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智 陈惠仁 +5 位作者 刘晓东 楼金星 杨凯 张媛 陈鹏 何学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9-136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5例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 本研究旨在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5例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全部为复发或难治性高危类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32.5岁;移植前6例为缓解状态,9例为未缓解状态,10例为HLA配型全相合,5例为HLA配型半相合。全部病例均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预处理方案为降低预处理强度的氟达拉滨联合白舒非、阿糖胞苷及环磷酰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氨甲蝶呤、他克莫司等,移植后3个月进行预防性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观察全部患者毒副反应、GVHD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表明:全部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5 d及16.8 d,植入证据检测证实为100%为完全供者造血。随访至2014年6月,中位随访27.5个月(18-54个月);全部病例中发生GVHD 8例,因并发症死亡1例,复发死亡4例,其余10例患者仍无病存活,2年的无病生存率为66.7%,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54个月。结论: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挽救性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良好疗效,安全系数大,可作为关键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惠敏 高丽 +4 位作者 王楠 徐媛媛 石金龙 于力 王莉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9-1205,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RQ-PCR法定量检测21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FLT3...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RQ-PCR法定量检测21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FLT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LT3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临床特征、实验室其它检测结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FLT3基因表达水平(FLT3基因/内参基因)初诊时为1.65%-261.5%。据此将FLT3基因表达水平大于35%者归为高表达组(12例),其表达水平低于35%者归为低表达组(9例)。高表达组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0×109/L者8例(66.67%),低表达组2例(22.22%);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在高表达组为25%,低表达组为0%,但由于例数较少,暂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2286)。两组患者年龄以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1369,P=0.6923)。FLT3基因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66.67%vs 88.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3),而复发率(66.67%vs 22.22%)及死亡率(50%vs 22.22%)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3666),但有很明显的差异趋势。结论:AML1/ETO阳性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易复发,常规检测初诊AML1/ETO阳性AML-M2患者骨髓中FLT3基因表达量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AML1/ eto FL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kit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耿素霞 杜欣 +6 位作者 翁建宇 黄欣 陆泽生 钟立业 郭荣 吴穗晶 吴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9-842,共4页
本研究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c-kit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31例AML1-ETO阳性AML患者c-kit基因17外显子突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c-kit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 本研究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c-kit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31例AML1-ETO阳性AML患者c-kit基因17外显子突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c-kit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以及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31例患者中14例检测到c-kit突变,突变率为45.16%,突变组男性患者的比例为71.43%、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0×109/L患者的比例为78.57%和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为21.43%,均明显高于无突变组(29.41%、41.18%、0%,P=0.020,0.036,0.04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437和0.510)。c-kit突变和无突变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64.29%∶80%)和复发率(58.33%∶21.4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和0.054),而死亡率(57.14%)在c-kit突变组明显高于无突变组(20%,P=0.039)。结论:AML1-ETO阳性AML患者c-kit突变常见,突变患者预后差,常规检测c-kit突变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和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AML1-eto融合基因 c-kit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D19的表达及其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边程 何平 +5 位作者 王畅 刘晓亮 刘杉珊 林海 谭业辉 高素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9-1814,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AML1-ETO positive,AML with AML1-ETO positive)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66例初治AML1-ETO阳性AML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CD19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AML1-ETO positive,AML with AML1-ETO positive)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66例初治AML1-ETO阳性AML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CD19表达与一般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AML1-ETO阳性AML患者初诊时CD19的表达率为50.0%。CD19阳性与阴性患者在年龄、性别、初诊时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阳性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于阴性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27)。CD19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CD19阴性患者(P=0.030),CD19阳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较阴性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19阳性是AML1-ETO阳性AML患者OS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CD19阳性可能是AML1-ETO阳性AML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AML1-eto阳性 CD1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例成人融合基因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长期生存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方艳红 刘红星 童春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50-755,共6页
