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ENSO事件次表层海温的两个模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永利
唐晓晖
+1 位作者
王凡
赵永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1-860,共10页
利用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再分析大气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oceantemperatureanomaly,SOTA)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Ni?o-SouthernOscillation,ENSO)循环的联系,及SOTA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回顾传统ENSO研究,...
利用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再分析大气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oceantemperatureanomaly,SOTA)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Ni?o-SouthernOscillation,ENSO)循环的联系,及SOTA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回顾传统ENSO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ENSO影响大气研究的新思路,得到以下结果:(1)以SOTA为基本资料的研究发现, ENSO事件有两个模态,主要出现在冬季的第一模态对冬季及夏季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中高纬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主要出现在夏季的第二模态对该地区上空夏季热带和副热带大气系统有重要作用。(2)ENSO事件通过与ENSO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ENSO-relatedseasurface temperatureanomaly,RSSTA)对大气的异常热通量输送,强迫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变化,导致热带和北太平洋及周边地区上空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影响相关地区冬季和夏季的气候。(3)海表面温度异常(seasurfacetemperatureanomaly,SSTA)包含RSSTA和大气异常导致的海温变化(sea temperature anoma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anomaly, STA)两部分, RSSTA是ENSO事件过程中海洋内部热动力结构调整导致的海面温度变化,在海洋对大气的热输送过程中,它随ENSO事件演变不断更新;STA是大气受RSSTA海洋异常加热后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海面温度的影响,在海洋浅表层STA对RSSTA有重大影响。本文最后讨论了ENSO事件期间热带海洋对大气热输送过程,指出ENSO事件通过海洋内部热动力结构调整产生RSSTA,它直接对大气异常加热,导致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局地海气之间负反馈过程产生STA,反过来抑制RSSTA。结果还指出,人们常用的SSTA变率实际上主要由秋冬季节RSSTA主导,丢失了春夏季ENSO信息,用SSTA研究ENSO事件存在局限性,这也可能是ENSO事件春季预报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两个模态
海表面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
SOTA)
大气环流异常
海气热通量边界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太平洋气候变率的三类模态及与ENSO强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永平
吴爱明
+2 位作者
陈永利
白学志
王凡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共9页
基于 Kaplan等重建的 1856—2001年全球海表水温距平(SSTA)资料,用小波变换分析了热带太平洋SSTA的气候变率,对热带太平洋SSTA分别进行2—8、8—30和30—100a带通滤波,然后进行EOF分解。结果发现,ENSO模态具有5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15a左...
基于 Kaplan等重建的 1856—2001年全球海表水温距平(SSTA)资料,用小波变换分析了热带太平洋SSTA的气候变率,对热带太平洋SSTA分别进行2—8、8—30和30—100a带通滤波,然后进行EOF分解。结果发现,ENSO模态具有5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15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2种显著周期,当二者位相相同时,ENSO事件加强,当二者位相相反时,ENSO事件减弱,当年际变化不明显时,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也可单独导致ENSO事件;热带太平洋SSTA气候态变率以西太平洋暖池和赤道两侧的热带中东太平洋明显海温同号异常为主要特征,具60a左右的周期,其相位变化与气候跃变及Dl Nino 事件的类型有密切联系;长期增温倾向加大了El Nino事件的振幅。文章最后指出,ENSO事件强度变化是由年际、年代际和气候态等3类模态变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在ENSO预报模式中考虑并引入年代际和气候态变化对ENSO循环的影响,是提高ENSO预测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SSTA
气候变率
模态
enso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赤道潜流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宏娜
陈锦年
何宜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共11页
应用TOGA/TAO实测海流和SODA全球海洋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热带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赤道潜流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中部型和东部型)ENSO事件的影响。对赤道潜流距平场的EOF分解表明,第一模态为"...
