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物改进的热硫化有机硅/EPDM微孔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雷卫华 张倩 +3 位作者 余凤湄 曹君 陈立新 崔锦林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研究了热硫化有机硅/三元乙丙橡胶(EPDM)微孔材料的过氧化物改性技术,并表征了改性泡沫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乙醇溶液,经过表面涂覆、渗透、高温反应,获得了改性的泡沫材料。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剂用量的增加,泡沫表面明显粗糙... 研究了热硫化有机硅/三元乙丙橡胶(EPDM)微孔材料的过氧化物改性技术,并表征了改性泡沫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乙醇溶液,经过表面涂覆、渗透、高温反应,获得了改性的泡沫材料。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剂用量的增加,泡沫表面明显粗糙化,与乙二醇的接触角逐渐增大,泡沫的定伸应力逐渐增大,压缩永久变形和伸长率逐渐减小,而拉伸强度在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泡沫的定伸应力逐渐上升、伸长率逐渐下降,拉伸强度则出现最大值、在处理剂大用量下波动较小。在改性处理后,有机硅/EPDM(70%)微孔泡沫的压缩应力在10%~40%出现明显抬升,泡沫压缩松弛和永久变形大幅减小,伸长率降低、扯断强度略有提高,泡沫具有良好的回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 改性 有机硅 三元乙丙橡胶 微孔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DOS在EPDM绝热层中的迁移特性
2
作者 凌玲 周俊 +2 位作者 陈雯 隋琦 任雯君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了优化丁羟(HTPB)推进剂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的应用匹配性,采用浸泡实验、接触实验和复合验证等方法,研究了HTPB推进剂中的增塑剂癸二酸二异辛酯(DOS)向EPDM绝热层迁移的特性及其对绝热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极性相... 为了优化丁羟(HTPB)推进剂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的应用匹配性,采用浸泡实验、接触实验和复合验证等方法,研究了HTPB推进剂中的增塑剂癸二酸二异辛酯(DOS)向EPDM绝热层迁移的特性及其对绝热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极性相近,DOS容易向EPDM绝热层中发生大量迁移,其初期迁移量较显著且饱和迁移量约为52%;EPDM橡胶的结构参数对绝热层硫化胶的耐DOS迁移特性影响不明显;致密的绝热层交联网络有利于减少DOS在其中的迁移量;绝热层厚度增加时,DOS迁移速率变缓,迁入量减小。HTPB推进剂/HTPB衬层/EPDM绝热层粘接体系复合验证结果表明:在推进剂固化过程中DOS已向绝热层发生迁移,导致绝热层的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大幅下降;推进剂固化结束后,绝热层的力学性能下降了55%,线烧蚀率增加了20%;70℃贮存30 d时,力学性能下降超60%,线烧蚀率增加了28%;在EPDM绝热层与HTPB衬层之间设置一层环氧基阻迁移层,可以大幅降低推进剂中的增塑剂DOS在绝热层中的迁移量且能够形成良好粘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绝热层 增塑剂 癸二酸二异辛酯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非线性力学行为及其拉伸速率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占龙 任国祥 +2 位作者 王瑶 秦园 张正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6-672,共7页
为研究三元乙丙(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EPDM)力学行为的拉伸速率依赖性,分别开展了拉伸速率为3、30、300、500 mm/min下EPDM的单轴拉伸实验,分析了EPDM非线性力学行为规律及其拉伸速率特性。基于分数阶Kelvin-Vogit模型、... 为研究三元乙丙(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EPDM)力学行为的拉伸速率依赖性,分别开展了拉伸速率为3、30、300、500 mm/min下EPDM的单轴拉伸实验,分析了EPDM非线性力学行为规律及其拉伸速率特性。基于分数阶Kelvin-Vogit模型、ZWT模型和OGDEN模型,对应变160%时不同拉伸速率的实验曲线进行了拟合,对比研究了模型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EPDM全程加载曲线呈典型“S”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迟滞特性,且拉伸速率越大迟滞环面积越大,阻尼损耗能力越强;在应变大于68%阶段,EPDM力学行为的拉伸速率特性显著,并呈现硬化现象。分数阶Kelvin-Vogit模型和OGDEN模型适用于EPDM在低拉伸速率下、应变低于68%阶段黏弹性材料的力学行为的表征;ZWT模型适用于EPDM在高拉伸速率下应变高于100%阶段黏弹性材料的力学行为的表征,且ZWT模型在低拉伸速率下也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研究结果可为EPDM制品的性能评估及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黏弹性 拉伸速率 迟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陶瓷化EPDM绝热材料的烧蚀特性及陶瓷化机理
4
作者 蔺自斌 王明超 +3 位作者 汪远 何永祝 常凯 任雯君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6,共9页
