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的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20
1
作者 薄景山 李平 +3 位作者 孙有为 蔡晓光 焦淙湃 张莹允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抗震防灾技术和方法。本文简要地归纳了破坏性地震对城市的影响,从我国先后开展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和韧性城市3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程,讨论和评述了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韧性城市的定义、研究内容、特征、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城市抗震中应重点加强研究的5个方面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地震灾害 抗震防灾规划 防震减灾规划 韧性城市 发展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建筑物易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小东 马东辉 +3 位作者 苏经宇 刘文儒 王卫红 蔡海鸿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基于功能和后果的抗震设防理念,提出了城市建筑物的分类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抗震易损性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应用能力谱的理论易损性分析方法和快速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等。根据这些方法和泉州市规划区内的房屋调查资料,对泉州市的房... 基于功能和后果的抗震设防理念,提出了城市建筑物的分类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抗震易损性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应用能力谱的理论易损性分析方法和快速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等。根据这些方法和泉州市规划区内的房屋调查资料,对泉州市的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并通过泉州市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抗震减灾策略。所发展的易损性评价方法和对策措施对其他城市编制抗震防灾规划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防灾规划 评价方法 易损性分析 城市建筑物 泉州市 抗震设防 分类方法 预测方法 调查资料 震害预测 减灾策略 参考价值 对策措施 能力谱 规划区 房屋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整体框架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威 朱峻佚 +2 位作者 费智涛 马东辉 杜修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当前,各类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国土空间安全特别是灾害风险防控与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有必要将韧性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提高国土空间的防灾减灾能力,满足国家对国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土... 当前,各类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国土空间安全特别是灾害风险防控与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有必要将韧性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提高国土空间的防灾减灾能力,满足国家对国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的目标和总体思路,构建了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的整体框架,从技术方法层面、空间治理层面和工作体系层面总结了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的发展路径。为推动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本文从优化法律法规体系、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研究与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韧性规划 整体框架 韧性城市 防灾减灾 灾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所致露天矿坡破坏的模拟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崔铁军 马云东 王来贵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9-344,378-379,共6页
为研究不同地震加速度和时间下,急倾斜且具有水平裂隙发育边坡的破坏特点及其治理方案的效果,使用PFC3D对地震过程及治理方案进行模拟。针对连续和非连续岩体模拟的特点,利用PFC3D模拟了加速度a分别为0.2g、0.3g、0.4g、0.5g,时间分别... 为研究不同地震加速度和时间下,急倾斜且具有水平裂隙发育边坡的破坏特点及其治理方案的效果,使用PFC3D对地震过程及治理方案进行模拟。针对连续和非连续岩体模拟的特点,利用PFC3D模拟了加速度a分别为0.2g、0.3g、0.4g、0.5g,时间分别在8s、14s、20s内及稳定时边坡内部的破坏过程。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一套边坡治理方案,包括:加固坡角和向坡面加钢筋并注浆形成增强体,并在相同工况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未治理震灾前,在a=0.2g、a=0.3g(14s以前)的地震工况下边坡是稳定的;根据方案治理后,a=0.2g,0.3g,0.4g(14s以前)时边坡是稳定的。本文还发现顺坡破碎带和逆坡破碎带的现象。对坡角和坡面进行约束可治理顺坡破碎带。但逆坡破碎带是无法抑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露天矿边坡 复杂构造 颗粒流 地震灾害 治理方案 模拟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城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1 被引量:4
5
作者 蒋通 朱科宁 +1 位作者 宋晓星 曹淼 《震灾防御技术》 2007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当前我国许多县城正在进行抗震规划编制工作,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了某县城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及基于GIS的抗震防灾决策系统的开发过程。根据对该规划区建筑物的震害预测,得出震后建筑物的破坏状况及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 当前我国许多县城正在进行抗震规划编制工作,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了某县城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及基于GIS的抗震防灾决策系统的开发过程。根据对该规划区建筑物的震害预测,得出震后建筑物的破坏状况及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为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防灾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 抗震防灾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城市规划中抗震与应急救灾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芝霞 《灾害学》 CSCD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根据国内外震害教训和抗震经验 ,从震灾防御和应急救灾诸方面讨论了城市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规划 抗震设防 应急救灾 地质构造 城市化 断层 地震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震灾场模拟控制实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杰 宋建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6年第3期20-31,共12页