本研究探讨影响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本院89例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 本研究探讨影响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本院89例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髓外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免疫表型、染色体、诱导缓解方案、诱导缓解疗程数、获得缓解时间、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9例患者1-42个月随访(中位24个月)的5年预计总体生存率(OS)为(50.0±2.3)%,5年预计无复发生存率(RFS)为(47.0±1.9)%。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髓外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表达CD56、诱导缓解疗程数、获得缓解时间、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均为影响中国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D56表达、获得缓解所需时间、aml1/eto融合基因变化以及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均是影响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的独立因素。结论:成人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性,其预后相对较差,对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aml1/eto阳性AML成年患者应该建议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长期生存 预后因素 副合基因Aml1/e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长疗程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存分析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孔繁聪 纪德香 +6 位作者 喻敏 齐凌 宋宝全 陈志未 李甜甜 张卢涛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至少4个疗程VEN-based方案治疗的初治AML患者资料,分析其复合完全缓解率(composite complete response rate,cCR)、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阴性率、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 survival,R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初治AML患者,中位年龄65(53~78)岁,中位治疗7(4~20)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后cCR和MRD阴性率分别为80.0%和63.3%。累积cCR为96.7%,MRD阴性率为80.0%。中位随访21.3(95%CI:14.7~27.9)个月,中位OS为32.3个月,中位RFS未达到,2年OS率和RFS率分别为70.6%和54.8%。单因素分析提示2017版欧洲白血病网(ELN)危险度分层预后不良及复发影响RFS及OS(P<0.05),多因素分析未提示上述因素与生存率有关(P>0.05)。安全性方面以血液学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为感染,总体耐受性良好。结论:VEN-based方案长疗程治疗AML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50%以上患者可获2年以上生存。VEN-based方案可作为AML患者有效维持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维奈克拉 维持治疗 疗效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赵娟 李佳 +2 位作者 钱玲玲 丁佐凤 张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以揭示其对AML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12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频率生物...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以揭示其对AML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12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频率生物电阻抗分析仪进行身体成分测量,评估是否存在肌肉减少症。将所有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肌肉减少症与AML患者预后的关联强度。结果:在122例AML患者中,共46例(37.7%)在接受诱导化疗前被诊断为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患者的BMI显著低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t=4.258,P<0.001),且肌肉减少症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与部分缓解(PR)率明显更低(χ^(2)=6.348,P=0.042)。Kaplan-Meier曲线显示,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OS)明显短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分别为20.7(95%CI:12.6-27.8)个月和27.8(95%CI:22.3-31.9)个月(χ^(2)=5.659,P=0.0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标准诱导化疗的AML患者中,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2.2(95%CI:5.4-24.7)个月与26.1(95%CI:16.7-35.4)个月(χ^(2)=3.949,P=0.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肉减少症(HR=1.671,95%CI:1.034-2.701,P=0.036)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肌肉减少症与AML患者低治疗反应率及不良预后相关,或许可作为预测AML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肌肉减少症 身体成分 治疗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伴8号染色体三体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47例病例系列报告
8
作者 郑方圆 王淼 +3 位作者 陆爱东 贾月萍 张乐萍 曾慧敏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背景伴8号染色体三体(+8)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通常提示预后中等或较差,但其在儿童AML中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8 AML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疗效、预后结局及影响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23年1... 背景伴8号染色体三体(+8)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通常提示预后中等或较差,但其在儿童AML中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8 AML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疗效、预后结局及影响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8 AM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征、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和总生存(OS)情况,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CR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函数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OS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结局指标诱导化疗后CR获得率和OS。