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海盆地钓鱼岛隆褶带构造演化分析及对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意义 |
王鹏
赵志刚
张功成
张锦伟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8
|
|
2
|
“大东海”中生代地层分布--值得关注的新领域 |
李刚
龚建明
杨长清
杨传胜
王文娟
王海荣
李三忠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1
|
|
3
|
从被动陆缘到主动陆缘——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盆地记录 |
侯方辉
张训华
李刚
李三忠
温珍河
李日辉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4
|
东海陆架盆地雁荡低凸起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及其成因探讨 |
杨传胜
李刚
栾锡武
杨长清
龚建明
杨艳秋
索艳慧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5
|
东海陆架盆地海礁凸起南块基底性质研究 |
陈冰
王家林
吴健生
钟慧智
周平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2 |
12
|
|
6
|
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及物源示踪 |
蓝先洪
张志珣
王中波
陈晓辉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7
|
东海外陆架Q43岩心末次冰期矿物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金秉福
林振宏
季福武
时振波
张宗雁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8
|
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若干沉积学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王中波
杨守业
张志珣
李日辉
蓝先洪
印萍
张训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9
|
东海外陆架晚更新世沉积物中的有用重矿物及其资源潜力 |
金秉福
林振宏
时振波
林晓彤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4 |
14
|
|
10
|
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及古环境演化 |
陈珊珊
王中波
陆凯
祁江豪
赵钊
张志珣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1
|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地质特征 |
王连进
叶加仁
吴冲龙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2
|
东海钓鱼岛北侧Q43柱状样上更新统的沉积 |
金秉福
林晓彤
季福武
刘炎光
林振宏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3
|
东海陆架外缘区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
尚鲁宁
张勇
张训华
曹瑞
孙治雷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4
|
东海陆架边缘北部玄武岩的矿物及化学特征 |
曾志刚
张松梅
常丽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15
|
东海北部陆架外缘的边缘沟、坎 |
范奉鑫
林美华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16
|
东海北部外陆架及邻区灾害地质体特征及成因研究 |
陈珊珊
王中波
张勇
张志珣
赵维娜
钟伟杰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7
|
东海外陆架浅孔沉积物的岩性和磁性特征及成因讨论 |
顾家伟
王张华
李艳红
段凌云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6 |
3
|
|
18
|
浅论东海盆地海礁凸起的含油气性 |
肖国林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9
|
东海陆架盆地瓯江凹陷构造单元属性讨论 |
龚建明
孙晶
廖晶
杨长清
李智高
王建强
杨艳秋
杨传胜
李刚
孟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华南东部陆缘新生代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 |
王新毓
索艳慧
李三忠
曹现志
李玺瑶
周洁
王鹏程
金宠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