简单介绍了地震灾场模拟控制的基本原理,并以开封市为案例分析对象,结合开封市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讨论了开封市的城市改造规划.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系统仿真 城市规划 模拟控制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浮体系的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减震控制方案模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宁 周宏业 +1 位作者 陈幼平 余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5年第S1期189-196,共8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悬浮体系的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减震控制方案。用El Centro波模拟计算了采用非正常使用状态下,斜拉桥悬浮体系的空间动力反应,尤其是控制截面的内力反应,并与其它约束条件下的结构动力反应进行了对比,证实了采用悬浮体系,实... 本文提出了基于悬浮体系的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减震控制方案。用El Centro波模拟计算了采用非正常使用状态下,斜拉桥悬浮体系的空间动力反应,尤其是控制截面的内力反应,并与其它约束条件下的结构动力反应进行了对比,证实了采用悬浮体系,实现大跨铁路斜拉桥主动减震控制的可行性;进而利用联想记忆智能化混合结构控制算法,进一步优化结构控制效果,通过仿真计算说明了采用该控制算法实施控制的有效性;最后概略介绍了准备实施模拟试验的控制驱动装置方案,给出了本文的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轻地震灾害 模拟 铁路斜拉桥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市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规划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8-191,274,共5页
梅州市是典型的山区,是广东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区。在对该市地质灾害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 梅州市是典型的山区,是广东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区。在对该市地质灾害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造成地质灾害隐患的主要因素。针对梅州市的灾害分布情况及经济发展要求,对梅州市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规划,并进行了易发性分区;将梅州市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要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在把握预测性、前瞻性、动态性的原则上,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最后,对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主要措施及建议:逐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市 地质灾害 特征 防治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綦江城区城市规划与防洪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妮 要威 李昌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1,27,共7页
重庆市綦江城区是典型的长江上游山区性河岸城市。近些年来,由于城市沿河扩建挤压行洪空间、防洪工程体系薄弱、河道构筑物阻水等原因,导致洪灾损失巨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开展水文分析计算,明晰了洪水组成及特征,提出了修建控... 重庆市綦江城区是典型的长江上游山区性河岸城市。近些年来,由于城市沿河扩建挤压行洪空间、防洪工程体系薄弱、河道构筑物阻水等原因,导致洪灾损失巨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开展水文分析计算,明晰了洪水组成及特征,提出了修建控制性水库、拆迁避让及实施河道整治、堤防建设的“三步”防洪策略;并借助于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整治措施的效果,创新地提出了綦江城区“扩-退-挡-蓄-管”综合治理的防洪治理思路。结果表明:提出的防洪治理思路可以使綦江城区达到50 a一遇防洪标准的治理需求。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上游城市防洪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防洪减灾 防洪策略 长江上游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城区避震疏散场所规划
11
作者 陈小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2-377,共6页
当地震来临时,快速及时地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能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因此,在地震频发、城市人口不断集中的今天,各城市应事先建设好避震疏散场所。通过对影响避震疏散场所选择的中山市城区地质构造背景与场地条件、以区为单位需安置人... 当地震来临时,快速及时地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能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因此,在地震频发、城市人口不断集中的今天,各城市应事先建设好避震疏散场所。通过对影响避震疏散场所选择的中山市城区地质构造背景与场地条件、以区为单位需安置人口数量、医疗救护点、易燃易爆危险源、避震疏散通道分布等要素的分析,并在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参照关于建设避震疏散场所的规范和标准,对中山市城区避震疏散场所进行了规划。所规划的避震疏散场所安全可靠、布局合理,能够满足中山市城区的应急疏散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 中山市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下的老旧社区避难场地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柏刚 唐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7,共10页
