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钗石斛AP2/ERF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1
作者 于相丽 刘雅银 +1 位作者 李勇慧 周晓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7-57,共11页
对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全基因组上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阐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BLASTP比对金钗石斛蛋白,并通过在线网站NCBI CDD、InterPro和SMART进一步鉴定,共获得97个... 对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全基因组上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阐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BLASTP比对金钗石斛蛋白,并通过在线网站NCBI CDD、InterPro和SMART进一步鉴定,共获得97个金钗石斛AP2/ERF基因,然后通过ProtParam分析金钗石斛AP2/ERF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使用MEGA11.0软件构建进化树,利用Map Gene Chrome、GSDS、MEME、PlantCARE在线工具分析AP2/ERF转录因子的基因定位、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并预测基因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TBTools分析并可视化AP2/ERF基因在各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大部分定位在细胞核中,相对分子质量介于2726.88~71682.81 u之间,氨基酸数量介于94~659个之间,等电点介于4.45~10.44之间。进化树分析显示,AP2/ERF家族成员分为AP2、RAV、ERF及DREB 4个亚家族。97条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9条染色体上,各个亚族都有独特基序,AP2/ERF基因启动子上游区域光响应作用元件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多。大多数DnAP2s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大,不同的居群DnAP2s基因表达有较大不同。鉴定得到97个金钗石斛AP2/ERF蛋白,DnAP2s基因在根茎叶花中表达具有差异性,地理分布导致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AP2/er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ERF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燕妮 曹正艳 +3 位作者 吴佩荫 李清清 陈泽雄 唐宁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8,共16页
【目的】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为我国南方地区大宗道地中药材和重要经济植物,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等药效物质在器官衰老过程中积累且受转录因子调控。乙烯信号转导相关ERF基因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衰老、胁迫响应和次生代谢。鉴... 【目的】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为我国南方地区大宗道地中药材和重要经济植物,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等药效物质在器官衰老过程中积累且受转录因子调控。乙烯信号转导相关ERF基因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衰老、胁迫响应和次生代谢。鉴定灰毡毛忍冬ERF家族成员并探究其表达模式,可为该类基因调控次生代谢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灰毡毛忍冬ERF转录因子家族,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其进化关系,利用MEME在线网站分析序列的结构基序。QRT-PCR分析LmERFs基因在不同器官衰老过程以及冷胁迫和乙烯处理后的表达模式。【结果】在灰毡毛忍冬中共鉴定出65个具AP2保守结构域的LmERFs基因,可将其分为3个亚组。利用RNA-Seq技术筛选了在幼嫩和衰老叶片之间差异表达的20个LmERFs。进一步qRT-PCR分析显示,分别有18个、13个和11个LmERFs基因在叶片、茎和花的衰老过程显著差异表达,其中LmERF2、LmERF9、LmERF16、LmERF17和LmERF19基因表达在不同器官衰老过程中均具显著差异。冷胁迫后,叶和茎中7个LmERFs(LmERF1、LmERF2、LmERF6、LmERF7、LmERF8、LmERF11和LmERF12)显著上调,LmERF3、LmERF9、LmERF16和LmERF19显著下调;而乙烯处理诱导了LmERF1、LmERF8和LmERF12基因的表达,抑制了LmERF2、LmERF4、LmERF9、LmERF10、LmERF14、LmERF15、LmERF16、LmERF17、LmERF18和LmERF19基因的表达。【结论】8个LmERFs(LmERF1、LmERF2、LmERF6、LmERF9、LmERF10、LmERF15、LmERF16和LmERF19)响应了器官发育、冷胁迫和乙烯诱导的衰老过程,这为后续挖掘高效调控灰毡毛忍冬次生代谢的靶点LmERFs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erf基因家族 器官衰老 乙烯 冷害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硬粒小麦及其他小麦族AP2/ERF基因家族比较分析及表达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 李敏敏 +6 位作者 孙允超 赵杨 冀传允 许传怀 闫树平 张兰迎 张继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6,85,共13页
为探究硬粒小麦及其他小麦族中AP2/ERF家族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机理,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硬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粗山羊草的已有公开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鉴定了215、232、139个AP2/ERF基因家族成员,AP2/ERF... 为探究硬粒小麦及其他小麦族中AP2/ERF家族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机理,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硬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粗山羊草的已有公开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鉴定了215、232、139个AP2/ERF基因家族成员,AP2/ERF家族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基因组位置、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相似及差异部分。利用硬粒小麦在不同发育时期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对这些AP2/ERF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有6个AP2/ERF基因在硬粒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起着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有23个AP2/ERF基因在硬粒小麦花后热胁迫反应中上调表达,其中13个基因可以同时响应硬粒小麦花前缺水及花后热胁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AP2/erf基因家族 非生物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桉根、茎、叶转录组比较和AP 2/ERF基因家族分析
4
