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气溶胶消光特性和折射率的测量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学彬 胡顺星 +1 位作者 徐青山 胡欢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介绍了一种综合利用能见度仪、微脉冲激光雷达和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大气气溶胶折射率的新方法。首先使用能见度仪和激光雷达测量出大气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和消光后向散射比,然后使用粒子计数器测量出粒子谱分布,结合气溶胶粒子折射率,根... 介绍了一种综合利用能见度仪、微脉冲激光雷达和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大气气溶胶折射率的新方法。首先使用能见度仪和激光雷达测量出大气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和消光后向散射比,然后使用粒子计数器测量出粒子谱分布,结合气溶胶粒子折射率,根据球形粒子的米(Mie)散射理论,可以得到气溶胶消光系数和消光后向散射比。通过分析消光系数、消光后向散射比、粒子谱分布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已知的消光系数和消光后向散射比,反演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折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粒子谱分布 消光系数 消光后向散射比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bO_3∶Fe晶体中光写入阵列平面光波导的实验实现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建林 李碧丽 +2 位作者 杨德兴 张鹏 冯锡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1-424,共4页
采用两束相干平行光形成的干涉光场辐照LiNbO3 ∶Fe晶体 ,通过光折变效应在晶体中写入了阵列平面光波导 分别采用马赫 -曾德干涉仪光路和光栅衍射法测量了阵列平面光波导的横向折射率分布和周期 ,并对所写入的阵列平面光波导进行了初... 采用两束相干平行光形成的干涉光场辐照LiNbO3 ∶Fe晶体 ,通过光折变效应在晶体中写入了阵列平面光波导 分别采用马赫 -曾德干涉仪光路和光栅衍射法测量了阵列平面光波导的横向折射率分布和周期 ,并对所写入的阵列平面光波导进行了初步的导光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BO3:FE晶体 铌酸锂晶体 铁掺杂 光折变效应 光写入 阵列平面光波导 横向折射率分布 导光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气溶胶折射率的测量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学彬 黄印博 +2 位作者 徐赤东 魏合理 胡欢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31-1835,共5页
针对气溶胶折射率在分析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黑碳仪、浊度计和光学粒子计数器反演大气气溶胶折射率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黑碳仪和浊度计测量的气溶胶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以及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的粒子谱分布... 针对气溶胶折射率在分析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黑碳仪、浊度计和光学粒子计数器反演大气气溶胶折射率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黑碳仪和浊度计测量的气溶胶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以及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的粒子谱分布,采用球形粒子的米(Mie)散射理论,通过分析吸收系数、散射系数、粒子谱分布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来反演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折射率,并可以同时反演折射率实部和虚部。与其它独立的测量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反演气溶胶折射率是合理的。最后,利用此方法分析了厦门地区的气溶胶折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折射率测量 粒子谱分布 消光系数 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风电场群功率波动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崔杨 杨海威 李鸿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7-1112,共6页
如何描述风电功率波动的概率密度分布特性一直是风电联网运行分析领域的难点。在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法分析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的基础上,首先验证了采用多种单一分布函数模型拟合风电波动概率密度分布特性的效果较差,并根据列维定理揭示了风... 如何描述风电功率波动的概率密度分布特性一直是风电联网运行分析领域的难点。在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法分析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的基础上,首先验证了采用多种单一分布函数模型拟合风电波动概率密度分布特性的效果较差,并根据列维定理揭示了风电场群出力波动概率密度分布特性呈现多种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高斯混合模型替代单一分布函数模型来拟合风电波动概率密度分布特性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高斯混合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适用于描述大型风电场群出力波动的概率密度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波动 概率密度分布 拟合效果 单一分布函数模型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指标和概率密度分布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万书亭 万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2-368,共7页
基于华北电网实测数据,定性分析风电功率波动量、波动率、变化速率3个量化指标,在不同装机容量和不同差分时间尺度下的波动特性。同时采用二次滚动平均法提取实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分钟级分量,利用正态分布函数进行拟合,研究不同装机容... 基于华北电网实测数据,定性分析风电功率波动量、波动率、变化速率3个量化指标,在不同装机容量和不同差分时间尺度下的波动特性。同时采用二次滚动平均法提取实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分钟级分量,利用正态分布函数进行拟合,研究不同装机容量和不同滚动窗口时的风电功率分钟分量概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风电功率波动在时间尺度上分布具有一定趋势性,且与风电场规模大小紧密相关,合理选择风电场装机容量有利于并网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波动特性 量化指标 概率密度分布 正态分布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有效电场强度对大气折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侯德亭 周东方 +1 位作者 牛忠霞 余仲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83-1185,共3页
