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觉因素的地铁调度人机界面优化设计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博 宣金鸽 +2 位作者 薛艳敏 余隋怀 王娟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为了优化地铁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以CATIA构建虚拟人体模型并进行视域等级划分,将调度界面和视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并构建人机布局优化模型,调度界面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分析各模块的重要程度,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引入惯性权重得出最优布局方案... 为了优化地铁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以CATIA构建虚拟人体模型并进行视域等级划分,将调度界面和视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并构建人机布局优化模型,调度界面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分析各模块的重要程度,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引入惯性权重得出最优布局方案。以人机界面信息显示优化策略为准则,对人机界面的色彩、字体、图标进行优化设计,搭建眼动实验平台,选用AOI首次注视时间、AOI注视持续时间、AOI注视次数和AOI平均反应时及热点图作为人机界面任务绩效的判断指标。得到结果为:①人机布局优化模型布局设计将调度员注意力提升52%;②AOI首次注视时间、AOI注视持续时间和AOI平均反应时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优化后的调度界面AOI平均反应时提升50%;③AOI注视次数虽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但数据对比分析具有现实意义;④热点图符合视域的等级划分,眼动轨迹主要集中在最佳视域区域。通过构建的人机布局优化模型得出的布局方案和信息显示优化策略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有助于促使调度员注意力合理分配,提升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为人机界面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调度员 人机界面 眼动实验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2
作者 吴磊 盛芹芹 赵睿思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68,共10页
为解决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问题,针对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开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验证研究。首先,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通过对典型目标对象进行访谈,建立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 为解决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问题,针对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开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验证研究。首先,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通过对典型目标对象进行访谈,建立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体验、功能体验、效能体验和感性体验4个维度,共18项指标组成,并完成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量表。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采集有效问卷241份,构建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并得到评价维度和指标的权重。最后,提出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策略,以某L3级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为设计案例实践,验证了评价系统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界面设计和体验评价领域提供相关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 人机界面 用户体验评价 扎根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的人机界面综合评价方法--以森林消防指挥车显控台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鹤元 钟文博 +3 位作者 杨洪泽 高嵩 杨宛萤 李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目的】显控台人机界面在复杂任务环境中普遍存在信息层级冗余和视觉搜索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操作员认知负荷过载,严重影响任务执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主客观融合赋权综合评价方法,旨在通... 【目的】显控台人机界面在复杂任务环境中普遍存在信息层级冗余和视觉搜索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操作员认知负荷过载,严重影响任务执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主客观融合赋权综合评价方法,旨在通过优化显控台界面布局与信息呈现方式,降低操作员外在认知负荷,提升交互效率与任务执行效能,为复杂人机界面设计提供普适性方法论支持。【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与工效学原则,构建包含界面复杂度、视觉搜索效率、可达域覆盖率的多维评价体系。采用BWM法确定主观权重,并结合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通过主客观融合赋权模型融合主客观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界面性能进行综合评价。通过Jack软件仿真分析显控台的可达域与可视域,并结合眼动实验、NASA-TLX量表及任务绩效进行多维数据验证优化效果。实验以12名男性被试为对象,设计11项模拟任务,对比优化前后界面性能差异。【结果】优化后的界面显著提升了任务效率和准确性:主任务完成时间缩短至(122.42±17.23)s,任务正确率提升至(95.45±8.23)%。眼动实验分析表明,注视次数从69.44±12.35减少至56.24±12.71,瞳孔扩张值从(4.03±0.23)px降低至(3.81±0.28)px。此外,NASA-TLX评分显著下降至42.61±4.54,模糊综合评分从62.51升至78.10。这些结果直观地展示了优化设计在降低认知负荷和提升任务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主客观融合赋权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通过主客观权重融合与模糊逻辑分析,有效降低了操作员的外在认知负荷,并显著提升了任务效率,为高负荷作业场景下的人机界面优化设计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适应性的方法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认知负荷 多维评价 仿真 眼动实验 视觉搜索 显控台 森林消防指挥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模型下的雷达工作方舱人机界面空间布局
4
作者 李晨博 齐根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0,共5页
