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豪猪化石在临夏盆地的新发现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伴月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4-220,共17页
近年来,在甘肃临夏盆地又发现了4件豪猪类的头骨化石,它们属于Hystrix的一新种,被命名为短吻豪猪(Hystrix brevirostra)。该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大,头骨相对较低宽,吻部和齿隙较短,较短的鼻骨的后缘为向后凸的弧形,其后端约与泪骨相对...
近年来,在甘肃临夏盆地又发现了4件豪猪类的头骨化石,它们属于Hystrix的一新种,被命名为短吻豪猪(Hystrix brevirostra)。该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大,头骨相对较低宽,吻部和齿隙较短,较短的鼻骨的后缘为向后凸的弧形,其后端约与泪骨相对。下颌骨的下齿隙较短,凹入较深。颊齿齿冠较H.gansuensis者稍低,较H.lufengensis者稍高。DP4的舌侧沟不与颊侧褶I相连,P4的舌侧沟伸向中脊,不与颊侧褶II相连。邓涛等(2011)曾将产于对康的一件豪猪头骨化石鉴定为H.gansuensis。现研究表明,他们描述的标本(HMV 2003)应属于不同于H.gansuensis的新种:H.brevirostra。将H.brevirostra(新种)的幼年的头骨与成年的头骨比较后发现,豪猪头骨的一些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硬腭和鼻骨后缘的相对位置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后移,两上颊齿列在幼年彼此稍向后靠近,但在成年则彼此平行等。关于百花村(LX 200205)和山城(LX 200041)两地点产豪猪化石层位的时代,根据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分析,其时代为晚中新世晚期。产于我国新近纪的豪猪化石目前仅已知3种(H.gansuensis,H.lufengensis和H.brevirostra)。新种H.brevirostra可能比H.lufengensis稍进步,但较H.gansuensis稍原始。由于H.brevirostra的吻部较H.gansuensis和H.lufengensis者都短,它可能代表不同于该两种的另一进化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柳树组
早上新世何王家组
豪猪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札达盆地腹足类组合及生物地层学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建恩
余佳
+5 位作者
贺承广
孟庆伟
朱大岗
孟宪刚
邵兆刚
杨朝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66,共14页
在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第四岩性段发现大量腹足类化石:Adelinella regularis Yü(规则小隐螺)、Velutinopsis spiralis Yü(旋纹似天鹅绒螺)、Radix zandaensis sp.nov.(札达萝卜螺)、Hip peutis cf.minor(Ping)(微小圆扁卷螺),...
在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第四岩性段发现大量腹足类化石:Adelinella regularis Yü(规则小隐螺)、Velutinopsis spiralis Yü(旋纹似天鹅绒螺)、Radix zandaensis sp.nov.(札达萝卜螺)、Hip peutis cf.minor(Ping)(微小圆扁卷螺),称为小隐螺-似天鹅绒螺组合。根据这些腹足类化石在西藏西南部的分布特征,认为它们是分布于北喜马拉雅山间断陷盆地的一个腹足类组合,介于西藏犀类化石与杜氏珠蚌-河北珠蚌层之间,时代处于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之间。对比现生种属研究认为,札达盆地腹足类应生活于近岸的浅湖环境。孢粉分析认为化石层形成时为温暖潮湿的森林-草原环境,化石层下部的三趾马生活在温暖而显干旱的灌丛草原环境,可知札达盆地由托林组至古格组,古气候经历了由温暖干旱向温暖潮湿的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札达盆地
腹足类组合
古格组
上新世-早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豪猪化石在临夏盆地的新发现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伴月
邱占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4-220,共1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430102)资助。
文摘
近年来,在甘肃临夏盆地又发现了4件豪猪类的头骨化石,它们属于Hystrix的一新种,被命名为短吻豪猪(Hystrix brevirostra)。该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大,头骨相对较低宽,吻部和齿隙较短,较短的鼻骨的后缘为向后凸的弧形,其后端约与泪骨相对。下颌骨的下齿隙较短,凹入较深。颊齿齿冠较H.gansuensis者稍低,较H.lufengensis者稍高。DP4的舌侧沟不与颊侧褶I相连,P4的舌侧沟伸向中脊,不与颊侧褶II相连。邓涛等(2011)曾将产于对康的一件豪猪头骨化石鉴定为H.gansuensis。现研究表明,他们描述的标本(HMV 2003)应属于不同于H.gansuensis的新种:H.brevirostra。将H.brevirostra(新种)的幼年的头骨与成年的头骨比较后发现,豪猪头骨的一些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硬腭和鼻骨后缘的相对位置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后移,两上颊齿列在幼年彼此稍向后靠近,但在成年则彼此平行等。关于百花村(LX 200205)和山城(LX 200041)两地点产豪猪化石层位的时代,根据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分析,其时代为晚中新世晚期。产于我国新近纪的豪猪化石目前仅已知3种(H.gansuensis,H.lufengensis和H.brevirostra)。新种H.brevirostra可能比H.lufengensis稍进步,但较H.gansuensis稍原始。由于H.brevirostra的吻部较H.gansuensis和H.lufengensis者都短,它可能代表不同于该两种的另一进化支系。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柳树组
早上新世何王家组
豪猪科
Keywords
Linxia Basin,Gansu
Late Miocene,Liushu
formation
early pliocene
,
hewangjia formation
Hystricidae
分类号
Q915.87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札达盆地腹足类组合及生物地层学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建恩
余佳
贺承广
孟庆伟
朱大岗
孟宪刚
邵兆刚
杨朝斌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66,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087114
12120105119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134)共同资助
文摘
在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第四岩性段发现大量腹足类化石:Adelinella regularis Yü(规则小隐螺)、Velutinopsis spiralis Yü(旋纹似天鹅绒螺)、Radix zandaensis sp.nov.(札达萝卜螺)、Hip peutis cf.minor(Ping)(微小圆扁卷螺),称为小隐螺-似天鹅绒螺组合。根据这些腹足类化石在西藏西南部的分布特征,认为它们是分布于北喜马拉雅山间断陷盆地的一个腹足类组合,介于西藏犀类化石与杜氏珠蚌-河北珠蚌层之间,时代处于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之间。对比现生种属研究认为,札达盆地腹足类应生活于近岸的浅湖环境。孢粉分析认为化石层形成时为温暖潮湿的森林-草原环境,化石层下部的三趾马生活在温暖而显干旱的灌丛草原环境,可知札达盆地由托林组至古格组,古气候经历了由温暖干旱向温暖潮湿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
西藏
札达盆地
腹足类组合
古格组
上新世-早更新世
Keywords
Tibet
Zanda basin
gastropod fossils assemblage
Guge
formation
pliocene
-
early
Pleistocene
分类号
Q915.817.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豪猪化石在临夏盆地的新发现
王伴月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札达盆地腹足类组合及生物地层学
韩建恩
余佳
贺承广
孟庆伟
朱大岗
孟宪刚
邵兆刚
杨朝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