尝试给出解决策略。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风电的行业规划、技术发展和工程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空气动力学 风力机 风电场 大气边界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倩 刘辉志 +2 位作者 胡非 洪钟祥 李爱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443-450,共8页
分析近 1 0年北京 32 5m气象塔常年观测资料 ,研究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结构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总体是逐年递增的。气象塔西南方向的高层建筑群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逐渐建成 ,在SW方... 分析近 1 0年北京 32 5m气象塔常年观测资料 ,研究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结构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总体是逐年递增的。气象塔西南方向的高层建筑群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逐渐建成 ,在SW方向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在 90年代增加明显 ,增加的幅度 1 997年和 1 999年之间较大 ,这一点与气象塔西南方向城市化的加快相符合。而在NE、SE和NW方向 ,从 1 987年到1 994年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增加明显 ,1 994年以后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粗糙度 零平面位移 大气边界层 空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40
12
作者 程顺有 张国伟 李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7,共8页
秦岭造山带三维电性结构特征的详细研究结果 ,结合其他多种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分析发现 ,自中新生代以来 ,尤其是晚近时期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俯冲过程中 ,由于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挤入作用 ,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 秦岭造山带三维电性结构特征的详细研究结果 ,结合其他多种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分析发现 ,自中新生代以来 ,尤其是晚近时期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俯冲过程中 ,由于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挤入作用 ,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北秦岭厚皮叠瓦逆冲带 ,现今处于岩石圈叠置加厚与拆沉作用的初始期 ;与之相反 ,南秦岭正在经历拆沉 -底侵的物质再循环作用 ,佛坪一带可能发育新的地幔柱 ;此外 ,在造山带北、南深部边界与内部不同岩石圈块体之间还伴随强烈的不同性质的走滑作用和物质侧向传输 .最后探讨了秦岭造山带构造拆沉与巨厚岩石圈并存以及走滑构造作用等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岩石圈 电性结构 水平流变边界层 低阻层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单一水平均匀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宏昇 陈家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0-315,共6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单一高度风速、温度湍流资料确定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无须进行风速廓线的测量,可以应用于非单一水平均匀下垫面和非中性层结,避免了主观性.用该方法计算了北京城市北部边缘325m气象塔附近的零值位移...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单一高度风速、温度湍流资料确定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无须进行风速廓线的测量,可以应用于非单一水平均匀下垫面和非中性层结,避免了主观性.用该方法计算了北京城市北部边缘325m气象塔附近的零值位移d和地表粗糙度z0.结果表明:该处下垫面零值位移d和地表粗糙度z0与风向有很强的依赖关系,与气象塔周围的城市建设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参数 湍流观测 下垫面 大气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壁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确定的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玉斐 张宏升 +1 位作者 刘明星 康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9-443,共5页
提出一种确定地表粗糙度z0的方法。该方法仅需利用精细风廓线资料进行计算,误差较小,尤其适用于近中性层结观测较困难的情况。根据2006年夏季河西走廊戈壁地区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利用该方法确定的z0为0.60 mm左右,和前人方法计算结果... 提出一种确定地表粗糙度z0的方法。该方法仅需利用精细风廓线资料进行计算,误差较小,尤其适用于近中性层结观测较困难的情况。根据2006年夏季河西走廊戈壁地区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利用该方法确定的z0为0.60 mm左右,和前人方法计算结果0.78 mm接近,证实了此方法和z0数值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此外,由于不同测量高度代表不同区域尺度上的特征,地表粗糙度的确定还应考虑风廓线的观测高度及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参数 戈壁下垫面 地表粗糙度 大气稳定度 大气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材料氧化烧蚀的快/慢反应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国义军 周述光 +3 位作者 曾磊 刘骁 代光月 邱波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2,101,共7页
在前期单/双平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1]),就学术上和工程应用中关注的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快反应"和"慢反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被广泛使用50余年的"慢反应"并不存在,而被弃置的"快反应"... 在前期单/双平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1]),就学术上和工程应用中关注的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快反应"和"慢反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被广泛使用50余年的"慢反应"并不存在,而被弃置的"快反应"则真实存在,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快反应"动力学数据,同时考虑CO、CO_2两个烧蚀产物,得到的无量纲烧蚀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存在两个平台,其中,温度稍低情况下出现的第一平台对应的主要烧蚀产物为CO_2,温度稍高情况下出现的第二平台对应的主要烧蚀产物为CO,且第一平台对应的无量纲烧蚀速率恰好是第二平台的1/2。过去常被忽略的CO_2扮演了重要角色,由它产生的第一平台,将以往文献中看似完全独立、毫无关系的"快反应"和"慢反应"曲线建立了联系。