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售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
1
作者 杨志敏 李坚 +4 位作者 常巧英 吴福祥 陈敏 朱仁愿 白若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目的】对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了728份蔬菜水果中686种农药,采用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法对检出农药进行了风险排序,通过暴露风险、预警风险和膳食风险评估模型对蔬果中... 【目的】对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了728份蔬菜水果中686种农药,采用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法对检出农药进行了风险排序,通过暴露风险、预警风险和膳食风险评估模型对蔬果中的农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价。【结果】728份样品中有584份样品检出农药残留,平均检出率为80.2%;共检出超标样品数20份,样品不合格率为2.6%,超标率高的样品和不合格农药为芹菜(克百威、毒死蜱)和葡萄(氟吡菌酰胺和三唑醇);在已检出的样品中,共检出农药116种,检出频次超过15次的农药有27种。27种高检出农药风险排序结果显示,低风险农药3种,中风险农药4种,高风险农药16种(克百威、毒死蜱、苯醚甲环唑、联苯菊酯、哒螨灵和氟硅唑等),其中克百威的风险值最高;食品安全指数(IFS)评估结果显示克百威的IFS为1.724,大于1,其在蔬菜(芹菜)中的安全状态不可接受,其余农药的IFS为0.001~0.092,其平均安全指数(IFS)为0.013,远小于1,其余农药在蔬果的整体安全状况可接受;预警风险评估中,风险系数(R)结果表明蔬菜中克百威存在高度风险,毒死蜱存在中度风险,其余农药在蔬果中均处于低度风险,这与样品的超标情况相一致。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克百威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172.45%)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304.36%)均大于100%,风险不可接受,其余农药的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远小于100%,均可接受。【结论】市售蔬菜水果中检出的农药残留总体风险较低,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克百威和毒死蜱在蔬菜中属于禁用农药,其超标问题应被高度重视,今后要作为重点监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果 农药残留 风险排序 食品安全指数 预警评估 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计算毒理学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雅萱 杨道远 +2 位作者 黄美玲 隋海霞 庄树林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6-763,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下一代计算毒理学(Next-Generation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NGCT)逐渐兴起.NGCT通过整合化学、毒理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模态大数据,实现对化学物属性和毒性的高通量预测,克服了传统...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下一代计算毒理学(Next-Generation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NGCT)逐渐兴起.NGCT通过整合化学、毒理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模态大数据,实现对化学物属性和毒性的高通量预测,克服了传统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推动了化学物的高通量风险评估.本文总结了NGCT在融合分子交互特征、预测化学物属性和暴露数据、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的应用.鉴于大语言模型对研究新范式的推动,进一步展望了大语言模型在食品安全领域自然语言处理、预测分析和决策制定方面的潜力,并简述了基于NGCT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 食品安全 计算毒理学 机器学习 高通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南部某县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3
作者 张会 颜蕙园 +1 位作者 施娅颖 赵娜娜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南南部某县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当地居民健康的潜在风险。2021年9月,在该区域采集68件水稻籽粒样品,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固体进样-直接测汞法测定铬、砷、镉、铅、汞含量。通过单因子和综合污染指... 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南南部某县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当地居民健康的潜在风险。2021年9月,在该区域采集68件水稻籽粒样品,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固体进样-直接测汞法测定铬、砷、镉、铅、汞含量。通过单因子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了重金属污染程度,并利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估了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研究发现,该研究区稻米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过中国食品卫生标准,部分样品出现As和Cd超标情况。稻米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49,处于安全级别。该地区的成人和儿童对As的平均日摄入量(ADD)比暴露参考剂量(RfD)高,健康风险系数(HQ)分别为3.11和4.80,说明水稻籽粒中砷含量存在一定的风险。多种重金属总危害指数(HI)大于1,表明当地居民过度食用该区域的稻米会危害自身健康。综上所述,研究区内的水稻籽粒样品已受到砷的污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当地政府需加强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动态监测,关注砷的形态和有效态变化,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籽粒 重金属污染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被引量:9
4
作者 陆丹 陆维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66-373,共8页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相关的法律制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也已经建成。该法律制度属于行政法范畴,具有行政法的属性。从行政法的视角分析,现行风险监测与评估机制在信息共享、风险预警、联合执法等方面还存在...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相关的法律制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也已经建成。该法律制度属于行政法范畴,具有行政法的属性。从行政法的视角分析,现行风险监测与评估机制在信息共享、风险预警、联合执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能够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应该重构风险监测与评估法律制度,强化风险意识,改进程序设定,不断完善监测网络,促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系统并轨。科学高效的风险监测与评估有利于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引导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帮助监管部门对于食品安全进行分级管理,从而进一步规范我国的食品市场秩序,为人们提供放心满意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与评估 法律制度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海南省市售蔬菜农药残留调查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赖宣丞 蔡月 +1 位作者 黎承 叶海湄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85-190,共6页