结果研究期间812例原发性AML患儿中,+8 AML患儿48例(5.9%),除外未完成诱导化疗的1例,47例纳入本文分析,女17例(36.2%),初诊时中位年龄9岁。单纯+8 AML患儿11例(23.4%),伴有额外遗传学异常患儿36例(76.6%)。依据2020年欧洲白血病网络(ELN)AML危险度分层标准,+8 AML伴预后良好遗传学异常15例、伴预后中等遗传学异常17例、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15例。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合并KMT2A重排(19.1%),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合并FLT3-ITD突变(29.8%)。诱导化疗后CR获得率6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是CR的独立影响因素(HR=0.13,95%CI:0.02~0.93)。47例患儿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3年OS为(77.8±6.2)%,未发现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8染色体在本研究AML儿童中发生率低于成人及国外儿童,易合并额外遗传学异常,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者在诱导化疗后不容易获得CR,未发现OS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号染色体三体 儿童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张运玲 杨莹 +1 位作者 孙寅 柴红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8-1006,共9页
目的:探讨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AML细胞株中LINC00641、miR-204-5p、MT1X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最佳细胞系THP-1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 目的:探讨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AML细胞株中LINC00641、miR-204-5p、MT1X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最佳细胞系THP-1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 down实验、RIP实验验证LINC00641、MT1X与miR-204-5p靶向关系,EdU、CCK-8、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MT1X、CyclinD1、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S-5细胞比较,HL60、THP-1、U937、KG1细胞中LINC00641、MT1X表达显著升高,而miR-204-5p表达显著降低,其中THP-1细胞变化最为显著(P<0.05)。沉默LINC00641或过表达miR-204-5p均可显著抑制THP-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D1、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均P<0.05)。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 down实验、RIP实验均证实LINC00641、MT1X与miR-204-5p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iR-204-5p或过表达MT1X可分别逆转沉默LINC00641或过表达miR-204-5p对THP-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减少细胞凋亡。结论:LINC00641在AML中高表达,抑制LINC00641表达可通过调miR-204-5p/MT1X轴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加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活力 凋亡 LINC006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特征及预后生存分析
10
作者 何苗 田红娟 +4 位作者 毛东锋 赵霄晨 张姝婷 赵芳卿 吴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1-697,共7页
目的: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分析,探讨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初诊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二代测序进行AML相关基因检测,分析AML患... 目的: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分析,探讨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初诊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二代测序进行AML相关基因检测,分析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结果:92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51例。共检测到38种基因突变。62例患者至少携带1个基因突变,30例患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14例预后良好组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NRAS、KIT(21.43%,n=3),KRAS(14.29%,n=2);64例预后中等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DNMT3A(18.75%,n=12)、NPM1(17.19%,n=11)、IDH2、FLT3-ITD、CEBPA(12.50%,n=8)、TET2(10.94%,n=7);14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ASXL1、TP53、EZH2、NRAS(14.29%,n=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KIT在中危组中变异相对热点,DNMT3A在高危组的变异相对热点(P<0.05)。将在不同预后组中突变率较高的基因NRAS、KIT、IDH2、DNMT3A、NPM1、FLT3-ITD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KIT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P<0.05),其余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L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本研究中67.4%的患者至少携带1个基因突变,不同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核型患者中突变频率不一致,存在明显的优势突变,并且KIT、DNMT3A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突变基因 二代测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一项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11
作者 蔡成森 王如菊 +4 位作者 徐晓燕 顾骋圆 康慧珠 刘跃均 韩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2-979,共8页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挽救治疗后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评估疗效、安全性。结果:20例患者中,男14例和女6例,平均年龄为(50.7±15.3)岁。1疗程的总反应率(ORR)为75.0%(15/20),2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R)或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有7例(35.0%)。8例患者接受allo-HSCT。主要不良事件是血液学毒性,未发生5级不良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是R/R AML的一种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HAG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秋洁 孙楠楠 +1 位作者 万鼎铭 王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由AML转化为ALL罕见。查阅至2024年3月已发表文献,AML转化为T淋巴细胞ALL(T-ALL)仅见两例报道,且发生于幼儿或儿童^([4-5]),未见成人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别转换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石雅洁 谢新生 +7 位作者 姜中兴 万鼎铭 郭荣 李涛 张霞 李雪 张玉培 苏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5,共6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T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9(14-65)岁。预后分层低危17例,中危25例,高危38例。ASXL1突变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共突变基因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TET2(71.25%)、NRAS(18.75%)、DNMT3A(16.25%)、NPM1(15.00%)、CEBPA(13.75%)。中高危患者中接受allo-HSCT共29例(移植组),未接受allo-HSCT共34例(化疗组)。移植组2年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72.4%、70.2%,化疗组分别为44.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年龄>50岁、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为影响移植患者OS、DFS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allo-HSCT可改善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1突变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的构建及耐药机制研究