作者 陈欢 张健 +4 位作者 黄恒成 唐正涛 韦联健 周韬 邓紫宇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2021年对广西六峰山林场的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进行采样,采用Hiseq 2000对大叶桉根、茎、叶组织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获得40786个Unigene;通过数据库比对,共注释了31662个Unigene。GO注释结果最多的条目为膜组成部分;KEGG注... 2021年对广西六峰山林场的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进行采样,采用Hiseq 2000对大叶桉根、茎、叶组织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获得40786个Unigene;通过数据库比对,共注释了31662个Unigene。GO注释结果最多的条目为膜组成部分;KEGG注释结果表明,5654条序列参与129条代谢通路,参与基因最多的通路为核糖体。对比分析大叶桉根部和茎,以及根部和叶之间的转录差异,发现多条富集的通路,包括α-亚麻酸代谢和萜类骨架生物合成等。鉴定出AP 2/ERF家族基因84个,其中AP 2家族含有9个基因,RAV家族含有2个基因,ERF家族包含73个基因,各基因家族在根茎叶中的表达模式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桉 转录组比较 AP 2/erf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树AP2/E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戴晓港 李淑娴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12,52,共13页
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AP2/ERF)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文对簸箕柳基因组中AP2/ERF基因进行查找,分析了该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启动子区域... 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AP2/ERF)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文对簸箕柳基因组中AP2/ERF基因进行查找,分析了该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分析结果发现,簸箕柳中共含有208个AP2/ERF基因。根据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的结果,这些基因可分为AP2,RAV,ERF和Soloist 4个亚类;基因结构分析表明,AP2和Soloist基因内含子较多,而多数ERF和所有RAV基因都无内含子;对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簸箕柳AP2/ERF家族基因启动子区域富含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相关元件;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分析表明,簸箕柳AP2/ERF基因在不同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其中42个基因的扩张与串联复制有关。利用蒿柳杂交子代的干旱胁迫和对照样品的转录组序列进行了差异表达分析,发现了5个AP2/ERF基因在干旱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分析结果为深入研究柳树AP2/ERF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簸箕柳 AP2/erf基因家族 分子进化 干旱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滨木槿AP2/ERF基因家族鉴定及盐胁迫响应模式
6
作者 邓薪瑜 倪龙杰 +3 位作者 向鹏 王芝权 於朝广 顾春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5期618-629,共12页
【目的】鉴定海滨木槿AP2/ERF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盐胁迫响应模式,为木槿属植物的耐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海滨木槿AP2/ERF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和qRT-PCR技术验证HhERF对盐胁迫的响... 【目的】鉴定海滨木槿AP2/ERF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盐胁迫响应模式,为木槿属植物的耐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海滨木槿AP2/ERF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和qRT-PCR技术验证HhERF对盐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1)在海滨木槿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34个AP2/ERF家族基因成员,命名为HhERF1~HhERF134。(2)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其蛋白等电点为4.68~10.15,分子质量为1.569~78.511 ku;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蛋白都位于细胞核。(3)基因结构分析显示,在系统发育树中同一分支上的HhERF基因具有较高的结构相似性。(4)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HhERF基因家族成员广泛参与了光响应、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5)转录组数据和qRT-PCR结果显示,大多数HhERF基因在盐胁迫处理后的特定时间点相对表达量上调,尤其在处理24 h后;其中,HhERF5、HhERF9和HhERF27基因在根部表现出显著的上调。【结论】海滨木槿AP2/ERF基因家族在盐胁迫响应中表现出复杂的时空表达模式,可能通过调控多个生物学过程,如激素信号传导和逆境应答,参与植物的盐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木槿 AP2/erf基因家族 盐胁迫 生物信息学方法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ERF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崇源 崔瑞凡 +5 位作者 王瑞阳 刘小倩 许焕青 杨宇明 吕海燕 张丹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758,共11页
为分析大豆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基因家族的特征及其在低磷胁迫下的响应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大豆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获得ERF家族基因,进行进化分析、染色体分布和基因结构分析,并研究其在大豆发... 为分析大豆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基因家族的特征及其在低磷胁迫下的响应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大豆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获得ERF家族基因,进行进化分析、染色体分布和基因结构分析,并研究其在大豆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及在低磷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59个大豆ERF家族基因分布在除4号染色体外的整个大豆染色体组上,其中3号、10号、13号、18号和19号染色体分布较多。基因结构分析显示整个家族具有典型的AP2结构域。同源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将该家族的基因分为4组,分别包括15,5,19和20个基因。基于Soybase数据库的组织表达分析表明该家族基因在大豆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qRT-PCR结果表明该家族基因低磷胁迫条件下的大豆根、茎和叶中均被诱导表达。结果说明大豆ERF基因结构较保守,能够参与低磷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er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低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ERF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学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斌 唐满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9-526,共8页
