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M96和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弹道扰动引力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晓刚 吴晓平 +1 位作者 赵东明 吴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7,共6页
给出了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以及重力场模型截断误差的公式,计算了36阶、360阶、2 1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径向和水平方向的截断误差,并对36阶、360阶的EGM96和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的弹道扰动引力矢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 给出了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以及重力场模型截断误差的公式,计算了36阶、360阶、2 1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径向和水平方向的截断误差,并对36阶、360阶的EGM96和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的弹道扰动引力矢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时,模型阶数和弹道点的高度越低,模型截断误差越大;EGM96和EGM2008模型的一致性随着模型阶数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总体来看,EGM2008模型的精度要好于EGM96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扰动引力 地球重力场模型 球谐函数 egm96 egm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M2000d、UGM05和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晓刚 吴晓平 +1 位作者 田颜锋 卢成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0,13,共4页
给出由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的公式,利用36阶、360阶、1800阶DQM2000d、UGM05以及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国内某地区格网点重力异常和地面垂线偏差,并将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对三种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结... 给出由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的公式,利用36阶、360阶、1800阶DQM2000d、UGM05以及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国内某地区格网点重力异常和地面垂线偏差,并将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对三种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表示国内某地区格网点重力异常时,UGM05模型精度最高,DQM2000d模型精度次之,EGM2008模型精度最低;在表示地面垂线偏差时,三种模型的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球谐函数 DQM2000d LUGM05 egm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M96与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晓刚 邓禹 +1 位作者 叶修松 吴杉 《海洋测绘》 2010年第2期55-57,共3页
给出了由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的公式,利用36阶、360阶EGM96、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了国内某地区格网点重力异常和地面垂线偏差,并将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对这两种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给出了由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的公式,利用36阶、360阶EGM96、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了国内某地区格网点重力异常和地面垂线偏差,并将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对这两种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表示国内某地区格网点重力异常时,EGM2008模型精度较高;在表示地面垂线偏差时,两种模型的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球谐函数 重力异常 垂线偏差 egm96 egm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rsa模型的地球重力场模型2008高程异常误差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猛 章思亮 +4 位作者 朱永峰 张亮 赵伟 栾丽明 陆玉霞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9-444,共6页
针对地球重力场模型2008(EGM2008)根据点位经纬度求得的高程异常精度较差,且测区内校正用已知点难以就近获得的问题,提出一种以Bursa模型求解EGM2008高程异常误差的算法;基于Bursa模型可进行严密高程转换的特点,利用测区外已知点求解的... 针对地球重力场模型2008(EGM2008)根据点位经纬度求得的高程异常精度较差,且测区内校正用已知点难以就近获得的问题,提出一种以Bursa模型求解EGM2008高程异常误差的算法;基于Bursa模型可进行严密高程转换的特点,利用测区外已知点求解的转换参数对测量点进行EGM2008高程异常误差值解算;以验算实例和不同区域工程实例对比的方式对该算法进行验算,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解算的高程异常误差值可作为EGM2008高程异常误差的修正值,利用远距离已知点校正高程异常可得到图根级精度的高程成果,且能适应不同地形、地势的工程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2008 高程异常 BURSA模型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高程联测方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亚光 高兴国 +1 位作者 刘焱雄 冯义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0-413,共4页
为提高高程联测的工作效率和精度,提出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GPS技术结合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联测方法,并在山东地区比较了不同方法拟合高程异常残差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加权反距离法的拟合标准差为6.3 cm,优于其他方法,高程联测的精... 为提高高程联测的工作效率和精度,提出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GPS技术结合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联测方法,并在山东地区比较了不同方法拟合高程异常残差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加权反距离法的拟合标准差为6.3 cm,优于其他方法,高程联测的精度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2008重力场模型 加权反距离法 似大地水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重力垂直梯度 被引量:6