14
作者 刘凯帆 曾令基 +5 位作者 耿素霞 黄欣 李敏明 赖沛龙 翁建宇 杜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6-997,共12页
目的:构建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耐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检测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对BCL-2家族蛋白的敏感性,并探讨其耐药的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筛选对维奈克拉相对敏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MV4-11、MOLM13、OCI-AML2),低... 目的:构建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耐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检测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对BCL-2家族蛋白的敏感性,并探讨其耐药的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筛选对维奈克拉相对敏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MV4-11、MOLM13、OCI-AML2),低浓度维奈克拉持续诱导细胞株产生耐药,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耐药前后的细胞活力、凋亡率,BH3分析法分析耐药细胞株线粒体凋亡通路中促凋亡蛋白的失衡以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细胞系以及多药耐药患者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了MV4-11、MOLM13、OCI-AML2的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IC50均达到10倍以上,在相同浓度的维奈克拉作用下,耐药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BH3分析显示,耐药细胞株对促凋亡蛋白(如BIM、BID和NOXA)敏感性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耐药细胞株中MCL1表达上调,NOXA1表达下调。维奈克拉耐药患者MCL1、NOXA1表达变化与本研究所建立的耐药细胞系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低浓度持续诱导法成功构建了维奈克拉耐药的AML细胞株,维奈克拉耐药导致了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改变以及对促凋亡蛋白BIM、BID和NOXA的敏感性上升,这可能与耐药细胞中MCL1表达上调、NOXA1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维奈克拉 BCL-2家族 耐药 抗凋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5
作者 曹林萍 费小明 +3 位作者 雷芳 余先球 杨元林 汤郁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low-dose cytarabine,LDAC)方案对不适合接受强化疗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unfit 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对总生存影响因素的探...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low-dose cytarabine,LDAC)方案对不适合接受强化疗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unfit 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对总生存影响因素的探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4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VEN+LDAC方案治疗的33例unfit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方案的治疗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共入组33例患者(中位年龄72岁),其中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29例,继发AML 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781天,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467(104~812)天,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395(104~637)天。诱导化疗结束后,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69.7%,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完全缓解伴血液学未完全恢复(CR with incomplete blood count recovery,CRi)总和达到36.4%,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orphologic leukemia-free state,MLFS)达到3%,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达到30.3%。中位治疗疗程为3.0(1.0~6.5)个疗程。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不良反应,多为≥Ⅲ级血液学毒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TP53基因、疗程数、治疗反应均会影响OS率(P<0.05)。单因素联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疗程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诊AML患者安全有效,治疗后有反应且维持治疗的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低剂量阿糖胞苷 初诊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N CK1-AS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程晨 徐子浚 +6 位作者 夏培慧 闻向梅 马吉春 谷雨 于迪 钱军 林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58,共7页
目的:初步检测和分析长链非编码RNA酪氨酸激酶非催化区衔接蛋白1-反义RNA1(NCK1-AS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AML确诊患者89例和健康对照者2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 目的:初步检测和分析长链非编码RNA酪氨酸激酶非催化区衔接蛋白1-反义RNA1(NCK1-AS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AML确诊患者89例和健康对照者2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方法检测两组骨髓标本中NCK1-AS1和NCK1的表达水平,分析NCK1-AS1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NCK1-AS1与NCK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CK1-AS1表达水平在全部AML、非M3型AML和正常核型AML患者中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P<0.05,P<0.01)。在非M3型AML中,NCK1-AS1高表达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低表达组(P=0.036),高表达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也较低表达组短(P=0.037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NCK1-AS1表达是非M3型AML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HR=2.392,95%CI:1.089-5.255,P=0.030)。与对照组相比,NCK1在全部AML、非M3型AML和正常核型AML中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P<0.01,P<0.001)。NCK1-AS1与NCK1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7,P=0.0058)。结论:NCK1-AS1在AML中高表达预示着AML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 NCK1-A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UCy或FABC预处理方案用于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17