为提升雷达工作方舱人机交互效率,提出舱室人机界面认知模型。对S-O-R模型、SRK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等常用认知模型进行分析,并依据舱室人机界面认识模型分别对舱室中现有显示器位置、操纵器布局、通信装置位置等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形... 为提升雷达工作方舱人机交互效率,提出舱室人机界面认知模型。对S-O-R模型、SRK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等常用认知模型进行分析,并依据舱室人机界面认识模型分别对舱室中现有显示器位置、操纵器布局、通信装置位置等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改进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为下步雷达工作方舱的舱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认知 舱室人机界面模型 雷达工作方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测试的塑壳断路器人机界面改进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和森 段佳男 么大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5-171,共7页
为提高塑壳断路器人机界面布局的秩序性,提出一种采用眼动试验分析界面信息的改进设计方案。眼动试验中,以现有塑壳断路器界面信息为自变量,以注视轨迹、首次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长及主观量表等主客观评估指标为因变量,对状态信息、规... 为提高塑壳断路器人机界面布局的秩序性,提出一种采用眼动试验分析界面信息的改进设计方案。眼动试验中,以现有塑壳断路器界面信息为自变量,以注视轨迹、首次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长及主观量表等主客观评估指标为因变量,对状态信息、规格信息及铭牌信息的主次关系问题进行评估分析;根据眼动试验结果,归纳增强界面信息布局秩序性的改进方法并提出改进方案,再次通过眼动试验验证了改进方案人机界面设计秩序性提高,为智能低压电气产品及智能工业产品人机界面改进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壳断路器 眼动追踪 人机界面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因工程的船舶驾驶室人机界面布局优化设计 被引量:17
6
作者 季煜恒 李春通 +2 位作者 骆晓萌 杨雪莲 王德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为了解决船舶驾驶室人机界面设计采用人工布局所存在的经验性、主观性、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虚拟仿真和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人机界面布局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虚拟仿真得到待布局人机界面各区域的操作舒适度以及最优操作点位置;其次... 为了解决船舶驾驶室人机界面设计采用人工布局所存在的经验性、主观性、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虚拟仿真和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人机界面布局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虚拟仿真得到待布局人机界面各区域的操作舒适度以及最优操作点位置;其次,将人机界面布局准则和人因工程学准则量化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人机界面布局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差分进化算法获取大量粒子群算法的粒子初始位置;最后,通过寻优获取人机界面的最优布局并进行虚拟仿真评价.将某控制面板作为算例进行布局优化和虚拟仿真,获取的最优布局结果满足人因工程学准则,人机界面各项性能均有提升.本研究可为船舶驾驶室的高性能人机界面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布局优化 人因工程 虚拟仿真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知域的钢轨铣磨车人机界面布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伟军 刘新昊 +5 位作者 孙猛 魏喆 赵日铮 于沈弘 杨国哲 姜兴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4-1709,共16页
如何快速获取铣削作业参数信息与铣磨车车机作业状态是保证钢轨铣磨车钢轨修复作业效率、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灰狼-蚁狮算法的钢轨铣磨车人机交互界面优化方法。综合考虑钢轨修复过程中多维度信息、多流程、多功能、... 如何快速获取铣削作业参数信息与铣磨车车机作业状态是保证钢轨铣磨车钢轨修复作业效率、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灰狼-蚁狮算法的钢轨铣磨车人机交互界面优化方法。综合考虑钢轨修复过程中多维度信息、多流程、多功能、多对象等要求,建立以视觉感知强度为目标的钢轨铣磨车人机交互界面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灰狼-蚁狮的模型求解算法,解决多决策变量界面布局模型求解时陷入局部最优与极值点逼近问题,获得钢轨铣磨车人机交互界面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前后的钢轨铣磨车人机交互界面进行眼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人机界面布局在舒适性、安全性以及界面的合理性上都优于原装备的设计,验证了该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铣磨车 视觉感知强度 人机界面优化 灰狼-蚁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息透明度影响的智能高铁驾驶人机界面可视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永萌 吴昊泷 支锦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57,共10页
目的驾驶界面的信息透明度是影响司机有效监督和接管智能高铁的关键设计特征。针对透明度信息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智能高铁驾驶界面透明度信息的可视化设计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方法,分别对机器人、民防、核能、航空航天等领... 目的驾驶界面的信息透明度是影响司机有效监督和接管智能高铁的关键设计特征。针对透明度信息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智能高铁驾驶界面透明度信息的可视化设计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方法,分别对机器人、民防、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系统梳理透明度信息的类型、认知任务影响和可视化设计方法;分析智能高铁弹出故障界面的透明度信息,指出目前界面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任务流程和判断逻辑的视觉呈现不佳,告警信息紧急程度和恢复状态信息缺乏;提出基于逻辑流程图和颜色编码的可视化设计方案,并通过用户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发现逻辑流程可视化设计在提升情境意识、任务绩效和降低认知负荷方面有较好的作用。颜色编码可视化设计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有逻辑流程的呈现,在没有逻辑流程时,可能会降低操作正确率。结论可视化设计有助于降低透明度信息对认知负荷和任务绩效的负面影响,实现智能高铁的高质量人机协同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人机协同 人机界面 透明度信息 可视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操作规程和人机界面的人为差错辨识方法
9
作者 蒋英杰 胡春宇 梁永治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1,77,共5页
为提高武器装备的操作安全性,提出一种人为差错辨识方法。介绍人为差错辨识的基本概念和现有方法,指出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操作规程和人机界面的人为差错辨识方法;通过分析操作规程建立人为差错模式的包络,通过分析人机界面基... 为提高武器装备的操作安全性,提出一种人为差错辨识方法。介绍人为差错辨识的基本概念和现有方法,指出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操作规程和人机界面的人为差错辨识方法;通过分析操作规程建立人为差错模式的包络,通过分析人机界面基本特征筛选出有效的人为差错模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人为差错辨识结果的有效性,为人为差错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差错辨识 操作规程 人机界面 人因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联锁人机界面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夏运超 李鹍 朱林富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2-192,共11页