绝热层中炭化层的特性与其耐烧蚀性能紧密相关。通过对可陶瓷化三元乙丙(EPDM)绝热材料氧乙炔烧蚀特性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得到了线烧蚀率与炭化层不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类陶瓷炭化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当可陶瓷化硅树脂填料... 绝热层中炭化层的特性与其耐烧蚀性能紧密相关。通过对可陶瓷化三元乙丙(EPDM)绝热材料氧乙炔烧蚀特性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得到了线烧蚀率与炭化层不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类陶瓷炭化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当可陶瓷化硅树脂填料含量在35~40 phr时,炭化层结构更致密,硬度更高,孔隙率更小,陶瓷产物更多,有效提高了EPDM绝热层的耐烧蚀性能;线烧蚀率与炭化层的结构与成分之间存在强相关性;类陶瓷炭化层结构的形成主要分为高分子聚合物的热分解、小分子物质的化学气相沉积、烧蚀表面SiC的原位生成和熔融SiO_(2)在炭化层中的填充粘结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一种Si—O—C的复相陶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层 epdm 陶瓷化 炭化层 烧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增强EPDM绝热材料抗粒子增强机制研究
5
作者 郭梦飞 杨佳沛 +4 位作者 余凯旋 刘凯 胡博智 杨家升 张延超 《固体火箭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3,共8页
为了揭示碳纳米管(CNTs)增强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材料(CNTs-EPDM)的烧蚀特性以及CNTs对EPDM抗粒子冲刷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粒子冲刷烧蚀发动机构建了高温高速粒子冲刷烧蚀环境,测试了CNTs-EPDM的抗粒子冲刷性能;采用扫描电镜、透射... 为了揭示碳纳米管(CNTs)增强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材料(CNTs-EPDM)的烧蚀特性以及CNTs对EPDM抗粒子冲刷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粒子冲刷烧蚀发动机构建了高温高速粒子冲刷烧蚀环境,测试了CNTs-EPDM的抗粒子冲刷性能;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CNTs-EPDM的烧蚀炭化层形貌,分析了微观尺度下CNTs对炭化层特性、炭化层内热化学消耗、气相沉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速粒子射流冲刷烧蚀环境下,CNTs对炭化层力学性能的增强发挥主导作用,即相对于EPDM基础配方,CNTs-EPDM配方的炭化层展示出优异的抗压缩性能,帮助其更好地抵挡高温高速粒子射流的冲刷,由此增强了CNTs-EPDM的抗烧蚀性能,其炭化速率比基础配方下降了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epdm绝热材料 碳纳米管(CNTs) 粒子冲刷 烧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树脂/EPDM绝热材料的性能及陶瓷化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蔺自斌 陈雯 +7 位作者 周俊 何永祝 王明超 陈馨 吴磊 张琰 张冶焘 任雯君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采用SEM、TG、DSC、拉伸试验和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硅树脂对EPDM绝热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耐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硅树脂/EPDM绝热材料在烧蚀过程中炭化层的陶瓷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硅树脂含量的增加,绝热层的抗拉强度和... 采用SEM、TG、DSC、拉伸试验和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硅树脂对EPDM绝热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耐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硅树脂/EPDM绝热材料在烧蚀过程中炭化层的陶瓷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硅树脂含量的增加,绝热层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降低;在硅树脂含量为35 phr时,绝热层的热稳定性以及耐烧蚀性能最好,残炭率能达到30%左右,线烧蚀率最小为0.048 mm/s;观察形貌发现,含硅树脂绝热层烧蚀后形成的炭化层更致密坚硬,孔洞更小,耐冲刷性能更好。添加硅树脂能够有效提高EPDM绝热层的耐烧蚀性能,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高温下分解产生的硅氧化物与碳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形成碳化硅和其熔融态将炭化层粘结在一起,最终形成一种类陶瓷结构的炭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绝热层 硅树脂 陶瓷化 低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湿润炎热气候氙灯试验下的PP+EPDMTD20和TPV 老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闵全钊 钱银超 +1 位作者 杨万庆 李星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7期139-142,共4页