为调查海南省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以及评估农药残留的潜在危害,收集2020—2022年海南省18个市县214份蔬菜样品,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对33种农药进行分析,计算风险指数(R)和食品安全指数(IFS),评估农药对人类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2020—202... 为调查海南省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以及评估农药残留的潜在危害,收集2020—2022年海南省18个市县214份蔬菜样品,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对33种农药进行分析,计算风险指数(R)和食品安全指数(IFS),评估农药对人类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2020—2022年海南省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包括4类共33项,共检出23种农药,含量平均值为0.0012~0.0496 mg/kg,农药检出率大小表现为杀菌剂类>杀虫剂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在214份蔬菜样品中,158份样品至少检测出1种农药(73.8%),鲜豆类和叶菜类蔬菜检出6~9种农药,农药残留共存最多的是芹菜和普通白菜,均检出9种农药;采用风险系数法评估23种农药的残留风险,灭蝇胺被评估为高风险农药,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被评估为中风险农药;根据食品安全指数法,除残杀威外,其他22种农药的食品安全指数(IFS)为0.00002~0.01297,均远小于1.00000,海南省蔬菜农残风险可以被消费者接受;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大部分居民不会因食用海南省市售蔬菜面临健康风险,但多种农药联合使用的危害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售蔬菜 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指数 风险评估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多层复合包装中迁移物质的非靶向筛查和风险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金莉莉 邹凯 +5 位作者 黄颖琦 钱江山 眭洁 商贵芹 罗世鹏 刘桂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9,共11页
目的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 目的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全面筛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在不同迁移条件下的挥发性、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迁移物质,基于商业数据库、实验室自建库及行业信息解析物质化学结构及可能来源,利用内标半定量迁移水平,结合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符合性评价及风险评价。结果20批纸/铝/塑复合食品包装在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模拟物中未发现迁移风险,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模拟物中共计检出35种物质,可能源于溶剂、抗氧剂、爽滑剂、低聚物、抗氧剂氧化/降解产物等物质。其中,33种物质经法规评估及毒理学评估,显示风险较低;其余2类聚烯烃低聚物因结构难以确定、缺乏毒理学研究建议持续关注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法律法规动态。结论通过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纸/铝/塑多层复合包装用于盛装果汁等水性食品时不存在安全风险,但接触高乙醇含量或油脂类食品时建议关注聚烯烃类低聚物的迁移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纸/铝/塑 多层复合包装 迁移 非靶向筛查 安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三棵菜”农药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汪雨龙 张科 +2 位作者 高凤 谢敏 陈志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79-289,共11页
为探讨市售韭菜、芹菜和豇豆(以下简称“三棵菜”)中的农药残留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居民膳食摄入风险。从2019—2023年在浙江省11个城市随机抽取样品11544份,对32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和分析,并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对检出... 为探讨市售韭菜、芹菜和豇豆(以下简称“三棵菜”)中的农药残留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居民膳食摄入风险。从2019—2023年在浙江省11个城市随机抽取样品11544份,对32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和分析,并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对检出的农药开展风险评估。“三棵菜”中均检出禁限用农药,其中韭菜样品农药检出率57.75%,超标率9.04%;芹菜样品农药检出率49.84%,超标率2.07%;豇豆样品农药检出率60.27%,超标率16.74%。“三棵菜”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农药平均安全指数均小于1,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但芹菜中甲拌磷、豇豆中氟虫腈、三唑磷、氧乐果残留风险超过了可接受限度。通过风险系数排序,韭菜中腐霉利为高度风险,毒死蜱、克百威和氯氟氰菊酯类为中度风险;芹菜中毒死蜱、甲拌磷和噻虫胺为中度风险;豇豆中甲基异柳磷、克百威、三唑磷、倍硫磷、甲维盐、灭蝇胺、噻虫胺、噻虫嗪为高度风险,啶虫脒、水胺硫磷、氧乐果和乙酰甲胺磷为中度风险,其他农药均为低度风险。宁波地区韭菜农药残留风险系数较高,杭州、绍兴、金华三地豇豆农药残留风险系数较高。本次监测市售“三棵菜”普遍存在农药残留污染,但引起的膳食暴露风险整体较低,风险从低到高的蔬菜分别为芹菜、韭菜和豇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指数 危害物风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处理玉米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风险-受益评估
8
作者 段潇洒 满晨曦 +3 位作者 高远 章程 刘振宇 方海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0-3018,共9页