应用TOGA/TAO实测海流和SODA全球海洋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热带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赤道潜流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中部型和东部型)ENSO事件的影响。对赤道潜流距平场的EOF分解表明,第一模态为"东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第二模态为"中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这两个主要模态基本可以反映赤道潜流距平场的主要信息。这两个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且与NINO指数都有较好的负相关,最大相关均通过99.9%的信度检验。相关分析表明潜流第一模态的变化滞后于NINO指数变化,而第二模态的变化则提前于NINO指数变化,即ENSO事件对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有一定影响,而中太平洋的潜流变化又会对ENSO事件产生影响。通过个例分析表明,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ENSO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东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增强,这样西太平洋暖池的异常海温在潜流的引导下快速向东传播,直接到达东太平洋形成东部型ENSO事件;中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明显减弱,西太平洋的异常海温不能迅速东传速,在中太平洋堆积上升到达海面,使得中部型ENSO事件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潜流
EOF分解
两
类
enso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NSO事件次表层海温的两个模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永利
唐晓晖
王凡
赵永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1-860,共10页
基金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IPOVAI-01-01号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42000000号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0534号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创新群体科学基金,41421005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山东省联合基金,U1406401号。
文摘
利用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再分析大气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oceantemperatureanomaly,SOTA)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Ni?o-SouthernOscillation,ENSO)循环的联系,及SOTA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回顾传统ENSO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ENSO影响大气研究的新思路,得到以下结果:(1)以SOTA为基本资料的研究发现, ENSO事件有两个模态,主要出现在冬季的第一模态对冬季及夏季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中高纬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主要出现在夏季的第二模态对该地区上空夏季热带和副热带大气系统有重要作用。(2)ENSO事件通过与ENSO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ENSO-relatedseasurface temperatureanomaly,RSSTA)对大气的异常热通量输送,强迫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变化,导致热带和北太平洋及周边地区上空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影响相关地区冬季和夏季的气候。(3)海表面温度异常(seasurfacetemperatureanomaly,SSTA)包含RSSTA和大气异常导致的海温变化(sea temperature anoma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anomaly, STA)两部分, RSSTA是ENSO事件过程中海洋内部热动力结构调整导致的海面温度变化,在海洋对大气的热输送过程中,它随ENSO事件演变不断更新;STA是大气受RSSTA海洋异常加热后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海面温度的影响,在海洋浅表层STA对RSSTA有重大影响。本文最后讨论了ENSO事件期间热带海洋对大气热输送过程,指出ENSO事件通过海洋内部热动力结构调整产生RSSTA,它直接对大气异常加热,导致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局地海气之间负反馈过程产生STA,反过来抑制RSSTA。结果还指出,人们常用的SSTA变率实际上主要由秋冬季节RSSTA主导,丢失了春夏季ENSO信息,用SSTA研究ENSO事件存在局限性,这也可能是ENSO事件春季预报障碍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enso事件两个模态
海表面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
SOTA)
大气环流异常
海气热通量边界过程
Keywords
two modes of the
enso
event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SOTA)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cean-atmosphere heat transport
分类号
P731.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太平洋气候变率的三类模态及与ENSO强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永平
吴爱明
陈永利
白学志
王凡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SW-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06003)
文摘
基于 Kaplan等重建的 1856—2001年全球海表水温距平(SSTA)资料,用小波变换分析了热带太平洋SSTA的气候变率,对热带太平洋SSTA分别进行2—8、8—30和30—100a带通滤波,然后进行EOF分解。结果发现,ENSO模态具有5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15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2种显著周期,当二者位相相同时,ENSO事件加强,当二者位相相反时,ENSO事件减弱,当年际变化不明显时,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也可单独导致ENSO事件;热带太平洋SSTA气候态变率以西太平洋暖池和赤道两侧的热带中东太平洋明显海温同号异常为主要特征,具60a左右的周期,其相位变化与气候跃变及Dl Nino 事件的类型有密切联系;长期增温倾向加大了El Nino事件的振幅。文章最后指出,ENSO事件强度变化是由年际、年代际和气候态等3类模态变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在ENSO预报模式中考虑并引入年代际和气候态变化对ENSO循环的影响,是提高ENSO预测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SSTA
气候变率
模态
enso
事件
Keywords
tropical Pacific
SSTA
climatic variability mode
enso
event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赤道潜流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宏娜
陈锦年
何宜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601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1-02
KZCX2-YW-214)资助
文摘
应用TOGA/TAO实测海流和SODA全球海洋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热带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赤道潜流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中部型和东部型)ENSO事件的影响。对赤道潜流距平场的EOF分解表明,第一模态为"东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第二模态为"中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这两个主要模态基本可以反映赤道潜流距平场的主要信息。这两个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且与NINO指数都有较好的负相关,最大相关均通过99.9%的信度检验。相关分析表明潜流第一模态的变化滞后于NINO指数变化,而第二模态的变化则提前于NINO指数变化,即ENSO事件对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有一定影响,而中太平洋的潜流变化又会对ENSO事件产生影响。通过个例分析表明,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ENSO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东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增强,这样西太平洋暖池的异常海温在潜流的引导下快速向东传播,直接到达东太平洋形成东部型ENSO事件;中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明显减弱,西太平洋的异常海温不能迅速东传速,在中太平洋堆积上升到达海面,使得中部型ENSO事件爆发。
关键词
赤道潜流
EOF分解
两
类
enso
事件
Keywords
equatorial undercurrent
EOF analysis
two pattern
enso
events
分类号
Q179.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ENSO事件次表层海温的两个模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陈永利
唐晓晖
王凡
赵永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带太平洋气候变率的三类模态及与ENSO强度变化的关系
赵永平
吴爱明
陈永利
白学志
王凡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赤道潜流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王宏娜
陈锦年
何宜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