PP+EPDM-TD20和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广泛应用于汽车外饰件的制造,高分子材料的性能退化在湿润炎热气候下更加严重。文章通过对PP+EPDM-TD20和TPV进行模拟湿润炎热气候下的氙灯试验,研究了这两种高分子材料外观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实... PP+EPDM-TD20和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广泛应用于汽车外饰件的制造,高分子材料的性能退化在湿润炎热气候下更加严重。文章通过对PP+EPDM-TD20和TPV进行模拟湿润炎热气候下的氙灯试验,研究了这两种高分子材料外观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在1600 h氙灯照射下,灰度、色差、硬度基本保持不变,光泽度保持率、拉伸强度保持率以及断裂伸长率呈近似指数下降趋势,PP+EPDM-TD20的弯曲模量呈近似指数上升趋势,而TPV呈近似指数下降趋势,拟合出的老化方程可为后续定量研究汽车外饰件的性能退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pdm-TD20 TPV 湿润炎热气候 氙灯试验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真实热环境下EPDM绝热层烧蚀计算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沙石 檀叶 +2 位作者 王鹏飞 冯喜平 张雁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1,共13页
基于Hertz弹性碰撞理论和Thornton弹塑性假设,导出了粒子碰撞炭层过程中的压痕硬度理论表达式,根据弯管试验数据和试件扫描电镜分析提出了临界速度模型,对于三元乙丙橡胶(EPDM)炭化后形成的多孔炭化结构,结合裂纹侵蚀理论提出了两相流... 基于Hertz弹性碰撞理论和Thornton弹塑性假设,导出了粒子碰撞炭层过程中的压痕硬度理论表达式,根据弯管试验数据和试件扫描电镜分析提出了临界速度模型,对于三元乙丙橡胶(EPDM)炭化后形成的多孔炭化结构,结合裂纹侵蚀理论提出了两相流非完全弹性碰撞多孔炭化层体烧蚀计算模型。设计了用于验证烧蚀计算模型的模拟发动机旋转过载试验,保证了模拟发动机和真实发动机的天地一致性。结果表明:在模拟发动机真实飞行过程的热环境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能够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结构的设计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tz弹性碰撞理论 粒子侵蚀 三元乙丙绝热层 旋转过载试验 天地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蒋涛 江学良 +2 位作者 路国红 王国成 程时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3,38,共4页
应用动态热力学分析仪测定了动态硫化 EPDM/ PP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行为、Tg峰的变化 ,表明 PP的非晶部分与 EPDM具有部分互溶性 ,同时讨论了共混物动态模量的特点。研究了不同橡塑比、硫化剂和软化剂用量对动态硫化 EPDM/
关键词 epdm 乙丙橡胶 聚丙烯 动态硫化 动态力学性能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燃气速度对EPDM绝热材料烧蚀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书贤 何国强 +2 位作者 刘佩进 李江 刘泽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5-239,共5页
为了解气相燃气速度对EPDM绝热材料烧蚀的影响,在双基推进剂环境中对EPDM绝热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研究。试验排除了粒子的作用,分析了两压强下的不同燃气速度环境中EPDM绝热材料的炭化烧蚀率、炭化层的结构特征以及成分分布。试验结果表... 为了解气相燃气速度对EPDM绝热材料烧蚀的影响,在双基推进剂环境中对EPDM绝热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研究。试验排除了粒子的作用,分析了两压强下的不同燃气速度环境中EPDM绝热材料的炭化烧蚀率、炭化层的结构特征以及成分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燃气速度对炭化烧蚀率的影响较弱,对炭化层厚度的影响明显;不同燃气速度条件下炭化层断面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和相似的成分分布趋势;低燃气速度条件下烧蚀以热解炭化为主,高燃气速度条件下炭化层的机械破坏显著。试验结果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EPDM绝热材料烧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绝热材料 气相燃气 燃气速度 炭化层结构 炭化烧蚀 气流剥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对CL-20的包覆及表征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俊龙 王晶禹 +1 位作者 安崇伟 李小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CL-20为主体炸药、EPDM为黏结剂,采用水悬浮法制备了CL-20基PBX炸药,用SEM、XRD和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热安定性。结果表明,该包覆工艺可使EPDM成功地包覆在CL-20表面,在包覆过程中CL-20晶型没有发生变化。与原... 以CL-20为主体炸药、EPDM为黏结剂,采用水悬浮法制备了CL-20基PBX炸药,用SEM、XRD和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热安定性。结果表明,该包覆工艺可使EPDM成功地包覆在CL-20表面,在包覆过程中CL-20晶型没有发生变化。与原料CL-20相比,包覆样品的撞击感度明显降低,特性落高由15.9cm提高到40.7cm,热安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CL-20 epdm 撞击感度 热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g-SAN对EPDM/SAN共混体系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国栋 张胜文 +2 位作者 瞿雄伟 商淑瑞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接枝共聚物EPDM-g-SAN对EPDM/SAN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和粒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EPDM-g-SAN接枝共聚物的加入,共混体系EPDM分散相的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且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发生了脆韧转变;... 