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山早期花岗岩基印支期侵位的岩浆动力学证据及构造意义:基于南岭8个岩体侵位年龄计算结果 被引量:4
1
作者 章邦桐 吴俊奇 +1 位作者 凌洪飞 陈培荣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根据各花岗岩体地质构造特征、有关的热物理参数及主体花岗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采用简化的立方体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南岭地区8个花岗岩基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晶温度所需的时间(Δtcol)为3.9(金鸡岭)~5.5 Ma(九峰);由于结晶潜热释... 根据各花岗岩体地质构造特征、有关的热物理参数及主体花岗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采用简化的立方体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南岭地区8个花岗岩基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晶温度所需的时间(Δtcol)为3.9(金鸡岭)~5.5 Ma(九峰);由于结晶潜热释放而使结晶过程延长的时间(ΔtL)为2.6~3.5 Ma;花岗岩浆侵位后产生的放射成因热使结晶过程延长的时间(ΔtA)为5.2(陂头)~45.1 Ma(姑婆山)。南岭地区8个燕山早期花岗岩基的侵位—结晶时差(△tECTD)为12.1(陂头)~52.2 Ma(姑婆山),结合锆石U-Pb年龄通过反演计算得出其侵位年龄(tE)为194.4(陂头)~219.3 Ma(九峰)。这为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基属于印支期侵位提供了重要的岩浆动力学佐证,揭示出近东西向展布的南岭晚中生代造山带具有印支期构造格架(以侵位年龄为代表)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以锆石U-Pb年龄为代表)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基 侵位年龄 侵位-结晶时差 印支造山运动 岩浆动力学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燕山早期花岗岩基印支期侵位的岩浆动力学证据及构造意义:基于南岭8个岩体侵位年龄计算结果”的质疑
2
作者 汪相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8-490,共3页
基于构造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的地质事实,本文认为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同造山花岗岩的岩浆形成、侵位和结晶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完成,其时间可以用锆石U-Pb年龄代表。因此,章邦桐等(2014)一文的结论应该是不成立的。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花岗岩基 燕山运动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