铁路信号系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计算机联锁系统作为铁路信号系统的关键设备,系统自身的完备性测试必不可少。联锁人机界面是联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人员操作,可向信号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并接收显示现... 铁路信号系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计算机联锁系统作为铁路信号系统的关键设备,系统自身的完备性测试必不可少。联锁人机界面是联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人员操作,可向信号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并接收显示现场设备表示状态信息。对联锁人机界面依照标准规范进行检测,是确保联锁系统正常运行、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针对联锁人机界面的测试大都依靠人工,存在测试效率低下、测试过程不可追溯等问题。本文基于归一化平方差算法,提出适用于实时图形界面检测的模板匹配方案;分析联锁人机界面图像的局部特征,提出非侵入式无失真图像像素特征识别方法;将人工操作步骤建模抽象为计算机可识别语言;提出13种自定义关键字,实现模拟联锁人机界面操作;自动捕获分析图像、文字、语音信息,精确计算图像RGB三原色模型值,判断测试结果规范符合性,提高了检测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经验证对比,所提出的联锁人机界面检测方法,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测试,可视化全部操作流程,测试结果及中间环节均可追溯,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联锁人机界面 图像处理 自动化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制动系统PHM人机界面设计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鹏 章阳 +1 位作者 王涤非 程宏明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生态界面设计是一套复杂安全苛求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理论体系,它基于认知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能够帮助操作人员在人机交互中面临新情况和问题时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操作绩效。文中以复兴号动车组制动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信息界... 生态界面设计是一套复杂安全苛求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理论体系,它基于认知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能够帮助操作人员在人机交互中面临新情况和问题时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操作绩效。文中以复兴号动车组制动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信息界面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界面设计理论,采用抽象层次法进行工作领域分析,确定了制动系统的功能性目的、抽象功能、一般性功能、物理性功能和物理形式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界面的模块划分和具体视图方案。通过软件实现了仿真界面的显示并开展了故障处理对比试验。研究工作表明使用生态界面设计方法对动车组制动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信息界面进行设计,能够提高故障处理绩效和操作人员对系统的理解水平,可为其他车载人机接口界面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制动系统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人机界面 生态界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SO和布局特征指标的钻机界面优化研究
12
作者 陈晓鹂 刘润余 +1 位作者 文国军 郝国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提升地质操作钻机的用户满意度,提出基于界面布局特征衡量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获取更合理的钻机界面布局。对钻机界面进行拓扑化并建立坐标系;基于衡量指标的计算对界面内元素进行范围约束并构建... 为提升地质操作钻机的用户满意度,提出基于界面布局特征衡量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获取更合理的钻机界面布局。对钻机界面进行拓扑化并建立坐标系;基于衡量指标的计算对界面内元素进行范围约束并构建数学模型;采用改进后的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综合最优平衡解;将最优平衡解对应的坐标应用至界面并进行布局改进;通过SUS评估布局优化的有效性。以某型号钻机操纵界面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界面可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一种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复杂操控界面布局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布局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机界面 布局特征衡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58
13
作者 詹成国 朱伟 徐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2,共4页
针对目前测控装置采用比较简单的图形软件进行界面开发不适应技术发展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利用Google的Android作为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软件开发平台,在Android的系统框架上实现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阐述了如何对Android现有的系统框架进... 针对目前测控装置采用比较简单的图形软件进行界面开发不适应技术发展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利用Google的Android作为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软件开发平台,在Android的系统框架上实现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阐述了如何对Android现有的系统框架进行裁剪和调整,使得系统更加符合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要求。利用Android提供的组件设计了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各个功能模块(规约模块、逻辑模块和CAN模块等),使得模块设计更加合理,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更小。设计了基于OMAP3530的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结果表明基于Android的测控人机界面功能更加丰富,操作更加友好,易于升级和维护,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装置 ANDROID 人机界面 架构 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任务的驾驶舱显示人机界面仿真 被引量:13
14
作者 董大勇 袁修干 +2 位作者 王黎静 李银霞 张立博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8-680,共3页