评估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处理玉米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TCT)的风险与受益,是制定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文中采用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对玉米中的TCT进行不同时间的减毒处理,计算玉米中TCT降解率与脂肪酸消减率;并参考... 评估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处理玉米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TCT)的风险与受益,是制定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文中采用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对玉米中的TCT进行不同时间的减毒处理,计算玉米中TCT降解率与脂肪酸消减率;并参考BRAFO模型,对等离子体处理后玉米中TCT与脂肪酸进行定性的风险-受益评估。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处理能显著降低玉米中的TCT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TCT降解率逐渐升高,处理10minT-2毒素、HT-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可降解39.5%、34.9%、69.67%、54.62%。虽然经等离子体减毒处理后的玉米中各类脂肪酸含量有所降低,但结合我国居民日常膳食中经玉米摄入的各类脂肪酸含量以及居民膳食脂肪酸推荐量分析可得,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中各类脂肪酸含量影响极低,其影响低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0.05%。因此脂肪酸含量变化值及其变化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可以忽略。这表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处理能显著减少玉米中的TCT含量,将有效降低TCT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受益明显大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脂肪酸 风险-受益评估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市售豇豆农药残留的采样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丽 汪霞丽 +3 位作者 梁锋 常晓途 刘赛 张继红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为调查湖南省市售豇豆的农药残留情况,并评估其食品安全风险,在湖南省的14个市州采集529份样品,依据GB 23200.121—2021,NY/T 1725—2009,NY/T 761—2008和GB/T 5009.103—2003,对常用的22种农药残留采用色谱法进行检测,用食品安全指数... 为调查湖南省市售豇豆的农药残留情况,并评估其食品安全风险,在湖南省的14个市州采集529份样品,依据GB 23200.121—2021,NY/T 1725—2009,NY/T 761—2008和GB/T 5009.103—2003,对常用的22种农药残留采用色谱法进行检测,用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其风险。结果表明,在2023年5~9月529份样品的不合格率为4.91%;22种农药中仅4种未检出,检出率为84.82%,啶虫脒的检出率最高(9.07%),倍硫磷的不合格率最高(2.65%);食品安全指数显示检出豇豆中农药残留平均水平小于1,氧乐果、倍硫磷、三唑磷、氟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最大值食品安全指数均超过1。该研究说明湖南省市售豇豆22种农药残留总体食品安全风险较低,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指数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的社会共治及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振兴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3,共5页
在欧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中,社会共治的制度架构可以概述为组织管理体系方面构建了统一协调的社会共治基础、风险交流机制层面促进了信息共享与协作的桥梁,其制度优势表现为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能够满足多元信息需求,广泛的参与主体能... 在欧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中,社会共治的制度架构可以概述为组织管理体系方面构建了统一协调的社会共治基础、风险交流机制层面促进了信息共享与协作的桥梁,其制度优势表现为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能够满足多元信息需求,广泛的参与主体能够确保多元化机制全面有效,高效的信息共享可以提升应对速度,科学的评估与独立的监管能够确保客观性与科学性。以此来观察,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中的社会共治目前存在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方面尚未有效构建全方位信息渠道以促进多方共治、广泛的参与主体未能切实汇聚多方力量以形成共治合力、加强公众参与度亟待继续提升信任基础以深化社会共治等问题。对此,可以在借鉴欧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中的社会共治优势基础上,从依托优化组织管理体系来构建统一协调的社会共治框架、借助创新广泛主体参与的风险交流机制来促进信息共享与协作、凭借提升公众参与度来深化社会共治格局等不同维度,对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中的社会共治进行审视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食品安全 风险交流制度 社会共治 公众参与 共享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洪巍 虞珂 +1 位作者 林强 吴林海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递增,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构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影响风险类型的关键因素,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评估舆情风险,... [研究目的]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递增,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构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影响风险类型的关键因素,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评估舆情风险,提高风险预警能力。[研究方法]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将舆情信息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由说话者言语信息构建舆情信息传播风险影响因素特征集,由受话者言语信息构建风险类型的多标签标注体系,并借助稀疏性多标签学习模型对关键特征进行选择,实现对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提取影响信息传播风险类型的关键特征,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传播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多标签学习 特征选择 言语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途径方法在中国食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辉 施妙盈 +3 位作者 杨道远 隋海霞 于洲 贾旭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4-741,共8页