6
作者 蒋东方 边少锋 +1 位作者 童余德 纪兵 《海洋测绘》 2013年第2期9-12,共4页
探讨了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的理论方法,介绍了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和最新的EGM2008模型,并利用EGM2008模型的360阶和720阶完全规格化地球位系数,分别计算了西太平洋区域和全球范围的扰动重力垂直梯度。从绘制的计... 探讨了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的理论方法,介绍了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和最新的EGM2008模型,并利用EGM2008模型的360阶和720阶完全规格化地球位系数,分别计算了西太平洋区域和全球范围的扰动重力垂直梯度。从绘制的计算结果分布图可以看出,扰动重力垂直梯度能够清晰反映并显示地球地质构造的变化特征与陆地边界轮廓。统计分析表明,随着位系数截断阶次从360阶增至720阶,计算结果的变化较为明显,均值接近于零,其数值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重力垂直梯度 重力场模型 egm2008 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GM2008模型和地面实测重力资料反演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5
7
作者 郭飞霄 肖云 苗岳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5-448,共4页
分别利用EGM2008模型和地面实测重力资料反演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并总结分析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EGM2008模型和地面实测重力资料的反演结果较为一致;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复杂,龙门山断裂带和嘉黎断裂带地区构造应力分布明... 分别利用EGM2008模型和地面实测重力资料反演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并总结分析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EGM2008模型和地面实测重力资料的反演结果较为一致;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复杂,龙门山断裂带和嘉黎断裂带地区构造应力分布明显、聚集程度高,构造应力均值也较大,反映了该地区构造运动活跃,与地震历史资料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 构造应力场 川滇地区 egm2008模型 地面重力观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月重力场模型的稳态地球重力场模型分析
8
作者 柯宝贵 章传银 张利明 《海洋测绘》 2012年第2期4-6,14,共4页
基于106个月的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月重力场模型(120阶次),消除了月重力场的月、季度及年度变化,得到了稳态的地球重力场模型(Grace_sta)。在2~120阶次之间,Grace_sta与已有高阶重力场EGM2008及EGM96三个... 基于106个月的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月重力场模型(120阶次),消除了月重力场的月、季度及年度变化,得到了稳态的地球重力场模型(Grace_sta)。在2~120阶次之间,Grace_sta与已有高阶重力场EGM2008及EGM96三个模型的阶方差是一致的。在2~100阶次之间,Grace_sta模型误差阶方差要小于EGM2008与EGM96误差阶方差。在全球范围内,Grace_sta重力场的大地水准面与EGM2008相应阶次的大地水准面标准差约为3cm,与EGM96模型大地水准面差异则高达52cm。结果表明,Grace_sta足可以取代EGM2008重力场模型2~100阶次的低阶部分,新得到的稳态重力场模型可为海面地形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地球重力场 egm2008 egm9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多尺度重力场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毕奔腾 胡祥云 +3 位作者 李丽清 张恒磊 刘双 蔡建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3-555,共13页
由于受到SN和EW双向挤压作用的综合影响,处于年轻高原与古老地块交接区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强烈变形,构造活动十分活跃.为了整体性地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重力场和深部动力学机制,本文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数据,利用小波多尺度分... 由于受到SN和EW双向挤压作用的综合影响,处于年轻高原与古老地块交接区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强烈变形,构造活动十分活跃.为了整体性地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重力场和深部动力学机制,本文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数据,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获得不同尺度的重力异常信息;同时反演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通过构建穿越龙门山造山带和西秦岭造山带两条剖面的岩石圈密度结构模型,分析了地壳上地幔内不同介质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显示十分复杂的塑性体的特征,其重力异常走向多以EW或SSE为主,反映了高原岩石圈物质向东运移的趋势;地壳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减薄,边缘造山带深部并没有发现"山根"痕迹,结合该地区低重力的特征,推测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岩石圈发生过大规模地幔流底侵作用;地幔流上涌的动力可能来源于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激发了地幔流体侧向移动,在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附近受到坚硬岩石圈的阻挡而被迫上移,并因此造成龙门山与西秦岭的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重力场 岩石圈结构 密度模型 egm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GM2008模型的GPS传递高程及隧道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德保 宋雷 +2 位作者 胡伍生 和耐秋 李生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12-315,共4页