建立基于飞行任务的驾驶舱显示人机界面仿真环境,可以在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设计方案阶段对其进行评价测试,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通过VC++与VAPS平台相结合,建立了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飞机驾驶舱显示人机界面的仿真环境,实现了利用... 建立基于飞行任务的驾驶舱显示人机界面仿真环境,可以在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设计方案阶段对其进行评价测试,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通过VC++与VAPS平台相结合,建立了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飞机驾驶舱显示人机界面的仿真环境,实现了利用TCP/IP网络协议在控制机与显示机的通讯,并通过VAPS提供的数据通道CHANNEL进行实时的人机交互的数据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人机交互 仿真 V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摸屏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实现 被引量:15
15
作者 金博 乔晓军 +1 位作者 王成 滕弘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7-269,共3页
随着温室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推广,如何使操作人员更加方便地操作温室监控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触摸屏实现温室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该人机界面采用Amulet系列触摸屏开发套件来实现,同时给出了用开发套... 随着温室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推广,如何使操作人员更加方便地操作温室监控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触摸屏实现温室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该人机界面采用Amulet系列触摸屏开发套件来实现,同时给出了用开发套件内嵌的HTML语言编写的界面控制语句。通过此人机界面,温室监控系统摆脱了传统人机界面的界面复杂、不友好及成本高等缺点,操作容易,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ulet系列触摸屏 人机界面 温室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认知规律的应用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被引量:19
16
作者 彭泉 崔德光 李晓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148-150,共3页
提出一种以人类认知规律为基础设计应用系统人机界面的方法。首先介绍了人类在视觉活动、记忆、听觉活动中的认知规律以及它们对人机界面设计的影响和指导,然后以一个典型应用系统—-空中交通管制检测指挥系统(ATCCMS)为例,详细阐述... 提出一种以人类认知规律为基础设计应用系统人机界面的方法。首先介绍了人类在视觉活动、记忆、听觉活动中的认知规律以及它们对人机界面设计的影响和指导,然后以一个典型应用系统—-空中交通管制检测指挥系统(ATCCMS)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人类认知特性的界面设计的方法和特点,最后从人类认知规律的角度总结出设计人机界面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认知规律 应用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子数控系统人机界面二次开发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邴旭 化春雷 +1 位作者 李焱 刘春时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3-167,共5页
介绍了西门子数控系统人机界面二次开发的几种主要方法,并例举了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 西门子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人机界面布局优化推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晓萍 仇莹 +1 位作者 毛恩荣 宋正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3-186,共4页
为了在虚拟环境下实现车辆驾驶室人机界面的设计与优化,提出了一种车辆人机界面布局推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人机界面知识表示、布局推理架构等研究,并以装甲车辆驾驶室人机界面布局为例进行了评价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 为了在虚拟环境下实现车辆驾驶室人机界面的设计与优化,提出了一种车辆人机界面布局推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人机界面知识表示、布局推理架构等研究,并以装甲车辆驾驶室人机界面布局为例进行了评价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虚拟环境中车辆驾驶室人机界面布局的设计与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人机界面 知识表示 空间布局 CA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基本模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康卫勇 王黎静 +1 位作者 袁修干 柳忠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9-54,共6页
讨论战斗机人机界面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把各部分划分到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三要素基本模型;通过分析要素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利用不同的线条表示其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关系;对飞行员和战斗机... 讨论战斗机人机界面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把各部分划分到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三要素基本模型;通过分析要素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利用不同的线条表示其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关系;对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组成部分进行了工效分析,进而探讨其在战斗机人机界面中的作用。通过人机界面模型的建立以及对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模型中的三要素进行的工效分析,得出了在人机界面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功能作用,为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座舱 人机界面 工效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综合模型及其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孙林岩 李志孝 金天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76-83,共8页
从分析人的认识过程入手,在现有认知工效学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直觉、模板、推理3层并行处理的竞争、协作的认知综合模型.通过此模型分析影响人的认知效率的3个关键因素:(1)认知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即直觉、模板、推理... 从分析人的认识过程入手,在现有认知工效学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直觉、模板、推理3层并行处理的竞争、协作的认知综合模型.通过此模型分析影响人的认知效率的3个关键因素:(1)认知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即直觉、模板、推理以及W&R和环境的匹配程度);(2)各处理层的处理能力;(3)认知策略(直觉、模板、推理3层竞争、协作的策略).利用此理论对现有基于经验的界面设计原则进行总结,提出基于模板的人机交互过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认知工效学 认知综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