基于食品毒理学的安全性评价和健康效应研究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然而,依靠动物试验的传统方法已难以适应对未来新型食品未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需求,国际上大力倡导发展基于非动物试验的新途径方法。新途径... 基于食品毒理学的安全性评价和健康效应研究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然而,依靠动物试验的传统方法已难以适应对未来新型食品未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需求,国际上大力倡导发展基于非动物试验的新途径方法。新途径方法相关政策法规在欧盟、美国和中国逐步标准化,在我国食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亦取得一定进展。如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食品毒理学计划”中,以人源巨噬细胞、肝细胞、脂肪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斑马鱼等模式生物为载体的高内涵、高通量体外危害识别模型,毒理学关注阈值以及基于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的定量体外体内外推等替代方法已逐步构建并予以应用。但毒理学危害识别新技术仍存在毒性机制阐述不充分、研究合力不足和应用转化低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途径方法 毒理学替代测试方法 食品毒理学 安全性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乳粉高氯酸盐污染风险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密 马娇 +5 位作者 么赛 何湘漪 史娜 郭蕊 郑跃 刘艳申 《中国乳业》 2024年第10期78-83,92,共7页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婴幼儿主要营养来源之一,我国高度重视其生产和监管。随着乳粉质量提升,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成为关注焦点。污染物高氯酸盐因抑制人体甲状腺功能,尤其影响婴幼儿群体生长发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高氯酸盐的特性...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婴幼儿主要营养来源之一,我国高度重视其生产和监管。随着乳粉质量提升,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成为关注焦点。污染物高氯酸盐因抑制人体甲状腺功能,尤其影响婴幼儿群体生长发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高氯酸盐的特性、健康风险及相关评估、限量情况,简述了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高氯酸盐污染情况及相关监管、评估研究,为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高氯酸盐污染风险管理、提高乳粉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婴幼儿配方乳粉 潜在风险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多残留联合暴露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杨桂玲 陈晨 +4 位作者 王强 赵慧宇 张志恒 蔡铮 钱永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近年来,单个样品含有多种农药残留的现象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中较为普遍,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技术已成为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联合暴露的3种主要作用类型:浓度相加、独立作用和相互作用。浓度相加法是联合暴露风险评... 近年来,单个样品含有多种农药残留的现象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中较为普遍,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技术已成为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联合暴露的3种主要作用类型:浓度相加、独立作用和相互作用。浓度相加法是联合暴露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以之为基础,介绍了具有相同作用机理农药的联合暴露评估分组方法和常用评估方法,以实际案例重点阐述了危害指数法、相对毒效因子法、暴露阈值法和分离点指数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应用范围、数据要求及优缺点。随着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我国农药残留限量的制定将更趋于科学化,多残留的风险评估结果也将逐步得到关注和应用。因此,现阶段开展农药多残留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对完善我国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残留 联合暴露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潇威 何英 +1 位作者 赵玉杰 秦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导致农产品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进行了调查。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欧盟、英国、美国等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案例。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有自身的特点,危... 对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导致农产品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进行了调查。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欧盟、英国、美国等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案例。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有自身的特点,危害鉴定的数据较少,膳食摄入量估计主要是总膳食研究。此外,近年来MonteCarlo模拟等数理统计分析手段在重金属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了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安全 环境污染物 重金属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加工食品风险分级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强 刘文 +5 位作者 孙爱兰 段敏 刘鹏 戴岳 王彦蓉 解英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0-224,共5页
食品生产企业的分级监管应充分考虑食品自身的风险,食品风险分级评价是食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从我国加工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出发,通过对加工食品风险因素的内涵分析,研究了加工食品... 食品生产企业的分级监管应充分考虑食品自身的风险,食品风险分级评价是食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从我国加工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出发,通过对加工食品风险因素的内涵分析,研究了加工食品风险等级评价方法,提出了我国加工食品风险分级的要素,并在这基础上对我国加工食品进行了风险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加工食品 风险评价 分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理学关注阈值方法在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岳平 胡长鹰 +2 位作者 李克亚 陈燕芬 钟怀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34-339,共6页