针对山区隧道施工过程中高程贯通测量实施困难的问题,提出GPS跨山岭传递高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对GPS静态控制网进行二次平差计算点位高精度的大地高,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点位的高程异常,由GPS点位的大地高和高程异常联合计算正常高,... 针对山区隧道施工过程中高程贯通测量实施困难的问题,提出GPS跨山岭传递高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对GPS静态控制网进行二次平差计算点位高精度的大地高,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点位的高程异常,由GPS点位的大地高和高程异常联合计算正常高,从而将高程从隧道的一端洞口跨越山岭传递到另一端洞口.选取阳泉-左权高速公路凤居隧道进行试验,将GPS跨山岭传递的高程与水准实测高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PS传递高程在跨越2至4 km山岭高程测量的标准差为0.0123m,以EGM2008重力场模型为辅助的GPS传递高程可以满足隧道施工高程贯通误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高程传递 egm2008重力场模型 高程异常 高程贯通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EGM2008的海域重力异常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敏 汪振华 +1 位作者 邓凯亮 何水原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2期5-7,共3页
构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域重力异常模型,是将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应用于全球高程基准统一和水下重力匹配导航等技术领域的关键步骤之一。针对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仅利用了海域重力观测值的空间信息,没有考虑重力观测值物理特性的缺陷,提出... 构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域重力异常模型,是将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应用于全球高程基准统一和水下重力匹配导航等技术领域的关键步骤之一。针对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仅利用了海域重力观测值的空间信息,没有考虑重力观测值物理特性的缺陷,提出一种借助EGM2008重力场模型构建海域重力异常模型的反距离插值算法。以DTU10重力异常数值模型为基础数据,设计了海域重力测量数据格网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改进海域重力异常格网模型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重力测量 海域重力异常格网模型 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 egm2008重力场模型 DTU10重力异常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GM2008模型与加权组合模型进行高程异常拟合 被引量:21
12
作者 罗陶荣 王中元 +1 位作者 梁宁 马效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高程异常拟合是GPS高程测量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高精度地求解高程异常是技术关键。本文提出了顾及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通过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高程异常长波项,并对剩余高程异常利用加权组合模型进行拟合... 高程异常拟合是GPS高程测量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高精度地求解高程异常是技术关键。本文提出了顾及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通过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高程异常长波项,并对剩余高程异常利用加权组合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江苏省某市的实测数据验证顾及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加权组合模型拟合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达到了厘米级,高程异常拟合效果最大提升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2008 高程异常拟合 加权组合模型 重力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实测自由空气重力异常与EGM2008模型结果的差异
13
作者 付广裕 祝意青 +7 位作者 高尚华 梁伟锋 金红林 杨光亮 周新 郭树松 徐云马 杜伟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761-3769,共9页
在四川盆地西部建立了一个由302个观测站组成的区域观测网,并进行了高精度流动重力与GPS观测,其目的是获取区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简称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并对EGM2008模型在该区域的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区域实测的重力异常总体为负值... 在四川盆地西部建立了一个由302个观测站组成的区域观测网,并进行了高精度流动重力与GPS观测,其目的是获取区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简称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并对EGM2008模型在该区域的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区域实测的重力异常总体为负值,由西到东逐步从-160×10-5 ms-2平缓变化到-60×10-5 ms-2左右.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揭示的模型重力异常较好地勾画出研究区域的总体地形分布形态,龙泉山脉以及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边界皆存在明显的模型重力梯度带.研究区东南部的模型重力异常大约为-50×10-5 ms-2左右,但在龙泉山西部成都平原地区,模型重力异常则达到-120×10-5 ms-2左右.在区域观测网内绝大部分观测点上,模型与实测重力异常的差值几乎为一个常数(-10×10-5 ms-2左右),说明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实际重力场的空间分布形态.如果配以一定数量的地面观测数据进行整体调节,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就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实际地球重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 重力测量 GPS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的地壳重力均衡背景与地表形变响应特征 被引量:21
14
作者 付广裕 高尚华 +2 位作者 张国庆 佘雅文 孙和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00-1908,共9页
