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蓝刺头多糖除蛋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斌 杨英 +4 位作者 王雪飞 胡彦卿 范琳琳 刘丹丹 朱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7-291,共5页
目的:筛选蓝刺头多糖的除蛋白工艺。方法:以蛋白清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比较了三氯乙酸法(TCA法)、Sevage法、木瓜蛋白酶法的除蛋白效果,并利用响应面法选取反应温度、时间、pH为因素优化了木瓜蛋白酶法除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TCA法... 目的:筛选蓝刺头多糖的除蛋白工艺。方法:以蛋白清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比较了三氯乙酸法(TCA法)、Sevage法、木瓜蛋白酶法的除蛋白效果,并利用响应面法选取反应温度、时间、pH为因素优化了木瓜蛋白酶法除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TCA法和Sevage法的最佳蛋白清除率分别为45.13%和47.47%,其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1.05%、67.65%,优化的木瓜蛋白酶法除蛋白最佳工艺为酶解温度64℃,时间2.6h,pH6.0,在此条件下的蛋白清除率为56.57%,多糖保留率为98.12%。结论:综合考察各指标,说明木瓜蛋白酶法除蛋白方法效果较好,为蓝刺头多糖制备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多糖 除蛋白 木瓜蛋白酶法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州漏芦中噻吩类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毅 李铣 +2 位作者 孟大利 李宁 张玉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研究禹州漏芦(Echinops latifoliusTausch)噻吩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禹州漏芦中分离得到6个噻吩类化合物,即5-(丁烯-3--炔1)-2,2′-联噻吩[5-(but3-en-1-y... 目的研究禹州漏芦(Echinops latifoliusTausch)噻吩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禹州漏芦中分离得到6个噻吩类化合物,即5-(丁烯-3--炔1)-2,2′-联噻吩[5-(but3-en-1-ynyl)-2,2-′bithiophene,1]、α-三联噻吩(-αterthienyl,2)、卡多帕亭(cardopatine,3)、5-乙酰-基2,2′-联噻吩(5-acetyl-2,2-′bithiophene,4)、5-(3-乙酰氧基-4-异戊酰氧基丁炔-1)-2,2′-联噻吩[5-(3-acetoxy-4-isovaleroyloxybut-1-ynyl)-2,2-′bithio-phene,5]、5-(4-羟基丁炔-1)-2,2′-联噻吩[5-(4-hydroxybut-1-ynyl)-2,2-′bithiophene,6]。结论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漏芦 蓝刺头 化学成分 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刺头茎叶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伟 李铣 +1 位作者 孟大利 汪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对蓝刺头茎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1H NMR1、3C 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蓝刺头茎叶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 目的对蓝刺头茎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1H NMR1、3C 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蓝刺头茎叶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蒲公英萜醇乙酸酯(taraxerol ac-etate,2)、木栓酮(friedelin,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5(丁烯3炔1)联噻吩[5(but 3 en 1ynyl)2,2′bithiophene,5]、α三联噻吩(αterthienyl,6)、卡多帕亭(cardopatine,7)、异卡多帕亭(iso-cardopatine,8)。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 茎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刺头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彦卿 杨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5,共6页
为了研究蓝刺头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的影响,经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治疗组,模型组,蓝刺头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21d后,取胰腺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采用免疫组化... 为了研究蓝刺头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的影响,经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治疗组,模型组,蓝刺头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21d后,取胰腺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胰腺病理学显示,蓝刺头水提物高、中剂量对糖尿病小鼠的胰腺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糖尿病组小鼠Bax、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蓝刺头水提物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Bax、Bcl-2蛋白表达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其中蓝刺头水提物高剂量组要优于蓝刺头水提物中剂量组(P<0.01)。蓝刺头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对小鼠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修复糖尿病小鼠胰腺和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腺 BCL-2 蓝刺头水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刺头水提物降血糖有效成分的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斌 萨茹丽 +3 位作者 杨英 赵世华 兰天驰 陈世昌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15-19,共5页
筛选蓝刺头水提物(WET)降血糖的有效成分。采用颜色反应对WET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判定;以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WET中降血糖主要成分进行筛选。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200柱层析,最终确定WET中降血糖的有效... 筛选蓝刺头水提物(WET)降血糖的有效成分。采用颜色反应对WET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判定;以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WET中降血糖主要成分进行筛选。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200柱层析,最终确定WET中降血糖的有效成分为极性相同、分子量均一的蓝刺头多糖B(ET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水提物 糖尿病 小鼠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州漏芦均一多糖的结构分析及其硫酸化衍生物的抗补体活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鲍斌 王辉俊 +2 位作者 王宏伟 施松善 王顺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19-2123,共5页
以禹州漏芦为原料,经沸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Cellulose和SuperdexTM7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酸性均一多糖(EPS-2A).采用单糖组成、甲基化及绝对构型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均一多糖主要由D-半乳糖醛酸组... 以禹州漏芦为原料,经沸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Cellulose和SuperdexTM7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酸性均一多糖(EPS-2A).采用单糖组成、甲基化及绝对构型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均一多糖主要由D-半乳糖醛酸组成,并含有少量的Rha和Ara.该均一多糖经不同条件硫酸衍生化后的衍生物(Sul-2A-1和Sul-2A-2)与阳性药肝素[CH50=(103.0±9.0)μg/mL(mean±SD,n=3),CH50为出现50%溶血时的样品浓度]相比,均表现出很强的抗补体活性[Sul-2A-1的CH50=(74.1±4.6)μg/mL;Sul-2A-2的CH50=(35.7±2.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漏芦 多糖 结构分析 硫酸衍生化 抗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刺头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史晓宇 高珍珍 +1 位作者 张超 杨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37-142,共6页