理论分析表明:第一平台之前的快速上升段属于从速率控制区到扩散控制区的过渡区,第一平台及其以后的区域都属于扩散控制区(包括两个平台之间的连接线),它是由反应生成物CO与CO_2的分压比δ从0到∞的变化引起的,与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条件完全无关。由"双平台"理论得到的从低温到高温、由速率控制区经由过渡区到达扩散控制区的整条烧蚀速率曲线,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烧蚀 反应动力学 边界层扩散 双平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压载荷下受限纳米水膜流动特性的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入领 王瑶 雷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3-678,共6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究了外加载荷作用下纳米尺度受限水膜的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受限空间内的水膜随着载荷的增加,其出现分层现象和黏度增加,当黏度超过一个临界值后,在分层和黏度增加共同作用下,水膜的流动状态将由层流和湍流...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究了外加载荷作用下纳米尺度受限水膜的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受限空间内的水膜随着载荷的增加,其出现分层现象和黏度增加,当黏度超过一个临界值后,在分层和黏度增加共同作用下,水膜的流动状态将由层流和湍流的混合状态过渡到单一的层流状态.同时,随着受限空间壁面的切向运动,受限水膜均会出现边界滑移现象,且随着载荷的增加,滑移现象越发显著.但当水膜单一层流状态形成后,受限空间壁面的滑移速度,对水膜的边界滑移长度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水膜 层流 边界层 滑移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与Ekman边界层中的气流 被引量:6
17
作者 伍荣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利用σ坐标讨论地形与边界层气流是有很多方便的地方,因为,在此坐标中,下边界条件较为简单。在本工作中,首先将混合长理论加以推广并将它用于σ坐标,于是导得了用以描述地形上空边界层气流的控制方程,对边界层气流的特征,特别是对于Ekma... 利用σ坐标讨论地形与边界层气流是有很多方便的地方,因为,在此坐标中,下边界条件较为简单。在本工作中,首先将混合长理论加以推广并将它用于σ坐标,于是导得了用以描述地形上空边界层气流的控制方程,对边界层气流的特征,特别是对于Ekman抽吸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有三种因子影响边界层顶部的垂直运动,第一种因子是边界层内涡度分布,这是与边界层中由于摩擦作用所引起的辐合辐散有直接联系;第二种因子是由于边界层顶部的气流爬坡运动所引起的;第三种是由于边界层中跨越等压线的分量爬坡所引起的,它出现于当等压线与地形等高线相平行时,或地转风呈现绕流情况时,这一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气流 ekman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宋威 艾邦成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1484,I0001,共25页
多体飞行器普遍存在于航空航天、空天和武器领域中,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型:(1)多个飞行器相互不接触的近距离飞行;(2)多体飞行器相互接触或组合飞行;(3)多体飞行器回收或解锁分离过程的相对运动.多体飞行器在飞行、回收或分离过程中存在相... 多体飞行器普遍存在于航空航天、空天和武器领域中,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型:(1)多个飞行器相互不接触的近距离飞行;(2)多体飞行器相互接触或组合飞行;(3)多体飞行器回收或解锁分离过程的相对运动.多体飞行器在飞行、回收或分离过程中存在相互的流场干扰或作用,使多体飞行器具有不同于孤立体飞行器的流动物理或特征,特别是在超声速、高超声速的多体流动中,多体间存在多重激波反射、衍射以及激波与旋涡、激波与边界层相互干扰或作用,这些复杂流动能显著地改变多体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作者引入“多体空气动力学”概念对多体飞行器这一类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并阐述其基本内涵、应用场景和研究方法/手段及典型多体构型的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动结构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飞行器 多体空气动力学 多体分离动力学 孤立体飞行器 激波与边界层相互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捩影响的潮流能水轮机翼型水动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19
作者 袁鹏 陈超 +2 位作者 王树杰 谭俊哲 司先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137,145,共7页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潮流能水轮机的水动力学性能并研究边界层转捩对水轮机翼型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κ-ε湍流模型以及γ-Reθ转捩模型对水轮机翼型水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考虑转捩的数值模拟。在进行转捩模拟时通过CFD软件的UDF接口...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潮流能水轮机的水动力学性能并研究边界层转捩对水轮机翼型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κ-ε湍流模型以及γ-Reθ转捩模型对水轮机翼型水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考虑转捩的数值模拟。在进行转捩模拟时通过CFD软件的UDF接口将转捩经验关系式导入求解器中,在-5°~25°攻角范围内对水轮机翼型的水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湍流模拟与转捩模拟下水轮机翼型的升阻力系数以及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对水轮机翼型水动力学性能进行全湍流模拟时在小攻角范围内忽略了转捩前的层流状态,导致湍流模拟所得到的升力系数小于使用γ-Reθ转捩模型的转捩模拟所得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则大于转捩模拟所得的结果;相比于全湍流模拟,转捩模拟时会更早的进入深失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水轮机翼型 边界层转捩 湍流模型 转捩模型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空气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明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2-58,共7页
介绍了近10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实验空气动力学研究方向的进展。南航已经建成了规模较大,较为完善配套的高、低速风洞试验设备,并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在边界层、尾流旋涡、非定常流、流动控制... 介绍了近10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实验空气动力学研究方向的进展。南航已经建成了规模较大,较为完善配套的高、低速风洞试验设备,并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在边界层、尾流旋涡、非定常流、流动控制、航空声学,以及相应的测试技术方面,获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空气动力学 测量技术 风洞 边界层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