对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的地壳均衡背景及其引起的地表形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以南的印度板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9km,加载主要来自地幔;地震以北的拉萨地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2km,加载主... 对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的地壳均衡背景及其引起的地表形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以南的印度板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9km,加载主要来自地幔;地震以北的拉萨地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2km,加载主要来自地表.(2)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以南地区的地壳均衡异常大约为-100mGal(10-5 m·s-2),但其北部的地壳均衡异常则为300~400mGal,尼泊尔MS8.1地震发生在地壳均衡负异常向正异常过渡的高梯度带上.(3)尼泊尔MS8.1地震使震中周围地区的地壳整体向南运动,最大水平位移超过1.5m,分布在震中东南.震中以北的同震垂向位移总体为负值,最大下降幅度超过0.5m,同震重力变化总体为正值,最大超过60μGal(10-8 m·s-2);震中以南的垂向位移总体为正值,最大升幅超过0.7m,同震重力变化总体为负值,最大降幅超过-120μGal.(4)尼泊尔MS8.1地震使"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产生沉降,最大同震降幅超过120mm,震后松弛效应将使"世界屋脊"持续缓慢下降.该强震使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降低了2~3mm,有可能被GPS、InSAR等现代大地测量工具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egm2008重力场模型 球体位错理论 喜马拉雅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水准面异常在湖南地区的地球物理解释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淼 朱建军 +1 位作者 田玉淼 陶肖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2-483,共12页
以湖南地区为例,利用超高阶地球重力位模型EGM2008计算了研究区的重力大地水准面,并采用棱柱体公式和球体公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了完全地形改正和Airy-Heiskanen局部均衡改正,得到布格大地水准面和均衡大地水准面.对三种大地水准面... 以湖南地区为例,利用超高阶地球重力位模型EGM2008计算了研究区的重力大地水准面,并采用棱柱体公式和球体公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了完全地形改正和Airy-Heiskanen局部均衡改正,得到布格大地水准面和均衡大地水准面.对三种大地水准面进行不同波长分量的分离处理,得到包含不同深度异常信息的剩余大地水准面,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对研究区进行了详细的地球物理解释.结果表明,剩余重力大地水准面可以有效地反映出研究区内的深部构造特征,如深大断裂带分布、构造块体位置、上地幔密度横向分布等,但对地壳内异常结构反映不明显;研究区岩石圈密度变化相对平缓,厚度由东向西增加;根据剩余均衡大地水准面及研究区Airy局部均衡莫霍面,可以大致推测出研究区的莫霍面起伏形态以及均衡状态,可作为一种有用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 大地水准面异常 地球物理解释 地壳均衡状态 莫霍面起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桑威奇俯冲带大地水准面异常及其地幔对流特征分析
16
作者 刘心哲 陈文文 +4 位作者 邢军辉 吴晓阳 安隆 张浩 彭树聪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63,共10页
以南桑威奇俯冲带为例,根据EGM2008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数据为基础,利用移去-恢复原理计算了研究区大地水准面,实现了研究区不同场源深度大地水准面异常信息的分离,根据Runcorn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小尺度地幔对流应力场,并结合... 以南桑威奇俯冲带为例,根据EGM2008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数据为基础,利用移去-恢复原理计算了研究区大地水准面,实现了研究区不同场源深度大地水准面异常信息的分离,根据Runcorn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小尺度地幔对流应力场,并结合天然地震空间展布和前人研究成果,对俯冲带结构特征与地幔对流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南桑威奇俯冲带具有俯冲倾角较大、地震震级较低、弧前侵蚀明显等典型的马里亚纳型俯冲带特征,俯冲带南北部俯冲深度存在明显差异,中段偏北俯冲深度可达500 km;受到软流圈与上地幔上部物质密度差异的控制,东斯科舍海脊下存在沿海脊轴向南流动强地幔流;俯冲带结构与小尺度地幔对流应力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对于搞清南桑威奇俯冲带深部构造特征,理解俯冲运动、地幔对流方向及其动力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桑威奇俯冲带 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 大地水准面异常 地幔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垂线偏差的抗差最小二乘严密解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浩 李宗春 +2 位作者 冉佳欢 刘忠贺 何华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2,共9页
针对当前利用大地水准面模型求解垂线偏差精度不高、稳健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严密的垂线偏差抗差最小二乘解法.首先,基于大地水准面与垂线偏差的关系,采用EGM2008(Earth Gravity Model 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参数初始解;然后,引入中位... 针对当前利用大地水准面模型求解垂线偏差精度不高、稳健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严密的垂线偏差抗差最小二乘解法.首先,基于大地水准面与垂线偏差的关系,采用EGM2008(Earth Gravity Model 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参数初始解;然后,引入中位数抗差法,并选用Huber权函数计算等价权,迭代计算出稳健的垂线偏差最小二乘解;最后,结合两个实测算例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垂线偏差分量与约定真值最大偏差在0:5′′左右,相较于对比方法精度更高;同时,该方法能有效抵抗粗差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线偏差 最小二乘 抗差估计 Huber权函数 egm2008重力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重要湖泊测量中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法
18
作者 阿松 谭良 +1 位作者 车兵 江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0-54,共5页
我国西部部分重要湖泊测量属国家水利前期工作项目,西部地区湖泊众多,多数湖泊位于高海拔地区,因为地处偏远,人迹罕至,交通条件不便,自然环境恶劣,导致大多数湖泊未开展过系统科学的测量工作,湖泊基本情况不清,历史资料空白,不能满足湖... 我国西部部分重要湖泊测量属国家水利前期工作项目,西部地区湖泊众多,多数湖泊位于高海拔地区,因为地处偏远,人迹罕至,交通条件不便,自然环境恶劣,导致大多数湖泊未开展过系统科学的测量工作,湖泊基本情况不清,历史资料空白,不能满足湖泊开发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需要,因此国务院决定开展此工作。概述了西藏五大湖泊测量中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法,采用世界IGS跟踪站与湖泊控制网站点进行联测得到精准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解决了测区无平面坐标引据点的问题;采用基于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解算出湖泊控制网站点的高程,解决了测区高程引据点少的问题。控制成果经过了验证,对西部部分重要湖泊测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世界IGS跟踪站 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 湖泊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