本试验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蓝刺头多糖(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polysaccharide,ETP),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ET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蓝刺头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蓝刺头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 本试验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蓝刺头多糖(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polysaccharide,ETP),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ET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蓝刺头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蓝刺头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100℃。在最优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1.191%。清除自由基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刺头多糖对DPPH·清除率最高达93.69%,对·OH清除率最高达97.44%,对O2^-·清除率最高达67.96%。研究表明,响应面对ETP的提取优化条件合理,同时保留了该多糖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脱氢表雄酮、肾上腺中芳香化酶P450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军 谢静华 +2 位作者 李昕 师建平 常虹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肾上腺中芳香化酶P450(aromatase cytochrome P450,CYP450)的作用,探讨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 目的通过研究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肾上腺中芳香化酶P450(aromatase cytochrome P450,CYP450)的作用,探讨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作用机制。方法取Wistar雌性大鼠56只,随机分为蒙药蓝刺头低、中、高剂量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强骨胶囊组,共7组,复制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模型,行阴道上皮角化实验,确定造模是否成功。确定造模成功后饲养90天,然后灌胃90天后取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DHEA,处死大鼠分离右侧股骨双能X线测BMD,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肾上腺中CYP450表达。结果蒙药蓝刺头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DHEA,增强肾上腺CYP450表达。结论蒙药蓝刺头可提高去卵巢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血清DHEA,增强肾上腺CYP450表达,说明蒙药蓝刺头具促进雌激素转化酶、前体物质表达作用,对去卵巢大鼠OP治疗作用明显,通过调节雌激素介导的非经典路径防治PMOP,为深入探讨蒙医"补暖补精—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理论,防治PMOP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去卵巢大鼠 蓝刺头 脱氢表雄酮 芳香化酶P450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同时测定蒙药材蓝刺头中6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麻剑南 马超美 +1 位作者 田志杰 刘卫东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同时测定蒙药材蓝刺头中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芹菜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分析采用Agilent 6430液质联用仪;色谱...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同时测定蒙药材蓝刺头中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芹菜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分析采用Agilent 6430液质联用仪;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RRHD Ecilipse Plus-C_(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ESI);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结果: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芹菜素-7-O-葡萄糖苷、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芹菜素分别在1.25~40.00(r=0.999 0)、0.94~30.00(r=0.999 8)、0.94~30.00(r=0.999 8)、0.16~5.00(r=0.999 7)、0.16~5.00(r=0.999 9)、0.02~2.50(r=0.999 5)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80%~102.97%,RSD为1.23%~2.9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蒙药材蓝刺头的成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 绿原酸类 黄酮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蓝刺头中总黄酮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爱勤 曹颖男 钟春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7-23,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蓝刺头中总黄酮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对5种类型的大孔树脂进行了筛选;采用动态吸附试验,探讨了蓝刺头上样液浓度、上样速度、树脂径高比...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蓝刺头中总黄酮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对5种类型的大孔树脂进行了筛选;采用动态吸附试验,探讨了蓝刺头上样液浓度、上样速度、树脂径高比等因素对蓝刺头总黄酮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大孔树脂类型为AB-8,湿法加入装柱,径高比为1:8,上样液为总黄酮含量6 mg/mL的蓝刺头溶液,以1 BV/h流速对其进行动态吸附,再用80%乙醇进行洗脱,纯化后总黄酮的含量达65%以上。综上,该工艺条件适于蓝刺头总黄酮的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蓝刺头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刺头药材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爱勤 曹颖男 钟春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蓝刺头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评价蓝刺头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色谱柱为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1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40...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蓝刺头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评价蓝刺头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色谱柱为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1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4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SPSS 22.0统计学软件和SIMCA-P12.0软件对10批蓝刺头所含总黄酮的色谱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蓝刺头总黄酮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其中8号峰为芹菜苷峰;10批药材相似度较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将10批药材分为3类;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到引起蓝刺头药材批次间总黄酮成分差异的4个色谱峰。综上,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结果准确、稳定,可为蓝刺头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刺头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爱勤 曹颖男 钟春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5期75-77,90,共4页
目的 建立蓝刺头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60%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提取蓝刺头总黄酮,以芹菜苷为标准品,5%三氯化铝溶液显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401)在275 nm波长处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目的 建立蓝刺头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60%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提取蓝刺头总黄酮,以芹菜苷为标准品,5%三氯化铝溶液显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401)在275 nm波长处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蓝刺头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芹菜苷质量浓度在3.28~32.8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357X-0.0065(r=0.9999);该测定法经考察表明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0%,RSD为0.923%(n=6);3批蓝刺头药材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30%。结论 本测定法基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光吸收特性关系而建立,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蓝刺头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 总黄酮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