研究了接枝共聚物EPDM-g-SAN对EPDM/SAN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和粒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EPDM-g-SAN接枝共聚物的加入,共混体系EPDM分散相的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且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发生了脆韧转变;基体的塑性变形显著增加,表明接枝共聚物在不相容两相聚合物间起到了良好的增容作用。冲击断面扫描电镜分析证实了韧性增加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三元乙丙橡胶 接枝反应 苯乙烯 丙烯腈 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和SiO_2填料对EPDM绝热材料烧蚀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义华 胡春波 +2 位作者 李江 李强 王书贤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1-496,共6页
EPDM绝热材料中的纤维和SiO2填料是影响其烧蚀性能的重要成份,为了充分认识纤维和SiO2填料对炭层形成及结构状态的影响,了解其抗烧蚀作用机理,并为建立EPDM烧蚀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文章对EPDM基本配方、无纤维和无SiO2的EPDM配方绝热材料... EPDM绝热材料中的纤维和SiO2填料是影响其烧蚀性能的重要成份,为了充分认识纤维和SiO2填料对炭层形成及结构状态的影响,了解其抗烧蚀作用机理,并为建立EPDM烧蚀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文章对EPDM基本配方、无纤维和无SiO2的EPDM配方绝热材料在实验发动机中进行了烧蚀实验,比较分析了其炭层结构特点和烧蚀率,得出纤维对炭层的固结作用增强了抗气流和粒子冲刷能力;SiO2在高温下熔融对炭层孔隙具有包覆和填充作用,可固结炭层、缓解高温燃气流渗入,从而起到抗烧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纤维 SIO2 炭层结构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绝热材料耦合烧蚀模型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强 杨飒 +1 位作者 李江 何国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以EPDM类绝热材料烧蚀特性为研究对象,借鉴多孔介质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炭化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参数为纽带,建立了考虑热化学烧蚀、颗粒侵蚀和气流剥蚀的EPDM类绝热材料耦合烧蚀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初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 以EPDM类绝热材料烧蚀特性为研究对象,借鉴多孔介质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炭化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参数为纽带,建立了考虑热化学烧蚀、颗粒侵蚀和气流剥蚀的EPDM类绝热材料耦合烧蚀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初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不仅在EPDM类绝热材料烧蚀率预示方面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在细管上能够基本反映绝热材料的烧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绝热材料 烧蚀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短纤维用量和取向对EPDM绝热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明超 王敏 +3 位作者 陈雯 凌玲 何永祝 任雯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649,657,共5页
研究了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用量和取向方向对绝热层力学性能、收缩率和耐烧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高过载模拟烧蚀发动机研究纤维取向对抗冲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芳纶纤维相比,采用聚酰亚胺纤维显著提高EPDM绝热层力学性能和耐烧... 研究了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用量和取向方向对绝热层力学性能、收缩率和耐烧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高过载模拟烧蚀发动机研究纤维取向对抗冲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芳纶纤维相比,采用聚酰亚胺纤维显著提高EPDM绝热层力学性能和耐烧蚀性能,降低断裂伸长率的各向异性;两种纤维用量相同时,绝热层收缩率基本相当,且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垂直出片方向的收缩率由4.5%降低至3%并趋于稳定,而平行出片方向收缩率基本无明显变化,约0.1%;与平行制样工艺相比,采用立式制样工艺有效降低绝热层氧乙炔线烧蚀率,降幅在20%~35%;在高过载地面模拟实验发动机试验下,立式铺设绝热层的线烧蚀率较水平铺设的绝热层显著降低约30%,有效提高了绝热层的抗冲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纤维用量 纤维取向 epdm绝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绝热材料炭化层的三维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翔宇 张炜 +3 位作者 杨宏林 陈思 王德 高金凤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4-647,共4页