 高功率微波的强电场与大气作用使空气电离,中性分子的电离频率与等效电场强度、大气压强密切相关。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研究电子与大气中性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讨论了高功率微波传输一个脉冲后电子浓度和折射率随微波有效电场强度的变化。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有效电场强度 折射指数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光纤折射率研究及纤芯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金亮 邹永刚 +3 位作者 丁晔 陈赫男 徐莉 马晓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96-2500,共5页
采用Matlab和Comsol建立单模光纤内激光传输模型,对双包层内光纤折射率和纤芯结构对光能量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系统分析了光纤芯径与数值孔径、归一化频率和功率填充因子的关系,依据得到的结果进一步采用多模物理耦合仿真方法对... 采用Matlab和Comsol建立单模光纤内激光传输模型,对双包层内光纤折射率和纤芯结构对光能量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系统分析了光纤芯径与数值孔径、归一化频率和功率填充因子的关系,依据得到的结果进一步采用多模物理耦合仿真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单模双包层光纤纤芯的能量分布进行仿真,探索了不同折射率分布情况对纤芯能量分布的影响。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凹面折射率分布光纤的光斑模场面积最大,单位面积的功率分布最低。针对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应用需求设计了工作波长为1.064μm、纤芯直径为10μm、凹面直径为8μm、数值孔径为0.12的单模凹面折射率双包层光纤,为提高光纤泵浦效率、降低纤芯的能量密度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包层光纤 能量分布 折射率分布 功率填充因子 Comsol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Kolmogorov湍流对光强影响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娜娜 单欣 +2 位作者 张燕革 冯阳 郭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10,共9页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了Non-Kolmogorov湍流的室内模拟实验,并对光强概率密度分布、光强闪烁指数及光强时间频谱进行了分析,完成了模拟实验结果与相关湍流理论之间的对比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弱湍流下,归一化对数光强近似服从正态分...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了Non-Kolmogorov湍流的室内模拟实验,并对光强概率密度分布、光强闪烁指数及光强时间频谱进行了分析,完成了模拟实验结果与相关湍流理论之间的对比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弱湍流下,归一化对数光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随着湍流强度的减小,正态分布拟合系数增大;光强时间频谱高频段的幂律随着湍流功率谱幂律的减小呈减小趋势,与理论分析一致,但具体数值小于理论预测;闪烁指数则随着大气相干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大气相干长度小于0.05 m的范围内闪烁指数急剧变化,在大气相干长度大于0.2 m之后趋近平缓,这一变化趋势与湍流幂律无关,与理论预测一致,表明湍流模拟实验能较好地再现湍流对无线光通信中接收光强的影响.模拟实验的误差分析表明,不同强度湍流的模拟实验其误差主要来源不同,可为实验的进一步改进提供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Non-Kolmogorov谱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概率密度分布 闪烁指数 时间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沿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及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静 曹洁 +3 位作者 邱粲 董旭光 李娟 张海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42-348,共7页
利用山东省沿海测风塔70 m高度完整1 a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风能资源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山东沿海地区平均风速与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特征相似,烟台沿海区域平均风速及有效风功率密度最大分别达到6.7 m/s、463.5 W/m2,沿海北部地区风能资源... 利用山东省沿海测风塔70 m高度完整1 a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风能资源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山东沿海地区平均风速与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特征相似,烟台沿海区域平均风速及有效风功率密度最大分别达到6.7 m/s、463.5 W/m2,沿海北部地区风能资源最为丰富,日照地区最少;受海陆风作用,春季风能资源最好,其次是冬季,夏季最差,风速最大值基本出现在14—16时;年有效风能时数及百分率分别为7 440 h、85%;风能密度分布基本以偏北或偏南方位较大.沿海区域风能资源分布特征与长年代评估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沿海 风能资源 有效风功率密度 有效风能时数 有效风能时数百分率 风能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光波导中的有效折射率数值解法及光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淑平 李国正 刘恩科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7,共3页
本文给出一种计算有效折射率的数值迭代算法,通过计算得出平面光波导的光场分布及厚度。
关键词 光波导 有效折射率 光场分布 光场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z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式及色散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頔威 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420,共4页