食品接触材料中包含诸多有意添加的化学助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会引入大量非有意添加物。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有意和非有意添加物质种类繁多,难以得出所有物质完整的毒理学数据;而且食品接触材料中存在一些低暴露量的物质,它们对人体造... 食品接触材料中包含诸多有意添加的化学助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会引入大量非有意添加物。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有意和非有意添加物质种类繁多,难以得出所有物质完整的毒理学数据;而且食品接触材料中存在一些低暴露量的物质,它们对人体造成的风险较小而不必要进行传统的风险评估。毒理学关注阈值(threshold of toxicological concern,TTC)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对缺乏完整毒理学数据且暴露量较低的化学物质进行风险评估。本文综述TTC方法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的物质(结构确定和结构未知的物质)进行风险评估的具体应用。对结构已知的物质,可以参照欧洲国际生命科学学会(European 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ILSI)专家组提出的TTC决策树方法;对于未鉴定结构的物质,可以引用一个分步分析的方法,得出未知物质是否需要进行安全关注。本文还指出了TTC方法在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中应用的难点和今后需解决的问题,可为食品接触材料中缺乏毒性数据物质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关注阈值 食品接触材料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模型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秋玲 马晓姗 张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8,共7页
为评估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基于突变模型和结构稳定性理论,从食品产业链视角设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分别测度食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风险度,得出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的总风险度,并找出我国食品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生产... 为评估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基于突变模型和结构稳定性理论,从食品产业链视角设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分别测度食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风险度,得出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的总风险度,并找出我国食品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生产环节的风险度呈下降趋势,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风险度波动较大,消费环节的风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因此,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是我国食品安全需要加强的环节;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总风险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短暂波动,食品安全问题仍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模型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食品安全指数法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评估山西省韭菜中农药残留的风险 被引量:25
19
作者 马新耀 刘娇 +2 位作者 李伟 王静 朱九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97,共6页
为评估山西省韭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居民膳食摄入风险,利用GC-MS/MS和UPLC-MS/MS技术对山西省韭菜主产区6个不同地区共计121个待上市韭菜样品中13种农药残留进行了精准定量,进而通过食品安全指数(IFS)法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对样品中检出... 为评估山西省韭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居民膳食摄入风险,利用GC-MS/MS和UPLC-MS/MS技术对山西省韭菜主产区6个不同地区共计121个待上市韭菜样品中13种农药残留进行了精准定量,进而通过食品安全指数(IFS)法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对样品中检出的农药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韭菜样品的农药检出率为97.5%,农药残留超标率为32.2%,其中腐霉利是造成韭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农药,另检出克百威、毒死蜱、甲拌磷3种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农药多残留检出率为57.0%。韭菜中检出的农药残留种类和数量存在采样时间、种植地区和种植模式上的差异。IFS法评估结果显示,12种检出农药的IFS值均小于1,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评估结果表明腐霉利、甲拌磷、毒死蜱、克百威、二甲戊灵和氯氟氰菊酯6种农药为高度风险农药。总之,山西省韭菜质量安全风险仍在可接受范围,但存在高度风险农药使用情况,韭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指数 危害物风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综述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佳洁 任雅楠 +2 位作者 李楠 罗浪 李江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06-310,共5页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作用,低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不仅不能够达到解惑的目的,长期风险交流的不畅还会加重公众对政府、企业甚至专家的信任危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作用,低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不仅不能够达到解惑的目的,长期风险交流的不畅还会加重公众对政府、企业甚至专家的信任危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已成为避免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提高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公信力、保障食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乃至维护社会稳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对研究风险交流效果评价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实践经验,探讨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实践指导启示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交流 食品安全 效果评价 国际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