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老旧社区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建成区中,当地震灾害来临时,能否快速的进入避难场地进行避难是衡量老旧社区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韧性防灾作为近年来重要的防灾理念之一,强调社区可以通过自身的体系抵抗... 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老旧社区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建成区中,当地震灾害来临时,能否快速的进入避难场地进行避难是衡量老旧社区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韧性防灾作为近年来重要的防灾理念之一,强调社区可以通过自身的体系抵抗地震灾害的冲击。该研究以地震灾害为基础,依托韧性防灾的理念,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模拟,建立老旧社区的避难场地规划方法。同时以大连工人村老旧社区为例,构建出新增集中型与分散型避难场地影响实验,得出相应的新增避难场地规划选择方法与布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韧性防灾 多智能体仿真模拟分析 老旧社区避难场地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5·12”大地震谈四川省城市消防规划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京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8-530,共3页
通过分析"5.12"大地震中城市消防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对四川省城市消防规划中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保护、消防站设置、避难地设置的编制规划在抗震救灾中的得与失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城市消防规划... 通过分析"5.12"大地震中城市消防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对四川省城市消防规划中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保护、消防站设置、避难地设置的编制规划在抗震救灾中的得与失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城市消防规划工作提供依据,以提高城市抗御地震等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次生灾害 消防基础设施 城市消防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建筑群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庄钰蓥 熊峰 +1 位作者 吕洋 张博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7,共11页
建筑群震害响应模拟是现代城市震害防御管理工作的基础。高效的建筑信息获取方法与科学合理的建筑群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建模方法是快速、准确震害模拟的前提,也是震害防御科学管理、迅速决策和精准施策的必要保障。本文提出利用GIS平台进... 建筑群震害响应模拟是现代城市震害防御管理工作的基础。高效的建筑信息获取方法与科学合理的建筑群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建模方法是快速、准确震害模拟的前提,也是震害防御科学管理、迅速决策和精准施策的必要保障。本文提出利用GIS平台进行矢量地图数据采集、多图层空间叠加分析及地形分析;结合我国各地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获取建筑使用功能、建成年代、结构类型及场地类别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真实城市信息的建筑群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模型精度高并且建模速度快,可实现城市区域大规模建筑群高效建模。针对成都市某街区建筑群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建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矢量地图 城市建筑群 动力分析模型 震害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涝水面率选择对城市内涝治理效果的影响及分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明 周涵杰 +1 位作者 许文涛 许文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4,共13页
为了量化城市蓄涝水面率的适宜程度,着手城市蓄涝水面率选择对城市内涝治理效果的影响评价,针对当前"蓄涝水面率"缺乏清晰的概念和统一的核算与评价方法等问题,从"蓄""滞"概念辨析入手,提出城市蓄涝水面... 为了量化城市蓄涝水面率的适宜程度,着手城市蓄涝水面率选择对城市内涝治理效果的影响评价,针对当前"蓄涝水面率"缺乏清晰的概念和统一的核算与评价方法等问题,从"蓄""滞"概念辨析入手,提出城市蓄涝水面率的核定方法。引入超短历时受淹指标、排涝流量效率指标和蓄涝水深弹性指标等,将蓄涝水面率划分为"紧张区、适宜区、宽松区",并明确了分区阈值的确定方法。案例分析结果显示:蓄涝水面率分区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区域暴雨特征、允许调蓄水深、允许最大排涝时长等各种因素,从而得出较为合理的"适宜区"范围,并且能够评估不同因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沙井电排区的蓄涝水面率适宜区为[4,7],与规范建议值(8%~12%)相差较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允许最大排涝时长从72 h降到48 h,"适宜区"上边界亦由7%降到6%。同样,当允许调蓄水深从1.5 m降低到1 m,适宜区调整为[6,11],与规范建议值接近。结果表明:基于"等效蓄涝面积"的核算方法能够更加客观地量化城市"蓄涝水面率";城市蓄涝水面率分区方法能够简明、合理地评价区域蓄涝能力。基于该方法,每个城市都可以确定符合本地条件的蓄涝水面率分区阈值,从而判定自己所在的分区,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蓄涝参数。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涝水面率 城市内涝治理 分区指标 分区阈值 雨洪数值模拟 海绵城市 降雨 暴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排涝工程规划及其投资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玉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4,共5页
安庆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沿江地区在安庆市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防洪排涝历来是沿江地区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防洪减灾体系的一部分,自1999年以来,排涝工程在沿江地区取得了很大发展。通过分析安庆市排涝现状,介绍规划方... 安庆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沿江地区在安庆市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防洪排涝历来是沿江地区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防洪减灾体系的一部分,自1999年以来,排涝工程在沿江地区取得了很大发展。通过分析安庆市排涝现状,介绍规划方法,提出建设任务,估算工程投资,分析工程效益,综合评价工程效果。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工程不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排涝工程 现状与规划 投资与效益分析 安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