为了获得绝热材料炭化层的微观结构信息,建立了炭化层三维孔隙结构的微米CT无损测试方法。采用微米CT对EPDM绝热材料炭化层进行了无损扫描,运用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对炭化层的系列无损扫描图片进行了三维重建。针对发动机热试车后EPDM绝热... 为了获得绝热材料炭化层的微观结构信息,建立了炭化层三维孔隙结构的微米CT无损测试方法。采用微米CT对EPDM绝热材料炭化层进行了无损扫描,运用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对炭化层的系列无损扫描图片进行了三维重建。针对发动机热试车后EPDM绝热材料炭化层试样,结合二维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了烧蚀方向上炭化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过载烧蚀试验发动机中形成的EPDM绝热材料炭化层从表层向下呈现致密-疏松结构,炭化层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都逐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绝热材料 炭化层 三维孔隙结构 微米CT 孔径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同金属离子的EPDM磺酸盐离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冯克 曾兆华 李卓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70-375,共6页
合成了含不同金属离子Na^+、Mg^(2+)、Zn^(2+)和Al^(3+)的四种乙丙三元共聚物(EPDM)磺酸盐离聚物,红外光谱和氧瓶燃烧法测定了磺酸基的存在和含量。动态力学结果表明,离聚物中碳酸盐基团可能以多重离子对形式聚集;热重法指出,EPDM磺酸... 合成了含不同金属离子Na^+、Mg^(2+)、Zn^(2+)和Al^(3+)的四种乙丙三元共聚物(EPDM)磺酸盐离聚物,红外光谱和氧瓶燃烧法测定了磺酸基的存在和含量。动态力学结果表明,离聚物中碳酸盐基团可能以多重离子对形式聚集;热重法指出,EPDM磺酸盐的热稳定性为钠盐>锌盐>镁盐>铝盐。考察了它们在二甲苯-正己醇混合溶剂中,比浓粘度随浓度、温度变化的规律,初步分析了各种金属盐的差异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聚物 epdm磺酸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离聚物中金属反离子对材料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顾雪蓉 杨昌正 +3 位作者 乔军 朱育平 陈光慧 戴庆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4-49,共6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小角X光散射试验(SAXS),对含有不同金属反离子的磺化EPDM离聚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含量仅1mol%左右的EPDM磺酸盐离聚物中,离子聚集成离子簇而无规地分布在基体中。离子簇的...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小角X光散射试验(SAXS),对含有不同金属反离子的磺化EPDM离聚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含量仅1mol%左右的EPDM磺酸盐离聚物中,离子聚集成离子簇而无规地分布在基体中。离子簇的大小和密度受金属反离子的影响。金属反离子半径越小、价数越高,则离子簇的尺寸越小、密度越大,解离温度越高,物理交联作用亦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离聚物 乙烯 丙烯 金属反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条件对EPDM绝热层耐烧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劲松 凌玲 +1 位作者 何永祝 黄浩东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2,共2页
通过烧蚀试验研究了烧蚀时间、燃气流量及烧蚀角度等因素对EPDM绝热层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烧蚀时间内,EPDM绝热层的烧蚀率表现出不同特征,EPDM绝热层烧蚀率与燃气流量成正比关系,燃气以一定角度侧向烧蚀绝热层时,炭化层极... 通过烧蚀试验研究了烧蚀时间、燃气流量及烧蚀角度等因素对EPDM绝热层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烧蚀时间内,EPDM绝热层的烧蚀率表现出不同特征,EPDM绝热层烧蚀率与燃气流量成正比关系,燃气以一定角度侧向烧蚀绝热层时,炭化层极易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 绝热层 烧蚀 炭化 耐烧蚀性能 epdm 固体火箭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反转乳液接枝合成EPDM-g-SAN及AES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5
20
作者 代惊奇 王炼石 +3 位作者 李银环 蔡彤旻 张安强 曾祥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用相反转乳液共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三元乙丙橡胶-丙烯腈接枝共聚物(EPDM-g-SAN),用其与SAN树脂共混制备AES。研究了An在共单体中的比率对接枝共聚合反应行为及A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n比率的增加,单体转化率(C... 用相反转乳液共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三元乙丙橡胶-丙烯腈接枝共聚物(EPDM-g-SAN),用其与SAN树脂共混制备AES。研究了An在共单体中的比率对接枝共聚合反应行为及A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n比率的增加,单体转化率(CR)出现最大值,达到97.5%,接枝率(GR)与接枝效率(GE)则逐渐提高;其AES的缺口冲击强度在An比率为35%~40%范围内出现最大值,达到46.01d/m^2。SEM和TEM分析表明,An比率为35%的EP—DM-g-SAN在SAN树脂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相界面结合紧密,并证实其AES的增韧机理以空穴化为主兼有剪切屈服.故接枝共聚物对SAN树脂具有优良的增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苯乙烯 丙烯腈 相反转 接枝共聚合 AES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