利用等效折射率法得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特征方程,该文讨论了光子晶体光纤在THz频段的模式分布及色散特性。结果发现:光纤包层空气孔间距固定,减小空气孔半径,包层等效折射率增大,高次模截止频率增大,色散最大值减小,零色散及最大色散对... 利用等效折射率法得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特征方程,该文讨论了光子晶体光纤在THz频段的模式分布及色散特性。结果发现:光纤包层空气孔间距固定,减小空气孔半径,包层等效折射率增大,高次模截止频率增大,色散最大值减小,零色散及最大色散对应的频率增大;包层空气填充率固定,增大空气孔半径,包层折射率增大,高次模截止频率增大,色散最大值增大,零色散及最大色散对应的频率减小。通过适当调节包层空气孔间距和空气孔大小,可在很宽的频带内实现单模、零色散THz波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特性 等效折射率 模式分布 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近临界区CO2折射率异常波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辉 章立新 +2 位作者 杨其国 刘婧楠 高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6-432,共7页
为揭示近临界区CO2折射率的异常波动现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CO2在近临界区的微观分子结构及密度时间序列曲线的混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微观层面上看,近临界区CO2是单分子和团簇体的多元混合状态,团簇种类复杂,密度不一... 为揭示近临界区CO2折射率的异常波动现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CO2在近临界区的微观分子结构及密度时间序列曲线的混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微观层面上看,近临界区CO2是单分子和团簇体的多元混合状态,团簇种类复杂,密度不一且随时变化,进而影响光对最短路径的找寻,光屏上会出现无规则的长条纹,难以通过光斑条纹的特性获取近临界区CO2的折射率;近临界区系统密度剧烈波动,根据Lorentz-Lorenz公式,密度的波动会直接引起线性或非线性折射率的剧烈波动,导致无法直接获得近临界区CO2的折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折射率 径向分布函数 团簇 密度时间序列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太行山区风能资源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英书 王秀英 +3 位作者 阎庚波 宋永昌 孙振清 武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9-64,共6页
本文根据在太行山区专设的测风点和山区各县气象站的风况资料,采用两参数威泊尔(Weibull)分布模拟有效风速范围内的风速频率分布进行估算,得出了较详细的河北省太行山区风能分布情况,对过去认为该区风能资源贫乏不能利用的结论提出了不... 本文根据在太行山区专设的测风点和山区各县气象站的风况资料,采用两参数威泊尔(Weibull)分布模拟有效风速范围内的风速频率分布进行估算,得出了较详细的河北省太行山区风能分布情况,对过去认为该区风能资源贫乏不能利用的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河北省太行山大部分地区的风能,在全年或某季节有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密度 贮量 太行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液体折射率和密度的Talbot云纹法
14
作者 王伶俐 云大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根据光栅自成像的 Talbot效应.提出一套计量液体折射率、密度和温度的光学新方法及相应的无透镜成像系统——Talbot云纹仪。给出了其基本原理、技术和若干云纹图案,说明本法易于获得高质量的云纹图案,更为简便、经济、... 根据光栅自成像的 Talbot效应.提出一套计量液体折射率、密度和温度的光学新方法及相应的无透镜成像系统——Talbot云纹仪。给出了其基本原理、技术和若干云纹图案,说明本法易于获得高质量的云纹图案,更为简便、经济、实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 折射率 密度 Talbo云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微通道中的电黏性效应
15
作者 罗艳 李鸣 杨大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49,共5页
为了研究直微通道中幂律流体的电黏性效应,建立了压力驱动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其中双电层电势分布、流体流动及流动粒子输运特性分别由Poisson-Boltzmann(P-B)方程、Navier-Stokes(N-S)方程及Nernst-Plank(N-P)方程描述。讨论... 为了研究直微通道中幂律流体的电黏性效应,建立了压力驱动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其中双电层电势分布、流体流动及流动粒子输运特性分别由Poisson-Boltzmann(P-B)方程、Navier-Stokes(N-S)方程及Nernst-Plank(N-P)方程描述。讨论了微通道中有电黏性效应时溶液浓度;幂律指数对微通道内流体的速度分布、流动电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1的剪切变稀流体,流体的黏度和流动速度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变化非常明显;而对于n>1的剪切变稠流体,黏度和流动速度几乎不受n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电黏性效应 幂律指数 流动电场强度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式转换”的新认识
16
作者 顾铮■ 冯文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4,共9页
依据包层模有效折射率的概念及包层模场的光功率密度分布,重新审视了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式转换"现象,对"模式转换"给出了新的物理图像.通过修正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包层模有效折射率的范围,指出有效折射率呈现的... 依据包层模有效折射率的概念及包层模场的光功率密度分布,重新审视了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式转换"现象,对"模式转换"给出了新的物理图像.通过修正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包层模有效折射率的范围,指出有效折射率呈现的台阶式增长是各次包层模自身属性的反映,不存在高次模式替代低次模式的过程,并将"模式转换区"重命名为"模式垒区".通过分析包层模场的光功率密度分布,指出"模式转换区"较低次包层模式进入薄膜层传输说法的不合理性.研究表明,当薄膜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包层模场光功率分布将愈加集中在薄膜层内部,但并非沿着薄膜层传输.讨论了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薄膜参数优化的问题,在修正的包层模有效折射率范围和未修正的包层模有效折射率范围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的优化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从机理上解释了修正薄层模有效折射率范围后的优化结果的正确性,为设计高灵敏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 模式转换 有效折射率 功率密度分布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