作者 张琳依 王利 +1 位作者 刘林 熊艺颖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0-616,共7页
目的:评价伊达比星+白消安+环磷酰胺(IBUCy)方案或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FABC)方案预处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 目的:评价伊达比星+白消安+环磷酰胺(IBUCy)方案或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FABC)方案预处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上述两种方案预处理后行allo-HSCT的49例中高危AML患者资料,其中IBUCy组17例,FABC组32例,通过对比造血重建、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评价两种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进行了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造血重建,两组的造血时间、5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sall survival,OS)相似。虽然IBUCy组≥3级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率更高,但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更低。确诊到首次移植时间>6个月(P=0.019)和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阳性(P=0.048)是PFS的危险因素。在移植前MRD阴性的患者中,IBUCy组PFS更好(P=0.039)。结论:中高危AML接受IBUCy或FABC预处理后行allo-HSCT是安全有效的,此类患者获得首次缓解后应尽快移植,MRD转阴者移植PFS更好;与FABC方案相比,IBUCy方案具有一定优势,但应注意防治消化道不良反应及慢性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高危急性白血病 IBUCy 方案 FABC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致病基因RUNX1新变异c.509-2A>G的识别和致病性
18
作者 马菁菁 张成成 +3 位作者 邓梅 林伟霞 郭丽 宋元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4,共9页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了1例FPD/AML 3日龄男婴患儿的临床表型和RUNX1基因型特征,旨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患儿的临床信息,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运用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方法寻找可能的遗传学病因,基于Minigene剪接变异体分析技术研究了剪接位点新变异的异常剪接机制,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分析新变异的致病性。结果:患儿因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2 d入院。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巨核细胞发育不良。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患儿是RUNX1基因c.509-2A>G变异的杂合子,为国内外文献所未曾报道的新生变异。Minigene基因分析发现该变异导致异常转录本r.509_515del (p.Gly170Alafs*3)的形成,可明确诊断为FPD/AML。经对症支持处理,患儿血小板数量稳定,但仍明显低于正常,远期预后尚有待随访观察。结论:本研究识别了1个新生RUNX1基因剪接位点变异,并通过Minigene技术确认了其可导致FPD/AML,拓展了RUNX1基因变异谱,对FPD/AML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基因 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白血病倾向 Minigene剪接变异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CN基因在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19
作者 刘月 曹阳 +3 位作者 陈惠娟 刘佳宇 缪颖洁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MYCN在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意义。方法:纳入62例初诊非M3型的AML患者作为研究组,20例健康供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髓MYCN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MYCN水平与AML... 目的:探讨MYCN在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意义。方法:纳入62例初诊非M3型的AML患者作为研究组,20例健康供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髓MYCN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MYCN水平与AML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YCN在初诊AML中高表达(P<0.001)。ROC曲线显示,MYCN可作为AML的诊断生物标志物。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YCN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OS)短于MYCN低表达患者(P=0.016)。MYCN表达水平在AML完全缓解(CR)期低于初诊时,而在复发期恢复到初诊水平甚至更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YCN高表达是影响AM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1)。结论:MYCN在初发AML患者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有可能成为成人AML新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MYCN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伐曲泊帕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罗敏娜 张海涛 +3 位作者 赵思捷 李静 王雯娟 贺鹏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真实世界中8例AML化疗后发生肿瘤治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CTIT)并应用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治疗的患者的临床信息,同时以8... 目的:探讨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真实世界中8例AML化疗后发生肿瘤治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CTIT)并应用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治疗的患者的临床信息,同时以8例AML化疗后发生CTIT单用rhIL-11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初步观察总结及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d3、d7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d10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乏力、腹痛、疲劳、恶心、水肿等不良反应轻微,除观察组一例患者在发病前存在脑梗史,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外,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血栓形成事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能够促进AML化疗后CTIT患者血小板的恢复,与单用rhIL-11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用药后d10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伐曲泊帕 急性白血病 肿瘤治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