以银杏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序列比对,并经过鉴定筛选,共获得112个E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银杏112个ERF成员在系统进化树上分为10个亚家族;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大部分ERF家族基因结构简单,... 以银杏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序列比对,并经过鉴定筛选,共获得112个E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银杏112个ERF成员在系统进化树上分为10个亚家族;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大部分ERF家族基因结构简单,仅少量基因含有1~4个内含子;基因表达分析显示,39个ERF基因在雄蕊中表达量较高,20个基因在幼苗中表达量较高,40个基因在胚中表达量较高;部分基因在雄蕊、胚和幼苗中具有相同的表达模式,说明其可能具有类似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er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结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胁迫相关绿豆VrERF家族基因发掘及表达分析
9
作者 李蒙鑫 丁冬会 +5 位作者 张雨朋 景琳超 鲁建荣 刘嘉斐 陈吉宝 杨树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7-294,334,共9页
【目的】探究AP2/ERF转录因子在绿豆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应答机制。【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绿豆VrERF家族基因的种间同源性、互作蛋白功能及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各VrERF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干旱胁迫下... 【目的】探究AP2/ERF转录因子在绿豆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应答机制。【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绿豆VrERF家族基因的种间同源性、互作蛋白功能及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各VrERF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差异情况并用q RT-PCR进行验证。【结果】绿豆与豌豆、菜豆和大豆的ERF家族基因间不仅具有相同的进化起源,还存在明显的基因扩张现象。VrERF基因启动子区均具有多个与激素响应、胁迫响应以及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此外,不同的绿豆VrERF蛋白间存在广泛的互作关系,可能通过与b ZIP、RAP2.4和STZ等蛋白互作参与绿豆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响应。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多数VrERF家族基因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组织特异性,且在干旱胁迫下,VrERF7/62在绿豆VC1973A和JP226873叶片中均显著下调表达,qRTPCR检测也显示VrERF7/62的表达受干旱胁迫诱导显著下调。【结论】推测VrERF7/62可能在绿豆干旱胁迫响应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结果也为绿豆AP2/ERF家族基因的抗逆性表达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AP2/erf基因家族 干旱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ERF转录因子基因应答非生物胁迫表达模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金玲 姚文静 +1 位作者 姜廷波 周博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44,共4页
以122条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为研究对象,用RT-q PCR检测其应答盐胁迫情况,分析15个盐胁迫敏感基因在盐、干旱和ABA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在盐胁迫条件下,有36个基因上调表达,42个基因下调表达,44个基因无... 以122条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为研究对象,用RT-q PCR检测其应答盐胁迫情况,分析15个盐胁迫敏感基因在盐、干旱和ABA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在盐胁迫条件下,有36个基因上调表达,42个基因下调表达,44个基因无明显变化。其中,15个盐胁迫敏感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在盐胁迫条件下,15个ERF基因的表达水平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明显升高,在36和72 h两个时间点达到极显著水平。在ABA胁迫条件下,15个ERF基因中大多数表达水平提高。在干旱胁迫下,15个ERF基因表达水平均随胁迫时间延长有所提高,在48 h达到最高。AT1G06160、AT1G21910、AT2G35700、AT4G17490、AT4G39780和AT5G61890等6个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模式相似,表明其可能参与相似的基因调控途径。其他9个ERF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表明其可能参与不同基因调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erf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烟草ERF转录因子亚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昂彦 孔英珍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2,共8页
乙烯结合响应因子(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ERF)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调节及激素信号应答等过程。利用生物信息方法,鉴定普通烟草基因组ERF转录因子亚家族成员,并对该亚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理化性... 乙烯结合响应因子(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ERF)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调节及激素信号应答等过程。利用生物信息方法,鉴定普通烟草基因组ERF转录因子亚家族成员,并对该亚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理化性质、系统发生、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在普通烟草中得到121个ERF基因,在烟草24条染色体分布位置具有不均匀性。通过构建进化树,根据拟南芥ERF亚家族的分类方式将烟草ERF亚家族分为6组,同一分组成员的理化性质及保守域呈现高度一致性。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成员定位在细胞核,少数定位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上。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烟草ERF基因在幼根、成熟根、离体叶和茎中表达量较高,不同分组成员之间表达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烟草 er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 表达模式 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